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俊传

张俊,宣府前卫人。他继承世袭职位,为本卫指挥使。累升至大同游击将军。弘治十二年(1499),又因功进升为都指挥同知。

火筛侵入大同左卫,大肆抢掠八日之久。张俊派兵三百在前拦截,又分兵三百作为策应,自己则亲自率军在荆东庄抵御。傍河扎营,击退三万余敌寇骑兵。皇上大喜,马上提拔他为都督佥事。不久,总兵官王玺因事被追究,皇上立即命张俊代替王玺。这年冬天,张俊因贼寇入侵而戴罪在身,随即被调去镇守宣府。宦官苗逵在延绥督师,命大同、宣府士兵作为侦察骑兵。张俊坚决不派,苗逵于是弹劾张俊。皇上宽恕了张俊,却命他按苗逵所言派出士兵。

武宗刚刚即位,敌寇乘着朝廷大丧而大肆入侵,扎营二十余里。张俊派遣李稽、白玉、张雄、王镇、穆荣等将领各率三千人,分扼要害之地。不久,敌寇由新开口毁墙而入,李稽上前迎敌,白玉、张雄、王镇、穆荣各率所部在虞台岭抵御。张俊急率三千人赴援,中途伤了脚,便将军队交给都指挥曹泰。曹泰到达鹿角山时,被敌寇包围。张俊极力忍住疼痛,加调军队五千人,携带三日军粮,迅速解除曹泰之围,再援救出王真。又分兵救援李稽、白玉,李稽、白玉也突围而出。唯独张雄、穆荣被阻在山涧之中,援绝而死。诸军已十分困乏,于是收兵而返。敌寇追击,诸军且行且战,只得以进入万全右卫城,兵马死亡无数。张俊及宦官刘清、巡抚李进都被调回京城。御史郭东山建议说,张俊带病救援,奖惩不应当偏废,于是他才被允许赎罪。

正德五年(1510),张俊被起用为代理都督同知,主管神威营操练。第二年六月,杨虎等贼寇自山西十八盘返回,攻破武安,劫掠威、曲周、武城、清河、故城、景州,转入文安,与刘六等会合。都指挥桑玉多次失败,佥事许承芳请求增兵。朝廷于是命令张俊充任副总兵,与参将王琮统领京军一千人前去征讨。往来近畿数月之久,未能重创贼寇。不久,朝廷决定调来边军协守,贼寇于是连连失败。第二年三月,刘六、刘七、齐彦名、庞文宣等败逃登州、莱州海套。陆完命张俊驻守莱州,会合李钅宏等将领拦击贼寇。贼寇于是北逃,转掠宝坻、香河、玉田,张俊迅速偕同许泰、却永阻拦之。皇上十分高兴,赐白金慰劳。贼寇由武清西逃。不久,张俊因病应诏回京。贼寇平定后,张俊被实授为都督同知,直到张俊去世。

张俊作为边将,持重廉洁,有勇有谋,他去世时,家里竟无余钱。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七 李灵崔鉴·魏收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七十四·徐乾学
  名山藏卷之四十二·何乔远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五·佚名
  卷之七百十二·佚名
  目录·佚名
  二三八 军机大臣奏进呈吕留良《万感集》暨《四书讲义》片·佚名
  绎史卷一百四十三上·马骕
  列传卷第五十 高丽史一百三十七·郑麟趾
  世家卷第十八 高丽史十八·郑麟趾
  王倚传·宋濂
  马札儿台传·宋濂
  论不变法之害·梁启超
  卷一百七·佚名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庾吉甫·隋树森

    庾吉甫,名天锡,亦作天福,大都(今北京)人。曾任中书省掾,除员外郎、中山(今河北定州市)府判。生卒年不详。元·钟嗣成《录鬼簿》将其列于"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之列。明·贾仲明在马致

  • 卷四十四·唐圭璋

    ○青玉案熙春台下花无数。红紫映桃溪路。蝶往蜂来知几许。翠筠亭外,绿杨堤畔,时听娇莺语。绮筵罗列开尊俎。总是神仙侣。竟举笙歌驰玉醑。介公眉寿,年年此日,长与花为主。○南乡子迟日惠风柔。桃李成蹊绿

  • 卷十八·本纪第十八·脱脱

        哲宗二   绍圣元年春正月癸酉朔,群臣诣西上阁门进名奉慰。丙申,夏人来贡。辛丑,遣中书舍人吕希纯等行河。罢河东大铜钱。   二月丁未,以户部尚书李清臣为中书侍郎,兵部尚书邓润甫为尚书右丞。己酉,葬宣

  • 卷一百三十九·列传第二十六·宋濂

        乃蛮台   乃蛮台,木华黎五世孙。曾祖曰孛鲁;祖曰阿礼吉失,追封莒王,谥忠惠;父曰忽速忽尔,嗣国王,追封蓟王。乃蛮台身长七尺,挚静有威,性明果善断,射能贯札。大德五年,奉命征海都、朵哇,以功赐貂裘白金,授宣徽院使

  • 千百年眼卷九·张燧

    柳公权诗意 唐文宗诗曰:“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柳公权续后云:“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或者谓其不能因诗以讽。后苏子瞻为续之云:“一为居所移,苦乐永相忘。愿言均此施,清阴分四方。&rdquo

  • 卷四·王世贞

    ○勋臣历三公勋臣以太师为极,凡八人:若李韩公善长、张英公辅,不为太傅、太保;朱保公永、张英公懋、张昌公鹤龄、徐定公光祚,不为太保,以躐加故也。独翊国公郭勋初加太保,再加兼太子太傅,三加太傅,四加兼太子太师,五加太师。成国

  • 西汉年纪卷二十五·王益之

    宋 王益之 撰成帝河平元年春正月壬寅朔日月俱在营室时日出赤二月癸未日朝赤且入又赤夜月赤甲申日出赤如血亡光漏上四刻半乃颇有光烛地赤黄食后乃复【五行志】庚子泰山山桑谷有鸢焚其巢三鷇【口豆反】烧死【五行志】

  • 论执要之道·陈亮

    臣窃惟陛下自践祚以来,亲事法宫之中,明见万里之外。发一政,用一人,无非出于独断;下至朝廷之小臣,郡县之琐政,一切上劳圣虑。虽陛下聪明天纵,不惮劳苦,而臣窃以为人主之职,本在于辨邪正,专委任,明政之大体,总权之大纲。而屑屑焉一事

  • 第十七章 瑜珈與煉丹·林语堂

    蘇東坡曾經說:"未有天君不嚴而能圓通覺悟者。"解脫、或佛道,皆始於此心的自律。人在能獲得心的寧靜之前(心情寧靜便是佛學上之所謂解脫),必須克服恐懼、惱怒、憂愁等感情。在黃州那一段日子,蘇東坡開始鑽研佛道,以後的作品也

  • 咸丰九年三月十六日·曾国藩

    早,清理文件。饭后写雪琴信一件,看信稿数件。见先锋官三人。抄白绫记事。见客二次。中饭后习字二纸,温《史记》、《田窦传》、《韩安国传》。夜眼蒙,不敢看书。闻子序谈“养气章”末四节。言孔子之所以异于伯夷、伊尹者,不

  • 任传榜·周诒春

    任传榜 字筱珊。年三十七岁。生于江苏吴江县。本籍住址。江苏吴江县同里镇范家埭。已婚。子二女一。初学于日本东京高等商业学校。光緖三十二年。以官费游美。入伊里诺爱大学。习铁路管理法。宣统三年。得学士学位。

  • 元年·佚名

    (乙亥)元年大明景泰六年閏六月閏6月11日○乙卯,世祖與右議政韓確、左贊成李思哲、右贊成李季疄、左參贊姜孟卿,自議政府進闕,與兵曹判書李季甸、吏曹判書鄭昌孫、戶曹判書李仁孫、刑曹判書李邊、兵曹參判洪達孫、參議楊汀

  • 齐世篇第五十六·王充

    语称上世之人,侗长佼好,坚强老寿,百岁左右;下世之人短小陋丑,夭折早死。何则?上世和气纯渥,婚姻以时,人民禀善气而生,生又不伤,骨节坚定,故长大老寿,状貌美好。下世反此,故短小夭折,形面丑恶。此言妄也。夫上世治者,圣人也;下世治者,亦

  • 答陳真如書(二則)·欧阳竟无

    答陳真如書 前數日,冶公寄到弟覆十力書數紙,以為此不過尋常辨論之文,托便寄閱,邀共欣賞已耳,非商量大事、懇求真知灼見以圖歸根結蒂者,故例置答。今得親函,有惶恐求責,使知實踐不濫議論之辭,並希得覆。是則非尋常辯論之作,而唯

  • 五、香严上树·慧开

      香严和尚云:“如人上树,口衔树枝,手不攀枝,脚不踏树。树下有人问西来意。不对,即违他所问;若对,又丧身失命。正恁么时,作么生对?”   无门曰:纵有悬河之辨,总用不着。说得一大藏教,亦用不着。若向者里对得着,活却从前死路头,

  • 佛教的真宗旨·太虚

    ──二十三年八月在庐山大林寺暑期公开演讲会致词──今天是大林寺公开佛教演讲会之期,虽然本寺每年暑期,照例总有几次公开演讲会,不过今天却又含有一种特殊的意味,这是与以往不同的。一则、欢迎马秀芳将军佛学与救国,二则

  •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一·佚名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 诏译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大庄严重阁。与菩萨摩诃萨五千人俱。普贤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其名曰智慧胜智菩萨

  • 霜痕·王统照

    现代短篇小说集。王统照著。上海新中国书局1932年9月出版,列入“新中国文艺丛刊”。收《叙言》1篇,《青松之下》、《霜痕》、《冲突》、《生与死的一行列》、《旅舍夜话》、《相识者》、《河沿的秋夜》、《纪梦》等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