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传
王振,蔚州人。少时选入内书堂。在东宫侍奉英宗,任局郎。当初,太祖禁止宦官参预政事,自永乐以后,对宦官逐渐加以重用,但对犯法者常判以极刑。宣宗时,袁琦命令阮巨队等人出外采办,被发觉后,袁琦被肢解,阮巨队等人都被斩首。另外,裴可烈等人犯法,立即被诛死。宦官们因此不敢放肆。英宗即位后,因年纪小,狡黠的王振博得了皇上的欢心,他于是越过金英等人执掌司礼监,教唆皇上用重刑管理臣下,以防大臣蒙蔽皇上。于是大臣们被下狱的不断,而王振因此得以弄权。但那时候,太皇太后贤明,正委政于内阁。内阁大臣杨士奇、杨荣、杨溥,都是累朝元老,王振心中忌惮他们,所以不敢肆意妄为。
到正统七年(1442),太皇太后逝世,而杨荣先已逝世,杨士奇因儿子杨稷被判了死罪而居家不出,杨溥也已老病,新的阁臣马愉、曹鼐名望较轻,王振遂专横跋扈,不可控制。他在皇城东面建宏大的府第,修建智化寺,耗资巨大。又兴兵征讨麓川,西南为之骚动。侍读刘球因发生雷震而上疏陈述政事得失,指责王振。王振便将刘球投进监狱,派指挥使马顺将他肢解。大理寺少卿薛蠧、祭酒李时勉素来瞧不起王振,王振便借别的过错将薛蠧陷害得几乎至死,而李时勉竟被枷锁在国子监门前。御史李铎碰到王振不下跪,被贬往铁岭卫戍守。驸马都尉石瞡骂家中的阉人,王振恨他轻贱自己的同类,将石瞡投进监狱。他恨霸州知州张需禁饬牧马校卒,将他逮捕,并将选拔他的恩师王铎一并治罪。又将户部尚书刘中敷、侍郎吴玺、陈王常铐在长安门。凡是触犯了他或者他所恨的人,都被加罪贬职。宦官张环、顾忠,锦衣卫卒王永心中不平,以匿名信揭露王振的罪行。事发之后,他们都被押到市场肢解,不复奏皇上。
皇上正倾心向着王振,曾经称他为先生。赐给王振的敕书,极尽了褒美之辞。王振的权势越来越大,公侯勋戚称他为“翁父”。惧祸之徒争相依附王振,企望免于一死,以致向他贿赂的人不断。工部郎中王佑因善于巴结被提升为本部侍郎,兵部尚书徐..等人多对他屈膝行礼。他的侄子王山、王林获荫任至都督指挥。私党马顺、郭敬、陈官、唐童等人也肆行无忌。后来,与瓦剌构祸,王振这才败了。
瓦剌是元朝的后裔。十四年(1449),瓦剌太师也先来贡马,王振压低马价,使者愤怒而去。秋七月,也先大举入侵,王振挟皇上亲征。廷臣纷纷谏阻,皇上不听。到了宣府后,赶上大风雨,又有人进谏,王振更加狂怒。成国公朱勇等人向他请示汇报,都膝行而前。尚书邝聎、王佐触怒王振,被罚跪草中。他的党羽钦天监正彭德清借天象劝谏,王振也不听从。八月己酉,皇上驻跸大同,王振更想北上。镇守太监郭敬告诉他说敌势很强,王振这才害怕了。回师,到达双寨,雨很大。王振最初想取道紫荆关,经蔚州邀请皇上幸临他的家乡,又恐怕人马践踏家乡的庄稼,便又改道宣府。士兵们迂回奔走,壬戌才到土木堡。瓦剌兵追到,官军大败。皇上被俘,王振竟被乱军所杀。败报传到朝廷,百官恸哭,都御史陈镒等人在朝廷上奏告王振的罪行,给事中王..等人当场打死马顺和毛、王这两名宦官。成阝王命将王山押往市场碎尸,并诛杀王振的其他党羽,王振家族不分老少全部斩首。王振专权七年,抄没他的家时,获得金银六十余库,玉盘一百只,高六七尺的珊瑚二十余株,其他珍玩无数。
当初,郭敬镇守大同,每年制造箭簇数十瓮,遵王振之命送给瓦剌,瓦剌常以良马作为回报。到皇上亲征时,西宁侯朱瑛、驸马都尉井源为前锋,在阳和遇上敌人,郭敬又扰乱军情,致使官军吃了败仗。这时候他逃了回来,也被诛杀。
英宗复辟后,仍对王振怀念不已。他采纳太监刘恒的建议,给王振赐祭,将他招魂下葬,供在智化寺祭祀,赐祠堂名“精忠”。而王振的门下曹吉祥又因夺门之功,受到宠爱,得以专权。
猜你喜欢 卷八十四 志五十九·赵尔巽 内篇 直书第二十四·刘知几 东都事略卷五十四·王称 明武宗孝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八·佚名 卷之四百三十三·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八十六·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十一·佚名 外集卷十六·宋名臣言行录 绎史卷三十八·马骕 一九六 拾遗庚·周作人 康绚传·姚思廉 杨尚希传·魏徵 卷五·佚名 卷四十七·赵汝愚 钦定南巡盛典卷四·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