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彰传

王彰,字文昭,郑人。洪武二十年(1387),获得乡荐,补为国子监生。他出使山东平价收购粮食时,有廉洁能干的名声,因此被升为吏科源士。过了一年,改为给事中,累升为山西左参政。

永乐五年(1407),他被召回任礼部侍郎。父亲去世,守孝期满后,他改到户部。陕西发生严重瘟疫,他奉命出使祭祀西岳。新安百姓卖子女交纳赋税,王彰上奏免除当地赋税,并赎回所卖的子女。改任右副都御史。

陕西佥事马英激肃州番人为乱,杀死御史和都指挥。王彰弹劾马英,处以极刑。他又弹劾御史陈孟旭受贿枉法、文献盗取银税、金吾指挥李严逐出母亲而不赡养,三人都被判死刑。他所弹劾的其他人还很多。十一年(1413),随从皇上北巡。王彰有已八十余岁的老母,皇上命他回去探视,并赐给他的母亲冠服和金币,对他说:“君子居官不忘亲,居家不忘君。凡所经过的地方,百姓是否安居,官吏是贤或不肖,你都要报告上来。”王彰回来后,所奏的事很合皇上心意。不久,他升为右都御史。

十九年(1421),皇帝派廷臣二十六人巡抚天下,王彰和给事中王励前往河南。终明一代,大臣得巡抚本人乡土的,只有王彰和叶春。河南发生水灾,百姓多流亡,当地长官不进行抚恤。王彰上奏废黜了一百余名贪婪刻薄的官员,停罢不紧迫的征敛等十多件事,招回流民,发放仓米赈济,使许多人活了下来。回朝后,皇上命他督运粮饷北征。仁宗即位后,黄河漫进开封城,命王彰与都指挥李信前往赈济和抚恤。

宣德元年(1426)五月,命王彰从良乡到南京巡抚军民。不久因他所提的都是平常之事,皇上颁敕令严厉责备他,令他详尽地论述当地的利病上报。皇上又对侍臣说:“两京相距数千里,通过驿路往来的使者频繁,有时遇到水旱之灾,朝廷使者回来或且御史出去巡历,都不告诉朝廷,所以这才派王彰前往巡视。现在他所上奏的多是细小的事情。大臣如此,朕还指望谁?诸位爱卿都应该理解朕的心意,君臣同体,不要有所疑虑。”不久把王彰召回,命他与都督山云巡视山海关到居庸关各个关隘。过了两个月他回来了,上奏有的将士擅自离开岗位,皇上命将他们逮捕治罪。皇上于是命兵部每隔三个月就派御史、给事中前去检查。第二年四月王彰在任上去世。

王彰对自身要求极为严厉,从不搞请托、拉关系,但他执法过于苛刻。他的母亲多次说他,但他不能改。当时刘观为左都御史,人们都说王彰公而不恕,刘观私而不刻。

猜你喜欢
  卷六十七·志第四十三·舆服三·张廷玉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八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三·佚名
  ◎浊水治病·李定夷
  通志卷一百四十六·郑樵
  通志卷一百三十·郑樵
  八七 湖北巡抚陈辉祖奏征访遗书情形并初次赍送书籍折·佚名
  志卷第十六 高丽史六十二·郑麟趾
  提要·吴任臣
  徐文盛传·姚思廉
  刘行本传·魏徵
  孔·李延寿
  卷一百七十一·杨士奇
  侯景飞·周诒春
  兪庆恩·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陆登善·隋树森

    陆登善,字仲良。曹本、暖红宝本《录鬼簿》注:“一云姓陈”。贾仲明吊词云:“贞元始祖谥宜(宣)公,嗜著《茶经》桑苎翁”,以登善为唐代名人陆贽、陆羽之后。其祖父维扬(今江苏扬州市)人。父官江淮行省(治扬州

  • 元好问·隋树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市)人。幼从郝天挺学,淹贯经史百家,六年学成。下太行,渡大河,为礼部赵秉文赏识,名震京师,时称“元才子”。金宣宗兴定五年登进士第,历任南阳、内乡县令,擢尚书省

  • 卷第九·陈与义

    ○述怀呈十七家叔儿时学道逃悲欢,只今未免忧饥寒。浮生万事蚁旋磨,冷官十年鱼上竿。竹林步兵亦忍辱,长安闭门出无仆。门前故人拥庐儿,政坐向来甘碌碌。公不见古人有待良不多,利名溺人甚风波。垂露成帏仲长统,明月为烛张志和

  • 志第六 礼乐六·欧阳修

    二曰宾礼,以待四夷之君长与其使者。 蕃国主来朝,遣使者迎劳。前一日,守宫设次于馆门之外道右,南向。其日,使者就次,蕃主服其国服,立于东阶下,西面。使者朝服出次,立于门西,东面;从者执束帛立于其南。有司出门,西面曰:“敢请事。”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七·佚名

    弘治八年二月乙卯朔日食○丁巳释奠先师孔子遣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刘健行礼○是日晓刻木星犯进贤星○戊午祀 太社 太稷○遣顺天府官祭先农之神○岐王将之国诣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行辞礼○少保兼太子

  • 卷之二百九十八·佚名

    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六月。甲寅朔。克西克腾台吉齐巴克扎卜米朝○丙辰。谕吏部、前已有上□日、着顾尔泰、速往催趱漕船乃不即起程、又为带去之章京笔帖式等、写摺具奏。若等候此摺上□日意、则与原上□日不符。况

  • ◎县知事署·费行简

    知事位卑而近民,庶政蔑一非所司,故弊端烦多,然亦视省分而异。略言之,则北省知事威仪,排场依然,前清牧令,而羡余多提取归公,竟无腴缺。南省表面虽非而缺分实不恶往日,竟有视清代为优者。就苏浙论,浙又逊于苏。西南边省以护法阙饷

  • 王世积传·魏徵

    王世积,阐熙新..人。 父亲王雅,北周国的使持节、开府仪同三司。 王世积容貌魁伟,腰带十围,神情清爽,风标过人,有英雄豪杰的仪表。 在北周,有军功,授为上仪同,封爵为长子县公。 隋高祖为北周丞相时,尉迟迥造反,世积随韦孝宽讨伐尉

  • 卷一百五十三·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五十三明 杨士奇等 撰求贤晋平公浮西河中流而叹曰嗟乎安得贤士与共此乐者船人固桑对曰君言过矣夫剑产于越珠产江汉玉产昆山此三宝者皆无足而至今君苟好士则贤士至矣平公曰固桑来吾门

  • 汉纪四十三 孝安皇帝下延光四年(乙丑、125)·司马光

    汉纪四十三 汉安帝延光四年(乙丑,公元125年) [1]春,二月,乙亥,下邳惠王衍薨。 [1]春季,二月乙亥(疑误),下邳惠王刘衍去世。 [2]甲辰,车驾南巡。 [2]甲辰(十七日),安帝去南方巡视。 [3]三月,戊午朔,日有食之。 [3]三月戊午朔(初一),出现日

  • ●卷三外篇·何孟春

    三代而下,祭法弗备。郊祀之礼,惟我朝为有常,而郊礼之制,亦惟我朝为有体。朱子说宋郊天帝,其数有十。汉时,祀太乙即是帝。而今又别祀太乙,郊台阶级两边足踏过处,中间自上排下,都是神位,更不通者。夫宋一朝,不能三四郊。太宗在位,得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七 洪武二十年十一月丁丑朔,普安卫军民指挥使周骥奏古州一十二处长官司所统民九千二百一十七户愿纳秋粮八千九百二十九石,命户部籍其数。 戊寅,复置陕西延安府保宁县大盐池盐课司,设大使、

  • 卷八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八十七礼部四十六祭祀八合祀神只三洪武礼制凡各处守御官俱于公廨後筑台立旗纛庙设军牙六纛神位春祭用惊蛰日秋祭用霜降日祭物用羊一豕一帛一白色祝一香烛酒果先期各官斋戒一日至日守御长官武服行

  • 卷二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二十五户部十漕运国朝自永乐迁都於北军国之需皆仰给东南漕运之法日益详备今特具列於後事例运粮卫所南京三十四卫锦衣卫     府军左卫府军右卫    府军卫虎贲左卫    鹰扬卫广洋卫 

  • 如天之為第八十·苏舆

      陰陽之氣,在上天,亦在人。在人者為好惡喜怒,在天者為暖清寒暑。出入上下、左右、前後,平行而不止,未嘗有所稽留滯鬱也。其在人者,亦宜行而無留,若四時之條條然也。夫喜怒哀樂之止動也,此天之所為人性命者。臨其時而欲發其

  • 佛地經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親光等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是薄伽梵最清淨覺.不二現行.趣無相法.住於佛住.逮得一切佛平等性.到無障處.不   可轉法.所行無礙.其所成立不可思議.遊於三世平等法性.其身流布一切世界.於一   切法

  • 四分律卷第六十(第四分之十一)·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  毗尼增一之四尔时佛告诸比丘。若我所听。波陀舍阿[少/兔]波陀舍。便阇那阿[少/兔]。便阇那恶叉罗阿[少/兔]恶叉罗。应如是作。如我所不听。波陀舍阿[少/兔]波陀舍。便阇

  • 钦定热河志·和珅

    一百二十卷。清和珅、梁国治纂修。和珅(1714-1799),字致斋,姓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生员出身。乾隆三十四年(1769)袭轻车都尉世职,授三等侍卫,受高宗赏识。四十一年(1776)授户部侍郎,旋擢军机大臣,在任二十余年。历任步军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