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吴与弼传

吴与弼,字子传,号康斋,崇仁人。父吴溥,建文时为国子司业,永乐年间为翰林修撰。与弼十九岁那年见到《伊洛渊源图》一书,非常仰慕。他不去参加科举考试,闭门尽读《四子》、《五经》及程朱的著作,数年不下楼。中年时,家境更贫,他参加耕稼,凡是不正当的利益,丝毫不取。对于四方前来求学的人,他教诲不倦。正统十一年(1446),山西佥事何自学向朝廷举荐,请授他文学高职,后来御史涂谦、抚州知府王宁又向朝廷荐举,他都不肯接受。他曾叹息说:“宦官、佛教不除掉,要想天下治理好,是困难的。”景泰七年(1456),御史陈述奏请朝廷聘请他为皇帝讲经,或在国子监讲学,教育贵族子弟。朝廷诏令江西巡抚韩雍备礼聘请,他仍是不肯就职。

天顺元年(1457),石亨打算召来一些贤者,以表示自己对他们的尊重,便与大学士李贤商议,嘱咐他起草奏疏,向皇帝推荐。英宗命李贤起草诏书,遣行人曹隆带着礼物庄重地征召吴与弼上京。与弼到了朝廷,被授左春坊谕德之职,他上疏辞谢。皇帝在文华殿召见,问他为何辞职,回答说:“我不过是个贫贱之人,本无高深学问和高尚德行,陛下听到的并非真实情形,又不幸有好狗马的毛病。朝廷令使臣带重礼来召我,臣惭愧地受到特殊优待,不能不勉力来到京师。我今年已六十八岁,实在不能为官。”英宗说“:在宫中做官,事情不多,不必推辞。”赐锦缎酒食,遣宦官送回住处安息。并对李贤说:“此老头并非迂阔之人,务必令他就职。”皇上对他待遇越优厚,他辞谢得越坚决,上疏说:“臣学术浅陋荒疏,如果冒昧受禄,必耽误公事。”皇帝不许。与弼不得已,只有请求不穿朝服,仍住在馆舍中,借读于秘书阁。在京师留住了两月,因病力请回乡,在李贤的劝说下,皇帝同意了,派行人送还,命当地官府每月给与弼米二石。与弼回家后,上表称谢,并陈奏尊崇圣人之学说主张、广建学校等十事。成化五年(1469)逝世,享年七十九岁。

吴与弼初到京师,李贤推他上座,以尊敬师长之礼相待,而令编修尹直坐于侧。尹直非常气愤,出来就诽谤与弼。与弼回到家乡,知府张王贵求见不得,很不高兴,募人代与弼的弟弟投文控告与弼,张王贵立即派人把与弼逮捕至府衙大加侮辱,然后送回。与弼知道这不是出自其弟本意,仍与他友爱。编修张元桢不知张王贵诬陷与弼一事的始末,致书讥笑他,其中有“上告素王,正名讨罪,岂容先生久窃虚名”之语,尹直也把这件事写在《琐缀录》中。有人说与弼在为石亨族谱所写的《跋》中,自称“门下士”,士大夫因此对与弼有非议。后来顾允成指出“:这是那些爱管闲事的人干的。”后来,吴与弼的学生都能入祠享受祭祀,而与弼却不能。所著《目录》,都是记录自己平生学问所得。

其门人最著名的有胡居仁、陈献章、娄谅,其次是胡九韶、谢复、郑伉。

猜你喜欢
  志第二 天文中(七曜 杂星气 史传事验)·房玄龄
  帝纪第四 惠帝·房玄龄
  國語卷第二·韦昭
  ●卷一百七十·徐梦莘
  卷十八·连横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三·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九·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八·佚名
  卷之四百八十八·佚名
  金佗续编卷二十五·岳珂
  ·上郝制府论台湾事宜书·丁曰健
  世祖太武帝纪·魏收
  袁继忠传·脱脱
  郭药师传·脱脱
  卷85·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初集目录一·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总目卷一读贞观政要题王谔丰年农庆图独居昔予读书之暇间亦旁涉绘事尝恭制数图进圣母用供清玩兹蒙圣母宣付装潢仍命各题以句敢辞不文聊以效九如之颂云尔览旧作志怀八月二十三日恭遇皇考忌辰感成

  • 卷511 ·佚名

    赵蕃 东坡在惠州窘于衣食以重九近有樽俎萧然之叹和渊明贫士七诗今去重 去年迫重九,倦游正长干。 税驾僧屋古,无从借船官。 今年山中居,朝暮无续餐。 朔身谩九尺,何时辞馁寒。 货殖赐何有,箪瓢未舑

  • 卷八百四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四十六齐巳春寄尚顔含桃花谢杏花开杜宇新啼燕子来好事可能无分得名山长似有人催檐声未断前旬雨电影还连後夜雷心迹共师争几许似人嫌处自迟回寄梁先辈慈恩塔下曲

  • 目录下·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目録下卷二十六  五言絶句太宗皇帝咏弓赋得临池栁于太原召侍臣赐宴守嵗咏烛赋得临池竹探得李明皇帝潼关口号千秋节赐羣臣镜续薛令之题壁文宗皇帝宫中题虞世南蝉苏颋山鹧鸪词汾上惊秋杨师道

  • 列传第三十三 文学·萧子显

    丘灵鞠檀超卞彬丘巨源王智深陆厥崔慰祖王逡之祖冲之贾渊丘灵鞠,吴兴乌程人也。祖系,秘书监。灵鞠少好学,善属文。与上计,仕郡为吏。州辟从事,诣领军沈演之。演之曰:“身昔为州职,诣领军谢晦,宾主坐处,政如今日,卿将来或复如此也

  • 杂传第三十三·欧阳修

    ○张全义张全义,字国维,濮州临濮人也。少以田家子役于县,县令数困辱之,全义因亡入黄巢贼中。巢陷长安,以全义为吏部尚书、水运使。巢贼败,去事诸葛爽于河阳。爽死,事其子仲方。仲方为孙儒所逐,全义与李罕之分据河阳、洛阳以附

  • 卷一百六十八·列传第六十五·柯劭忞

      郝经 苟宗道   郝经,字伯常,其先潞州人,徙泽州陵川。祖天挺,父思温。天挺有重名,元好问之师也。金未,思温辟地河南鲁山。贼至,经母许匿窖中,贼爇火熏之,闷绝。经以蜜和寒菹汁,决母齿饮之,始苏。时经甫九岁,人皆异之。金亡,

  • 一三三 浙江巡抚三宝奏续获遗书数目及统俟明春汇解折·佚名

    一三三 浙江巡抚三宝奏续获遗书数目及统俟明春汇解折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初一日浙江巡抚臣三宝谨奏,为续获遗书,恭折奏闻事。窃浙省节次购获遗书,除委员起解外,续收存贮在局书三百二十七种,节经开单恭奏在案。兹据各属暨敎

  • 卷七·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七宋 吕中 撰真宗皇帝制诏 翰林至道三年四月,梁周翰知制诰。故事,入西阁皆中书召试,制诏三篇,各二百字,一篇一百字。惟周翰不召试而命焉。十一月,以王禹偁知制诏。禹偁词意敏赡,锋气峻厉,极谈世事,

  • 儒林列传第六十一·司马迁

    史有为译注【说明】本篇记叙西汉前期多位五经儒学大师的事迹,并附带言及大师们的传承弟子数十人,主要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儒学兴盛的局面。它是合写众多儒学之士的专题性类传,因以“儒林”标题。文章最精采处是传前的长篇序

  • 第十九章 11·辜鸿铭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辜讲同一位学生(子夏)说:“在道德涉及的原则重点上,应当严格保持在界限之内;在小的问题上,可以允许使用个人判断。”

  • 第40章·老子

    【原文】反者道之动,强者道之用(1)。天上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2)。【题解】这一章,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的命题,指出“道”向着跟它相反的方面变化、运动,这是一条辩证法的重要原则。他又提出“弱者道之

  • 無著菩薩本 世親菩薩釋·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   今欲利益一切有情令習世定及出世定速能捨離諸煩惱故.述此方便。   頌曰.   求脫者.積集. 於住勤修習. 得三圓滿已. 有依.修定人。   釋曰.此初一頌總標六門。言求脫者謂是求解

  • 对中国禅宗之感想·太虚

    ──在重庆华岩寺讲──今承本寺和尚邀太虚来讲开示,然佛法本无闭藏,也不用开示,旦与各位谈谈闲天。太虚初出家时,也曾于禅宗门下探索一番,后来以他缘所牵,到如今直弄得通身泥水,遍体葛藤,一向不曾将这一著子提倡提倡。今天在

  • 十二门论宗致义记卷上·法藏

    京西大原寺沙门释法藏述夫以玄纲绝待。真俗所以俱融。素范超情。空有以兹双泯。但以性空未尝不有。即有以辨于空。幻有未始不空。即空以明于有。有空有故不有。空有空故不空。边执既亡。闻见随丧。竭邪源之有寄。则四

  • 有闲阶级论·凡勃伦

    《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是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仑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899年。全书共分十四章,其基本内容是通过社会制度的分析说明“有闲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这种理论主要是为了解释在资本主义社会里,

  • 星经·甘德

    《星经》,记星象之书。一名《通占大象历星经》,是中国古代署名甘公、石申的天文星占著作。本书渊源甚早,流传演变亦甚久。今存本题“汉甘公石申著,南昌李溶校”,或不记撰人姓氏。所传有明陶宗仪《说郛》本,明程荣等3

  • 宏远谟斋家塾程课条录·黄之骥

    八岁入塾读小学书宜先读《孝经》所以端小学之本也。《小学》内篇四前三篇述虞、夏、商、周圣贤之言后一篇摭虞、夏、商、周圣贤之行。外篇二又以纪汉以来贤人之嘉言善行所以广其言实其行为观摩则效之验也。其于古今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