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慎中传

王慎中,字道思,晋江人。四岁即能诵诗,十八岁中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户部主事,不久改任礼部祠祭司。当时四方名士如唐顺之、陈束、李开先、赵时春、任翰、熊过、屠应翪、华察、陆铨、江以达、曾汴等都在户部供职,慎中同他们讨论学问,学识大有进步。

嘉靖十二年(1533),朝廷令选拔各部郎官为翰林,众人首推慎中。大学士张孚敬想召见慎中,他推辞不去。随后调为吏部考功员外郎,又晋升为郎中。忌妒他的人向孚敬说慎中的坏话,又因再次上疏反对真人张衍庆请封的奏疏,从而被贬为常州通判。稍后,历任南京户部主事、礼部员外郎,很久以后升山东提学佥事,又改任江西参议,晋升河南参政。侍郎王杲奉命赈荒,他将赈荒事委托慎中,回朝后,王杲荐慎中,朝廷重用。逢嘉靖二十年(1541)考核地方官员,吏部认为慎中不合格。大学士夏言曾为礼部尚书时,慎中是他的下属,二人意见不合,乘此考核之时,指责慎中办事不谨严,削夺其官职。

慎中为文,最先主张效法秦和西汉,认为东汉以后无可取。后来懂得了欧阳修、曾巩的做文之法,于是把他以前的作品全部烧毁,一心一意效法欧、曾,尤其是曾巩。唐顺之开始不服,久而久之也同意慎中的意见。壮年时被罢官,更加致力于古文,加以充分发展,自成一家,与顺之齐名,天下人称之为王、唐,又称晋江、毗陵。慎中落职居家中,来向他求学的接踵而至。年五十一岁而终。李攀龙、王世贞这些后起之秀极力贬低他,却始终不能超过他,而攀龙本来是慎中提学山东时提拔的人才。慎中初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 豫章文献王·萧子显
  卷二百一十三·表第四·脱脱
  卷二十八 雍熙四年(丁亥,987)·李焘
  提要·钱俨
  原序·刘知几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八十三·徐乾学
  卷之一百八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一十·佚名
  卷之五·佚名
  清文宗实录选辑·佚名
  卷二十四·傅恒
  卷一百二十三·张守节
  赵汝谈传·脱脱
  王钦若传·脱脱
  刘经庶·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五十一 文洪 对菊 蓐收肃霜威草木咸凋瘁睠兹东篱丛孤芳可人意迎风散奇芬浥露含幽思吾生抱孤僻兹焉独云契醉诵离骚经闲咏柴桑句外慕苟不羁萧然有真味 三

  • 表第十 宗室世系·欧阳修

    表格略

  • 卷四百十九 元祐三年(戊辰,1088)·李焘

      起哲宗元祐三年閏十二月癸卯盡是月丁卯   閏十二月癸卯朔,尚書省言:「未行官制以前,凡定功賞之類,皆自朝廷詳酌,自行官制,先從六曹用例擬定。其一事數例,輕重不同,合具例取裁,事與例等,不當輒加增損。若不務審察事理,較量

  • 卷一百四十五 慶曆三年(癸未,1043)·李焘

      起仁宗慶曆三年十一月盡是年十二月   十一月丙寅,上清宮火。尋有詔以宮地為禁軍營。監察御史裏行包拯,有章乞勿修。按拯為裏行,乃在此月癸酉,以宮地給禁軍,當是癸酉後也。   己巳,陝西都轉運使、起居舍人、天章閣待

  • 卷二十二·吴广成

      宋神宗熙宁元年、夏乾道元年春正月,梁氏治国事。  秉常时年八岁,母恭肃章宪皇太后梁氏垂帘摄政。  按:《纲目》母后垂帘,书临朝,书御殿,书称制,恒也。此书“治国事”,何?夏戎狄小邦,不得与中国并也。自梁氏治事,而乾顺母

  • ●卷第八·胡三省

    【秦纪三】起昭阳大荒落,尽阏逢敦牂,凡二年。二世皇帝下二年(癸巳,公元前二零八年)①冬,十月,泗川监平将兵围沛公于丰,〔泗川郡即泗水郡。秦,郡置守、尉、监。文颖曰:秦时御史监郡,若今刺史。平,人名。〕沛公出与战,破之;令雍齿守丰

  • 卷十八·六朝(前赵、后赵、前凉、秦、燕、后凉、北凉)·蒋一葵

    【陈安】 〔成纪人。少慷慨,读书见许褚慕之,乃自字虎侯。〕 晋怀愍间,刘曜围陈安于陇城。安败,南走陕中,曜使将军平先率劲骑追之。安与壮士十余骑于陕中格战,安左手奋七尺大刀,右手执丈八蛇矛,近交则刀

  • 穆宗本纪·张廷玉

    穆宗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朱载篨,明世宗第三子。其母为杜康妃。嘉靖十八年(1539)二月封为裕王,与庄敬太子、景恭王同一天受册封。不久,庄敬太子死去,世宗因裕王年长并且有才能,被定为皇位的继承人,然而,朝

  • 提要·黄训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六名臣经济録      诏令奏议类二【奏议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名臣经济録五十三卷明黄训编训歙县人嘉靖已丑进士官至副都御史是书辑洪武至嘉靖九朝名臣经世之言中阙建文一朝以革除讳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四·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四 朱批田文镜奏摺 雍正十年五月十一日河东总督【臣】田文镜谨 奏为恭奏河东两省得雨日期仰祈 睿鉴事窃查豫省二麦现今成熟

  • 卷二十六·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巻二十六宋 朱子 撰孟子或问孟子不见诸侯此其见梁惠王何也曰不见诸侯者不先往见也见梁惠王者荅其礼也葢先王之礼未仕者不得见于诸侯战国之时士鲜自重而孟子独守先王之礼故其所居之国而不仕焉

  • 七 人生的归宿·林语堂

    既将中国人的艺术及其生活予以全盘的观察,吾人才将信服中国人确为过去生活艺术的大家。中国人的生活,有一种集中现实的诚信,一种佳妙的风味,他们的生活比之西洋为和悦为切实而其热情相等。在中国,精神的价值还没有跟

  • 第十二 符言 5·王诩

    【原文】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①,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②之处安在?右主问③。【注释】①天之、地之、人之:指三才之道,幽邃深远,必问于贤者方可行之。陶弘景注:“天有逆顺之纪,地有孤虚之理,人有通塞之分。有天下者,宜皆

  • 卷二十四·佚名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四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二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涅槃。昔所不得而今得之。昔所不见而今见之。昔所不闻而今闻之。昔所不到而今得到。所不知而今知之。云何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五[宋磻]·惟白

    东京法云禅寺住持传法佛国禅师(臣)惟白集对机门庐陵清原山行思禅师第十四世东京法云禅寺善本大通禅师法嗣婺州云黄山宝林寺宝觉禅师讳果昌。姓时氏。安州人也。自幼出家。精通贝叶。弱冠试度。遂慕南宗。远造宝林大通

  • 中国佛学会会员大会开会辞·太虚

    ──二十七年五月在重庆──党政机关代表,主席团及各会员:本会今荷中央及地方各机关代表莅会,与各会员踊跃出席,得于国难严重抗战激烈之中开会,实为悲痛中一愉快之事。因佛法即从悲痛生灵苦患实施救济而发生,所谓“慈悲为本

  • 道德真经次解·佚名

    二卷。无名氏撰。此书作者经遂州,见龙兴观石碑上刻有《道经》、《德经》二经,与今本有别,并且全无注释,错字颇多,意义相背,所以作此书。此书 《道经》注下称: “此本 (作者所据传本)与旧本虽不同,自有义理,细而义论,

  • 方便心论·佚名

    全一卷。后魏吉迦夜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论述说因明论理之纲要,以为分别善恶正邪之方便。分明造论、明负处、辩正论、相应等四品。宋、元、明三本均谓本论为龙树所造,然高丽本与各经录中,皆未载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