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艾万年传

艾万年,米脂人。早年由武学生从军作战,积累战功做到神木参将。

崇祯四年(1631),万年跟着曹文诏收复了河曲。点灯子进入山西后,万年跟着文诏在桑落镇、花地纞、雾露山连连打败他,都司王世虎、守备姚进忠战死。贼寇退驻石楼地区的康家山,往西距离黄河三十里,绥德知州周士奇、守备孙守法在含峪埋下伏兵,渡过黄河突袭成功杀掉了点灯子。五年万年跟随参政樊一衡讨伐、平定了不沾泥。山西传来战警,万年隶属于文诏部下东讨,和李卑一起一个月内五次告捷,又和贺人龙一道打败了八大王、扫地王的贼兵。第二年贼兵打算向东逃窜时,万年在延家山、亢义村、贾家村连连打败他们,被提升为副总兵。

当初山西在受到流寇侵扰之后,当地的土匪也乘机而起,三关的王刚、孝义的通天柱、临县的王之晋都打家劫舍,破坏城镇。后来看到流寇衰败,他们相继归顺,但暗中拉帮结伙不肯解散。巡抚戴君恩刚刚上任,打算除掉他们。七年正月迎春时,君恩召王刚来参加宴会,把他杀了,又在别的地方杀死了通天柱,万年也捕杀了王豹五和他的同伙领兵王,活捉了翻山动、姬关锁、掌世王,把他们送到了京师,山西的巨盗大都被平定了。豹五也就是之臣。有人议论说万年杀害降人,给事中张第元极力陈述这些土匪糟踏山西的惨状,请登录万年的功绩。万年当时正生病请假在家,不久朝廷给他加官试任都督佥事。

八年(1635)二月,万年上书说:

“我仗剑从军历经七载,收复府谷,解孤山之围,援救过清水、黄甫、木瓜等十一座营堡,转战于崇山峻岭之中,在河曲打过埋伏,先后取得了马镇、虎头岩、石台山、西川之战的胜利。在山西先后战于平阳、汾州、太原,收复了临县及虎亭驿,大大小小几十场战斗下来,精力都耗尽了。和我一起共事的李卑,已经溘然长逝了。我病势奄奄,仍然在冀北力战。去年又招抚、剿灭了王刚、豹五、领兵王、通天柱等,解散了一万三千多贼兵。皇上开恩批准我在家养病,而督臣洪承畴的征召檄文又来了,我不敢不扶病上路,但考虑消除贼寇的办法不外乎剿灭或招安,现在剿灭和招安两种办法都不得当,我不得不斗胆直言。

“剿灭贼寇不怕他人多,怕他流窜。重峦叠嶂都是贼兵的聚集点,官兵还没到他就先跑掉了,所以不好消灭他,原因在于官兵人手少。掌权者并不是不知道官兵人少,只是因为粮草不足,所以做那种得过且过的打算,天长日久,延续到现在,即使多凑饷,多派兵力,也已经无法挽救了。我认为应该合计贼兵到底有多少,应该用多少官兵,多少粮饷,估计够用时,再审察地利,或者正面进攻,或者奇兵袭击,或者打埋伏,或者走小路,或者打击贼兵首尾,或者冲击贼兵左右,这样我不相信还会有不能立即消灭的。

“其次就是推行坚壁清野的办法,把贼兵困于死地,然后才能谈论招安。群贼拖家带口,没有城栅,没有辎重,晚上在湖北早上就到了陕西,在中原地带辗转觅食,以剽掠为生。假如让附近乡村的居民迁入城中,城中准备精兵火器等着他,贼兵衣食不足,容易用完,生路一断绝,就会如同飞鸟一样惊逃,如老鼠一样亡命了。然后朝廷派遣精锐部队,占据要害打击他们;或者陛下体察爱惜生灵的善心,杀掉贼首,宽恕那些胁从的百姓,这样无害于爱人之德,无损于朝廷尊严就消除了贼寇,这才是剿灭、招安的好办法呀。”

崇祯皇帝十分称赞他的主意,把他的奏议交给有关部门讨论执行,但最终还是没能使用他的计策。

不久万年出任孤山副总兵,驻守平凉。这个时候,总督洪承畴迫于六个月消灭贼寇的限期,急于进战。将领们看到贼兵多官兵人少,都自己猜想打贼兵不过,但势不得已。万年和副将刘成功、柳国镇,游击王锡命联合了三千官兵,于六月十四日到达宁州襄乐一带遇上贼兵展开大战,斩敌数百人。突然伏兵出来把他们包围了几层。万年、国镇拼死相战,体力不支,都阵亡了。成功、锡命带着重伤逃回来,士卒死了一千多人。朝廷得知后按规定对万年给予了追赠和抚恤。

猜你喜欢
  前汉孝哀皇帝纪卷第二十八·荀悦
  卷五十八·毕沅
  第四十四回 布德扬威连番下诏 擒渠献馘逐载报功·蔡东藩
  ●卷二十七·赵翼
  云中事纪·苏祐
  附录·昭梿
  卷之一千三百七十五·佚名
  卷之七百十七·佚名
  两汉笔记卷五·钱时
  附录三 关于鲁迅之二·周作人
  窦群传·欧阳修
  李广传·张廷玉
  卷四十八 博索国·李有棠
  第二节 唐初武功(一)·吕思勉
  廖奉献女士·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六·董康

      ○珍珠記   一名珍珠米■記。不知何人所作。記稱洛陽高文舉負欠官銀不能償。有王百萬年暮無子。■捨家財于十字街頭。救濟貧困。適遇文舉。奇其狀貌。邀之至家。以女金眞妻之。後文舉上京應試。得中狀元。適奸

  • 第四折·武汉臣

    (正末领祗候张千排衙上)(张千幺喝科,云)左右伺候,大人坐堂,要问事哩。(正末云)今夜灯烛荧煌,如同白日,正好问这桩公事也呵。(唱) 【双调】【新水令】透襟怀一阵冷风吹,则他这闭长空暮云都退。显出那碧澄澄天气爽,明皎皎月光

  • 卷之二百四十六·佚名

    洪武二十九年五月丁巳朔○戊午给赐锦衣等卫军士七千七百余人布绢万五千五百疋○续置吏部文官历仕贴黄簿内外二册其以事去官者则别置册附录以备稽考○庚申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指挥同知孙禧言武安等州县为月鲁帖木儿作乱

  • 卷之五十一·佚名

    光绪三年。丁丑。五月。乙卯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甲申。皆如之。内起居注  ○引见前翰林院编修陆懋宗得旨。着以检讨用。现月档  ○山西巡抚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四十·阿桂

    十月己巳上谕军机大臣曰昨温福奏攻克巴朗拉案内应行议叙之云南官兵于查覆后复经兵部议驳拘泥而不当理其过自在兵部今据兵部奏温福尚有攻克资哩请将官兵议叙一案原奏系三月初八九等日之事而册开官兵多至万余系从上年十

  • 萧胡睹传·脱脱

    萧胡睹,字乙辛。口吃,斜视,卷发,伯父萧孝穆见了他说:“此子相貌,族中不曾有过。”及至成年,身材魁梧桀骜不驯,喜欢张扬他人之过错。重熙年间,任祗候郎君。不久迁任兴圣宫使,娶秦国长公主,授驸马都尉。因为夫妇不和而离婚,又娶齐国

  • 祁宰传·脱脱

    祁宰字彦辅,长江淮河之间的人。宋朝末年,因为懂医学而做官。金朝的军队攻破汴京俘获了他,后来做了太医。他直至做到中奉大夫、太医使。多次被赏赐,他常常感激因而尽力效劳。海陵王准备攻打宋朝,祁宰想上谏,没有被召见。适逢

  • 睿宗兴献皇帝传·张廷玉

    睿宗兴献皇帝朱..木元,宪宗第四子。母亲是邵贵妃。成化二十三年(1487),他被封为兴王。弘治四年(1491),兴王在德安建造府邸。不久,改在安陆。七年,兴王起程前往藩地,船只中途停泊龙江时,有数万慈乌绕船而飞,到达黄州后也出现了

  • 卷之一百三  日本國考略(明)薛俊 撰·邓士龙

    日本國考略 (日本國考略,一卷,明薛俊撰。薛俊,字梓山,浙江定海人,官至常州司訓。按本書各卷均不載撰人名氏,惟是篇著錄。) 薛俊 纂述 金陵王文光增補重刊 日本國考略 日本國考略補遺 ●日本國考略  王者之於夷狄,疏而不戚

  • 卷三十五·乾隆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三十五绥藩服雍正元年癸卯正月丙戌上召来京叩谒梓宫之科尔沁达尔汉亲王和硕额驸罗卜藏滚布等入养心殿谕曰尔等先世俱在太祖时归诚効顺竭力同心谊若一家

  • 论语集注大全卷二十·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集注大全卷二十尧曰第二十凡三章尧曰咨尔舜天之厯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此尧命舜而禅【时战反】以帝位之辞咨嗟叹声厯数帝王相继之次第犹嵗时气节之先后也允信也中者无过不及之名四海之

  • 卷四·姚炳

    钦定四库全书 诗识名解卷四 钱塘 姚炳 撰 兽部 马 马【周南卷耳篇】马生於午在易为乾象禀纯阳之体而健行坤配乾取牝顺牡故云利牝马之贞以其行地因称地类实与地无涉纬书谓地精为马非也货殖传地用莫如马亦行健之谓健

  • 卷二·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说解頥正释卷二    明 季本 撰召南说见周南鹊巢经防曰此以妾媵之从至备百两美诸侯妻之无嫉妬也媵女虽父母之事然其所敎于女者亦足以法矣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兴也】之子于归百两御之【兴○两音意 

  • 现代需要的僧教育·太虚

    ──二十七年六月在成都十方堂讲──本来、僧教育是包括出家五众,可是就现在一般僧教育来看,大部份都是比丘众,间或有少数的沙弥。而所办的佛学院之类,应是整个的僧教育,但近人每认为等于从前教下之所谓学教,这是错误的。从

  • 须摩提女经之二·佚名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有长者名阿那邠邸。饶财多宝金银珍宝砗磲码瑙真珠琥珀水精琉璃。象马牛羊奴婢仆从不可称计。尔时满富城中有长者名满

  • 卷第十·雷庵正受

    嘉泰普灯录卷第十 平江府报恩光孝禅寺(臣)僧 (正受) 编 南岳第十四世(临济十世黄龙三世) 泐潭应乾禅师法嗣 楚州胜因咸静禅师 郡之山阳人。族高氏。甫冠。落发受具。游讲肆。慨然曰。义学岂吾事哉。乃去。谒名宿。

  • 湘中记·罗含

    又作《湘中山水记》或《湘川记》。晋代罗含撰。三卷。内容主要记载湖南省山、水、物产、古迹,共4类,乃湖南之早期志书,后人采之仿之者不少。早佚。《说郛》、《汉唐地理书钞》、《麓山精舍丛书》有辑本。自《水经注》

  • 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