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友谅、徐寿辉传

陈友谅,沔阳渔家之子。祖先原本姓谢,因入赘陈家,才跟随其姓。他少时读书,略通文义。有一卜者在察看过其祖先的墓地之后说“:日后定会富贵。”陈友谅心中暗喜。他曾任县里的小吏,但这并非他的目标。徐寿辉起兵后,陈友谅前去投靠,在徐的部将倪文俊手下管理文书档案。

徐寿辉,罗田人,又名徐真一,以贩布为生。元朝末年,盗贼四起,袁州和尚彭莹玉以其妖术与麻城邹普胜一起聚众为乱,以红巾为标志,他们觉得徐寿辉相貌不凡,便推举他为首领。至正十一年(1351)九月,攻陷蕲水及黄州路,打败元威顺王宽彻不花。徐寿辉随即以蕲水为都,自称皇帝,国号天完,年号治平,以邹普胜为太师。不久,攻陷饶、信。第二年又分兵四路出击,连陷湖广、江西各郡县。然后攻克昱岭关、杭州。另外率领赵普胜等攻陷太平等地,声威大振。然而他们没有远大志向,所取之地都不能坚守。第二年,蕲水被元军攻破,徐寿辉幸免逃脱。不久声势又起,迁都汉阳,但被丞相倪文俊控制。

十七年九月,倪文俊企图谋杀徐寿辉,没有成功,逃至黄州。当时陈友谅正隶属倪文俊,因屡立战功,升为领兵元帅。于是陈友谅乘此机会杀掉倪文俊,吞并了他的军队,自称宣慰使,随即又称平章政事。

第二年,陈友谅率军攻陷安庆,又破龙兴、瑞州。然后分兵攻取邵武、吉安,而自己则领兵进入抚州。不久,又破建昌、赣、汀、信、衢。

当时,长江以南只有陈友谅部最强。朱元璋攻取太平后,与他为邻。陈友谅攻陷元池州,朱元璋派常遇春率军前去攻打陈友谅,夺取池州。赵普胜是有名的骁将,号称“双刀赵”。开始与俞通海等驻扎巢湖,一起归附朱元璋,后来叛归徐寿辉。这时他正为陈友谅驻守安庆,多次引兵争夺池州、太平,到处抢掠。朱元璋为此担忧不已,于是引诱赵普胜的食客,让他潜入陈友谅军中去离间赵普胜。赵普胜没有发觉,见到陈友谅的使者总是诉说自己的功劳,觉得自己有恩于陈,脸上露出悻悻的表情。陈友谅由此怀恨心中,怀疑他要背叛自己,便以会师为名,从江州突然来到安庆,赵普胜在雁汊以烧羊迎接,当他刚一登船,陈友谅便马上杀了他,吞并其军。然后以轻兵袭击池州,被徐达等击败,参战军队全军覆没。

当初陈友谅攻占龙江时,徐寿辉想迁都龙兴,陈友谅不同意。不久,徐寿辉仓促从汉阳出发,临时驻扎江州。江州是陈友谅管辖之地,他命士兵埋伏在城外,然后将徐寿辉迎入城中,马上紧闭城门,将徐寿辉所部全部消灭。随即以江州为都,挟奉徐寿辉居于此地,而陈友谅则自称汉王,设置王府官属。然后挟持徐寿辉东下,进攻太平。但太平城坚不可拔,于是陈友谅军便利用大型船只靠近西南城墙,士兵们顺着船尾爬过矮墙进入城内,攻克太平城。此后,陈友谅便愈加骄狂。陈友谅部进驻采石矶后,他派遣部将假装到徐寿辉面前陈述事情,趁机安排壮士用铁器击碎徐寿辉的脑袋。徐寿辉一死,陈友谅便以采石五通庙为行殿,即皇帝位,国号汉,改元大义,太师邹普胜以下都是以前的旧官。陈友谅即位之日正巧遇上大风大雨,群臣们排列在沙岸上向他道贺,没能按礼仪行事。

陈友谅性情强硬而多疑,喜欢以权术控制部下。他已自称皇帝,而且尽占江西、湖广之地,便自恃兵力强大,想向东攻取应天。朱元璋担心陈友谅与张士诚联合,于是设计命陈友谅的老朋友康茂才写信引诱他,让他迅速赶来。陈友谅果然率水师东下,到达江东桥,呼叫康茂才,无人答应,才知道自己被骗了。双方战于龙湾,陈友谅大败,因为潮落,船被搁浅,死者无数,丧失战舰数百艘,陈友谅只得坐小船逃走。张德胜乘胜追击,在慈湖将其打败,焚烧其船。冯国胜率五路大军乘胜追击,陈友谅派出皂旗军迎战,又被大败。于是陈友谅放弃太平,逃至江州。朱元璋军乘胜攻取安庆,陈友谅的部将于光、欧普祥都缴械投降。第二年,陈友谅派兵再次攻陷安庆。朱元璋亲自率军讨伐,恢复安庆,长驱直入抵达江州。陈友谅战败,连夜携妻带子逃往武昌。他的部将吴宏以饶州投降,王溥以建昌投降,胡廷瑞以龙兴投降。

陈友谅眼见其疆土日益减少,十分愤怒,于是制造了数百艘楼船。这些船均高数丈,用丹漆粉饰,每艘船都有三层,设有走马棚,船上船下人语之声互不相闻,橹箱都用铁裹住,然后船载家属百官,尽发精锐进攻南昌,飞梯冲车,百路并进。朱元璋的堂侄朱文正及郑愈坚守南昌三个月,朱元璋亲自率军前去援救,陈友谅听说朱元璋将到,便撤除对南昌的包围,向东出鄱阳湖,与朱元璋在康郎山相遇。陈友谅集合巨舰,以连锁为阵。朱元璋军不能仰攻,连战三日,损兵折将,渐感不支。但是不久,刮起了东北风,朱元璋便下令放火焚烧陈友谅的船只,其弟陈友仁等都被烧死。陈友仁号称五王,瞎一眼,却智勇双全,他死后,陈友谅为之丧气。在这场战斗中,朱元璋船虽小,却轻便易行;陈友谅虽是巨舰,却不能进退自如,故而战败。

朱元璋的坐船是白桅杆,陈友谅便与其将士约定第二天集中兵力猛攻白桅船。朱元璋知道后,下令将所有船的桅杆都漆成白色。第二天再战,从早晨到中午,陈友谅军大败。陈友谅想退保革奚山,但朱元璋已预先扼住湖口,拦截其退路。在坚持数日之后,陈友谅与众将商量摆脱困境的对策。右金吾将军说“:既然出湖困难,我们就应当焚船登陆,直奔湖的南岸以图再举。”左金吾将军说“:这是向敌人示弱,他们利用步骑追赶我军。

进退之间我们将失去自己的地盘,大势也将去也。”陈友谅不能作出决定,既而说道“:右金吾将军所言有理。”左金吾将军因其意见未被采纳,便率所部投降了朱元璋;右金吾将军知悉后,也率部投降。陈友谅处境更加困难。朱元璋给陈友谅写了两封信,信的内容大致如下:“我想与你约定,你我各安一方,以待天命。你却盘算失误,企图加害于我。我军只以少量兵力,便攻取了你龙兴十一郡,你还不悔过,重新挑起战端。首先被困在洪都,再败于康郎,骨肉将士被葬身于火海。你即便侥幸生还,但也应当取消帝号,坐待真正的主子,不然将会丧家灭姓,到那时就悔之晚矣。”陈友谅收到信后怒不可遏,不予回信。时间一久,陈友谅军中粮食渐绝,只得突围冲出湖口。朱元璋的将领们从上游加以拦截,双方大战于泾江口,汉军且战且走,但日落之时仍未能摆脱。陈友谅当时从船中伸出头来,指挥作战,却被飞箭射中,贯穿头颅,陈友谅当即死去。顿时,陈友谅军土崩瓦解,太子陈善儿被擒,太尉张定边趁夜挟持陈友谅的次子陈理,载上陈友谅的尸体逃回武昌。陈友谅生前生活奢侈,曾经制造了一张镂金床,做工非常精巧,宫中其他器物也是一样。他死后,江西行省将镂金床献给朱元璋,朱元璋感叹道:“这张床与孟日永的七宝便壶有什么不同呢?”然后下令有关官员将它熔掉。陈友谅僭称皇帝共四年。

猜你喜欢
  陆逊传第十三·陈寿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第三)·赵晔
  卷三十六·谷应泰
  ●卷十二·黎庶昌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九·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佚名
  资治通鉴释例·司马光
  第四六七谕光绪十四年十二月初五日一二二三九--四·佚名
  第二七二清单同治十年十月初四日一一七○二--一·佚名
  第二一六札同治七年十一月初六日一一五○二—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纪昀
  绎史卷五·马骕
  卷一百一十四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司马迁
  钦定南巡盛典卷三十六·高晋
  钦定南巡盛典卷二十六·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韩驹·唐圭璋

      驹字子苍,仁寿人,徙汝州(今河南临汝)。政和二年(1112)召试,赐进士,除秘书省正字,累迁至中书舍人。宣和六年(1124),坐为元祐曲学,对集英殿修撰、提举江州太平观。绍兴五年(1135),徽猷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观卒。有陵阳集。   念奴

  • 卷一百八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八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六十四 陈 藻 丹井怀叔达 喜称吾子赋羞道少年时别去休论易愁来欲寄诗夕阳书不到残月梦相随晚岁伤心事松峬独与谁 适武陵入延平界作 人烟随山窟家家自生

  • 梅尧臣续金针诗格·佚名

    续金针诗格 旧题宋 梅尧臣《续金针诗格》一卷,旧题宋梅尧臣撰。《郡斋读书志》著录于集类小说类,《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集部文史类。晁公武云:“皇朝梅尧臣圣俞撰。圣俞游庐山,宿西林,与僧希白谈诗,因广乐天所述云。&

  • 目录·佚名

    类聚名贤乐府群玉元 胡存善编撰卷一刘时中水仙操折桂令朝天子山坡羊小桃红红绣鞋金字经醉扶归任则明寨儿令折桂令水仙子满庭芳普天乐小梁州上小楼沉醉东风红绣鞋朝天子庆东原金字经清江引小桃红赵文宝落梅风寨儿令水

  • 志第四 礼仪四·魏徵

    周大定元年,静帝遣兼太傅、上柱国、杞国公椿,大宗伯、大将军、金城公煚,奉皇帝玺绂策书,禅位于隋。司录虞庆则白 ,请设坛于东第。博士何妥议,以为受禅登坛,以告天也,故魏受汉禅,设坛于繁昌,为在行旅,郊坛乃阙。至如汉高在汜,光武

  • ●卷一百九十八·徐梦莘

      炎兴下帙九十八。   起绍兴九年十月十九日丙寅,尽十二月。   十九日丙寅新知鼎州王彦卒。   续感为公行状曰:王彦字子才河内人隶弓马子弟所政和五年微宗皇帝临轩阅试以武艺中选恩补下班祗应从泾原路经略使种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九·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五年五月甲戌朔赐尚书礼部员外郎任申先进士出身王明清挥麈录靖康初李伯纪荐任申先赐对钦宗问以燕事即批出赐进士出身自是进用按申先靖康初以布衣召入遂补京官未尝赐出身也乙亥上初谒太庙时章怀皇后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纪昀

    后妃传唐 【一】○唐一(臣)等谨按郑樵通志帝纪之后次以后妃传自汉迄隋宫壶之鉴备焉厥后史家著作互有异同旧唐书列武后于帝纪新书则纪传 兼收五代史立家人传后妃与宗室同科宋尊杜太后于卷首而辽金并溯先代金史又载睿宗显

  • 卷五十三 景十三王传 第二十三·班固

    (临江闵王刘荣,河间献王刘德,临江哀王刘阏,鲁共王刘馀,江都易王刘非,胶西于王刘端,赵敬肃王刘彭祖,中山靖王刘胜,长沙定王刘发,广川惠王刘越,胶东康王刘寄,清河哀王刘乘,常山宪王刘舜)【原文】孝景皇帝十四男。王皇后生孝武皇帝。栗

  • 卷六十三 蜀书十八 吴范刘惇赵达传第十八·陈寿

    (吴范传、刘惇传、赵达传)吴范传,吴范,字文则,会稽郡上虞县人。因研究历数,知晓气候,而闻名于郡中。被荐举为有道,来到京都,正值天下大乱而未被任用。时值孙权崛起于东南,吴范于是前往投奔并任职其下。凡是遇到灾祸、吉祥的征兆

  • 宇文神举传·令狐德棻

    宇文神举是太祖同族兄弟的儿子。高祖父宇文晋陵、曾祖父宇文求男,都在魏国当官,职位很高。祖父宇文金殿,任魏国的镇远将军、兖州刺史,封安吉县侯。父亲宇文显和,自幼承袭爵位,为人矜持严肃,博览经史,体力过人,能拉开数百斤的硬

  • 卷八十五上·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八十五上明 俞汝楫 编羣祀备考历代帝王祀祀历代帝王洪武六年监察御史答禄与权等言开物成务先王各正乎民彛崇德报功後世宜兴乎祀典苟不追尊前古曷由立教将来谨稽经史伏羲神农黄帝号称三皇盛德

  • 順命第七十·苏舆

      父者,子之天也;天者,父之天也。無天而生,未之有也。天者萬物之祖,萬物非天不生。獨陰不生,獨陽不生,陰陽與天地參然後生。故曰:父之子也可尊,母之子也可卑,尊者取尊號,卑者取卑號。故德侔天地者,皇天右而子之,號稱天子。其次有

  • 卷一·朱熹

    朱公掞录拾遗性静者可以为学(淳)。学在知其所有,又养其所有(淳)。实是实非能辨,则循实是,天下之事归于一是,是乃理也,循此理乃可进学至形而上者也(正)。「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不得放过也(正)。忠信为基本,所以进德也,辞修诚意立,所以居

  • 第七篇 箴言 第七十七章 张弓·林语堂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语译天道的作用,好像把弦系在弓上一

  • 第五章 节欲·佚名

    伊川先生谓张绎曰。吾受气甚薄。三十而浸盛。四十五十而后完。今生七十二年矣。较其筋骨。与盛年无异。皆平日寡欲有以致之也。绎曰。先生岂以受气之薄而厚为保生耶。伊川曰。吾以忘生循欲为深耻。蝶交则粉退。蜂交则

  • 佛教的人生观·太虚

    ──九年十二月在汉口佛教会讲──近来世界的人们,因为物质方面、社会方面、精神方面、经了种种变迁摇动的结果,都起了一种不知怎样生活方好的感想。换言之,即对于人们向来及现今所依居的世间,觉得无甚可靠的希望,成了一种

  • 花部农谭·焦循

    古典戏曲论著。1卷。清人焦循著。李斗《扬州画舫录》说:“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农谭”,即农家人的谈论。这部论著是焦循于柳荫豆棚之下和农人“闲谈”的记录。谈锋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