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鸿章传

梁启超在维新时期、旅日时期、民国期间撰写了大量的人物传记,《李鸿章传》是其中的代表作。梁启超以李鸿章为代表来展现晚清四十年之历史,文中体现着梁启超“以人物为时代之代表”的撰述旨趣,通过对李鸿章一生之行事的叙述来表现出晚清军事、洋务、外交三方面的大事记,故不同于旧史将历史描绘成“人物之画像”,可视为其新史学思想在人物传中的体现。《李鸿章传》的表现形式是以章节体和纪事本末体相结合的体裁加以呈现,并附有“序例”“绪论”“结论”,从而显示出与“中国旧文体”的不同,开启了中国近代评传体的先河。

《李鸿章传》全部章节目录

(1)序例
(2)第一章 绪论
(3)第二章 李鸿章之位置
(4)第三章 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
(5)第四章 兵家之李鸿章
(6)第五章 洋务时代之李鸿章
(7)第六章 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
(8)第七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
(9)第八章 投闲时代之李鸿章
(10)第九章 李鸿章之末路
(11)第十章 结论

猜你喜欢
  战国策·佚名
  兴复哈密国王记·马文升
  北狩见闻录·曹勋
  过江七事·陈贞慧
  清代野记·梁溪坐观老人
  建炎笔录·赵鼎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乾隆
  病榻遗言·高拱
  本语·高拱
  元史续编·胡粹中
  江苏省通志稿金石志·缪荃孙
  鲁迅的故家·周作人
  中兴战功录·李璧
  曾国藩日记·曾国藩
  安徽咨议局章程·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卓田·唐圭璋

      田字稼翁,号西山,建阳人。开禧元年(1205)进士。   好事近   三衢买舟   奏赋谒金门,行尽云山无数。尚有江天一半,买扁舟东去。   波神眼底识英雄,阁住半空雨。唤起一帆风力,去青天尺五。   昭君怨   送人赴上

  • 词苑丛谈卷九·徐釚

    翰林院检讨徐釚撰纪事四龚定山尚书与横波夫人月夜泛舟西湖作丑奴儿令四阕自序云五月十四夜湖风酣畅月明如洗繁星尽敛天水一碧偕内人系艇子于寓楼下剥菱煮芡小饮达曙人声既絶楼台灯火周视悄然惟四山苍翠时时滴入杯底千

  • 白莲集卷一·齐己

    唐 释齐已 撰夏日草堂作沙泉带草堂纸帐卷空床静是真消息吟非俗肺肠园林坐清影梅杏嚼红香谁住原西寺钟声送夕阳寄镜湖方干处士贺监旧山川空来近百年闻君与琴鹤终日在渔船岛露深秋石湖澄半夜天云门几廻去题徧好林泉送

  • 卷三百四十三·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四十三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高峯别集廖刚字用中南劒州顺昌人崇宁五年进士绍兴中歴官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以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亳州明道宫卒有高峰集代祖父次韵酬罗君寳见寄【公祖名

  • 卷八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十八张说扈从幸韦嗣立山庄应制【并序】岚气入野榛烟出谷鱼潭竹岸松斋药畹虹泉电射云木虚吟恍惚疑梦间关忘术兹所谓丘壑夔龙衣冠巢许也寒灰飞玉琯汤井驻金舆既得方明相还寻大隗居悬泉珠贯下

  • 乾道稿卷下·赵蕃

    钦定四库全书 乾道稿卷下 宋 赵蕃 撰 五言律诗 题江贯道江行晚日图 霞尾千山赤云腰几树连若非彭蠡正当是洞庭偏岁月惊飞鸟功名忆堕鸢开图若有感归思忽无边 晨起 人语村村好鸡声处处闻树犹埋宿雨山未释停云俯仰夏已

  • 第五十一回 豢群盗宁藩谋叛 谢盛宴抚使被戕·蔡东藩

      却说宁王宸濠,系太祖子宁王权五世孙,宁王权为成祖所给,徙封江西,见第二十二回及二十七回。历四世乃至宸濠,宸濠父名觐钧,尝纳娼女为妾,乃生此儿。及年长,轻佻无威仪,术士李自然、李日芳等,反说他龙姿凤表,可为天子。又是术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九·佚名

    正统三年二月乙卯朔敕行在户部左侍郎王佐曰今命尔同内官李德等于在京及通州仓分监督仓官人等公同收支粮米往来提督象马牛羊等房及各仓场收受刍菽务要关防严密出纳分明除奸革弊不许隐瞒透漏尔宜体朕爱恤军民之心禁止下

  • 謇斋琐缀录六·尹直

    太宗文皇帝初驻金川门,蹇、夏二公首出迎戴,而解、胡、二杨诸公则以召命至,然皆不自靖,而窃自比于魏征。夫唐实由太宗化家为国,而宫僚魏征等皆出唐高祖之擢,(「而宫僚魏征等皆出唐高祖之擢」,「擢」原作「推」,据明代史籍汇刊明

  • 历代名贤确论巻七十四·佚名

    则天二岑长倩【张唐英】姚璹【张唐英】杨再思【张唐英】徐敬业【张唐英】陈子昂【卢藏用】刘知几【张唐英】中宗中宗韦后【范祖禹孙之翰】韦月将告武三思逆乱中宗流之【范祖禹】睿宗帝以二女西城隆昌公主为女冠以资天

  • 顾佐传·张廷玉

    顾佐,字礼卿,太康人。建文二年(1400),中进士。被授予庄浪知县。端午之日,守将集合官僚校尉,因顾佐是文士,便故意为难他。顾佐拿起弓箭一发中的,守将大服。永乐初年,他入京任御史。七年(1409),成祖在北京,命吏部选有才华的御史赴

  • 卷一百四十·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四十宋 赵汝愚 编边防门辽夏十二上哲宗论弃地非便     上官均臣切闻春秋传曰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是知先王之治天下其待中国与四夷其道固异

  • 大雅·文王之什·佚名

    文王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

  • 思辨录辑要卷二十六·陆世仪

    人道类孟子曰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予谓欲为人尽人道圣人不过尽人道而已故曰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能尽人道便合天道天人无二也问如何便能尽人道曰能率性便能尽人道熊儿问人道即周子所谓人极否曰人道即人极以其当然而

  • 卷十三·孔颖达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十三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頴逹疏国风桧序羔裘大夫以道去其君也国小而迫君不用道好絜其衣服逍遥游燕而不能自强于政治故作是诗也笺以道去其君者三谏不从待放于郊得玦乃去音义【好呼报反下

  • 《仪 礼》·佚名

    作者:王文锦中国历代王朝很重视礼制。每个王朝的建立,都要物色一些精于礼学的专家,来制定一整套礼仪。朝廷之所以重视这项工作,是因为礼制对于巩固尊尊卑卑的等级制度,维护阶级对立的社会秩序,都有很大的作用。从殷周到清代

  • 中缅印要在佛教中联合起来·太虚

    ──二十八年十二月在摩儿们培华学校讲──今天承摩儿们的中国、缅甸、印度各界人士约来讲演,因得与在座各位相叙,非常欣快!我知道今天在座的华侨很多,所以先从华侨应信佛教讲起:我们到毛淡棉虽然不久,自昨晨就到各乡村游历

  • 临证指南医案·叶桂

    中医临床医案著作。十卷。叶桂于临症时所述,由门人辑成。首刊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1766年华岫云又出其采辑所得,并加分类、校勘再印。清代曾多次刊刻,此后有石印本、铅印本等。1958、1959年上海卫生出版社、科技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