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猛如虎传

猛如虎,原来是从塞外过来归附的降人,家住在榆林,早年从军,积累战功做到游击将军。

崇祯五年(1632),如虎在高平攻打邢红狼,解除了他对高平的围困。第二年,他又在寿阳黑山打败贼寇,铲除了姬关锁的贼兵。后来跟着曹文诏在西偃、碧霞村追击贼寇,斩杀了混世王。接着他跟颇希牧一道在寿阳东部追赶贼寇,又和陈国威、马杰一道打下了来远寨。之后他跟随文诏在范村把贼寇打得大败。国威率领三百名步兵在红山岭夜袭贼寇,如虎、马杰及虎大威、和应诏打败并杀掉了九条龙。不久,按照巡抚许鼎臣的命令,如虎从文水出发进山里边剿贼。又跟大威、应诏、马杰一道经过皋落山去剿除东犯的贼寇,前前后后都立下了战功。贼寇流入畿南后,山西的战事渐渐平息了,如虎仍然隶属鼎臣的指挥。七年,奉命到沁源剿贼,斩杀了贼将五条龙。

如虎为人骁勇、果断,善于打仗,与虎大威一样有名气。戴君恩、吴生生相继担任山西巡抚,都重用他。朝廷因功提拔他做了参将。那年冬天,贼寇在黄河南面,想乘黄河结冰的机会北渡,如虎、大威在黄河北岸阻击他们。八年二月,如虎和大威、国威斩杀了贼兵大将高加计,山西的贼寇全部被平定了,如虎因为吴生生的举荐被提升为副总兵。这年冬天又因为保卫黄河的战功,担任都督佥事。连续几年,如虎在防守黄河以及援助南岸剿贼方面,战功十分显著。十一年冬天,京师周围发生战事,如虎率兵前去勤王。第二年四月,朝廷提拔他担任蓟镇中协总兵官。

十三年(1640),如虎因事被剥夺了官职,发配到边境上立功赎罪。督师杨嗣昌向朝廷申请让他跟着自己到四川去了。十一月,监军万元吉在保宁隆重犒赏官兵将士。因为各部队去留有别,就提升如虎为正总统,张应元为副总统,一起率军奔赴绵州,分派各个将领驻扎在要害地带。元吉自己从小路上进军射洪,守住蓬溪等待贼兵过来。贼寇当时正驻扎在安岳境内,侦察到官兵就要来了,当夜就逃窜到内江去了。如虎挑选精干的骑兵在后面追击,元吉、应元把军营扎在安岳城下,切断他们的归路。十二月,张献忠打下泸州,这个地方三面临江,只有立石站一个地方可以向北边出去。元吉认为贼寇这下住在绝地,打算派遣大军从南边直捣他们的老巢,在他们旁边的要塞玉蟾寺埋下伏兵,准备在贼寇北窜永川时,给他们一个迎头痛击,以为这下就可以把他们全部歼灭了。可是永川知县已经先逃跑了,城中只有一两个县丞、主簿之类的人。如虎找不到向导,晚上就在西关的空房中宿营,等他赶到立石站时,贼寇已经渡过南溪回头先跑掉了。关中军的将领贺人龙带兵驻在对岸也不打,贼寇于是越过成都,跑到汉川、德阳,渡过绵河进入了巴州。

第二年正月,嗣昌亲率水师进驻云阳,传令各位将官在陆地上追击贼寇,于是各路官兵都跟踪在贼寇后面。贼寇突然取路向东回走,归路上没有防守,所以官兵没办法再拦住他们。如虎所率领的只有六百多骑兵是自己的部下,剩下的都是左良玉部队的士兵,他们骄悍成性,无法管制,所过之处大肆烧杀抢劫,只有参将刘士杰勇敢作战,想要立功。这些部队跟着良玉时,很多时间都悠闲自在,不打仗,现在隶属如虎部下,总是在山谷、风雪中奔驰作战,都有了怨言。他们编顺口溜说:“左镇想死我,猛镇跑死我。”当时贺人龙的部队已经大吵大闹地西撤了,这里能依靠的只有如虎了,元吉对此深感忧虑。贼寇自巴州开到开县,官兵追击他们,在黄陵城遇上了贼寇。当时天色已暗,正下着雨,将领们都疲倦了,请求明天早上再打。士杰精神抖擞地说“:追了四十天,现在才追上这些贼。放着不打,我不干!”拿着武器就出发了,如虎鼓励其他将领们跟了上去。士杰在前,所向披靡。献忠登上高处观看官军的阵势,看到没有后援,就暗中抽调精锐的骑兵从长满林木的山谷中开出来,居高临下,大叫着飞奔而下。良玉的部队首先溃退了,士杰及游击郭开、如虎的儿子先捷都阵亡了。如虎率领自己的亲兵奋力厮杀,部将把他扶上马,突围而出,军旗、军符都丢失了。于是收回残兵,跟着嗣昌到了荆州。等嗣昌死后,如虎率领自己的队伍驻守在德安、黄州。后来他背上长了疽疮,不能打仗,就退驻承天,不久又移驻南阳。

十一月,李自成打垮了傅宗龙的部队,乘胜来攻打南阳。如虎和刘光祚借着城墙顽强地守御作战,设计杀死了贼寇几千名精兵。后来城被打了下来,如虎手提着短兵器和贼兵展开巷战,他大喊着往返冲击,鲜血染红了战袍、衣袖。经过唐王府门口时,他朝北叩头在地,感谢皇上对他的大恩,自称没力气打下去了,然后就被贼兵用刀剑给戮死了。

光祚及分守参议艾毓初、南阳知县姚运熙都在这次事变中死难,唐王也遇害了。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三 崔浩·魏收
  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三十·赵尔巽
  ●卷三·李绛
  卷第六十一·胡三省
  正统北狩事迹·哈铭
  目录·沈云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五·佚名
  卷之二百十九·佚名
  尚史卷七·李锴
  第七卷 名宦 七·缪荃孙
  第十三册 天聪二年八月至十月·佚名
  一一五一 怡亲王永琅等奏覆遵旨面询御史祝德麟从前所见浙人书籍情形折·佚名
  序言(唐德刚)·李宗仁
  第二十二章 清代的制度·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彭定求

        卷50_1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杨炯   甲乙遇灾年,周隋送上弦。妖星六丈出,沴气七重悬。   赤县空无主,苍生欲问天。龟龙开宝命,云火昭灵庆。   万物睹真人,千秋逢圣政。祖宗玄泽远,文武休光盛。   大号域中

  • 彭元逊·唐圭璋

      无逊字巽吾,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景定二年(1261)解试。刘辰翁须溪词内屡有唱和之词。   汉宫春   元夕   十日春风,又一番调弄,怕暖愁阴。夜来风雨,摇得杨柳黄深。熏篝未断,梦旧寒、浅醉同衾。便是闻灯见月,看花对酒惊

  • 陆凝之·唐圭璋

      凝之字子才,一名维之,字永仲,号石室,馀杭人。隐居洞霄。高宗以布衣召见,辞不赴。   夜游宫   东风捏就腰儿细。系滴粉裙儿不起。从来只惯掌中看,怎忍在、烛花影里。   酒红应是铅华褪。暗蹙损、眉峰双翠。夜深点

  • ◆霅川翁钱选(习懒斋稿)·顾嗣立

    选字舜举,号玉潭,吴兴人。宋景定间乡贡进士。年少时,嗜酒,好音声,善画。山水师赵令穰,人物师李伯时,花木翎毛师赵昌,皆称具体,用笔高者,至与古人无辨。尝借人《白鹰图》,夜临摹装池,翼日以所临本归之,主人弗觉也。赵文敏公孟俯早岁

  • 晁无咎词卷三·晁补之

    宋 晁补之 撰古阳关【寄无斁八弟宰寳应】草草蛩吟噎暗栁萤飞灭空庭雨过西风飘黄叶卷书帷寂静对此伤离别重感叹中秋数日又圆月 沙觜樯竿上淮水濶有飞鳬客词珠玉气冰雪且莫教皓月照影惊华发问几时清樽夜景共佳节玉

  • 一○六八 安徽巡抚书麟奏本年查获《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折·佚名

    一○六八 安徽巡抚书麟奏本年查获《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折乾隆四十九年十二月初一日安徽巡抚臣书麟跪奏,为查获《通鉴纲目续编》数目,遵旨详晰覆奏事。窃臣于本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途次桐城县,承准协办大学士 尚书和珅字寄,

  • 卷之七十一·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七十一 传第五十五 扎萨克多罗郡王车布登扎布列传 车布登扎布喀尔喀部人姓博尔济吉特超勇襄亲王策凌次子初授一等台吉雍正九年从剿凖噶尔贼於苏克阿勒达呼 赐冠服十年由克

  • 第九章城工租·佚名

    (一)立杜卖尽根契字人社头街萧炎生,有承父遗下水田二段,址在红毛社洋。经丈五分五厘,东至萧景德田,西至大圳,南至大圳岸,北至邱家田;四至界址明白;年带纳城工租粟四石四斗正。今因乏银别创,自情愿将此田出卖,先尽问房亲叔兄弟等不

  • 南宫奏稿巻五·夏言

    明 夏言 撰一科举疏仪制清吏司案呈照得嘉靖十三年例该天下开科取士欲预行浙江等布政司及顺天应天二府各照前科事例依期开科乡试及查得嘉靖六年九月内该都察院署掌院事兵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张璁题为慎科目以风厉人

  • 卷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大金集礼钦定四库全书大金集礼卷九亲王公主亲王       宗室公主       郡县主亲王天眷元年定到国封等第大国二十辽燕梁宋秦晋汉齐魏赵越许楚鲁冀豫雍兖陈曹次国三十蜀隋郑卫吴韩

  • 卷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十二裁宂食节宂费奏【正德元年】   韩 文臣等钦遵查理京库银两以岁入言之夏税共该五万五百余两秋粮九十四万四千八百余两马草二十三万七千余两盐课折银二十余万两云南闸办三万余两通计

  • 卷八十二 田单列传第二十二·司马迁

    田单者,【索隐】:单音丹。齐诸田疏属也。湣王时,单为临菑市掾,不见知。及燕使乐毅伐破齐,齐湣王出奔,已而保莒城。燕师长驱平齐,而田单走安平,【集解】:徐广曰:“今之东安平也,在青州临菑县东十九里。古纪之酅邑,齐改为安平,秦灭

  • 卷三 昏礼·颜元

    议昏【与王子议:男子冠昏当在十八以上至二十,女子笄昏当在十六至二十。盖以十四五六犹有童气,不可责以成人及为妇之道也。】男子年十六至三十,女子年十四至二十,【温公曰:「古者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今令男年十五、女年十

  • 卷一·道世

    ○劫量篇第一(劫灾有二:一小,二大。)△第一小三灾部(别有六部)▲述意部第一夫劫者,盖是纪时之名,犹年号耳。然则时无别体,约法而明。所以圣教弘宣,多所攸载者,虽非理观之冲规,亦惩劝之幽旨也。若乃涉迷津於曩识,微尘之数易穷;返觉路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一切经音义卷第八十八·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法琳法师传五卷  集沙门不拜俗议六卷  右二集传十一卷同此卷音。  终南山龙田寺释法琳传五卷  释法琳本传序  暨乃(上音洎下音乃杜注左传至也韵英云及也说文颇见也从旦既声也)。

  • 石初集·周霆震

    元代诗文别集。10卷。周霆震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今本《石初集》是周霆震的门生晏璧编集。卷首有洪武六年(1373)刘玉汝序,陈谟序,洪武七年葛化序,张莹序。据诸序,周霆震平生“诗文千百篇

  • 圣多罗菩萨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佛在香醉山为五髻干闼婆王说多罗菩萨之咒,及颂持者得生于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