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震旸传
侯震旸,字得一,嘉定人。祖父侯尧封是一位监察御史。冒犯了大学士张居正,被调往外地。做官一直做到福建右参政,有廉洁正直的名声。侯震旸考中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授职行人。
天启初年,提拔吏科给事。这时,乳母奉圣夫人客氏正被皇帝宠幸。跟魏忠贤及大学士沈翭内外勾结,气焰极为嚣张。被送出宫后,熹宗皇帝流泪思念她,从早到晚不吃饭,于是下诏重新让客氏进宫。侯震 旸上疏说:“宫闱禁地,一群奸邪小人在里面耀武扬威,内外勾结,借机作乱,有些实在不忍心说。王圣被宠幸就煽动江京、李闰扰乱朝政,赵娆被宠幸就造成曹节、王甫的事变。小小的村妇,值得皇上如此亲昵吗?”皇帝还不觉醒。
正好辽东战事危急,经略熊廷弼、巡抚王化贞有矛盾。兵部尚书张鹤鸣袒护王化贞,议论这事的人于是想把熊廷弼调往别处,跟王化贞分守不同的地区。侯震 旸预料他们一定会失败,上疏说:“事情到了这种地步,陛下应该派使者问经略,如果还能认真训练,那么进退的快慢不受宫廷管制,即使撤销巡抚,一切权力交给经略,也不是不可以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就督促逐条陈奏,听凭朝臣讨论安排,把收拾残局的职责专门交给王化贞。这是一种说法。不然就把熊廷弼调到密云,另外委任经略。张鹤鸣一向慷慨激昂,与其等战争失败一同受罚,不如让他挺身报国。这又是一种说法。不然就把经略的职位授给王化贞,选择一位深沉有谋略的人代替他出任巡抚,来帮助他。这又是一种说法,不然就把熊廷弼调往登州、莱州,完成他的三方布置防御的策略,跟王化贞互成掎角之势。这又是一种说法。假若还拖延犹豫不决,一定会耽误国家大事的。”奏疏上报,正好有圣旨集体讨论,而大清兵已经攻破广宁了。王化贞、熊廷弼相继进入山海关以内,还多次得到皇帝降旨安慰,要求他们戴罪立功。
侯震 旸极感愤闷,再次上疏说:“微臣的预言不幸应验了,为今天打算,应依法从事而不能感情从事。河西没有失败之前,整个朝廷十分之七的人都爱惜王化贞,现在不能爱惜王化贞了。河西失败之后,整个朝廷十分之九都在宽免熊廷弼,现在也不能宽免熊廷弼了。鞭策巡抚的,说应该责令他回到广宁,将西部防线联成一体。然而军营粮草已经用完,他能够赤手空拳效法包胥吗?鞭策经略的,说应该仍旧要求他防守山海关。然而所谓防守,将如同熊廷弼前面建议的三十万兵数十万饷,来为以后打算吗?抑或只是命令他率领残兵开到关外,姑且表示还没有杀死吧!凡此种种,没有一个是可行的。到现在还不判决逃臣的罪行,国家残破的疆土将怎样保护啊。”到后来惩办失败的罪犯,大约和侯震 旸的奏疏所说的一致。
不久,弹劾大学士沈翭勾结奉圣夫人及各太监为朋党,一一揭发他陷害王安的情形。魏忠贤当天传旨将侯震 旸流放。侯震旸向皇帝辞行,又呈上田赋、河渠二道建议。因被流放的臣子不应当建议,又降二级官回家。
侯震 旸在官八个月,上奏一共数十次。崇祯初年,征召恢复他官职,侯震旸已经死了。凭借他儿子主事官侯峒曾的请求,特地追赠他为太常少卿。
猜你喜欢 东都事畧卷一百十二·王称 卷二十五 顺宗·王夫之 ○新旧俗第七·宋濂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五·佚名 卷之三百三·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四上·袁枢 钦定金史语解卷七·佚名 二 东昌坊口·周作人 皇甫玉传·李百药 穆宗本纪·刘昫 王晏球传·欧阳修 卷三·顺治 卷五十八·佚名 74.绿林赤眉起义·林汉达 十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