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玺传

王玺是太原左卫指挥同知。成化初年,他被提升为代理都指挥佥事,守备黄河七座别墅。巡抚李侃向朝廷推荐他。阿鲁出侵犯延绥,王玺奉命充任游击将军赴援,与敌寇战于孤山堡,击败之。敌寇再次入侵,王玺战于漫天岭、刘宗坞及漫塔、水磨川,都有功劳。他因而进升为都指挥同知,充任副总兵,镇守宁夏。九年(1473),王玺作为将才与周玉一同被荐举。十二年,他被提升为代理都督佥事,充任总兵官,镇守甘肃。

黄河以西,自庄浪至肃州南山,是外番人阿吉等二十九族人所居之处。洪武年间,立石划界,相约砍樵放牧不能越过疆界。界石因岁久被埋没废弃,诸番往往擅自进入,而中原的无赖又暗中与之来往,成为边患。王玺请求道:“重新划定疆界,然后召集诸番,告诉他们因为界石已废,惟恐官军欺凌诸部,现在重新立石,任凭他们在界外驻留放牧,互市时则可入关。如此,番族必然听命,便可悄悄消除他日之忧患。”皇上觉得有理,便听从了他。

十七年(1481),王玺进升为理都督同知。当时王玺以都督佥事的身份任总兵官,而鲁鉴以代理都督同知的身份为参将,王玺惟恐难于节制,请求解除兵权,因此才有以上的任命。

当初,哈密为吐鲁番所骚扰,便命其将牙兰驻守。都督罕慎寄居苦峪口,挨近赤斤、罕东,双方多次互相攻击,罕慎势穷无援。朝廷商议后命王玺在苦峪口筑城,另立哈密卫驻守。王玺派间谍去离间牙兰。牙兰不听,间谍于是夺得被其所掠的九十余人而归,将所探虚实全部上报。十七年(1481),王玺召集赤斤、罕东将士,以牛肉、酒食犒劳,命他们协助罕慎。罕慎会合二卫兵,夜袭哈密及剌木等八城,于是收复其地,仍命罕慎驻守。捷报上奏,朝廷给予褒奖慰劳,并赏赐金币。不久,罕慎自东入侵,王玺击退之,并请求兴师征讨。皇上念其时常协助罕慎,只派遣使臣予以责备。第二年,北寇杀死哨兵,王玺率领参将李俊及赤斤兵在狼心山、黑河之西打击他们,多有斩获。

二十年(1484),王玺移镇大同。他有收复哈密之功,却没升官,于是向朝廷诉说,才被授为都督同知。

王玺熟悉韬略,深谙文辞,勇而有谋。廷臣大多赞许他。王玺在边疆二十多年,番人十分害怕他。弘治元年(1488),王玺去世。皇上赐其祭葬,赠恤有加。

猜你喜欢
  卷八·本纪第八·世宗下·脱脱
  第十七回 立宗支粤西存残局 殉偏疆岩下表双忠·蔡东藩
  卷之一千三百六十·佚名
  卷之七百七十七·佚名
  卷之五百九·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纪昀
  一四八六 陕西巡抚秦承恩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佚名
  一三一四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为办理《南巡盛典》等书咨取誊录折·佚名
  ●附录(二)·易顺鼎
  河渠书第七·司马迁
  吴筠传·欧阳修
  武皇本纪·薛居正
  卷四十四·杨士奇
  本传·谈迁
  卷九十二·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五·沈德潜

    ☆邵长蘅字子湘,江南武进人。十岁补弟子员,后为奏销案纟圭误,以山人终其身。著有《青门集》。○山人古文与侯朝宗、魏叔子称鼎足。诗浏漓顿挫,力追唐人。尝选有明何信阳、李北地、王州、李沧溟四家之诗,矫钱牧斋持论偏驳

  • ●卷三·李绛

      ○上令宣示邪人事   元和四年,王士真卒,其子承宗辄令军府事。中人承璀劝上兴师讨伐。时事人情,不愿动众,盖缘镇州四面皆叛涣之地,事同势合,必难成功。又以承璀统左右神策军,专政令诸道取节度,中外极谏,言其不可,前后二十

  • ●卷中·李岳瑞

    ○林邓唱和诗词 三则文忠不以文学名,而余事倚声,亦入南宋之室。其《月华清·和邓嶰筠尚书沙角眺月》韵云:「穴底龙眠,沙头沤静,镜奁开出云际。万里晴同,独喜素娥来此。认前身金粟飘香,拚今夕羽衣扶醉。无事更凭栏,想望

  • 申徽传·令狐德棻

    申徽字世仪,魏郡人。六世祖申钟,曾任后赵司徒。后赵被冉闵取代后的冉魏末年,中原战乱,申钟之子避居江东。曾祖申爽在宋国做官,当过雍州刺史。祖父隆道,任宋国北兖州刺史。父亲申明仁,曾任郡功曹,很早去世。申徽小时候同母亲住

  • 钦定南巡盛典卷八十九·高晋

    奏议【臣】等谨按刘勰有云唐虞之世敷奏以言奏者进也言敷于下情达于上也帝王圣神广运涣号聿颁于时百尔臣工祗服训词敷陈政要故在上者莫不有以进考夫为治之説而为之试其言以要其功至若时届省方鸿仪懋举礼俗政事教治诸大

  • 吏学指南卷之六·徐元瑞

    狱 讼(争罪曰狱,争财曰讼,《易》注云:“反争也。”言之于公也,故讼字从言从公也。)雀角鼠牙 言人遭讼,谓之雀角鼠牙之挠。《毛诗?行露》注云:“雀有咮而无角,鼠有齿而无牙。”故以雀言狱,鼠言讼也。斗

  • 傅品圭·佚名

    傅品圭先生小传傅先生名瑞鑫字品圭浙江镇海人才华卓越一如其尊人筱庵先生幼肄业于上海南洋公学每试辄冠其侪尤长于英语卒业后即佐其尊人经营各种事业遂具有丰富之经验年十九岁即创办五金号营业鼎盛为上海五金业之冠旋

  • 卷十 十之二·孔颖达

    《六月》,宣王北伐也。从此至《无羊》十四篇,是宣王之变小雅。《鹿鸣》废则和乐缺矣。乐音洛,篇末注同。缺,苦悦反。《四牡》废则君臣缺矣。《皇皇者华》废则忠信缺矣。《常棣》废则兄弟缺矣。《伐木》废则朋友缺矣。《天

  • 卷十八·李光坡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述注卷十八安溪李光坡撰○大司马之职掌建邦国之九灋以佐王平邦国注曰平成也正也制畿封国以正邦国徐氏曰制九服之畿封五等之国则地之大小正设仪辨位以等邦国注曰仪谓诸侯及诸臣之仪辨别也别尊卑之位进

  • 少牢馈食礼·佚名

    少牢馈食之礼:祭日用丁日或己日,如以先月下旬之丁日筮来月上旬之丁日,则以丁日筮并筮日之日数共计十一天。在庙门之外卜筮。卜筮之时,主人衣朝服,面朝西,立于门的东边。家中主筮事者史亦衣朝服,左手执蓍草,右手揭开韇盖,而后与

  • 墨子卷一·墨子

    钦定四库全书墨子卷一亲士第一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曽有也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句践逊吴王之仇而尚摄中国之贤君三子之能达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往生品第四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能如是习相应者,从何处终来生此间?从此间终当生何处?”佛告舍利弗:“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能如是习相应者,或从他方佛国

  • 第九十七則 金剛經云若為人輕賤·胡兰成

    第九十七則金剛經云若為人輕賤舉:金剛經云: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雪竇禪師頌曰:明珠在掌,有功者賞。胡漢不來。全無伎倆。伎倆既無,波旬失途。瞿曇瞿曇,識我也無。這頌雖引的金

  • 卷第十九(暑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十九(暑字号) 甲子(汉平帝元始四年起)丙寅(汉孺子婴居摄元年)戊辰(改元初始)己巳(新莽建国元年)甲戌(新改天凤)庚辰(新改地皇)癸未(汉更始元年)乙酉(东汉光武建武元年)丙辰(改元中元)戊午(明帝永平元年)

  • 卷第五·佚名

    正源略集卷第五 维扬嗣祖沙门(宝轮际源高旻了贞)辑 天台国清 达珍 编 南岳下三十五世 五峰学禅师法嗣 潭州大沩养拙正明禅师 蒲州常氏禄山之仲子也。自幼慕出世法。二十辞亲。剃发於普陀。首参金粟。棒下不能领旨

  • 御制拣魔辨异录卷七·雍正

    魔忍叙伊师三峰藏事迹曰。临济第三十一世苏州邓尉山於密法藏禅师。天童悟嗣。梁溪苏氏子。年十五。披剃於五牧之德庆庵。未几。鄙所习。因放游山水闲。尝语同辈曰。吾四十当悟道。六十岁死矣。闻者异之。二十九见高峰

  • 卷第一·朝宗通忍

    朝宗禅师语录卷第一侍者 行导 编住金陵祇陀林崇祯六年十一月初三日缁素众等请开堂至法座前以拄杖指云建法幢立宗旨须是宝华王座始得若有路可上更高人也行遂升座拈香云此一瓣香上祝皇帝圣寿万年伏愿明逾日月德配乾

  • 三洞众戒文·张万福

    三洞众戒文,唐道士张万福编撰。原书二卷,《正统道藏》本合为一卷,收入洞真部戒律类。卷首有作者自序,内称:学道求真,莫不先持斋戒;三洞诸经说戒多矣,难以具详。因此作者从诸经中录出戒文,辑为一编,旨在方便道士诵习持守,戒除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