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吴山传

吴山,字曰静,高安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及第,初任编修。经多次提升后做了礼部左侍郎。三十五年,改任吏部职。不久取代王用宾担任礼部尚书。第二年加官为太子太保。

吴山与严嵩是同乡。严嵩的儿子严世蕃通过大学士李本与吴山饮酒,想与吴山结为姻亲。吴山不同意,严世蕃不高兴而作罢。世宗想任用吴山为内阁大臣,严嵩暗加阻挠。府丞朱隆禧,考察后被罢官,他贡献方术,又被加封为礼部侍郎。死后向朝廷请求抚恤,吴山坚决不给。裕、景两座王府一起兴建,太子还没确定。嘉靖三十九年(1560)冬天,世宗忽然告诉礼部,陈述景王的藩仪。严嵩知道皇帝是因郭希颜的奏疏而激动,想观察一下人心,暗示吴山挽留景王。吴山称“,全国对此盼望已久”,立即详细订好礼仪规格交了上去,景王最终到达藩地。司礼监黄锦曾偷偷对吴山说“:您以后能做编氓就是幸事;景王前往藩地,不是皇帝的心意。”

第二年二月初一,正有日蚀,微微阴暗。历官称:“看不到日蚀,就如同没有日蚀。”严嵩认为是上天对本朝廷的钟爱,催促礼部赶紧祝贺皇帝,侍郎袁炜也这么认为。吴山仰首高呼“:太阳刚刚虚亏,将欺骗谁呢?”仍然恭谦地维护正常的礼仪。世宗大为恼怒,吴山认罪。世宗称吴山维护礼制没有罪过,却指责礼科的奏章。给事中李东华等人震惊、惧怕,弹劾吴山,请求与他一起治罪。于是皇帝指责吴山故作正直,沽取名利,停止了李东华的俸禄。严嵩称这是部臣的罪过。世宗赦免了李东华等人,命令暂且记着吴山的罪过。吏科梁梦龙等人看到皇帝很恼怒吴山,又不满足于专门弹劾吴山,于是连同吏部尚书吴鹏一起弹劾。诏令吴鹏退职,吴山以官员身份休闲。当时人都惋惜吴山却为吴鹏的离去深感痛快。

穆宗即位,召见他任命为南京礼部尚书,他坚决推辞不上任。去世后,追赠少保,谥号文端。

猜你喜欢
  卷五十五 后秦録三·崔鸿
  卷第一百五十五·胡三省
  卷三吏政·郑观应
  《庚子国变记》 李希圣·李希圣
  第五十二回 欧事风云日人乘间要求·黄士衡
  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海东逸史卷八·佚名
  纂修凡例·佚名
  卷之十五·佚名
  倭变事略·采九德
  第二七五单同治十年十月初四日一一七○二--四·佚名
  原序·岳珂
  胡大且渠蒙逊传·沈约
  卷四十一·杨士奇
  卷五·徐天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七十五·彭定求

        卷475_1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诗】李德裕   磬筦歌大吕,冕裘旅天神。烧萧辟阊阖,祈谷为蒸人。   羽旗洒轻雪,麦陇含阳春。昌运岁今会,王猷从此新。   三臣皆就日,万国望如云。仁寿信非远,群生方在钧。   卷4

  • 薛时雨·龙榆生

    薛时雨字慰农,晚号桑根老农,滁州全椒人。嘉庆二十三年(一八一八)生。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举於乡,以母病,不应礼部试。至咸丰三年(一八五三)始成进士,出知嘉善,迁杭州府,兼署督粮道,代行布政、按察两司事。以疾归

  • 卷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禅藻集卷三明释正勉释性同辑唐【七言古诗】寓言            寒山子有人兮山陉云卷兮霞缨秉芳兮欲寄路漫兮难征心惆怅兮犹疑蹇独立兮忠贞挽匾担山晓了禅师      澄忽雷师住世兮曹

  • 水云集补钞·管庭芬

    水云集补钞汪元量贾魏公府湖边不见碾香车,断珥遗细满路途。门迳风轻飞野马,亭台火尽及池鱼。海棠花下生青杞,石竹丛边出紫苏。却忆相公游赏日,三千卫士立阶除。送琴师毛敏仲北行西塞山前日落处,北关门外雨来天。南人堕泪北

  •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陈寿

    袁涣字曜卿,陈郡扶乐人也。父滂,为汉司徒。袁宏汉纪曰:滂字公熙,纯素寡欲,终不言人之短。当权宠之盛,或以同异致祸,滂独中立于朝,故爱憎不及焉。当时诸公子多越法度,而涣清静,举动必以礼。郡命为功曹,郡中奸吏皆自引去。后辟公府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四十一·佚名

    嘉靖三十五年十一月丙辰朔荫故大学士顾鼎臣曾孙咸和为国子生以鼎臣撰玄效劳也○丁巳陕西山丹卫地一日三震声如雷关城多坏○戊午北虏打来孙等率众十余万骑深入辽东广宁等处总兵官殷尚质率游击阎懋官等御之虏众不敌尚质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一·佚名

    万历二年十一月辛未朔户部言大同一镇原额屯粮七十余万石军粮全赖供给今实徵地粮仅六分之一虽先年抛弃塞外及虏患频仍渐至荒废而所当开垦清查者亦多近议改屯田佥事专为废弛之故况今北虏款贡边境宁谧督抚宪臣经略伊始乃

  • 殿阁词林记卷五·廖道南

    (明)廖道南 撰○部学学士承旨兼吏部尚书詹同詹同字同文旧名书徽州婺源人生而颕灵独抱竒气元学士虞集以其弟盘之子妻之至正中举茂才异等授郴州路学正遇乱道梗因家黄州陈友谅征为学士承旨兼御史高皇帝平陈首召同为国子博

  • 第六节坟墓·佚名

    第一 碑文第二 杜卖风水地字第三 凭信字第四 抽卖坟地字第五 许允风水地字第六 杜绝卖契字第七 抽卖字第八 卖尽根约字第九 收银缴契字第一○ 山批字第一一 山批逊让土窨字第一二 逊让窨坟字第一三 杜卖

  • 通志卷一百六十七·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孝友传第一晋史始立孝友传宋齐周隋曰孝义梁陈曰孝行后魏曰孝感今总曰孝友东汉虽不标名然毛义一卷而其事已具其中故取之以冠此篇之首又自宋以下离其义行者为一宗以附各代孝友之

  • 卷三十五·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三十五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管蔡世家第五 管叔鲜【正义音仙括地志云郑州管城县今州

  • 节俭总比奢侈好·孔子

    【原文】 子曰:“奢则不孙①,俭则固②。与其不孙也,宁固。” 【注释】 ①孙:同“逊”。②固:固陋,寒伧。 【译文】 孔子说:“奢侈显得骄傲,节俭显得穿沧。与其骄傲,宁可寒伧。” 【读解】 当鲁中人林放问孔子关于礼仪的问题时

  • 第十八章 7·辜鸿铭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 子产不毁乡校(襄公三十一年)·佚名

    ——民心可疏导不可左右 【原文】 郑人游于乡校①,以论执政②。然明谓子产曰③:“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④,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⑤,不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九·念常

      ⊙(甲子 五八) 改兴元○是年寿州毛罕妻生子毛债。猪头象耳骡足鱼腮人身。铁杖自鞭金田扫地。偿盗常住钱债也。  南岳明瓒禅师者。不知何许人也。初宰相李泌。乾元中辞入衡岳。瓒隐居上封。泌往谒之。瓒诵经其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七·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七摄决择分中修所成慧地如是已说思所成慧地决择。修所成慧地决择我今当说。当知略有十六种修。谓声闻乘相应作意修。大乘相应作意修。影像修。事边际修。所作成办修。得修。一习一

  •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二十·湛然

    天台沙门湛然述次难六宗。先指四宗与前同竟。已如前破。次今问下真常二宗对并为难。又二。先以同异对并。次何者下释不异。又二先释异非妙法以生灭虚伪故。次又真下判既非妙法何殊不真等。次难圆宗中先牒计总斥。次大

  • 卷第八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八十九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十九苦集谛缘识。有漏缘缘缘识有为缘。世俗智亦尔者。苦集谛等皆通三界九地。五部唯有漏故。如后四取蕴等应知其相。灭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