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余珊传

余珊,字德辉,桐城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官行人,提升为御史。庶吉士许成名等完成教习任务后,留在翰林的有十七人。余珊以为过滥,上疏论这件事。语词侵犯内阁,不被皇帝采纳。乾清宫发生火灾,余珊上疏陈讲弊政,极力指出义子、西僧的荒谬。巡盐长芦,揭发中官的奸利事情。余珊被人诬陷,枷拷拘囚于诏狱,贬谪为安陆判官。调任澧州知州。

世宗登位,提升余珊为江西佥事,讨平梅花峒叛贼。迁四川副使,驻防威、茂。嘉靖四年(1525)二月应皇诏陈讲十端,大略是说:

“陛下有尧、舜、汤、武的资质,但没有稷、契、伊、周那样的辅佐,致使时事逐渐不能完成的有十项。

“正德年间,逆臣刘瑾专权,假借皇上来乱政,不知纪刚为何物,幸陛下起而振之。不久而事乐于因循,政多苟且简略,名实乖谬,宫府意见出入混乱牵扯。以为在朝廷而不在朝廷,以为在宫省而不在宫省,以致皇上以自己之心为心,百官万民也各以自己之心为心。这种纪纲的颓废,是第一端。

“正德年间,士大夫寡廉鲜耻,趋附权门,幸亏陛下起身振作。而今则是以前除去的又被接回来,来的再没有被除去。自那浮沉一世的人被提升掌管铨衡后,首取调和谄媚之人。重富贵薄名检的人,列之官位,致使谀佞成风,廉耻之心日薄。更有甚者侯伯专权纠集弹劾,罢除吏议礼乐。市门又开,商贸像过去一样。这种风俗的败坏,是第二端。

“正德年间,国家政权下移,王灵不振,所以有安化、南昌的变乱,依靠陛下起来整肃他们。于是边塞上的守戍之兵近来更加骄恣。因先前杀害许巡抚而被姑息,不久又杀害张巡抚而效法过失。以至于他们捆缚贾参将以立威,近来又捆缚桂总兵来报怨。致使榆关的妖贼效仿他们而残害主事,北边库官效仿他们而杀害县官。陛下被鄙儒的姑息论调所迷惑,拘泥俗吏权宜之计,于是使庙堂号令出于二三戍卒之口。这种国势的衰微,是第三端。

“自从逆臣刘瑾以来,因为别人行贿而易换将帅,所以边防全部遭到破坏,依赖陛下奋起申令严治。但是积弊已久,没有能够骤然恢复。现在朵颜在辽海徘徊,羌戎在四川跳梁,北狄在沙漠蹂躏。敌寇的气势正嚣张,而当官的不能先见预料,急求制驭敌寇的办法,才假借镇静的虚名,掩盖无能的实迹。更有甚者有的还诈饰捷功,滥邀赏赐,虚张劳师伐敌,高取官阶,但边塞上的战事一天比一天厉害。这种外裔的强盛,是第四端。

“自从逆臣刘瑾以来,将天下的膏脂全部输进到权贵的家室,所以有刘、赵、蓝、鄢的叛乱,依赖陛下起来制止。近年以来,黄纸文书不发放,白纸文书催征;额外的收敛,下及到鸡猪,织造生产之需,自为商贾。江、淮母子相食,兖、豫的盗贼横行,川、陕、湖、贵疲于供应粮饷。田野哀鸣嗷嗷,没有乐生之心。这种国本的动摇,是第五端。

“正德时期,衣冠之士蒙祸,家国几空,幸亏陛下起来收录。但不久就有放胆直言的人,一鸣即被斥逐的事发生。过去只谪出朝廷外任官,现在却被发配至荒远之地。过去只禁锢终身,现在却有用鞭子打死在殿阶之下的。自从吕木冉、邹守益等人离去,殿阁为之一空;顾清、汪俊等人离去,部寺为之一空;张原、胡琼等人死后,言路为之一空。间或有一二位忠诚义士,又被权奸排挤而躲避,致使言路不通,以致陛下耳目嚣混,不知自己在鲍鱼之肆。这种人才的凋谢,是第六端。

“正德年间,奸邪之言交相传进,忠诚的谏言却充耳不闻,幸而陛下起来开通。但历时不长,此风又再次出现。抑制心志不能戒止其愤怒,逆耳忠言却能惊动诸人的颜色。不取人之说而用言折人,凭臆度而以诈欺人。早晨上奏疏一封,暮晚被贬出千里。甚至刑具枷头,九泉含泣。这种言路的闭塞,是第七端。

“正德时期,忠贤被贬斥,天下几危,赖陛下起来主持。岂料一转瞬间,奸邪乘隙而起。以六经之义来文饰奸言,借《周官》之制而夺取朝廷政权。离坚白、和同异,模棱两可。于是大奸似忠,大诈似信。王莽低微时隐藏奸情,王安石拜相初期不修边幅。即使有圣哲之人,有谁能辨别他们。我担心正不胜邪,奸邪日盛。这种正邪的混淆,是第八端。

“正德的时候,大臣越来越被疏远,小人日益被亲近,致使政事乖乱,有赖陛下继承基业又亲近百官。但自从议大礼开始,凡是偶尔有失圣意的人,谴谪他们,鞭打他们,流放他们,必一网打尽而后才罢休。因此小人窥伺,巧发奇中,以投主好,来猎取功名。陛下已经采用先入为主,顺之无不合,逆之无不怒。因此大臣观望,小臣畏惧,上下乖戾,逐渐分离、孤立,而交好之风息灭。这种君臣的分离,是第九端。

“正德时期,天鸣地震,物怪人妖,每年都有,有赖陛下继统,灾异才消除。近年以来,雨雹杀死禽兽,雷风拔起树屋,妇女生两个头的小孩,无极县白天暗如黑夜,四方水灾旱灾,奏报不绝,这与正德时期有什么不同呢?而且京师的阴霾之气,上逼太阳,白昼昏暗,罕有晖彩,更加可畏。这种灾异的到达,是第十端。

“这十端,天子有其中的一端,就不可能保住四海。陛下圣明,怎么会到这种地步,不是辅佐的臣子招致的吗?我私下发现今日作为辅佐第一人的人,只用奸佞,伴食取恩。以致上激起天变,下招致民灾,中失众望。我知道他不是天下第一流的人,但陛下还信任他,以至于鱼烂不止。希望陛下紧急除去这个人,再求才兼文武像前大学士杨一清,老成厚重像现在的大学士石王缶这样的人,一同放在左右,那么弊政可除,天下可治。

“我又听说献皇帝好贤下士,容物恕人,是天下共知的。现议礼的诸位大臣,一言不与皇上相符,就加给他悖逆的罪名,或贬谪或发配或论死或迁徙,朝廷宁可被空虚。这岂是献皇帝的意思?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虽然是天下之尊也是不应该的。陛下何不起而用之,使他们急速奔走于宗庙,以慰献皇帝的在天之灵呢?”

疏章反复共有一万四千字,最为切害,皇帝交付给所司。他所责斥的辅佐第一人是指费宏。

余珊律己清正严明,做官威严而有恩惠。因岳父之死回到家乡,士民将他当作名宦来纪念。后来副使胡东皋拜名宦谒祠,独看余珊感叹说:“这是我的老师啊。”服孝期满,他以原官职的身份莅临广东。最后任四川按察使。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六 百官三·范晔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十五·杨仲良
  第六十四回 弑梁主大憝行凶 脔侯贼庶支承统·蔡东藩
  平定三逆方略卷三十七·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七十七·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二·佚名
  第三七九出示同治七年闰四月二十二日一二二○九--二一·佚名
  金佗续编卷二十四·岳珂
  ·上粤督徐仲绅制军书·丁曰健
  凡例·林献堂
  韩弘传·刘昫
  王瑶传·欧阳修
  铁迈赤传(附虎都铁木禄、塔海传)·宋濂
  卷十九·黄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十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九十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四休堂诗集周谔字亷彦鄞人生而秀頴十嵗如成人十四入太学力学勤苦登元丰二年进士第益究六籍诸子百氏之説悉论著其本防为文踔厉竞爽超古作者不以絺章绘句

  • 唐贤三昧集巻上·王士祯

    刑部尚书王士祯编王维赠刘蓝田篱间犬迎吠出屋候荆扉嵗晏输井税山村人夜归晩田始家食余布成我衣讵肯无公事烦君问是非赠祖三咏蟏蛸挂虚牖蟋蟀鸣前除嵗晏凉风至君子复何如高馆閴无人离居不可道闲门寂巳闭落日照秋草虽有

  • 本语卷一·高拱

    问易泰否其义何如曰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泰初九拔茅茹以其彚言一阳方长而众阳随以升也君子于此征则吉葢进而行道故吉也否初六拔茅茹以其彚言一阴方长而众阴随以升也君子于此贞则吉葢退而守其志乃吉也然不惟吉而亦亨不

  • 卷之二百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四十七·温达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四十七十一月甲申命议叙督运诸臣时吏部请议中路西路督运于成龙王国昌等罪上曰于成龙王国昌李鈵喀拜辛保范承烈喻成龙此役俱

  • 世家卷第十八 高丽史十八·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毅宗二。○(癸酉)七年春正月辛卯朔放朝贺。癸卯赐元子名泓后改称祈。甲辰燃灯王如奉恩寺。乙卯出御长源亭。二月辛未以于邦宰为刑部尙书

  • 江夏王萧锋传·李延寿

    江夏王萧锋字宣颖,是高帝的第十二个儿子。母亲张氏有容貌和德行,宋朝的苍梧王逼着要娶她,又想要害死萧锋。高帝十分恐惧,不敢让他住在旧宅里,而把他藏在张氏的家中,当时是四岁。他性格方正,喜爱学习书法,张家没有纸,他就靠着井

  • 于谦传·张廷玉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七岁那年,有个僧人见他有奇相,说:“这是将来拯救时局的宰相。”考取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宣德初年,任御史。与皇上对答时,于谦吐字宏亮流畅,皇上为之侧耳倾听。顾佐任都御史时,对待属下非常严厉,却唯独礼

  • 卷三十 平准书第八·司马迁

    集解汉书百官表曰大司农属官有平准令。【索隐】:大司农属官有平准令丞者,以均天下郡国转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贵贱相权输,归于京都,故命曰“平准”。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饟,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索隐

  • 第四卷·冯梦龙

    再生纪畧【长洲】陈济生【官生】官生国家熙洽垂三百年,遘此阳九,天倾地圻,亘古奇祸。再四思维,恍如大梦。凡有心胸,能不痛哭?济生草莽臣,目击倾危,骨寒眦裂。行居颠沛,滨死者再,痛定回想,血泪犹濡。敬述其畧,以厉同仇之志,并示子孙

  • 答王龙溪·聂豹

    来书云:颜子不远复,正是德性之知,孔门致知之学,所谓复以自知不学不虑之良知也。子贡务于多学,以亿而中,与颜子正相反,颜子没而圣学亡。子贡学术易于凑泊,积习渐染,至千百年而未已也。先师忧悯后人,将此两字信手拈出以承千圣绝学

  • 五经稽疑卷三·朱睦㮮

    明 朱睦㮮 撰毛诗关雎关雎序言后妃之德也欧阳永叔曰诗人见雎鸠雌雄于河洲之上听其声则关关然和谐视其居则常有别有似淑女匹其君子不淫其色亦常有别而不黩也淑女谓太姒君子谓文王也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者言后妃采彼荇菜

  • 京都南禅寺祭一山国师文·太虚

    时民国十四年十一月十六日,赴东亚佛教大会中华代表释太虚等,供具清香净水,鲜果新蔬,仰白于一山国师之觉灵曰:维应真之有自,诞天台之圣乡。由教麟而宗凤,传佛灯为国光。主净慈之名刹,坐宝陀之法堂。受时皇之别请,策玄驾于扶桑。

  • 广度品第十九·佚名

    独为一切护,独为世间师。为天人为导,号佛天中天。长夜在尘劳,久处昏眠者,击正法之鼓,以寤所应度。五岳所拥绕,罗阅祇城中。度王弟攦黑,及群众八万。长者号勇猛,慳垢蔽其目。先济化炎光,并度医耆域。王舍城国内,迦罗卫首家。世尊

  • 卷第十五·通云

    嘉兴大藏经 雪窦石奇禅师语录雪窦石奇禅师语录卷第十五嗣法门人行正等编录佛事为林野和尚封龛。云林和尚我师弟。十年行道四坐道场。忽尔告终人天失望。正期长光佛日永作舟航。岂宜缩手偷闲退藏于密。咦。我虽与你同

  •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一·石雨明方

    嗣法小師淨柱編住紹興府天華禪寺語錄崇禎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入寺。三門。「者裏是甚麼所在?」旁僧曰:「是三門。」師曰:「已後向人切忌道著。」大殿。「於一毫端現寶王剎,用許多氣力作麼?坐微塵裏轉大法輪,占許多世界作麼?總不

  • 竹斋诗集·裘万顷

    诗别集。三卷,附录一卷。宋裘万顷撰。万顷在当时不以诗名,宋、元目录书中亦无其诗集著录。南宋诗人合集如《南宋群贤小集》、《南宋六十家集》、《江湖小集》以及四库馆臣采撰而成的《江湖后集》等书中皆不见收录。刘

  • 朝鲜王朝实录[太祖实录]·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