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沂传

李沂,字景鲁,湖北嘉鱼人。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改庶吉士。十六年冬天,授职吏科给事中。宦官张鲸掌管东厂,横行无忌。御史何出光弹劾张鲸的八条死罪,并且涉及他的同党锦衣都督刘守有、序班邢尚智。邢尚智被处死,刘守有除名,张鲸受到严厉谴责,但仍担任原官职。御史马象乾又弹劾张鲸,极力抨击执政者,皇帝将马象乾下狱。大学士申时行等人极力营救他,并且驳回了皇帝的御批,没有答复。许国、王锡爵又各自申诉营救,这才停止了以前的命令,而张鲸竟然没有受到处罚。外面议论,以为张鲸用金银财宝献给皇帝得以免罪。

李沂拜官刚一个月,上疏说:“陛下往年降罪冯保,近日驱逐宋坤,张鲸的罪恶百倍于冯保而万倍于宋坤,为什么唯独眷念他而不忍将他赶走呢?如果说他侍奉多年,那么败坏法纪也有多年;说他痛加省改,还可以任用,那么,我没有听说可以驯服虎狼使它们保卫门户的。流传张鲸大量奉献金银财宝,多方面求请乞援,陛下犹豫不忍决断。中外臣民刚开始还不肯相信,以为陛下富有四海,难道还爱他的金银财宝;威如雷霆,难道肯顺从他的乞求。等看到皇上传旨准许张鲸供任原职时,外面议论纷纷扬扬,这才相信先前的传言是真的。对皇上圣德的损害,难道还小吗?而且张鲸的奸谋既然得逞,而国家的祸害也将由此开始了,这是臣所最担心害怕的。”

这天,给事中唐尧钦也上疏进谏。皇帝只拿着李沂的奏疏,很是恼火,认为李沂想为冯保、张居正报仇,立刻将他下狱严加拷问。申时行等人请求皇上宽恕,皇上不听。官司报上来,下诏廷杖六十,贬斥为平民。皇帝御批到达内阁,申时行等人想留住御批,太监不同意,将它拿走了。皇帝特别派遣司礼张诚出来监督廷杖。申时行等人上疏,全都到会极门等候。皇帝说:“李沂放着贪官不提,却唯独说朕贪,诬蔑诽谤君王,罪行不能够宽恕。”结果还是廷杖了他。太常卿李尚智、给事中薛三才等人上书为他辩护、营救他,都没有回报。许国、王锡爵因为建议得不到实行,引罪请求回家。王锡爵说:“廷杖不是正刑,祖宗即使偶尔实施,也没有将诏狱、廷杖一起加在一个人身上的。按过去的惯例,只有盗贼大逆不道才下旨拷问,现在怎能够把这种处罚加在一个言官身上呢?”皇帝下诏劝慰挽留王锡爵,最终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当初,冯保有罪,实际上是张鲸干的,所以皇帝要这样说。还有人以为张鲸的罪行没有冯保的大。张诚执掌司礼,一向感激冯保,授意言者揭发他,事情隐密不能明白。当时,周弘礻仑、潘士藻都因为冒犯了张鲸而获罪,而以李沂的遭遇最为惨烈。在家居住十八年,没有征召,最后死在家中。光宗即位,赠光禄少卿。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六 赵善 元定 杨摽 裴宽 杨敷 韩盛·令狐德棻
  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八·赵尔巽
  卷四百四十 元祐五年(庚午,1090)·李焘
  卷二十四·连横
  卷十八·王夫之
  卷第二百一十三·胡三省
  第四十一册 天命七年四月至六月·佚名
  ·谕同诛首恶解散胁从札示·丁曰健
  韦氵光传·魏徵
  王褒传·李延寿
  杨隆演传·欧阳修
  卷二十三·雍正
  卷二十一·佚名
  凡例八则·佚名
  卷十四·曾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廿三出 败象·李渔

    〖水底鱼〗(净引众上)象猛人豪,机锋阵上交。他来寻咱,教咱怎相饶。俺掀天大王,自从起兵以来,杀人如割草,攻城似破竹,不曾有一处官兵,敢与咱们打仗。只有西川地方,是詹烈侯那厮镇守。虽然将老兵残,还亏几个神兵相助,故此饶他那条性

  • 卷二百四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四十九饼类七言律乙亥元日十峯饮师邵东斋出予家桂饼师邵有诗自墙上递至次韵奉答【明】顾 清宝钿和露压金英为趂秋光一日成月殿有人留素影花林无物称佳名携来不觉乡闗逺吟罢犹令

  • 光宣以来诗坛旁记·汪国垣

    民国 汪国垣○俞樾与袁随园袁简斋(枚),己未朝考题为《赋得因风想玉珂》,有句云:“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刻画“想”字甚佳。时总裁诸公以为语涉不庄,将摈之。大司寇尹文端(继善)争曰:“此人肯用心思

  • 卷一百九·表第四·诸公主表·宋濂

        ◎诸公主表   

  • 东都事略卷九十四 ·王称

    列传七十七  孔文仲字经父临江军新涂人也少刻苦问学号博洽举进士又举贤良方正自台州司户召试文仲对策极论新灋之害不爲王安石所喜黜不用文仲范镇所举也哲宗即位爲校书郎迁礼部贠外郎有建议皇族惟杨王荆王得称皇叔余

  • 卷之一百十三·佚名

    洪武十年六月丁未朔命延安侯唐胜宗集军士筑颍上城周三里一百二十七步高二丈五尺趾二丈八尺颠一丈五尺寻召还○辛亥夜有大星赤而芒自天纪流至天市西垣没○癸丑命江夏侯周得兴往济宁宜春侯黄彬往沂州理军务○乙卯吏部奏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四·佚名

    万历二十四年十一月癸巳朔甲午祭 三皇于 景惠殿彻祭品颁赐四辅臣等官○乙未冬至节遣抚宁侯朱继勋武定侯郭大诚武安侯郑惟忠武平伯陈如松豊润伯曹元成南和伯方烨宣城伯卫国本东宁伯焦梦熊永年伯王栋于 长陵 献陵

  • 卷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三夏世系表畧姒姓名文命【世本作高密】黄帝後黄帝生昌意昌意生乾荒乾荒生颛顼颛顼生骆明骆明生伯鲧伯鲧娶於有莘氏之女曰志是为修已游於岷山感流星贯昴生禹於僰道之石纽乡【今茂州之汶

  • 一三六五 两淮盐政全德奏覆遵办文宗文汇阁书籍情形折·佚名

    一三六五 两淮盐政全德奏覆遵办文宗文汇阁书籍情形折乾隆五十五年十一月初九日奴才全德跪奏,为奉旨交办文宗、文汇二阁书籍,恭折覆奏事。奴才接奉军机大臣传谕内开,乾隆五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奉上谕:前因江浙两省为人文之

  • 中宗本纪·欧阳修

    中宗,名显,高宗之第七子。母亲是则天顺圣后武氏。高宗逝世,李显以皇太子身份登基,但皇太后武氏当朝理政、行使皇权。嗣圣元年(684)正月,他被废黜幽禁均州,后又迁至房州。圣历二年(699)正月,恢复为皇太子。太后武氏年迈病重。

  • 十一年·佚名

    (丙辰)十一年清大正七年春正月1月1日○〈純宗皇帝實錄附錄卷之九〉一日。〈陰曆丁巳十一月十九日〉行啓于總督官邸,託新年祝賀轉奏。○詣德壽宮,王妃隨詣,上表裏于太王殿下。○宗戚、貴族及本職高等官謁見于德壽宮。新年問

  • 卷六·孙复

    <经部,春秋类,春秋尊王发微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尊王发防卷六宋 孙复 撰文公名兴僖公子襄王二十六年即位文谥也慈爱民曰文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书即位者文公僖非天子命也二月癸亥日有食之天王使叔服来防诸侯五月而

  • 卷二百十二·秦蕙田

    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十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八十五体国经野地理通释五代所有州梁唐晋汉周皆以藩镇更为帝职方攷梁初天下别为十一国南有吴浙荆湖闽汉西有岐蜀北有燕晋而朱氏所有七十八州以为梁庄宗初起并代取

  • 卷五·王安石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新义卷五     宋 王安石 撰天官五大府掌九贡九赋九功之贰以受其货贿之入颁其货于受藏之府颁其贿于受用之府九功九职之功也在大宰曰九职则以任万民故也在大府内府司防曰九功则大府内府以受货贿

  • 敬请全国僧寺努力救灾启·太虚

    此次洪水为灾,遍十六省;而其余干旱、刀兵、盗匪、瘟疫等灾,犹不可胜计,殆数十年共同恶业所成之恶果!而默察全国人民,犹多未悔祸、未厌乱之心理。设非全国各寺院住持率领四众佛徒,集财施以资其生,布法施以启其善,则已招之苦既难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四·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幻学品第十一(丹本云幻人品)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若当有人问言:&lsquo;幻人学般若波罗蜜,当得萨婆若不?幻人学禅那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学四念

  • 卷第三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三十一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贤圣品第七之三已辩见修二道生异。当依此道分位差别。建立众圣补特伽罗。且依见道十五心位。建立众圣有差别者。颂曰。名随信法行  由根钝利别具修惑断

  • 红铅入黑铅诀·佚名

    陈国符《道藏源流续考》认为本诀乃唐人撰述,与《玉清内书》所述相似。述卦象火候、药物阴阳、水土金同为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