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杨嗣昌传

杨嗣昌,字文弱,湖南武陵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改任杭州府教授,提升为南京国子监博士,逐渐官至户部郎中。天启初年,他称病回家。

崇祯元年(1628)起用为河南副使,加封为右参政,移居霸州。四年改派往山海关整顿军备。父亲杨鹤,总督陕西时被逮捕。杨嗣昌三次上疏请求代替父亲受死,免除他父亲的死刑。五年夏天,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巡抚永平、山海关等处。杨嗣昌父子不依附宦官,跟东林党人没有仇怨。侍郎迁安郭巩因为逆案被贬职发配到广西,他同乡的人为他伸冤。杨嗣昌因为是本部人民的缘故,报告给朝廷知道,给事中姚思孝反驳他,从此跟东林党人感情上产生裂痕。

崇祯七年(1634)秋天,授职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事事务。这时中原发生饥荒,到处都发生暴乱。杨嗣昌请求开采金银铜锡矿,以解散这些流民暴徒。又六次上疏陈述边防事务,多有所规划、谋议。皇帝对他的才能感到惊奇,因为父亲丧礼离职,又碰到继母去世,因此在家乡呆了一段时间。

崇祯九年(1636)秋天,兵部尚书张凤翼死,皇帝环顾廷臣没有可以担任此职的人,就起用在家居住的杨嗣昌。三次上疏推辞,皇帝不同意。第二年三月抵达北京,皇帝召见,问他对策。杨嗣昌回到原籍后,在乡间居住了一年多,广泛涉猎各种书籍,知道很多先朝的故事,工于文笔书札,有口才。皇帝跟他交谈,十分信任喜爱他。张凤翼本来柔弱无为,对军事事务没有计划,无所建树。杨嗣昌锐意改革,皇帝更加认为他有才能。每次对答必定在一个时辰以上,杨嗣昌的报告请求没有不同意的,说:“遗憾的是没有早点起用爱卿。”杨嗣昌于是建议大举平定农民军,请求以陕西、河南、湖广、江北四地为主,四省巡抚分别围剿而各自专门设防,以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六地为辅,六地巡抚分别设防,协助围剿。这就叫作“十面之网”。而总督、总理二臣,跟随盗贼的去向,专门负责征伐。福建巡抚熊文灿,征伐海上盗贼有功,口出狂言说自己有办法制服盗贼。杨嗣昌听后认为是对的。正好总督洪承畴、王家祯分别驻扎在陕西、河南。王家祯本是庸才,不足以担当大任,杨嗣昌于是推荐熊文灿代替他。并因此建议增加十二万士兵,增加二百八十万粮饷。他采集粮饷的计策有四条:一是“因粮”,二是“溢地”,三是“事例”,四是“驿递”。所谓“因粮”,就是因袭原定数额的粮食数量,按照这数量增加征派,每亩缴纳粮食六合,每石折算为八钱银子,受损害的土地不交纳,一年可得银子一百九十二万九千多两。所谓“溢地”,就是将民间超出原定数额的土地,一一核实缴纳赋税,一年可得银子四十万九千多两。所谓“事例”,就是让富裕的农民缴纳资财可以做监生,以一年为限。所谓“驿递”,就是将这之前裁省邮驿的银子,拿二十万两充军饷。奏议上报,皇帝于是传出告示:“流寇到处蔓延,平民百姓的生命受到威胁,不征集部队不能够平定流寇,不增赋税不能够提供军饷。努力听从朝廷的建议,暂且劳累我的臣民一年,消除这个心腹大患。改‘因粮’为‘均输’,告诉天下人民,让他们知道为民除害的心意。”不久讨论各州县操练壮丁捍卫本乡本土,下诏抚按申饬执行。

农民军进攻淅川,左良玉不救援,淅川城失陷。山西总兵王忠增援河南,称病不前进,士兵喧哗闹事然后返回陕西。杨嗣昌请求逮捕杀死失责的各将帅,用以严肃军纪,于是逮捕王忠及原总兵张全昌。左良玉因为六安的战功,削职戴罪立功赎罪。

杨嗣昌在上书以四地为主、六地为辅的“十面之网”的主张后,想专门将重要职位交给熊文灿。熊文灿却主张招抚,跟前面的策略相矛盾。皇帝责怪熊文灿,杨嗣昌也在心里埋怨他。但既然已经任用了他,就歪曲事实为他辩解。于是上疏说:“网开十面,一定用河南、陕西作为剿灭盗贼的地方,然而陕西有李自成、惠登相等人,大部分没有剿灭干净,方法应当是驱赶关东的盗贼,不让他们汇合在一起,而让陕西巡抚截断商州、洛南,郧阳巡抚截断郧阳、襄阳,安庆巡抚截断英山、六安,凤阳巡抚截断亳州、颍州,而让应天巡抚的军队开到灵宝、陕州,保定巡抚的军队渡过延津。然后总理率领边境部队,监臣率领皇城禁卫军,河南巡抚率领陈永福各军,合力围剿。假若关中大盗逃往关东,那么陕西总督率曹变蛟等部出关协助攻击。要求在三个月之内荡平各大盗。巡抚不听命令,立即解除他的兵权,选择一名监司代替他。总兵不听调遣,立即剥夺他的帅印,选择一名副将代替他。监司、副将以下,全部用尚方宝剑自行处置。那么人人都会尽力,有什么盗贼不能平定的。”于是限定今年十二月到明年二月为消灭盗贼的期限,皇帝同意他的报告。

这时,农民军大批进入四川,朝臣们指责洪承畴放纵盗贼。杨嗣昌于是对皇帝说:“熊文灿上任只有三个月,洪承畴有七年还不见成效。议论的人对熊文灿的过失急于纠正,可是对于洪承畴放纵敌人却没有人说话。”皇帝知道杨嗣昌有意袒护他,发脾气说:“总督、总理二臣只能责备他们及时平定盗贼,怎么能拿时间的长短作为借口!”杨嗣昌于是不敢说话。熊文灿既然主张招抚,追加的粮饷由皇帝派一名侍郎监督,本来是用来剿抚农民军的,熊文灿全部将它用于招抚,皇帝既然不再斥责他,廷臣也就没有人提这件事。

到第二年二月,杨嗣昌因为消灭农民军的期限已过,上疏承担过错,推荐别人代替自己。皇帝不答应,命令检查行动,以查明功罪。于是上疏说:“洪承畴专门对付陕西盗贼。盗贼在陕西、四川之间往来自如,剿灭、招抚都没有功劳,不能免除他的罪责。熊文灿同时对付江北、河南、湖广的强盗,招抚刘国能、张献忠,在舞阳、光山打仗,剿灭、招抚都有功绩,应该免于处分。各巡抚之中,河南常道立、湖广余应桂有功绩,陕西孙传庭、山西宋贤、山东颜继祖、保定张其平、江南张国维、江西解学龙、浙江喻思恂有功劳,郧阳戴东..无功也无过,凤阳朱大典、安庆史可法应该鞭策鼓励他们立功。总兵里面,河南左良玉有功,陕西曹变蛟、左光先没有功,山西虎大威、山东倪宠、江北牟文绶、保定钱中选有劳无功,河南张任学、宁夏祖大弼没有功也没有过。洪承畴应该逮捕,因为军民爱戴他,请求削去他宫保、尚书的官职,以侍郎的身份执行任务。曹变蛟、左光先降五级官,跟祖大弼一起以五个月为期,限定他们平定盗贼,超过期限连同洪承畴一起逮捕法办。朱大典降三级官,史可法戴罪立功。”建议提交上去后,皇帝全都同意了。

杨嗣昌既然自始至终袒护熊文灿。而熊文灿实际上并不懂军事。招降刘国能、张献忠之后,认为招抚一定可行。杨嗣昌也私下里坚持这样做,凡是有所请求没有不曲意顺从的,从此以后不再说“十面张网”的计策了。这个月,皇帝听完讲经后,杨嗣昌的奏对有“善战服上刑”的话。皇帝很不高兴,责问他说:“当今天下统一,不是战国时各国交战的局势所能相比,对于这些跳梁小丑,不能运用大司马制裁诸侯违犯王命行为的九种办法,你怎么说出这样的话来?”杨嗣昌很惭愧。

正在这个时候,农民军的势力已经日益昌盛,朝廷又有东顾之忧,杨嗣昌又暗中主张互相交易的计策。恰好月亮遮住了火星,皇帝减少饮食修身反省,杨嗣昌就一一援引汉代永平年间、唐代元和年间、宋代太平兴国年间的事例,作为互相交易的例证。给事中何楷上疏反驳他,给事中钱增、御史林兰友相继列举事例辩论,皇帝不过问。

六月改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予机要事务,仍然掌管兵部的事情。杨嗣昌已在没服完丧期情况下进入政府,又将正在服丧的陈新甲起用为总督。于是何楷、林兰友及少詹事黄道周上疏诋毁驳斥他,修撰刘同升、编修赵士春跟着上疏。皇帝发怒,将他们降职三级,留任翰林。刑部主事张若麒上疏羞辱诋毁黄道周,于是降黄道周六级官,连同刘同升、赵士春一起都流发到外地。不久南京御史成勇、兵部尚书范景文等人说他的坏话,也都被谴责。杨嗣昌从此更加有恃无恐,不再理会别人对他的指责。

我大清兵进入墙子岭、青口山,蓟、辽、保定总督吴阿衡正好喝醉了,不能指挥作战,失败阵亡。北京城戒严,召卢象升率领部队回来保卫京城。卢象升主张作战,杨嗣昌和监督宦官高起潜主张和议,意见不合,关系十分紧张。编修杨廷麟弹劾杨嗣昌误国。杨嗣昌很恼怒,改派杨廷麟为职方主事以监督卢象升的军队,而告诫各将领不要轻易出战。各将本来就胆怯,都以此为借口拥兵观望,驻守的列城都被攻破。杨嗣昌根据军中的报告,请求传旨授给方法谋略。等到圣旨传到军中,形势已发生了变化,仍按计划行事,一切都与实际不符,边疆的形势更加危急了。卢象升阵亡后,杨嗣昌也被降了三级官,让他戴罪主持战事。

崇祯十二年(1639)正月,济南失陷,德王被活捉,骑兵先头部队直抵兖州。二月,大清兵胜利返回北方,给事中李希沆说:“皇上登位以来,北方军队三次进逼京城。己巳的罪过没有得到纠正,所以有丙子的罪过。丙子的罪过没有纠正,以致有今日。”言语涉及到杨嗣昌。御史王志举也揭发杨嗣昌误国的四大罪状,请求按照丁汝夔、袁崇焕的先例办理。皇帝发怒,李希沆贬职,王志举被剥夺官职。当初,皇帝认为杨嗣昌有才就任用他,不是廷臣的意思。知道廷臣必然有话说,议论他的人都被排斥。杨嗣昌既然有罪,而皇帝又多次驱逐言官,朝廷内外更加愤愤不平。杨嗣昌自己也感到不安,多次上疏承担罪责,于是撤销职务冠带,处理事情。没有多久,因为追叙功绩又官复原职。

在这之前,北京城被围困,枢臣都因此受连累。崇祯二年(1629),王洽下狱死,又追论判他大辟的刑罚。九年,张凤翼出外督师,服毒自杀,还剥夺了他的官籍。到现在,被敌人占领了七十多座城市。而皇帝仍然宠爱杨嗣昌不衰减。杨嗣昌于是推荐四川巡抚傅宗龙代替自己。皇帝命令杨嗣昌评议文武各臣失责的罪行,分为五等,一为守边丧失时机,二为残破城邑,三为失陷土地,四为主帅临阵逃亡,五为纵敌出塞。于是宦官则有蓟镇总监邓希诏、分监孙茂霖,巡抚则有顺天陈祖苞、保定张其平、山东颜继祖,总兵则有蓟镇吴国俊、陈国威,山东倪宠,援剿祖宽、李重镇以及其他副将以下,到各州县的有关官员,一共三十六人,同一天被杀弃市。而杨嗣昌毫发无损,议论更加哗然。

正当京城戒严的时候,很多廷臣都请求操练边境兵。杨嗣昌于是确定方案,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兵共有十七万八千八百多人,三个总兵各练一万兵,总督练三万兵。用二万兵驻守怀来,一万兵驻守阳和,东西策应,其余的交给镇监、巡抚以下分别操练。延绥、宁夏、甘肃、固原、临洮五镇兵共有十五万五千七百多人。五总兵各练一万兵,总督练三万兵。用二万兵驻守固原,一万兵驻守延安,东西策应。其余的交给巡抚、副将以下分别操练。辽东、蓟镇兵共有二十四万多人,五个总兵各练一万兵,总督练五万兵。外面起自锦州,里面抵达居庸关,东西策应。其余的交给镇监、巡抚以下分别操练。废除通州、昌平督治二个郡,增设保定总督,合并畿辅、山东、河北的兵力,共得十五万七千多人,四总兵各练二万,总督练三万。北边起自昌平,南边抵达河北,听到警报策应。其余的交给巡抚以下分别操练,又因为畿辅地位重要,建议增加四名监司。于是大名、广平、顺德共增设一人,真定、保定、河间各增加一人。蓟、辽东总督以下增设监军三人。方案报上后,皇帝一切照准。杨嗣昌确立的方案共有七十三万多。然而人员流失,军饷不足,从来没有达到过此数。

皇帝又采纳副将杨德政的建议,府废除通判,增设练备,官级低于守备,州废除判官,县废除主簿,增设练总,官级低于把总,一起受正官管辖,专门操练民兵。府一千人,州七百人,县五百人,捍卫本乡本土,不调往别处。杨嗣昌以为各地轻重缓急不同,请求先在畿辅、山东、河南、山西实行,皇帝同意了。于是有了练饷的议论。当初,杨嗣昌增派剿饷,以一年为限。后来粮饷用尽而强盗未平,下诏征收原额的一半。到这时,督饷侍郎张伯鲸请求全部征收。皇帝担心失信于民,杨嗣昌说:“不要紧的,加派的赋税来自土地,土地都被富家大户占领了,百亩土地增收三四钱银子,还可以稍微压抑土地兼并。”大学士薛国观、程国祥都赞同他。于是在剿饷之外又增加练饷七百三十万两。有人说:“九边原本有一定数额的军饷,全部发给新增的军饷,那么原来的官饷到哪里去了?边境部队多有虚额,现在都看作是足数,军饷全都浪费了,而练兵的数量仍然不足。况且部队因为分地设防不能经常聚集在一起,所以有抽练的议论,抽练了而其他事情又不管了。况且抽练又是虚文,边防每况愈下了。至于州县民兵更加名不符实,白白地浪费国家钱财。”因为是杨嗣昌主持的,事体太大没有谁敢发难。神宗末年增加赋税五百二十万,崇祯初年再增加一百四十万,一起称作“辽饷”。到这时,又增派剿饷、练饷,规定的数目更加滥了,前后增加赋税一千六百七十万两,民不聊生,更多的人揭竿而起成为盗贼了。

五月,熊文灿招抚的强盗张献忠在谷城反叛,罗汝才等九营都反了。八月,傅宗龙抵北京,杨嗣昌被解除部里的职务,回到内阁,不久,罗犭英山失败的消息传来。皇帝极为震惊,下诏逮捕熊文灿。特别降旨命令杨嗣昌统帅部队,赐予尚方宝剑,相机实行赏与罚。九月初一,皇上在平台召见他,杨嗣昌说:“皇上的话不留在家过夜,臣早晨接受命令,傍晚就出发,军用物资器械希望皇上下令有关部门迅速发下来。”皇帝很高兴,说:“爱卿能够如此,朕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第二天,赏赐白金百两,大红..丝四套,斗牛衣一件,银子四万两,银牌一千五百个,帛币一千。杨嗣昌列举七件事报告给皇帝,都同意了。四日召见他为他设宴饯行,皇帝亲手进了三爵酒,御制赠行诗一章。杨嗣昌跪着朗诵,一边拜一边哭。过了二天,向皇帝辞行,赐给他用膳。二十九日抵达襄阳,进入熊文灿军中,熊文灿被捕,杨嗣昌还在为他上疏辩解。

十月初一日,杨嗣昌大誓三军,督理宦官刘元斌,湖广巡抚方孔火召,总兵官左良玉、陈洪范等人都到会。农民军贺一龙等人夺取叶县,包围沈丘,放火烧了项城的外城,侵略光山。副将张琼、刁明忠率领北京部队翻山越岭行军九十里,到达敌人老巢。先驱赶射击敌人,射死二个穿红袍骑马奔跑的人,追击逃敌四十里,斩首一千七百五十。杨嗣昌举诏书颁发赏赐。十一月,兴世王王国宁率千人来归附,在襄阳接受他,把他的妻子、儿女安排在樊城。表彰左良玉讨平贼将军。各将日益放纵而轻敌,丧失斗志。张献忠、罗汝才、惠登相等八营顺着郧阳、兴安的山间小道,攻打南漳、谷城、房县、竹山、竹溪。杨嗣昌鞭打刁明忠,杀死监军佥事殷大白来示众。发布檄文给巡抚方孔火召,奏请惩办永州推官万元吉为军前监督法纪,皇帝同意了。

正在这时,李自成潜伏陕西,贺一龙、左金王等四营活跃在汉水以东地区。杨嗣昌专门围剿张献忠。张献忠在兴安多次被打败,要求投降,不同意。他的同党托天王常国安、金翅鹏刘希原来投降,张献忠逃往四川,左良玉追击他,杨嗣昌写信命令他回师,左良玉不听,崇祯十三年(1640)二月七日与陕西副将贺人龙、李国奇在玛瑙山夹击张献忠,大败张献忠,斩首三千六百二十。掉下悬岩山谷死亡的不计其数。他的同党扫地王曹威等人被杀,十反王杨友贤率众人投降。这个月,皇帝惦念杨嗣昌,发放银子万两犒劳军队,赐给他斗牛衣、良马、金鞍各二。使者刚出都城门,而玛瑙山的捷报传到。皇帝十分高兴,再次拨给银子五万两,帛币一千犒劳部队。论功行赏,加封太子少保。而湖广将领张应元、汪之凤在水右坝打败敌人,抓获了敌军师。四川将领张令、方国安在千江河获胜。李国奇、贺人龙等人在寒溪寺、盐井获胜。四川、陕西、湖广各将领全部集中,又接连在黄墩、木瓜溪打了胜仗,军队声威大振。罗汝才、惠登相请求招抚,张献忠控制了他们,在南漳、远安间收拢部队,杀死安抚官姚宗中,跑到大宁、大昌,进犯巫山,成为四川一带的灾祸。张献忠顺着兴安、平利山间行进,左良玉围而不攻,敌人得以收拾失散逃亡的人,由兴安、房县直奔白羊山向西逃跑,跟罗汝才等人汇合。杨嗣昌认为群贼汇合在一起,他们的势力一定又会强大起来,于是由襄阳赶往夷陵,控制要害地形。皇帝惦念杨嗣昌行军劳苦,下令赐给他赏功银一万两、鞍马二匹。罢免郧阳抚治王鳌永,下诏让被废除的将领猛如虎在军前立功。黄得功、宋纪在商城大败农民军,贺一龙五大部投降之后又反叛了。郑嘉栋、贺人龙在开县大败罗汝才、惠登相。罗汝才随同小秦王一起向东逃跑,惠登相经过开县向西退却,从此二部农民军才分开。

这个时候,各部兵马居山谷,遭遇酷暑瘴毒,死去的十分之二、三。北京部队在荆门、云南部队在简坪、湖广部队在马蝗坡,长期驻守都想回家,晚上逃跑的很多。关河大旱,人吃人,土寇蜂起,其中以陕西窦开运、河南李际遇最著名。饥饿的百姓都投奔他们,所到之处都报警告急,杨嗣昌向上面报告,皇帝发给国库银五万两,谋求医药,要求各将领进兵。而陕西的长武,四川的新宁、大竹,湖广的罗田又相继报告失陷。杨嗣昌于是下达招抚的命令,写了上万张告示,在农民军中散发。七月,监军孔贞会在丰邑坪大败罗汝才。他的同党混世王、小秦王率领部下投降,农民军首领整十万和惠登相、王光恩也相继投降。于是农民军集中到了四川。杨嗣昌于是进入四川,在八月份乘舟溯江而上,认为四川为四塞之地,各路大军合围困住他,可以全部歼灭。而贺人龙率陕西部队从开县叫嚷吵闹着向西回去了。张应元等人在夔门土地岭被打败,张献忠势力又强盛起来,罗汝才跟他汇合。听说官军向西开拔,于是急忙向大昌进发,侵犯观音岩,守将邵仲光抵挡不住,于是突击净壁,攻陷大昌。杨嗣昌将邵仲光斩首,弹劾逮捕四川巡抚邵捷春。农民军于是渡河到通江,杨嗣昌到万县,农民军攻巴州不下。杨嗣昌到梁山,传令各将分兵出击。农民军已攻陷剑州,直奔保宁,准备由小路进入汉中。赵光远、贺人龙抵抗,农民军于是转而抢劫,攻陷梓潼、昭化,到达绵州,准备奔向成都。十一月,杨嗣昌到达重庆,农民军进攻罗江,没有攻下,跑到绵竹。杨嗣昌到达顺庆,各将不会师。农民军转攻到汉州,离中江一百里,守将方国安避敌离开,农民军于是肆意抢掠于什邡、绵竹、安县、德阳、金堂之间。所到之处将城市抢劫一空然后离去,整个四川都受到极大震动。农民军于是由水路下简州、资阳。杨嗣昌召集各将合击,都退缩不前。多次征召左良玉的部队,又不到来。农民军于是攻陷荣昌、永川。十二月,攻陷泸州。

自从农民军第二次进入四川,各将没有一个主动出击的。杨嗣昌虽然多次传布檄文,命令得不到执行。当他在重庆时,下令赦免罗汝才的罪行,如果投降就授给他官职,只有张献忠不赦免,将他活捉斩首的赏赐银子一万两,封侯爵。第二天,从办事的大厅到厨房角落到处都写着:“有谁斩督师进献的,赏给他白金三钱。”杨嗣昌感到很惊讶,怀疑左右的人都是盗贼,勒令三天内进兵。正好碰到下雪阻断道路交通,又改变了日期。三次传令贺人龙,贺人龙都不接受命令。当初,杨嗣昌表彰左良玉为平贼将军,左良玉逐渐骄傲起来,杨嗣昌想抬高贺人龙来对抗左良玉。因为玛瑙山的战功没有得到好的报答,贺人龙心怀怨恨,反而把杨嗣昌的想法告诉了左良玉,左良玉心里也不高兴。详情参见《左良玉传》、《贺人龙传》。

杨嗣昌虽然有才能,但喜欢刚愎自用。对于文书信札都亲自过问,过于繁杂琐碎。军队行动一定要自己决定前进或停留,千里等待报告,往往坐失良机。王鳌永曾规劝过他,他不采纳。王鳌永罢官后向朝廷上书说:“杨嗣昌指挥作战已有一年,还没传来荡平盗贼的捷报,这并不是没有谋略计划,而正是由于操心太苦的缘故。天下大事,总领大纲就容易,一个人想面面俱到就困难。况且敌人的情况瞬息万变,现在数千里之间征伐的机宜,全出自杨嗣昌一人之手,文书往返,动不动就超过十天半月,坐失歼敌的时机,难怪过了年还找不到获胜的战斗。在这期间能够出奇制胜的,只有玛瑙山一仗。假如一定要遵守督辅的号令,左良玉应当退守兴安,就没有这次胜利了。微臣以为陛下任命杨嗣昌,不一定让他跟各将一样,同等对待,只看他提拔衡量各将有没有功罪。杨嗣昌驾驭各将,不一定要向每个人都传授机宜,只检查他们的计划方案是不是适当。那么杨嗣昌就不至于操劳过度,自然能够出奇制胜了,何至于拖延时间,拖垮了军队又浪费粮饷啊!”

在这之前,杨嗣昌因为各将行动不能统一,采纳幕下评事元吉的建议,任用猛如虎为总统,张应元为副总统。等敌人进入泸州,猛如虎和贺人龙、赵光远的部队到达,敌人又渡过南溪,经过成都,直奔汉州、德阳、绵州、剑州、昭化到达广元,又奔向巴州、达州。各军都很疲惫,只有猛如虎的部队还悄悄地跟在后面。崇祯十四年(1641)正月,杨嗣昌得知敌人一定会离开四川,于是率舟师到云阳,传令各军从陆路追击敌人。贺人龙部鼓噪着向西边前进后,在广元屯兵不前,杨嗣昌能够依靠的只有猛如虎。等到在开县、黄陵城同敌人交战,被打得大败,官兵死亡超过半数。猛如虎突围出来免于一死,马匹、物资、关防全部被叛贼占有。

当初,农民军逃窜南溪,元吉想从小路出梓潼,控制回来的道路等待敌人。杨嗣昌传令各军跟在敌军后面猛追,不能离敌人太远,让敌人从别处逃走了。各将于是全部从泸州出发追赶敌人。敌人回过头来向东逃跑,回来的路上全没有设防,不能够阻止住敌人,杨嗣昌这才后悔没有采纳元吉的建议,农民军于是沿江下夔门,抵达兴山,进攻当阳,侵犯荆门。杨嗣昌到夷陵,传令左良玉出兵,使者往返有十九次之多。左良玉撤走兴山、房县部队直奔汉中,好像有意避开敌军的样子。农民军所到之处,烧旅馆,杀死驻守堤防的士兵,东西间的信息中断。郧阳抚治袁继咸听到农民军到了当阳,赶忙想方设法派出军队。张献忠命令罗汝才跟他纠缠,自己却率领轻骑兵一日一夜急行军三百里,在中途杀死督师的使者,拿走了军符。在二月十一日抵达襄阳近郊,派二十八名骑兵拿着军符先奔跑高喊着督师要调集部队,守城的士兵取过军符与另一半相合就相信了他们,让他们进入城内。到了半夜,在城中起事,襄阳城因此陷落了。

张献忠把襄王捆了丢在堂下,给他酒,说:“我想割杨嗣昌的人头,杨嗣昌在远处。现在借你襄王的头,使杨嗣昌因为失陷封王的土地而伏法,襄王努力喝完这杯酒。”于是杀害了他。不久,渡过汉水,直奔河南,跟贺一龙、左金王各支农民军汇合。杨嗣昌当初以为襄阳是军事重镇,环城挖了三条很深的护城河,造天桥,在城门前设置栅栏,布置精锐士兵设防,进出都要传呼口令,不是军符相合的不能够过桥进城。江、汉之间大小城市数十个,依靠襄阳为天险,敌人竟然出其不意地攻占了它。杨嗣昌在夷陵,惊恐害怕,上疏请求赐死,走到荆州的沙市,听说洛阳已在正月失陷,福王遇害,更加担心害怕,于是不进食。死于三月初一日,终年五十四岁。

廷臣听到襄阳的变化,纷纷上疏列举杨嗣昌的罪行,而杨嗣昌已经死了,袁继咸和河南巡抚高名衡自杀了,他的儿子病死了,消息传来,不知道是真是假。皇帝很悲伤,命令丁睿代替他做督师。传谕告廷臣:“辅臣二年辛劳,现在已死,然而功劳不能掩盖罪过,讨论他的罪过上报。”定国公徐允祯等人请求以失陷城寨的罪名将他斩首。皇上传命令说:“原辅臣杨嗣昌奉命督剿,不负责专门防守一座城市,发布檄文,再三告诫要防止敌人诈城夜袭,地方上置若罔闻。等到违抗命令失陷城市,却专门怪罪督辅一人,这是不公平的。况且深入前线二年,多次获得胜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一生的勤劳是难以泯灭的。”于是恢复了杨嗣昌的名誉,赐祭,将他的尸体运回武陵埋葬。杨嗣昌先后因为剿贼有功,封太子少傅。死后,讨论平定临、蓝盗匪的功劳,加封太子太傅。廷臣还在不停地追究,皇帝最终怀念他。后来张献忠攻占武陵,心中怀恨杨嗣昌。挖了他七代祖宗的坟墓,放火烧了杨嗣昌夫妇的棺材,割裂他的尸体还看得见血,他的子孙都身首异处改葬了。

猜你喜欢
  卷六十九·志第二十二·律历二·脱脱
  卷三十四·志第十五·礼七·脱脱
  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六·赵尔巽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四十九·杨仲良
  卷之八十九·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四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四十五·佚名
  一二五一 谕刘墉彭元瑞着各赏缎二疋余各赏缎一疋·佚名
  卷七十二·班固
  张稷传·李延寿
  阿合马传·宋濂
  梁梦龙传·张廷玉
  卷一百二十八·佚名
  卷一百七十一·佚名
  宇文融·苏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成之·唐圭璋

      成之字伯可。   小重山   恨入眉尖熨不开。日高犹未肯,傍妆台。玉郎嘶骑不归来。梁间燕,犹自及时回。   粉泪污香腮。纤腰成瘦损,有人猜。一春那识下香阶。春又去,花落满苍苔。

  • 邓学可·隋树森

    邓学可,名熙。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寓居扬州,工书善曲,有声于时。吴澄、张雨皆与其相交往。明·朱汉《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套数 【正宫】端正好 乐道 撇罢了是和非,拂

  • 列传第二十七 李宝·魏收

    李宝,字怀素,小字衍孙,陇西狄道人,私署凉王皓之孙也。父翻,字士举,小字武强,私署骁骑将军,祁连、酒泉、晋昌三郡太守。宝沉雅有度量,骁勇善抚接。伯父歆为沮渠蒙逊所灭,宝徙于姑臧。岁馀,随舅唐契北奔伊吾,臣于蠕蠕。其遗民归附者

  • 卷二百三十·列传第一百二十六·柯劭忞

      ○忠义一   攸哈剌拔都 任志 刘天孚 阚文兴 张桓 萧景茂 侯彦直布景龙毛铎 祝兴可 樊复 张怀德 刁代 李纯 董文彦 韩心渊 周宏 李齐 周喜同 塔不台 韩因 卞琛 小十 李仲亨 乔彝 张岩起 吴德新 王佐 颜瑜 王士

  • 卷之五十四·佚名

      顺治八年。辛卯。闰二月。戊申朔。命和硕亲王富寿之姊和硕格格夫诺尔布、和硕格格夫豪善俱为和硕额驸。多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之姊多罗格格夫遏必隆、多罗安郡王岳乐之姊多罗格格夫宁塞、多罗贝勒杜尔祜之妹多罗

  • 李琪传(附李繵传)·欧阳修

    李琪,字台秀,河西敦煌人。他的哥哥叫李王廷,唐朝末年考中进士及第,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刚好遇上母亲逝世,家里无法安葬,只好通过乞讨然后安葬了母亲。王廷饥饿地睡在简陋的房屋中,听说这事的人都很同情可怜他。服丧三年期满,回

  • 侯震旸传·张廷玉

    侯震旸,字得一,嘉定人。祖父侯尧封是一位监察御史。冒犯了大学士张居正,被调往外地。做官一直做到福建右参政,有廉洁正直的名声。侯震旸考中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授职行人。天启初年,提拔吏科给事。这时,乳母奉圣夫人客氏

  • ●卷五外篇·何孟春

    教学,于王者之务莫先焉。成周遗册足征也。二代以降,汉、唐、宋为达治体,而汉未遑庠序之事,元朔始兴太学。唐仍魏制,始郡县有学。然唐郡县,未闻有专官于学者。宋庆历间,始立学命官。时宋已四世矣。我圣祖太学之立,在未正位前。

  • 筹办夷务始末选辑补编三·佚名

    美国档选录咸丰九年八月二十二日两江总督何桂清奏附摺(美使请照新章纳税及先行开市来往文件)上谕(命何桂清开导美使俟英法条约议定后再照新章互市)九月初九日两江总督何桂清奏附摺(录呈美使先行开市往来照会)十月十五日两江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三·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三 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丁未朔,以金润复为礼部郎中。润,湖广人,先任礼部郎中,坐事谪都察院鞫狱,尝奏事殿中,应对称旨。至是,上顾问廷臣曰:“向有戴巾奏事者颇有条理,久不在列,其人何在?”吏部以其

  • 少闲第七十六·戴德

    公曰:“今日少闲,我请言情于子。”子愀焉变色,迁席而辞曰:“君不可以言情于臣,臣请言情于君,君则不可。”公曰:“师之而不言情焉?其私不同。”子曰:“否,臣事君而不言情于君则不臣,君而不言情于臣则不君。有臣而不臣犹可,有君而不

  • 兴显品第九·佚名

    又复族姓子。菩萨大士有定。名诸佛明显国土清净。云何族姓子。诸菩萨诸佛明显国土清净定而正受乎。於是菩萨。入於东方世界。从一国土。至一国土。於西南北方及四隅上下方。亦从一国土至一国土。於彼诸土。普现兴佛事

  • 万善同归集序·延寿

    朝奉郎守司农少卿致仕轻车都尉长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绯鱼袋沈振撰  稽夫享四溟之广。非聚流而弗充。跻十地之尊。非聚善而弗具然则深不可测者。在乎积纳而久。圣不可知者。在乎积修而勤。矧妙觉垂言。玄通立教。

  • 大乘稻芉经随听疏·法成

    沙门法成集将释此经。总以五门分别。一立所宗。二明归乘。三明归分。四辩归藏。第五解释。如是五义。依大小乘经及以诸论。今当略释。第一言立所宗者。世间宗见。虽有无量。以要言之。不出二种。一外。二内。彼外宗见

  • 王忠文集·王祎

    文别集。明王祎著。二十四卷(别本二十卷)。王祎于建文时谥文节,正统中又改谥忠文。全书分为前后二集,各十二卷。前集题鄱阳刘杰编辑、庐陵刘同校正,有胡翰、胡行简二序;后集则题刘同编辑、刘杰校正,有宋濂、苏伯衡二

  • 列子·列子

    又名《列子新书》,哲学著作。该书于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被诏号为《冲虚真经》;公元1007年(北宋景德四年)又加封“至德”,号《冲虚至德真经》,列为道教重要经典之一。旧题战国时期郑人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著录此

  • 医病简要·佚名

    《医病简要》一卷,书为裘君吉生得之于同社老友包君越瑚。包君申韩家而精歧黄学,退隐于医,历任绍兴医药学会评议员及会长,与著者张畹香先生世交也。本书系张氏在绍兴一生经验医案之录要,其用药之神,断诊之明,足资后学模范。因

  • 因师集贤录·佚名

    全称《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佛教文集。元如瑛编。十五卷。因师,即高峰龙泉院十一代住持德因,宋末元初僧人,生卒年无考。此书为德因的诗文集,分十四门,即:入坛叙时景门、入坛佛事门、音声佛事门、歌扬赞佛门、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