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契丹國志卷之十四

  諸王傳

  東丹王

  東丹王名突欲,太祖長子,母曰述律氏。太祖攻渤海,拔其夫餘城,更名曰東丹國,命其長子突欲鎮東丹,號人皇王,時唐明宗初年也。太祖崩於渤海,述律后使少子安端少君守東丹,與長子突欲奉太祖之喪,發渤海。

  先是,突欲鎮東丹時乃渤海國亦有宮殿,被十二旒冕,服皆畫龍像,稱制行令。凡渤海左右平章事、大內相已下百官,皆其國自除授,歲貢契丹國細布五萬疋、麄布十萬疋、馬一千匹。太祖崩,述律后愛中子德光,欲立之,至西樓,命與突欲俱乘馬立帳前,謂諸將曰:「二子吾皆愛之,莫知所立,汝曹擇可立者執其轡。」諸將知其意,爭讙躍曰:「願事元帥太子。」后曰:「衆之所欲,吾安敢違?」遂立之,為天皇王,稱皇帝。突欲慍,帥數百騎,欲奔唐,為邏者所遏。后不罪,遣歸東丹。唐明宗長興元年,突欲自以失職,帥部曲四十人,越海自登州奔唐。明宗賜姓東丹,名慕華,以為懷化節度使、瑞慎等州觀察使[一],其部曲及先所俘將惕隱等,皆賜姓名。惕隱姓狄,名懷惠[二]。

  次年,明宗更賜東丹慕華姓名曰李贊華。

  明宗長興三年,以贊華為義成節度使,選朝士為僚屬輔之。贊華但優游自奉,不豫政事,明宗嘉之;雖時有不法,亦不問,以莊宗後宮夏氏妻之。贊華好飲人血,姬妾多刺臂以吮之。婢僕小過,或抉目,或刀刲、火灼。夏氏不忍其殘,奏離婚為尼。

  贊華之歸唐,乘船踰海,因於海岸立木為碑,惟書二十漢字詩云:「小山壓大山,大山全無力。羞見故鄉人,從此投外國。」

  贊華性好讀書,不喜射獵。初在東丹時,令人賚金寶私入幽州市書,載以自隨,凡數萬卷,置書堂於毉巫閭山上,扁曰望海堂。以南至海可二十里有望海寺也[三]。

  潞王末年,石晉內叛,求援契丹。潞王已危,乃遣宦者秦繼旻、皇城使李彥紳殺之,贊華遇害於其第。石晉詔贈贊華燕王,遣使送其喪歸國。其後太宗破石晉,入中原,求得李彥紳、秦繼旻殺之,以其家族財物賜東丹王子兀欲。兀欲後即位為世宗,葬之毉巫閭山,諡讓國皇帝。

  恭順皇帝

  自在太子名阮[四],太祖第三子,母曰述律氏。少豪俠,有智略,善彈工射,太祖奇之,曰:「吾家鐵兒也。」征渤海時,山坂高峻,士馬憚勞苦,太子徑於東谷緣崖而進,屢戰有功。後渤海平,封為自在太子。尋薨,葬於祖州,追諡曰恭順皇帝。一子拽剌,封趙王,為景宗所害。

  孝文皇太弟

  孝文皇太弟隆慶,番名菩薩奴,母曰蕭氏,景宗第二子。生而岐嶷,儼若成人。幼時與羣兒戲,為行伍戰陣法,指揮意氣,無敢違者。景宗奇之,曰:「此吾家生馬駒也。」長善騎射,驍捷如風。定州之戰,隆慶封為梁王,加兵馬大元帥,從其母蕭后以行,力戰深入,與擒王繼忠有功,拜西京留守,封秦晉國王,又拜尚書令。尋薨,葬祖州,諡曰孝文皇太弟。

  齊國王隆裕

  齊國王隆裕,番名高七,母曰蕭氏,景宗第三子。性沉毅,美姿容。始封鄭王,遙授西南面招討使,拜吳國王。自少時慕道,見道士則喜。後為東京留守,崇建宮觀,備極輝麗,東西兩廊,中建正殿,接連數百間。又別置道院,延接道流,誦經宣醮,用素饌薦獻,中京往往化之。後蕭太后一年而薨,追封齊國王。

  魯王宗元

  魯王宗元,興宗同母弟也。少而雄耿,狠愎過人。始封鄭王,又加兵馬大元帥,封晉國王。性極殘忍,每出一囚犯死罪者,命衆集射,斬而臠之,流血滿前,飲啗自若。意志不臣,每伺時釁。洪基嗣立,奉長樂之命,以為皇叔。後因遊獵伺間弒帝,左右遮救得免,宗元併其子洪孝受誅。

  晉王宗懿

  晉王宗懿,番名查箇只,聖宗弟孝文皇太弟隆慶之子也。少有氣局,幹略過人。聖宗雅愛諸姪,每誡之曰:「汝勿以材能陵物,勿以富貴驕人。惟忠惟孝,保家保身。」始封中山王,歷龍化州、饒、建、宜、平州節度使,改封晉王,薨。

  燕王洪道

  燕王洪道,番名叱地好,道宗同母弟也。頗有武略,庫莫奚侵擾,詔洪道討之。洪道伏兵林中,佯敗而走,奚掠輜重,洪道與伏兵合擊之,盡殪。後渤海高頹樂反,又命洪道討之。終於燕京留守,封燕王。

  梁王信寧

  梁王信寧,番名解里,北大王烏斡之子。始以祗候郎君授林牙,雲州、奉聖州、蔚州節度使、同平章事。與帝同謀,逐太后出宮,拜南大王、北大王、惕隱、南宰相,封梁王,加尚父,致仕。

  論曰:后不可並,並后則傾;嫡不可匹,匹嫡則危。契丹起自朔荒,吞噬上國,嫡庶之分,亦安知之?元帥太子之稱,不以屬之突欲,而以屬之德光,則其立國之初,已可議矣。既而述軋生問鼎之謀,宗元受皓首之戮,亦何怪其然哉!

  校勘記

  [一]以為懷化節度使瑞慎等州觀察使「慎」原作「鎮」,據通鑑卷二百七十七並參攷遼史皇子表、義宗倍傳改。

  [二]惕隱姓狄名懷惠通鑑卷二百七十七「懷惠」作「懷忠」。

  [三]以南至海可二十里有望海寺也「可」原作「自」,據席本改。

  [四]自在太子名阮按李胡二子:宋王喜隱,衞王宛。宛疑即阮,誤以子名當父名耳。

猜你喜欢
  卷七十三 韦贤传第四十三·班固
  卷二百九·志第一百六十二·艺文八·脱脱
  卷五百十一 元符二年(己卯,1999)·李焘
  内篇 探赜第二十七·刘知几
  ●卷二·徐梦莘
  卷之三百二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二·佚名
  卷之六百三十四·佚名
  第二十七卷 仕绩 一 八·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纪昀
  第四节山林·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五十一·阿桂
  世宗宪皇帝上谕旗务议覆卷十·允禄
  卷七十五·雍正
  卷四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张元凯

    五言绝句斋居杂咏二十首举头望白云,俯首看流水。古之东郭生,悟彼北宫子。蕉鹿遗大野,木鸡在深林。山月直入室,松风与披襟。世及乘朱轮,赏延端章甫。稍曾事贵游,爰居听钟鼓。日暮临高台,心在归鸟边。明月出沧海,白云流青天。区

  • 卷三十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三十二七言絶句皇甫冉韦使君宅海榴咏【本草海石榴高一二尺即结实】淮阳卧理有清风【舆地广记淮阳县在汉陵县泗阳之间有淮阳城梁置淮阳郡史记汲黯传拜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印上曰君薄淮阳耶吾今

  • ●卷二百十五·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十五。   起绍兴十五年十月其,尽日。   建炎元年今上皇帝即位以廷议与金人三镇责授安化军节度副使韶州安置公不胜忠愤上疏及移书宰辅辨白其略云:元议与金人三镇及金帛骡马遣使送誓书差沈晦为国信使

  • 尚史卷十二·李锴

    世家五齐世家【始武王十三年终安王二十三年凡七百四十四年传二十八世】太公 丁公 乙公 癸公 哀公 胡公太公是为师尚父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邱及成王少时管蔡作乱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

  • 二百六十八 内务府奏停止曹(兆页)等承造马鞍撒袋等饰件改由广储司铸造摺·佚名

    雍正三年九月三十日 总管内务府谨奏:为奏闻事。 据雍正二年十二月十五日,武备院奏咨,内称:从前曹(兆页)等造送之马鞍、撒袋、刀等物之饰件,除陆续赏给阿哥、公主及蒙古人用过者外,现在库内所馀,已经不全。此等饰件,既皆为奉旨赏

  • 列传卷第三 高丽史九十·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宗室一。○高丽封宗室之亲且尊者曰公其次为侯 者为伯幼者为司徒司空摠称曰诸王皆不任事所以保亲亲也今据旧录作宗室传公主别附其后。○太祖

  • 旅大租地条约·佚名

    一八九八年三月二十七日,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初六日,俄历一八九八年三月十五日,北京。大清国大皇帝、大俄国大皇帝欲更敦两国盟谊,互筹相助之法,为此,大清国大皇帝派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一等肃毅伯李鸿章,尚书

  • 112.白痴皇帝·林汉达

    晋武帝和他祖父、伯父、父亲都是善于玩弄权术的人,可是他的儿子——太子司马衷偏偏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低能儿。朝廷里里外外都担心,要是晋武帝一死,让这个低能儿继承了皇位,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来。有些大臣想劝武帝另立

  • 明鉴易知录卷十一·吴楚材

    明纪神宗显皇帝编 戊申,三十六年,夏五月,谪礼部主事郑振先普安州判。纪 振先劾辅臣朱赓、李廷机大罪十二,指沈一贯、赓、廷机为过去、现在、未来三身,布置接受,从风而靡。上以其诬诋,遂谪。编 秋九月,起孙丕扬太子少保、吏

  • 卷十五【起僖公二十五年尽二十八年】·杜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十五【起僖公二十五年尽二十八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经二十有五年春王正月丙午卫侯毁灭邢注卫邢同姬姓恶其亲亲相灭故称名罪之【音义】【毁况委反恶乌

  • 春秋大全卷三十三·胡广

    明 胡广等 撰昭公五【乙敬王酉四年】二十有六年【晋顷十齐景三十二衞灵十九蔡昭三郑定十四曹悼八陈惠十四杞悼二宋景公栾元年秦哀二十一楚平十三卒吴僚十一】春王正月葬宋元公【左传葬宋元公如先君礼也汪氏曰昭公在

  • 卷一·项安世

    钦定四库全书项氏家说卷一宋 项安世 撰说经篇一三正说朝议大夫姚大老名小彭作周易外传辨三代及秦汉置正皆不改夏时其说博而有理今录之其大义曰汉儒好信奇怪而不揆事理左氏公羊高犹以周正解春秋孔安国以周正觧书郑康

  • 卷二·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要义卷二宋 魏了翁 撰隐公元年【一】诸说雉不同杜以长三丈为正定十二年公羊传曰雉者何五板而堵五堵而雉何休以为堵四十尺雉二百尺许慎五经异义戴礼及韩诗说八尺为板五板为堵五堵为雉板广二尺积

  • 卷十三·刘玉汝

    <经部,诗类,诗缵绪>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缵绪卷十三     元 刘玉汝 撰 大雅一 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

  • 佛说瑜伽大教王经卷第五·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相应方便成就品第八  尔时世尊大遍照金刚如来。入一切如来智轮成就金刚三摩地。从定出已。说一切轮内外所作法。  此瑜伽大教王经所作曼拏罗。随

  • 浮石禪師語錄卷十·通贤

    嗣法門人行浚等編詩偈(共計一百六十二首)五言四句(計十三首)龍池十景禹門橋為鎖清溪水,虹蜺駕碧空,遊魚如過此,頭角自崢嶸。娑羅樹禪林多古樹,絕少是娑羅,殿角亭亭立,心空綠蔭多。中龍池水靜知龍隱,山高暑亦寒,乘時雷雨動,變化

  • 剧孟·还珠楼主

    《剧孟》1957年5月17日至7月21日在上海《新闻日报》连载,有董天野插图数十幅;12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全一册,有董天野插图八幅,扉页书名下标有“游侠列传之一”。这本书的“内容提要”中写道:本书“是根据司马迁

  • 持世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唐玄奘译。佛在建磔迦林,妙月长者请问除贫愈病灭罪安危之法,佛为说陀罗尼。与雨宝陀罗尼经及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