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子龙、夏允彝传

陈子龙,字卧子,松江华亭人。他天赋过人,擅长写科举文章,兼写作诗赋、古文,他取法于魏、晋时代的文章,所写的骈体文尤其精妙。崇祯十年(1637)考中进士后,被选用为绍兴推官。

东阳的一个童生叫许都,是副使许达道的孙子。他家里富有,侠义自负,喜欢施舍,暗地里用兵法约束家里的宾客子弟,希望有机会施展一回。子龙曾经把他向自己的上官推荐过,没能得到任用。东阳县令因为私事记恨许都。正好义乌有坏人借宦官的名义招兵被查获,许都在山里埋葬自己的母亲,聚集在一起的有万人之多。有人告诉监司王雄说“:许都造反了。”王雄一听说就派人前往捉拿,许都于是真的就反了。不到十天时间就聚结了几万人,接连打下东阳、义乌、浦江,接着开向郡城,后来撤退了。当时巡抚董象恒因事被朝廷逮捕,接替他的人还没到,巡按御史左光先用巡抚的名义打出军旗,让子龙担任监军前往讨伐,略有俘获。游击蒋若来打败了许都进犯郡城的队伍,许都于是率领剩下的三千士兵退守南砦。

王雄想招安许都,就对子龙说:“贼寇收集粮草,占据着险要地势,官军不好仰攻,短时间打不下来。可是我们有一万兵力,只有五天的粮食,怎么办呢?”子龙说“:许都是我的老相识,请让我过去察看一下他的情况吧!”于是一个人骑马进入许都的营寨,数落了他的罪过,劝说他归降,答应不杀他。然后带着许都来见王雄。又带着他回到山里,疏散了他的兵力,然后带两百人过来投降。光先和东阳县令友好,最后还是把许都等六十多人在江边斩掉了。子龙和他争执,没用。

因为平定叛乱的功劳,朝廷升用子龙为兵科给事中。任命刚传下,京师就失陷了,子龙于是到南京去,在福王手下供职。这年六月,子龙上书说防守长江的办法最好用水师,修造海船的主张不能往后拖,请专门委派兵部主事何刚训练水师,福王听从了他。太仆少卿马绍愉接受使命时觐见福王,说到以前陈新甲主张和议一事。福王说:“这么说来,新甲应当给以抚恤。”朝臣没人应和,只有少詹事陈盟说可以。于是福王命令对新甲给予抚恤,并且追究过去弹劾新甲的人的罪行。朝臣们有鉴于刘孔昭在殿上争执受到处罚的事,不敢说话。子龙和同事李清先后上书极力谏阻,事情才算结束了。

不久,子龙又上书陈述防守要略,请召回原尚书郑三俊,都御史易应昌、房可壮、孙晋,福王都同意了。又说“:现在宫廷派出的使者在大街小巷里四处搜寻,凡是有女儿的人家,就在门头上贴张黄纸,把人给带走,弄得家家户户不得安宁。颁发的圣旨不经过有关部门,让宦官私自搜寻,很不合乎法纪。”福王于是禁止误传谣言和拐骗人口的坏人。子龙又说“:中兴的皇帝,无不是身先士卒,所以才能光复失去的国家。现在我到南京二十天来,看到人心松懈,无异于太平年代,譬如有人在漏船上清歌曼舞,在焚屋之内痛饮酒浆,我不知道这样下去会弄成什么样子。这样的事情,开始时都是朝廷姑息那么一两个武臣,至于一切政令都顺着养尊处优的方式因循下来了,我对此实在感到寒心。”福王也不听。第二年二月他请求回乡,给老人养老送终去了。

子龙和同乡夏允彝都有很大的名气,允彝死后,子龙念及祖母在世,已九十岁了,不忍心丢下不管,就出家为僧去了。不久因为接受鲁王给他的部院官衔,所以联系太湖的义军,打算起事。事情泄漏出去,被抓获,借机投水自杀了。

夏允彝,字彝仲。刚刚成人就乡试中举。他热爱古典,学问博大,文章写得很精美。当时东林书院的讲座很热闹,苏州的高才生张溥、杨廷枢等人敬慕东林,就组建了一个文会,取名叫复社。允彝和同乡陈子龙、徐孚远、王光承等人也组建一个几社和他们相互呼应。

崇祯十年,允彝和子龙一同考中进士,他被任命做长乐知县。他善于断定疑难案件,别的郡县有什么不能判定的案件,上级部门就交到长乐来。他当了五年知县,长乐的政治很稳定。吏部尚书郑三俊推荐全国七大廉洁、精干的知县时,就把允彝放在第一位。崇祯皇帝召见了他,大臣方岳贡等人极力称赞他的好处,打算特别提升他。恰好这时他因母亲去世,守丧归家,没来得及任命。

北京失陷的消息传来后,允彝前往拜访史可法,和他商量怎样复兴明朝。听说福王即位,才回去了。当年五月福王提拔他当吏部考功司主事,他上书要求守完三年丧,没有上任。御史徐复阳迎合权要人物的心思,上书弹劾允彝及其同事文德翼在守丧期间接受官职,违犯礼制,是因为他们两个都是东林党人。因为他们两个都没有过来上任,无法办他们的罪,就决定把吏部尚书张捷予以贬官调用了。

不久,南京也沦陷了,允彝在江湖中徘徊,想有所作为。后来听说友人侯峒曾、黄淳耀、徐..等都死了。就在八月里写下绝命词,自己跳入深渊中死了。允彝死后两年,他的儿子完淳和他的哥哥之旭都因为陈子龙的官司牵扯到他们,也被处死了。

猜你喜欢
  卷七 项羽本纪第七·司马迁
  卷四·庞元英
  卷二十二 玄宗·王夫之
  谏逐客书译文·李斯
  《盛世危言》导读·郑观应
  ◎刘镇华求雨大爷海·宣南吏隐
  ●南疆绎史勘本卷九·温睿临
  第三九二佥禀同治十年十二月十一日一二二一二--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纪昀
  六七○ 军机大臣奏遵查于敏中原办各书情形并进呈现办各书及总裁名单片·佚名
  七十七、—天的临时记者·包天笑
  苏瑰传·欧阳修
  卷一百五·佚名
  卷九十六·赵汝愚
  卷十五廏库律·窦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281 ·佚名

    邵雍 秋怀三十六首 中秋光景好,中州烟水奇。 天重初寒候,人便半醉时。 榻缘明月扫,襟待好风吹。 一点胸中事,人间都不知。 邵雍 秋怀三十六首 良月满高楼,高楼仍中秋。 午夜冷露下,千里寒光

  • 卷三百七十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七十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月洞吟王镃字介翁括苍人曽为县尉元兵陷临安弃印绶归隐湖山与尹緑坡虞君集叶招山诸人结社赋诗题所居曰月洞孤迥絶尘有桃源栗里之致焉遗诗一卷曰月洞

  • 第十五歌 摇一橹来拉一绷·刘半农

    摇一橹来拉一绷,追着你前船一同行。你前船装格是孟姜女,我后船就是范杞良。绷=橹索。

  • 古今列女传原序·解缙

    朕闻惟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大经者五品之人伦也大哉经纶之道乎而以人伦为本人之大伦有五而男女夫妇为先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君臣妃匹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经训之作皆载之首篇

  • 一九 三一八惨案·许寿裳

    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八日,北京发生最黑暗最凶残的事件:段祺瑞政府使卫兵用步枪大刀,在国务院门前包围虐杀了徒手请愿意在援助外交的市民和学生,死伤至三百余人之多。还要下令,诬之曰“暴徒”!女师大学生当场遇害者二

  • 太祖本纪·脱脱

    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姓耶律氏,名亿,字阿保机,乳名啜里只,契丹迭剌部霞濑益石烈乡耶律弥里人。德祖皇帝长子,生母为宣简皇后萧氏。唐朝咸通十三年(872)生。起先,母亲梦见太阳坠入自己怀中,于是怀了孕。待到出生之时,屋内有

  • 野史无文卷八·郑达

    西南死事诸臣传(中)瞿式耜传陈子壮传张家玉传瞿式耜传瞿式耜字起田,号稼轩,常熟人,吏部左侍郎文懿公景淳之孙、参议汝说之子也。登万历丙辰进士。尝谒顾裕民,款留置酒,从容谈论,至夕乃别。或询何不他客留而独此也?裕民微笑曰:『

  • 顷襄王二十年·佚名

    【提要】 《战国策》不仅是口才与谋略宝典,而且也是外交宝典。古往今来的外交家们都从中吸收到无数智慧和经验,对于如何建立国际联盟、如何化解大国间危机、如何剖析和预测各个国家的利害和连锁反应等等外交知识和技能,

  • 同治七年十二月十四日·曾国藩

    五更起,寅正一刻也。饭后趋朝。卯初二刻入景运门,至内务府朝房一坐。军机大臣李兰生鸿藻、沈经笙桂芬来一谈。旋出迎候文博川祥、宝佩衡鋆,同入一谈。旋出迎候恭亲王。军机会毕,又至东边迎候御前大臣四人及惇王、孚王等。

  • 卷一四七·邱濬

    ▲征讨绥和之义(下) 《左传》:襄公四年,晋悼公曰:“然则莫如和戎乎?”魏绛曰:“和戎有五利焉,戎狄荐(草也)居(狄人逐水草而居),贵货易(轻也)土,土可贾焉,一也;边鄙不耸,民狎(习也)其野,穑人成功,二也;戎狄事晋,四邻振动,诸

  • 卷四十二·黄伦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四十二    宋 黄伦 撰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作成王政成王既践奄将迁其君于蒲姑周公告召公作将蒲姑无垢曰成王即政淮夷与奄又叛此成王所以亲征之而践奄也践奄成王正篇具载此意王者之政其仁如

  • 金陵清凉益禅师(法眼)·惠洪

    禅师讳文益。余杭鲁氏子。七龄秀发。依新定全伟律师落发。诣越州开元希觉律师。受具足戒。及觉公盛化四明。益往习毗尼。工文章。觉大奇之。俄辞去。初谒长庆棱道者。无所契悟。与善修洪进。自漳州抵湖外。将发而雨。

  • 卷下·佚名

    尔时会中有月实胜上童真。从座而起合掌白佛言:世尊,云何见色因。云何见欲因。何见见因。云何见戒取因。佛告月实。智见智境。愚见愚境。智者见诸姝丽美色。了知秽唯是肉段筋骨脓血。大脉小脉大肠小肠。?册液脑膜肾心脾

  • 卷第七十三·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善财童子往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夜神所,见彼夜神在大众中,坐普现一切宫殿摩尼王藏师子之座,普现法界国土摩尼宝网弥覆其上,现日、月、星宿影像身,现随众生心普令得见身,现等一切众生形相身,现无边

  • 摄大乘论释论 第二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论 第二卷世亲菩萨造隋天竺三藏笈多共行矩等译应知依止胜相胜语第一之二相章第四论曰。成立此识相云何可见。略说有二种。一成立自相。二成立因相。三成立果相。于中阿梨耶识为自相。一切染法熏习。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三·澄观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三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第三依主者夫真身寥廓与法界合其体包罗无外与万化齐其用穷源莫二执迹多端一身多身经论异说。 第三依主者疏文分五一总彰大意二今说此经下假问征起三故说

  • 潜溪集·宋濂

    文别集。明宋濂(号潜溪)著。八卷。本集所收,均为写于元末之文,原本系郑涣兄郑仲舒所辑,由郑涣增补编定。初刊于元至正年间,有陈旅序、至正十三年(1353)王祎序、欧阳玄序、至正十六年郑涣跋。另有明黄溥辑刊《潜溪集》

  • 嘉庆东巡纪事·佚名

    恭查聖駕每日寅末卯初動身己未午初入營路中常多乘馬入營後宮門甚嚴聽事官員俱在外層白布城外侍立嚴禁聲音營盤總要寬闊欽派儀親王稽查大營慶郡王稽查尖營將軍每日隨營駐扎隨駕行走並在前查看修墊道路臨營先到大營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