首页 / 正文

章懋传

章懋,字德懋,浙江兰溪人。成化二年(1466),会试第一名,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第二年冬,授编修职。

明宪宗将在元宵节的晚上张灯结彩,命令词臣撰写诗词进献。章懋与编修黄仲昭、检讨庄日永上疏劝谏道:“臣等刚奉谕撰写鳌山烟火诗词,臣等私下议论,这必定不是陛下的本意,或许因为两宫太后在上,想极尽孝心,讨其欢心罢了。然而竭心尽孝在乎养志,不可仅仅用摆样子的玩赏就认为是尽孝。现在川东尚未安定,辽东有很多令人忧患的事,江西、湖广由于旱灾数千里地不长庄稼,人民被饥饿所困,急待救济,这正是陛下日夜忧心操劳、两宫母后共同为天下担扰的时期。至于翰林官是以议论思考为职,粗俗之言怎么适合进献给君王。我读宣宗皇帝御制的《翰林箴》中说‘:竭诚忠告之言,唯有义与仁,尧、舜之道显现在邹鲁之邦。’张灯岂为尧、舜之道,诗词岂为仁义之言。如果说烟火小事不足对至高无上的德行有影响,那么舜何必不制造漆器、禹何必不嗜饮美酒、汉文帝何不建造高台呢?古代帝王谨小慎微必定注重细小方面,正是因为欲望不能放纵,不好的事端不能任其发展,恳请将烟火停止,将注意力转移到时事政务上,节省此项钱财用来救济饥民抚恤贫困,那么不祥的灾气就可以消失,就能得到太平。”皇帝以元宵晚上张灯是祖宗留下的老习惯,讨厌章懋等胡言乱语,在宫门外对懋等人处以杖刑,并予降职处分。修撰罗伦以前因为进言而被贬退,当时称为“翰林四谏”。

章懋已经贬为临武知县,还未成行,由于给事中毛弘等人的帮助,改任南京大理左评事。过了三年,升福建佥事。平定泰宁、沙县、尤溪县的叛乱,允许福安人民采矿以杜绝作乱之源,建议与海外互通贸易,使商人和人民都得到好处,政绩十分显著,任满后进京,只有四十一岁,极力要求辞官返乡,吏部尚书尹..执意挽留他,他仍然坚辞官职。返回故乡后,从不进入官府,侍奉双亲之闲暇,专门用于读书讲学,弟子学生日渐长进。家贫没有摆设酒食的器具,只有小米蔬菜而已。四方的学者大夫崇尚他的风操,称之为枫山先生,在家闲居二十余年,朝廷内外很多官员向上推荐,屡次发来檄文起用他,他都以双亲年老坚持不去赴任。

弘治年间,明孝宗任用有道德有才能的人,众人建议两京国学应当任用名儒,起用谢铎任职北监,赶上南监正缺祭酒,就以章懋补任,恰好遇到章懋父亲去世而未去就职。这时南监缺司业已有二十余年,皇帝下诏仅任罗钦顺,而空着职位以待章懋。十六年(1503),章懋三年服满,他又再三推辞,朝廷不答应,他才到任。六馆士人都自认为得到了好老师。监生尤木越母亲病重,按例是不能回去探视,只有日夜暗自流泪,章懋知道后就要他回去看望母亲,并且说:“我宁愿因违背制度而判罪。”

明武宗即位,章懋陈述勤于圣贤之学,注重接续前代迄今的可述之事,恭敬地举行大婚之礼,重视诏书诰令的权威,尊重上天的禁戒五件事。正德元年(1506),他请求退休,接连五次上疏请求,皇帝都不批准。他又以身体有病恳求辞官,一直到第二年三月朝廷才接受他辞官的请求。五年,起用任为南京太常卿,第二年又被起用任为南京礼部右侍郎,他都极力推辞不去任职。有人屡次向朝廷陈述章懋的品德和威望,请求朝廷对他多加礼遇,下诏命有关部门每年按时慰问章懋。明世宗即位,在家进职为南京礼部尚书,后退休。这年冬天,朝廷派使者慰问他,而章懋已去世,享年八十六岁。追赠太子少保,谥号文懿。

章懋治学恪守古代儒者的警训。有人劝他写文章,他说:“此雕虫小技,我没有空闲。”有人劝他撰述经义,他说:“古代儒者已经说尽了,我只能做些删繁就简的工作,”居官五十余年,仅经过三次考核,难于进升而易于退位,人们都很看重他。

章懋生了三个儿子,多次要他儿子务农,县令经过农田时,几个儿子放下手中的农具跪迎县令,人们都不知道是贵家子弟。有个儿子到南监探望章懋,徒步前往,在路上被巡检所殴打,事后巡检得知打了章懋的儿子很害怕,而上章懋处请罪,章懋安慰他,并送他回来。章懋晚年时,三个儿子及一个孙子都死了,章懋八十二岁生最小的儿子章接,后来荫封为国子监生。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六十四·列传第二百二十三·外戚中·脱脱
  卷七·本纪第七·脱脱
  卷二十二·毕沅
  王隱晉書卷七·汤球
  ●卷一·司马光
  卷四十九下·朱熹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五·佚名
  卷之三百一·佚名
  卷之二·佚名
  儒林宗派卷七·万斯同
  味腴室日记 光绪十五年己丑·恽毓鼎
  南越列传第五十三·司马迁
  宗越传·李延寿
  卷三·佚名
  二四 现实的教训·邹韬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秋天·戴望舒

    再过几日秋天是要来了,默坐着,抽着陶器的烟斗,我已隐隐地听见它的歌吹从江水的船帆上。它是在奏着管弦乐:这个使我想起做过的好梦;

  • 卷四百九十七 元符元年(戊寅,1998)·李焘

      起哲宗元符元年四月盡其月   夏四月己卯朔,上批:宗室右侍禁士實修進藝業,可特授承務郎。   庚辰,鄜延路經略使呂惠卿言,修築開光堡畢工,乞賜名。詔賜名開光堡。(三月十九日。)   奉國軍留後安定郡王世開卒。輟朝,臨

  • 卷九十五 北凉録二·崔鸿

    沮渠茂虔[一作牧犍] 沮渠茂虔蒙逊之第三子也初为酒泉太守后迁炖煌蒙逊病甚国人共议以世子菩提幼弱而菩提之兄茂虔聪颕好学和雅有度量乃立为世子加中外大都督大将军录尚书事及蒙逊卒遂僭即河西

  • 卷之五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之三·佚名

      顺治元年甲申春正月庚寅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御殿受诸王贝勒贝子公文武群臣。外藩诸蒙古及进贡虎尔哈朝贺。停筵宴。免上表并年例进献。令和硕礼亲王代善勿拜。行礼时上顾见阿禄喀尔喀部落使臣跪拜参差。问

  • 卷之二百八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今献备遗卷三十八·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王守仁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人歴官南京吏部尚书守仁少有才名弘治五年与胡端敏孙忠烈同举浙江乡试十二年举进士授刑部主事复除武选主事正徳元年十二月刘瑾乱政首抗疏乞诛瑾瑾大怒缚杖

  • ●卷二·钱谦益

    ○滁阳王王名子兴,姓郭氏,濠州定远县人,其先曹州人也。至正壬辰二月起兵,乙未三月卒于和阳。洪武元年追封滁阳王。至正十二年壬辰二月乙亥,定远人郭子兴及孙德崖、俞某、鲁某、潘某等起兵,自称元帅,攻拔濠州,据其城守之。初,王

  • 八年·佚名

    (壬戌)八年清康熙二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朔己酉,憲府請還收校理朴泰輔罷職不敍之命曰:「泰輔身居經幄,有懷無隱,言雖過中,斷無一毫構誣之意,而勒加情外之罪案。論思之臣以言獲罪,實非聖朝之美事。」諫院亦竝請之,答以勿煩。○以

  • 景公游公阜一日有三过言晏子谏第十八·晏婴

    景公出游于公阜,北面望睹齐国曰:“呜呼!使古而无死,何如?”晏子曰:“昔者上帝以人之殁为善,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若使古而无死,丁公、太公将有齐国,桓、襄、文、武将皆相之,君将戴笠衣褐,执铫耨以蹲行畎亩之中,孰暇患死!”公忿然作

  • 二程子抄释卷六·吕柟

    明 吕柟 编唐棣编第十五【伊川语】棣初见先生问初学如何曰入德之门无如大学今之学者赖有此一篇书存其他莫如论孟【释读大学知格物其下七者皆不难矣】先生曰古人有声音以养其耳采色以养其目舞蹈以养其血脉威仪以养其

  • 孟子集编卷三·真德秀

    宋 真德秀 撰公孙丑章句上【凡九章】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复扶又反○公孙丑孟子弟子齐人也当路居要地也管仲齐大夫名夷吾相威公霸诸侯许犹期也孟子未尝得政丑盖设辞以问也】孟子曰子诚齐人

  • 第64章·老子

    【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判;其微易散(1)。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为者败之,执者失之(4)。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5)。

  • 幼官第八·管仲

    若因,夜虚守静,人物人物则皇。五和时节,君服黄色,味甘味,听宫声,治和气,用五数,饮于黄后之井,以倮兽之火爨。藏温濡,行驱养,坦气修通,凡物开静,形生理。常至命,尊贤授德则帝。身仁行义,服忠用信则王。审谋章礼,选士利

  • 卷第三十(第五诵之二)·佚名

    十诵律卷第三十(第五诵之二)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八法中俱舍弥法第二佛在俱舍弥。尔时有一比丘。犯可悔过罪。诸比丘怜愍。欲益利安乐故。语其过罪。教令如法悔过。是比丘言。我不知所犯。既不知。当见何罪。云何

  • 五星占·佚名

    我国古代现存最古的一部天文学著作,大约作于公元前170年左右。1973年底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关天文学方面的约八千馀字,原件没有标题,帛书的整理者根据其内容定名为《五星占》,并区分为九章:第一章,木

  • 食疗本草·孟诜

    唐前饮食疗法和营养学的本草专著。三卷。唐孟诜撰。约成书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孟诜,唐代汝州梁县(今河南临汝)人。约生于唐武德四年(621年),卒于唐开元元年(713年),曾任同州刺史等职,故有孟同州之称。孟氏自幼

  • 青囊秘诀·傅山

    外科著作。清佚名撰,疑为清傅山撰。二卷。山有《傅青主女科》已著录。约撰于康熙年间。卷上列背痈论、肺痈论、无名肿毒论、对口疮论、脑疽论、囊痈论、臂痈论、乳痈论、肚痈论、恶疽论、疔疮论、唇疔论、鬓疽论;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