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彦传
萧彦,字思学,陕西泾县人。隆庆五年(1571)中进士,任命为杭州推官。万历三年(1575)升为兵科给事中。边塞上多有警报,守边的官吏就假传圣旨招降以邀赏。萧彦道:“议定招降叛逆的党徒,是为逮捕境内亡命之徒而设立的,想以此招降漠北的敌人。李俊、满四等休养生息百余年,一旦叛乱,后患无穷。招降之人不能让他们居于内地是很明白的。应该一切废止。”皇上听从了。以工科左给事中巡视陕西四镇的边务。回来后,向皇上奏报训练部队、储藏粮饷等十件事,皇上全部予以赞同。
不久,升为户科都给事中。起初,实行丈量土地法,延、宁二镇增加田地一万八千余顷。总督高文荐请求三年后征收赋税。萧彦说:“西北垦荒永远免除科差税收,是祖宗的制度。何况二镇多沙碛,为什么要定永远的额赋,使刚刚集中起来的流民有远走他乡的想法呢?”朝廷于是解去了从前的命令。皇帝下诏购买黄金和珠宝,不久,下令停止购买。命令直接输送到内库。萧彦认为不应当让外府空虚而充实内库的收藏,皇上不听。不久萧彦说:“考察官吏的政绩,不应该看他催科的多少为标准。从前隆庆五年(1571)下诏说征收赋税不到十分之八的,停发有关官吏的俸禄。到万历四年(1576)又以十分之九为及格线,仍然下令附带征收所欠的二分,则老百姓每岁输税十分以上。官吏害怕考核,必定敲诈勒索。老百姓不能负担,便到处流亡。我认为九分与附带征收二条制度不应该同时实行。所谓放宽一分,老百姓受皇上一分的恩赐。”吏部讨论后同意他的意见,不久,浙江巡抚张佳胤又请实行旧的方法,吏部又同意了。萧彦上疏力争,于是下诏还是实行新的办法。皇帝下令调取黄金三千二百两,萧彦请求接纳户部意见,减免一半,皇上不听从。
萧彦升职为太常少卿,以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都匀答千岩苗族叛乱,土官蒙诏不能制服,萧彦命令副使杨寅秋平定叛乱。宣慰安国亨诡称要献上大木,被赏赐。等到征求大木时却没有,被萧彦所弹劾。安国亨非常害怕,诬赖商人掠夺了他的大木,在朝廷上攻击萧彦。皇上大怒,准备治罪萧彦。大学士申时行等说是安国亨反咬一口,轻视朝廷,皇上才作罢。
改为巡抚云南,当时用兵陇川,副将邓子龙不善统御部队,士兵群起喧哗,守备姜忻安抚他们,但是,士兵平素就骄纵,兵饷给得稍慢,就犯上作乱。部队很快走到永昌,直趋大理,抵澜沧,过会城。萧彦调动少数民族士兵和汉兵两路夹攻,杀死八十余人,其余的或降或逃。事情传到京城,朝廷赏赐大量的银子。自从缅甸叛乱,孟养、车里二宣慰已很久不上贡了。从这时起,才重新修好关系上贡,萧彦抚慰并接纳他们的贡品。
不久,以副都御史治理郧阳。又提拔为兵部右侍郎,全权掌管两广的军务。日本蹂躏朝鲜。恰好暹罗入贡,其使者请求帮助他们的国王,尚书石星因而命令发兵进攻日本。萧彦说暹罗处于西面,离日本有万里之遥,怎能飞越大海?请求停止石星的命令,石星执意不从。结果暹罗并未发一兵一卒。皇上召见萧彦,任命为户部右侍郎,不久,萧彦就死了。
萧彦跟从同县的查铎学习,有大志。当官后,关心天下的大事,凡他工作过的地方的老百姓都称赞他。死后赠为右都御史,谥号为定肃。
猜你喜欢 卷六十六 志四十一·赵尔巽 大明英宗睿皇帝宝训卷之三·李贤 第十二章荆公之政术(四)教育及选举·梁启超 卷二百二十九·杨士奇 卷一百七十三·杨士奇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七·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纪昀 别集上卷十三·宋名臣言行录 杜僧明传·姚思廉 吴杰传·张廷玉 第四十三章 所谓“武汉事变”之因果·李宗仁 秦淮画舫录(上)纪丽·捧花生 宇文融·苏辙 何林一·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