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遴传

王遴,字继津,霸州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的进士。就任绍兴推官。入朝任兵部主事,历任员外郎。耿直矜持,不轻易与人结交。同僚杨继盛弹劾严嵩和他的孙子严效忠冒领功绩,奏章被下达给部中复查。严世蕃自己撰稿,以此给武选郎中周冕。周冕揭发了他,反而被治罪。尚书聂豹恐惧,催促所司将严世蕃的文稿呈上,王遴径直上前争辩,聂豹恼怒,最终如严世蕃所言向上全报。杨继盛被判死罪,王遴替他送去稠粥,并且将女儿许配给他的儿子杨应箕。严嵩的父子大为愤恨,借口其他的事情将他投入诏狱。事情搞清楚后才恢复官职。等到杨继盛死去,他收殓、安葬了杨继盛。调任山东佥事,再调任岢岚兵备副使。他享有威名,为巡抚忌恨,受弹劾而离去。官民争相为他诉讼冤屈,皇帝下诏准许他再度起用。

嘉靖四十五年(1566),王遴升为右佥都御史,管理延绥。敌寇大举入侵定边、固原,总兵官郭江战死。总督陈其学、陕西巡抚戴才遭罢免,王遴降俸一级。隆庆元年(1567),敌寇六次入塞,都战败而逃。而御史温如玉不断抨击王遴,将他解除官职听候审查。后来御史杨轸核查汇报了他的功绩,于是又恢复原职,管辖宣府,总兵官马芳骁勇,敌寇不敢深入。王遴便大兴屯田,边防的储备都有赖于此。十年期满,他升任右副都御史。不久被任命为兵部右侍郎。探亲回乡,又起用他协助处理边防事务。

神宗继位,张居正执政,他与王遴同年出生,然而一向不和。遇上商议、检阅边防事务,王遴请求前往。皇帝命令他前往陕西四镇。他冷峻地拒绝馈赠。事情完成之后,就称病回乡。张居正去世后,他才出任南京工部尚书。不久,改任兵部,参与机要事务。守备太监丘得用大肆奴役营中的兵丁,王遴上奏请求禁止此事,趁机奏请施行谋略、安定留都等十二件事。皇帝召见并任命他为户部尚书。他先奉皇帝的诏令,免除一年赋税以及织造商议的提留,共计一百七十六万多两白银,此时,皇帝命令由太仓库中补充,王遴劝谏:“陛下经过十多年的积蓄仅有三百多万两白银,现在因为一年的赋税被免除,即刻在府库中进行补充。估计十多年的积蓄,不足偿还二年被提取用作补缺的资产。况且每年额定的金花银进奉额为一百万两,从万历六年(1578)之后,增加了二十万两,现在合计六年的数额,不只百万两。府库的积蓄不是源泉,每年贡俸不断,以后将拿什么维持?”于是指出京仓和通仓的粮食积蓄达八百万石,足以供给九年的需求,请酌量将一百五十万石折换成银两,三年后停止。皇帝下诏准许他施行一年。

当时尚宝丞徐贞明、御史徐待在京城东面开辟水田,王遴极力赞赏此举,提议很快被决定。以往,户部银专门供给军队和京都,不提供给其他事务。皇帝举行婚礼时,暂时提取了用于接济边关的银两九万两作为织造的费用,此时皇帝又打算这么做,王遴执意争辩。不久,皇帝下诏提取四千两黄金作为慈宁宫的开支,王遴又极力反对。皇帝都没有采纳。此后,他陈述理财的七件事情,奏请皇帝崇尚节俭、重视农业、督促拖欠的偿还、惩治贪官污吏、扩大储蓄、整治贡市。皇帝答复:“有关我自己的事我已经知道了,其余的事责成所司商议办理。”当时佛教盛行,王遴奏请将身强力壮的和尚淘汰,令他们回乡务农,聚众进行斋戒的人以邪道罪论处。礼部尚书沈鲁奏请依王遴的谏言行事。皇帝已经下诏同意,后妃和宦官大都声称不行,事情中途废止。

他改任兵部尚书。辽东总兵官李成梁的贿赂遍及皇帝身边的大臣,但不敢进入王遴的家门。王遴在户部频繁争执,已经被宦官嫉恨。遇上皇帝察看去世后享用的寝宫,宦官拿着皇帝的批示向他索要马匹。王遴认为题本应该盖章,司礼的传递应当由科发给部里,没有径直下达给部里的,他援引先例执意上奏。皇帝不高兴。大学士申时行曾经因管事指挥罗秀而嘱托王遴将他补作锦衣佥书,王遴阻止不准许。申时行便拟旨责备王遴擅自扣留皇帝的批示,对皇上缺乏尊敬。御史争相弹劾王遴,王遴请求退休而离去,张佳胤代替了他。给事中张养蒙称:“罗秀本是太监滕祥的奴仆,靠贿赂进入禁卫中。往年他图谋佥书,尚书王遴主持公正,被他们中伤而离去。不久,罗秀马上被越级录用,众议沸腾。”因此罢黜了罗秀,张佳胤也被罢免。

王遴虽然退位,声望更高,因为他年事很高而一再受到朝廷慰问。万历三十六年(1606),王遴去世。赠封为太子太保。天启年间,追赠谥号恭肃。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三 王褒 庾信·令狐德棻
  卷第二百八十六 後漢紀一·司马光
  卷二百二十六 熙寧四年(辛亥,1071)·李焘
  卷六十六 景德四年(丁未,1007)·李焘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四十五·徐乾学
  卷之一千三十八·佚名
  ●绎史恤谥考卷三·温睿临
  皇王大纪卷十·胡宏
  八十 曹寅奏报江宁雨水田禾粮价摺·佚名
  御题郝经续後汉书·郝经
  ●续吴先贤赞卷之七·刘凤
  五十二、在南京·包天笑
  王晏传·萧子显
  瞻博传·欧阳修
  卷四十九·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北郭集卷一·徐贲

    (明)徐贲 撰○乐府(词吟)古别离淸晨戒严装送别河之干北风塞上起黄沙浩漫漫氷雪日以繁徒旅日以寒不悲道路远所愁衣裳单从行义不可徒使摧心肝流光信奔驰君归有时待但惜少年去坐令颜色改上留田羽翼偏不能飞上留田车轮单安可

  • 卷十三·王安石

    <集部,总集类,唐百家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唐百家诗选卷十三 宋 王安石编 王建下六十八首 田家留客 人客少能留我屋客有新浆马有粟远行僮仆应苦饥新妇厨中炊欲熟不嫌田家破门户蚕房新泥无风土行人但饮莫畏贫明府上来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五十九·佚名

    万历三十七年六月庚戌朔 上谕法司如今天气暄热两法司并锦衣卫见监罪囚笞罪无干证的放了徒流以下便减等拟审发落重囚情可矜疑并枷号的都写来看○升河南右布政蔡逢时为四川左布政使○予故工部尚书姚继可赠太子少保荫一

  • 卷二十一·宇文懋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二十一 纪年 章宗皇帝下 【乙丑】泰和五年春正月鞑靼军至北陕口进次桑乾完顔天穆天与皆力战死之 完顔天穆将兵五万人与鞑靼军战於北陕口自辰至酉我兵疲惫敌益添生兵我兵不敌天穆率麾

  • 一○九 江苏巡抚萨载奏再陈续购书籍一百三十二种缮单呈览折·佚名

    一○九 江苏巡抚萨载奏再陈续购书籍一百三十二种缮单呈览折乾隆三十八年九月十六日江苏巡抚臣萨载谨奏,为再陈续购书目,仰祈圣鉴事。窃臣钦遵谕旨,采访遗书,所有各属陆续收缴及绅士自行呈献,均经开列书目,节次奏进在案。兹

  • 薛胄传·魏徵

    薛胄字绍玄,河东汾陰人。 父亲薛端,北周蔡州刺史。 薛胄小时就很聪明,每读一些奇书,就通晓其中的意思。 他常常感叹那些作注的人没有领会前人书中蕴含的深义,就用自己的理解来为之辨别、纠正,读书人没有不称赞的。 他性情豪

  • 榕村语録卷五·李光地

    上孟程朱与孟子相去分际可见不如孟子所见透而熟孟子之去孔子从气象上分别自有间若道理上覔取竟无从见其差别问孟子比顔子何如曰孟子云姑舍是此如二程虽受学茂叔至叙道统却不及茂叔在圣贤岂有矜傲之私而言乃云尔此意殊

  • 卷一·王元杰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谳义卷一     元 王元杰 撰隐公公名息姑惠公子惠公元妃孟子其弟声子生隐公按谥法隐拂不成曰隐程子曰春秋鲁史记之名也平王东迁在位五十一年卒不能复兴先王之业王道絶矣夫子於是因鲁史作春秋立

  • 卷六·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 诗集传卷六       宋 苏辙 撰 唐         国风 唐者帝尧之旧都成王以封母弟叔虞谓之唐侯南有晋水至子燮改为晋侯其地在禹贡太行恒山之西太原太岳之野晋侯燮之曾孙成侯始徙居曲沃其孙

  • 利议第二十七·桓宽

    【题解】本篇是大夫和文学围绕兴利的问题所展开的辩论。文学主张&ldquo;崇礼义,退财利,复往古之道,匡当世之失&rdquo;,企图瓦解经济基础,以达到复古的目的。大夫则针锋相对,指责文学&ldquo;抱枯竹,守空言,不知趋舍之宜,时世之

  • 中庸·姚际恒

    予分出此帙,以为伪中庸者,盖以其为二氏之学也。然非予之私言也,实有左,云:礼记,汉儒所定,中庸在第三十一篇。自刘宋戴颙始从记中摘出,撰中庸传二卷。考史颙传云:「汉世始有佛像,形制未工,父逵善其事,颙六参焉。」唐李绰尚书故实云

  • 叙·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阅藏知津叙心外无法,祖师所以示即法之心;法外无心,大士所以阐即心之法。并传佛命,觉彼迷情。断未有欲弘佛语,而可不深究佛心;亦未有既悟佛心,而仍不能妙达佛语者也。今之文字阿师,拍盲禅侣,竟何如哉。呜呼

  • 无量寿经义疏下卷·慧远

    沙门慧远撰次明修治忍力成就不计众苦。能忍违缘。故离三觉不起三想。少欲知足。能忍顺缘。故离色声香味触等。此两段竟。次离惑体。无染恚痴。染犹贪也。此三段竟。下复修治。三昧常寂。止行深也。智慧无碍。观行胜也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四十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四十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次明见发中有标。有双释两因。有开释两缘。有譬有合。初双譬两因。决却下双譬两缘。浚者深也。暗障下合。不合两因但合两缘。如是下明见发之由。次明见发之势举譬。次

  • 祖庭事苑卷第七·睦庵善卿

      睦庵 (善卿) 编正●莲华峰语录莲华峰。即天台之别山。韶国师示寂之地。国师生处州龙泉。俗姓陈氏。年十五。有梵僧见而异之。因劝出家。具戒於信州。至后唐同光中。游方。谒投子大同.龙牙居遁.踈山本仁。凡五十四

  • 旧式地主·果戈理

    短篇小说,果戈理著,《旧式地主》讲述了旧式地主阿法纳西·伊凡诺维奇·托斯托古勃和其妻子普利赫里娅·伊凡诺芙娜·托斯托古勃的简单、质朴、自然的一生。两位地主待人热情大方,对仆人尤其是远道而来的客人均以佳酒美食

  • 淮海集·秦观

    诗文别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宋秦观撰。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作者自编诗文集十卷,名为《淮海闲居文集》,其中收诗一百一十二首,已佚;后又自编《逆旅集》,亦已佚。现存四十卷本《淮海集》只有题为

  • 颜氏学记·戴望

    晚清戴望编撰。十卷。戴望十四岁读颜元书,崇颜李之学,以为“周公孔子之道”(《颜氏学记序》),遂萌“条其言行及授受源流,传诸将来”(同上)之愿。后得赵㧑叔之助,于1869年编成此书。《序》称“如颜氏者,可谓百世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