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卓敬传

卓敬,字惟恭,瑞安人。他颖悟过人,读书一目十行。洪武二十一年(1388)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户科给事中,为人耿直,不避权势。当时制度还不完备,诸王的服饰、车马模仿太子。卓敬乘机说道“:京城为天下效仿。陛下对诸王如不趁早分辨等级、威严,而使他们的服饰与太子相同,从而嫡庶混乱,尊卑无序,何以令天下?”皇上说:“你说得对,朕还没有考虑到此。”因而更加器重他。他日与同僚觐见,恰好八十一人,太祖命他们改称元士。随即以六科为政事本源,又改称源士。不久,重又称给事中。卓敬历任户部侍郎。

建文初年,卓敬秘密上疏说:“燕王智谋绝伦,并有雄才大略,酷似高皇帝。北平地势优越,兵精马壮,金、元即由此兴起。现在应当将他改封南昌,万一有变,也容易控制。事情即将萌发而未行动,那是由于时机未到,而考虑可以行动的时间则要依据形势。形势还未成熟时便不能做出决断,而时机还未明朗便不能给予明察。”上奏到达朝廷,第二天皇上召问卓敬。卓敬叩首道“:微臣所言乃天下至计,愿陛下明察。”但是此事最终就此而止。

燕王即位,卓敬被捕,明成祖指责他曾建议改封一事,离间骨肉之情。卓敬厉声说道:“可惜先帝没有采纳我的建议。”皇上十分生气,但仍怜惜其才,下令将他下狱,派人以管仲、魏征之事相劝。卓敬流着泪说:“身为人臣,只有以死相报。先皇帝曾无过失,忽然被横行篡夺,我恨不得立即死去,到地下去见先皇,你还想让我为你效力吗?”皇上还是不忍杀他。姚广孝以前与卓敬有隔阂,便进劝皇上“:卓敬之言如果真的被采用,皇上难道还会有今日吗?”皇上这才处死卓敬,并灭其三族。

卓敬言行慷慨,风流倜傥,善于谈论,凡天官、舆地、律历、兵刑诸家无不广泛研究。成祖曾叹道“:国家培养人才三十年,唯得一卓敬。”万历年初,朝廷采纳御史屠叔方的建议,为卓敬修墓建祠。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十二·列传第三十九·宋濂
  卷一百四十三·毕沅
  卷中·梁溪坐观老人
  第四十六回 议北伐蔡谟抗谏 篡西蜀李寿改元·蔡东藩
  台湾郑氏始末卷三·沈云
  宋史全文卷二·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二·佚名
  卷之九百四十七·佚名
  ◎吴佩孚不与冯玉祥妥协·刘以芬
  卷五十三·苏辙
  卷一·佚名
  黄庭坚传·脱脱
  第一节 昭宗征河东·吕思勉
  三、周公之事功·傅斯年
  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玉·唐圭璋

      玉字宁翁。词综补遗卷十一云:柴望秋堂遗稿有石头寺和王宁翁诗。   朝中措   杨花绕昼暖风多。晴云点池波。戏数翠萍几靥,零星未碍圆荷。   软人天气,半如溽暑,半似清和。说与香篝温火,酒痕梅却衣罗。

  • ●録鬼簿序·钟嗣成

    贤愚寿夭、死生祸福之理,固兼乎气数而言,圣贤未尝不论也。盖阴阳之屈伸,即人鬼之生死,人而知夫生死之道,顺受其正,又岂有岩墙桎梏之厄哉!虽然,人生斯世也,但以已死为鬼,而不知未死者亦为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

  • 卷四十一·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四十一目录【起六十一字至六十二字】贺圣朝【又一体】欧阳炯前调【又一体】欧阳炯玉堂春晏殊【三首】南楼令【又一体】吴文英系裙腰【又一体】张先拨棹

  • 第四出·徐渭

    【传言玉女】〔外扮周丞相上〕要选乘龙,虎榜偶然得宋。若待襄王,定赛赋高唐梦。秦楼弄玉,谁好伴他骑凤?端详,惟有这个门生共。(老夫失偶多年,素有向平五岳之想,所以誓不再娶。止因前荆生有一男,唤名凤羽,一女唤名凤雏,至今未曾婚

  • 卷八十五·志第三十五·百官一·宋濂

        ◎百官一   王者南面以听天下之治,建邦启土,设官分职,其制尚矣。汉、唐以来,虽沿革不同,恒因周、秦之故,以为损益,亦无大相远。大要欲得贤才用之,以佐天子、理万民也。   元太祖起自朔土,统有其众,部落野处,

  • 卷十·吴广成

      大中祥符八年春三月,德明表请市盐,复责入质,不遣。边,辄鬻其所德明以西盐不通,蕃部困敝,遣牙内指挥白守贵诣京师陈请。朝议德明必欲通盐禁,惟子弟入质方许,盖以必不肯从之事绝之也。德明果不肯遣,于是禁盐如初。月,德明掠 

  • 卷一百九·杨士奇

    永乐八年冬十月甲午朔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乞忽古里二卫女直野人头目阿儿秃阿里急纳等九十二人来朝命为指挥千百户等官赐冠带袭衣钞币 命番僧班丹藏卜为净觉弘济国师高日干为广慧普应国师失剌查为慈善弘智国师把奔

  • 卷之七十九·佚名

      顺治十年。癸巳。十一月。癸巳朔。  ○甲午。冬至。祀天于圜丘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四祖陵福陵昭陵。  ○遣官祭三皇庙。  ○乙未。上朝皇太后于慈宁宫还。御太和殿诸王群臣行庆贺礼是日公主诸王福金

  • 第六章 官制·吕思勉

    官制是政治制度中最繁复的一门。(一)历代设官既多,(二)而又时有变迁。(三)他的变迁又不是审察事实和制度不合而条理系统地改正的,而是听其迁流之所至。于是有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亦有有其实而无其名的。名实既不相符,循其名遂不

  • 王建传·薛居正

    王建,陈州项城人。唐朝末年,加入忠武军。秦宗权盘踞蔡州,悬重赏来招募他,王建才从行伍之间得以补任军候。广明年间,黄巢攻陷长安,僖宗移驾蜀地。当时后梁太祖还是黄巢部将,带领众军进攻襄州、邓州,秦宗权派小校鹿晏弘跟着监军

  • 李皇后传·薛居正

    高祖皇后李氏,晋阳人。高祖卑微时,曾在晋阳的别墅放马,乘机在夜间闯入她家,将她抢来与她成亲。到高祖掌管藩镇时,封她为魏国夫人。高祖在太原立国,想对军士颁行赏赐,因国家资财不足,准备向民间征敛,以促成此事。皇后听到后劝谏

  • 卷七·徐自明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宋宰辅编年录  钦定四库全书宋宰辅编年録卷七   宋 徐自明 着神宗治平四年【丁未】正月丙寅吴奎枢密副使正月丁巳神宗即位丙寅奎以父丧服阕复以礼部侍郎除三月壬申欧阳修罢参知政事【自

  • 中庸辑畧卷下·石墪

    宋 朱子 撰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 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

  • 中国应努力世界新文化·太虚

    ──三十六年新春试笔──法国某君谓:现代世界文化,祗欧洲与中国两大集团,美国虽强而文化则附属欧洲,苏俄亦然,非于欧洲集团外另有文化;印度虽有文化而国族犹非独立,且其发展至最高度之佛教文化,已为中国吸收而更增优胜,故中国

  • 新华严经论 第二十六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一有久从生死苦厌苦发心。有得三乘一乘之果。名自觉圣智。亦名佛智自然智无师智。二依先觉者。劝令知苦本方能发心。夫发心者。有此二种。若言要。依先佛发心者。即有常过。即同外道常见。即先觉者。以

  • 卷第一·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五百大阿罗汉等造 唐 玄奘译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阿毗达磨发智大毗婆沙论序问谁造此论。答佛世尊。所以者何。以一切种所知法性甚深微妙。非佛世尊一切智

  • 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

    清末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总结清代学术源流的著作。全书不列章节,分为33部分。主要记述清代前半期之 “考证学” 与后半后期 “今文学” 。前半期又分为启蒙期与全盛期; 后半期又分为蜕分期与衰落期。认为启蒙期运动

  •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佚名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等译,佛在祇园,因胜军王请问,为说往昔修布施行。从王顶生,乃至统四大洲,诣忉利天,总经一百十四帝释谢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