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曾樱传

曾樱,字仲含,峡江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初任工部主事,又做过郎中。

天启二年(1622),他略有提升,做了常州知府。当时御史巡按盐政、粮仓、江防、漕运及提学、屯田的都掌握着检举、弹劾地方官的大权,他们的文书天天传来,让人应接不暇。曾樱批报告给南京都察院说“:别处的郡守县令只是为一个巡按官奔走应命,只有南畿的地方官需要奔走应付几个巡按官。请全面整顿一下,清除巡按官侦查地方官过错然后让人设法赎免的陋习。”都察院长官熊明遇为此一再向巡按官申明规约。

曾樱自己为政清廉,和乐平易,不害怕承担压力。屯田御史向他要他手下应予弹劾的官员的名单,曾樱不理睬,御史故意说些吓人的话恐吓他,曾樱回答说:“我手下的官员都已经没什么可以纠举的了,只有知府罪不可言。”于是他把自己列为下等,呆在家里等候处理。抚按官急忙安慰他,他才出来办公。负责织造的宦官李实强迫各地知府向他行下级对上级的礼仪,曾樱不服从。李实传送公文就用“尔”、“汝”的称呼来侮辱他,曾樱的回文也对他使用“尔”、“汝”的称呼,到底都不肯屈服。无锡的高攀龙,江阴的缪昌期、李应升被逮捕时,曾樱送给昌期、应升盘缠钱,等到攀龙死后,曾樱撰写祭文祭奠他,设法把他的儿子和僮仆从狱中放出。宜兴的毛士龙因为触犯魏忠贤被判处戍边,曾樱暗示他逃走了。上级官员要逮捕他的家人,靠着曾樱的周旋才算作罢。武进的孙慎行触犯了忠贤,应去戍边,曾樱拖延把他放出的时间,忠贤倒台后,事情也就过去了。

崇祯元年(1628),曾樱以右参政的身份负责防守漳南。九莲山的山贼进犯上杭,曾樱召募壮士打退了他们,在夜间捣毁他们的巢穴,把山贼基本上消灭完了。上杭的士绅、百姓为他立了一座祠庙。后来他为母亲守丧,回家去了。除下丧服后,他以原官起复,负责守护兴化、泉州二府。又升为按察使,负责巡视福宁。在此之前,红夷侵犯兴化、泉州,曾樱请巡抚邹维莲用副总兵郑芝龙的军队当先锋,果然打了胜仗。等刘香侵犯广东时,总督熊文灿想要芝龙来增援,维莲等因为刘香和芝龙间有老关系,心中猜疑,不肯派芝龙去。曾樱用一百张嘴巴保荐芝龙去,后来消灭了刘香。芝龙因此对曾樱很感激。

十年冬天,庄烈帝相信了东厂的话,认为曾樱行贿,谋求升官,就传令把他套上刑具送到京师来。御史叶初春曾经是曾樱的手下,知道他廉洁,就在上书说别的事时含蓄地提到这一点。庄烈帝下诏责问,初春于是就具体地讲说了曾樱的贤德,但也表示说不知道行贿事是从哪来的。朝廷的诏书下到福建后,巡抚沈犹龙、巡按张肯堂查阅东厂的檄书,看到上面有坏人黄四臣的名字。芝龙前往说明,说:“四臣是我派去的。我感激曾樱的恩德,怕他调走,让四臣到京城去打听消息。四臣竟胡说八道,以致惹出这样的事情来。”犹龙、肯堂就把这件事报告给朝廷,极力说明曾樱的冤屈,芝龙也上书谢罪。当地的士绅、百姓因为曾樱家里清贫,为他凑钱准备了行装,几千名老年人跟着他到京师敲登闻鼓,为他诉冤。庄烈帝传令不要把曾樱送进监房,让他住到京师的官邸中听候命令。后来剥夺了芝龙都督的官衔,让曾樱以原职去巡视海道。

不久因为衡阳、永州有很多强盗,让曾樱改任湖广按察使,负责分守湖南,给他颁发了敕命。按惯例,守道官不发敕命,是庄烈帝特意赐给他的。当时贼盗已经破坏了十多个州县,而永州的知府、推官都不能胜任自己的职务。曾樱向朝廷推荐苏州同知晏日曙、归德推官万元吉的才干。当时他们两个正因故被罢官,因为曾樱的推荐都得到了起用。曾樱接着调芝龙来剿贼,贼盗大部分归降了,这一带于是稳定下来。后来,曾樱又升为山东右布政使,负责守护登州、莱州。

十四年春天,曾樱被提拔为右副都御史。接替徐人龙巡抚他的辖区。第二年调任南京工部右侍郎,他请假还乡去了。当初山东战乱时,巡抚王永吉所辖的济南、兖州、东昌三府的州县都失陷了,他隐瞒着不往上报。后来贼兵退出,他作为收复之功报了上去。曾樱所辖的青州、登州、莱州三府没丢失几个州县,他完全如实报上去了。等后来评定功过时,永吉反而升为总督,曾樱被剥夺官职,逮进了刑部的监狱里。此后不到十天功夫,京师失陷了,贼寇释放各种囚犯,曾樱才得以逃回南方去。

后来唐王在福州称帝,芝龙推荐曾樱起任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不久让他掌管吏部,很快又加封为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唐王驻在延平时,让曾樱留守福州。大清部队打下福州后,曾樱带着全家到海外的中左卫避难。过了五年,海岛也受到攻打,曾樱于是上吊自杀了。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九 袁彖孔稚珪刘绘·萧子显
  本纪第四·浦起龙
  卷二十七·连横
  第一百回 失蜀土汉宗绝祀 篡魏祚晋室开基·蔡东藩
  第八十一回 失邺城皇亲自刎 篡周室勋戚代兴·蔡东藩
  卷十三·凌雪
  卷之二百五十七·佚名
  ◎胎产志异·李定夷
  皇王大纪卷二十六·胡宏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纪昀
  八二九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总裁等员分别议罚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佚名
  卷一百二十一·张守节
  张尧佐传·脱脱
  卷二百七十一·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八出 煮海·李渔

    「预搭高台两层,扮五色云端,遮柱台而下,层放锅灶扇勺等物」(末上)一朵祥云降海东,能教神物变昆虫。仙家别有降龙术,不在临川禹步中。——吾乃东华上仙是也,前日将三件法宝付与张生,他今日在沙门岛上煮海,特地前来护卫

  • 卷二十·杜文澜

    卷二十子夜歌彭元逊词、临颖美人句、按此用杜诗临颖美人在白帝之语、颖当作颍、笛家柳永词、触目伤怀、尽成感旧二句、落伤怀二字、又一晌消凝、泪沾襟褎二句、落消凝二字、均应从宋本补、翠羽吟

  • 卷一百十·表第五上·三公表·宋濂

        ◎三公表   

  • 卷三·秦一·佚名

    卫鞅亡魏入秦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

  • 第十五回 孙黄并至协定政纲 陆赵递更又易总理·蔡东藩

      却说孙文卸职后,历游沿江各省,到处欢迎,颇也逍遥自在。嗣接袁总统电文,一再相招,词意诚恳,乃乘车北上,甫到都门,但见车站两旁,已是人山人海,拥挤不堪。几乎把这孙中山吓了一惊。嗣由各界代表,投刺表敬,方知数千人士,都为欢迎

  • 第十五回 田野之欣赏·德龄

    天津站上预定的仪注,远不仅如上面所讲的那样的简单。因为这是一次亘古希逢的盛典,在事先,袁世凯他们这些人,已早就和庆善李莲英辈接洽好,决意要尽量的铺张一番,热闹一番;可是太后竟并不能完全依从他们,当伊把各官所献的

  • 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洪武十七年三月戊戌朔命礼部颁行科举成式凡三年大比子午卯酉年乡试辰戌丑未年会试举人不知额数从实充贡乡试八月初九日第一场试四书义三道每道二百字以上经义四道每道三百字以上未能者许各减一道四书义主朱子集注经义

  • 卷之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四十八·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四十八 汉  太  史  令  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陈涉世家第十八 【索隐胜立数月而死无後亦称系家者以其

  • 沈昙庆传·沈约

    沈昙庆,吴兴武康人,是侍中沈怀文的堂兄。父亲沈发,官至员外散骑侍郎,早死,吴兴太守王韶之为他撰写祭文。沈昙庆最初被征用为主簿、本州从事、西曹主簿、长沙王刘义欣后军镇军主簿。遇到母亲去世,他悲痛万分,被人们所称述。县

  • 沙全传·宋濂

    沙全,原姓哈剌鲁氏,其父沙的,世居沙漠,从太祖平金。因戍河南柳泉,家居于此。全初名抄儿赤,刚五岁就为宋军所俘。十八岁时留在宋将刘整幕下,宋人因知其父名沙的,于是以沙为姓,名全。全久居宋境,哪里险要,哪里防御坚固,他知道得清清

  • 纲鉴易知录卷六八·吴楚材

    宋纪仁宗皇帝纲 庚辰,康定元年,春正月朔,日食。目 先是司天杨惟德请移闰于庚辰岁,则日食在正月之晦。帝曰:“闰,所以正天时而授民事,其可曲避乎!”不许。至是知谏院富弼请“罢宴、彻乐,就馆赐北使酒食。&rdqu

  • 钱德洪序·王守仁

      德洪曰:昔南元善刻《传习录》于越,凡二册。下册摘录之。先师手书,凡八篇。其答徐成之二书,吾师自谓“天下是朱非陆,论定既久,一旦反之为难;二书姑为调停两可之说,使人自思得之。”故元善录为下册之首者,意亦以是欤?今朱、陆

  • 卷四十二·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四十二宋 陈经 撰顾命【周书】此篇虽凶事而死生之理始终之变古人制度纎悉周密莫不详见学者不可以凶事而略之生之有死达人视之以为夜旦之常盖人道之常然始终之义也自非学问之深者不足以语此此

  • 卷第七·佚名

    补续高僧传卷第七 明吴郡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习禅篇 宋 大阳玄传 大阳禅师警玄。江夏张氏子也。其先盖金陵人。仲父为沙门。号智通。住金陵崇孝寺。师往依之。年十九为大僧。听圆觉。即能辩屈讲者。讲者叹曰。是

  • 西轩客谈·佚名

    蜂蝎之毒,能螫人。然其一螫,则其毒甚锐,再则渐减,人得而加害矣。故人之智勇,贵乎慎,所发使人有所不能测,可也;苟发之不当,宁无不顾其后悔乎? 春三月,虽有时寒冱,终是生育之气居多;秋三月,虽有时融和,终是肃杀之气居多。亦犹洽世,虽不

  • 真仙直指语录·玄全子

    古代内丹术书。元玄全子集。二卷。收集道教全真派多位大师的语录,阐述修心养性、内炼丹道的道理。上卷五章,分别为:《马丹阳语录》、《刘长生语录》、《谭长真语录》、《丘长春寄西州道友书》、《郝太古语录》;下卷只

  • 阙子·阙子

    一卷。周阙子 (生卒年不详)撰。关于《阙子》的撰者名字、里爵已不可考。清人马国翰认为其六国时人。应劭 《风俗通义》曰:“阙,姓也,承阙党童子之后。有阙子著书。”《汉书·艺文志》纵横家类有 “《阙子》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