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陆光祖传

陆光祖,字与绳,平湖人。祖父陆淞,父亲陆杲,都是进士。陆淞任光禄卿。陆杲任刑部主事。陆光祖十七岁时,与父亲同时在乡试中举。不久考中嘉靖二十六年(1547)的进士,授职为睿县知县。兵部尚书赵锦发布命令让京郊的百姓修筑边墙,陆光祖称不利。赵锦恼怒,弹劾他。陆光祖向巡抚陈述,请求发放雇工费,百姓才安定。郡王抢夺民产,陆光祖依法加以制裁。

他调任南京礼部主事,因急事请假回乡。回任后补祠祭主事,历任仪制朗中。严讷任尚书,向来器重陆光祖,他的提议没有不批准的。等到严讷改任吏部职,调陆光祖担任验封郎中,又改任考功郎中。王崇古、张瀚、方逢时、王一鹗为舆论困扰,陆光祖极力替他们洗刷。不久他改任文选郎中,更加尽职发掘人才,对那些素有威望的士大夫尽数选用。又破格提拔廉洁、能干的官吏王化、江东、邵元善、张泽、李珙、郭文通、蔡琮、陈永、谢侃。他们或者是由乡里举荐的贡士,或者是由书吏中提拔。因此下层官吏竞相勉励,严讷也全力任用他,所以陆光祖能够实现意愿。左侍郎朱衡怀恨陆光祖,在背后议论,御史孙丕扬就以专权之罪弹劾陆光祖。当时他已调任太常少卿,被撤职闲居。

大学士高拱掌管吏部,谋划倾覆徐阶。徐阶的宾客都躲避了,唯独陆光祖替他申辩。等到高拱罢职,杨博代替他负责吏部,认为他仗义,特意启用陆光祖为南京太仆少卿。还没上任,就升任本寺卿。不久又升任大理寺卿。半路上闻报父亲去世,回家奔丧。万历五年(1577)出任原职。张居正因为居丧未满夺情出任官职,杖责议论的人,陆光祖送信规劝他。等到王用汲弹劾张居正,张居正即将重惩他时,当时任大理寺卿的陆光祖极力解救使他幸免。张居正与陆光祖同年考取进士,相互友好,想引荐他做助手,陆光祖不屈身相随。等到他调任工部右侍郎,因为议论漕运改为折色银两而违逆了张居正,御史张一鲲疏论他,陆光祖就称病回乡了。

万历十一年(1583)冬天,他被举荐担任南京兵部右侍郎。才过十来天,就召任他为吏部职。他把张居正所摒弃的老成人全部召回安排在九卿各部中,安置了很多人。李植、江东之极力请求治张居正的罪,陆光祖称张居正辅佐的功绩不可抹杀,与舆论相反。李植等人因为丁此吕以前攻击尚书杨巍,陆光祖支持杨巍诋毁议论的人,议论的人于是群起攻击陆光祖,他由左侍郎出任南京工部尚书。御史周之翰弹劾陆光祖依附同族的人陆炳得到清高显贵的官职,神宗不理会。御史杨有仁就弹劾陆光祖收受贿赂,请求将他交给官吏治罪,杨巍极力保护他,事情得以平息,陆光祖最后称病离职。

万历十五年(1587),他出任南京刑部尚书,改派到吏部。率领同僚弹劾东厂太监张鲸,并且请求宽恕李沂。此后,称皇储未定,是因为张鲸搞阴谋,请求清除他以便安定宗庙社稷。等到神宗召回张鲸,他又率领同僚极力劝谏。他入朝担任刑部尚书。神宗曾将他的名字书写于御屏上,吏部尚书宋纟熏去世,于是起用陆光祖代替,让赵锦代替陆光祖的原职。御史王之栋称他们两人不应当任用,神宗恼怒,将王之栋降职为杂仆。当时部中的权力被内阁夺取了,宋纟熏极力矫正,遭受挫折,陆光祖不为惊惧。曾经因事与大学士申时行相抵触。申时行不高兴,陆光祖最终没有顺从。申时行辞职,神宗特意授旨起用赵志皋、张位,都是申时行暗中推荐的。陆光祖称,辅佐大臣应当由朝廷推荐,不应当由宫内降旨。皇上这次的命令应下不为例。

万历二十年(1592)全面考察地方官吏,给事中李春开、王遵训、何伟、丁应泰,御史刘汝康都先在京城之外任过职,名声不好,全部被罢黜。又举荐许孚远、顾宪成等二十二人,当时的舆论一致称赞。不久,因为推举饶申、万国钦与圣旨抵触,文选郎王教以下的人全被驱逐。陆光祖称事情的起因在自己,告罪请求退休,为郎官请求宽恕,神宗没有批准。等到推举内阁大臣,朝廷大臣遵循旧例,首先报上陆光祖的姓名。神宗下诏答复:“你先前请求朝廷推举,推举的原来首先就是你。”陆光祖知道皇上不容忍自己,每天都怀藏离去的打算。不久,因为王时槐、蔡悉、王樵、沈节甫等德高望重,特别推荐给皇上,给事中乔胤就弹劾陆光祖和文选郎邹观光。陆光祖就极力请求离去,神宗允许他乘坐驿车,回乡五年后去世。被赠封为太子太保,谥号庄简。

陆光祖为人耿介有骨气,见识高明,通晓朝廷典制,每当议论大政方针,他一言确定要害。

猜你喜欢
  志第十九 符瑞下·沈约
  卷三百七十三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卷二百十一 熙寧三年(庚戌,1070)·李焘
  第九十五回 杨玄感兵败死穷途 斛斯政拘回遭惨戮·蔡东藩
  宋史纪事本末卷三·陈邦瞻
  资治通鉴后编巻三十一·徐乾学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九·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序·佚名
  通鉴答问卷二·王应麟
  殷景仁传·李延寿
  齐之鸾传·张廷玉
  温公日记·司马光
  ●孙序·澹归
  100.曹植七步成诗·林汉达
  58.白登被围·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三·唐圭璋

    ○蓦山溪观公形貌,俊爽偏清秀。慷慨又雄豪,你肯把、清闲拯救。只知名利,前路做荣华,论文章,说佳吉,衣紫金章绶。肯来随我,闻早植休咎。切虑逐波流,但肯还、迷情恋酒。稍知玄妙,略得悟逍遥,明月里,弄清风,蓬岛同携

  • 卷五十四·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五十四河汾诸老【补】补元房祺河汾诸老诗集序近代诗人遗山元先生为之冠先生太原人太原境与平阳接河山胜防地土所宜习俗所尚古今人物不殊至如师友渊源文章正脉略与之等故河汾间诸老

  • 卷十·喻良能

    钦定四库全书 香山集卷十      宋 喻良能 撰七言律诗 题确山梵安寺 确山风物似齐山谁着精蓝乱石间僧梵四时看紫翠轩窻终日对孱顔暂容借榻松风惬更欲题诗藓壁悭老我还思十年事飞来峰上晓跻攀 监湖道中口占 轧

  • 志第二十 释老十·魏收

    大人有作,司牧生民,结绳以往,书契所绝,故靡得而知焉。自羲轩已还,至于三代,其神言秘策,蕴图纬之文,范世率民,垂坟典之迹。秦肆其毒,灭于灰烬;汉采遗籍,复若丘山。司马迁区别异同,有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之义。刘歆着《七

  • 大事记续编卷十四·王祎

    汉孝安皇帝建光元年春正月幽州刺史讨髙句骊濊貊不克【以本纪修】三月癸巳皇后邓氏崩【本纪】觧题曰范晔论曰孝安虽称尊享御而权归邓氏至乃损彻膳服克念政道然令自房帷威不逮逺始失根统归成陵敝遂复计金授官移民逃防推

  • 卷之二百六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一四八 五卅·周作人

    一九二五年五月三十日上海英国租界的巡捕对于示威游行的工人市民开枪,死伤很多,这是极为重大的一桩事件,但是在殖民地却是往往发生的事,所以国人虽然奔走呼号,也是没有别的办法,终于在十月里麻胡的了结了。在北大的人也只是

  •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十一 在北府里·溥仪

    我说了那几句漂亮话,匆匆走进了国民军把守着的北府大门。我在父亲的书房里坐定,心想我这不是在王府里,而是进了虎口。我现在第一件要办的事,就是弄清楚究竟我的处境有多大危险。我临出宫以前,曾叫人送信给宫外的那些“股

  • 卷一百七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七十三人物志五十三大臣传三十九【满洲镶红旗三 阿席熙 玛祜宏世禄 哈山 扩尔坤 噶尔弼 逊柱 锡勒达 阿尔护 穆成额】阿席熙阿席熙满洲

  • 纲鉴易知录卷三一·吴楚材

    晋纪孝怀皇帝纲 丁卯,孝怀皇帝永嘉元年,春三月,陈敏将顾荣、周玘,杀敏以降。纲 立清河王覃弟诠为皇太子。纲 太傅越出镇许昌。目 帝亲览大政,留心庶事;越不悦,固求出藩。纲 夏五月,群盗汲桑、石勒入邺,杀都督新蔡王腾,复攻

  • 礼记析疑原序·方苞

    自明以来传注列于学官者于礼则陈氏集説学者弗心餍也壬辰癸巳间余始悉心焉视之若皆可通及切究其义则多未审者因就所疑而辨析焉盖礼经之散亡久矣羣儒各记所闻记者非一时之人所记非一代之制必欲防其説于一其道无由第于所

  • 卷一·车垓

    钦定四库全书内外服制通释卷一     宋 车垓 撰缺内外服制通释卷一

  • 卷四·熊节

    钦定四库全书性理羣书句解卷四宋 熊 节 撰熊刚大 注诗感兴十二首【此论六经散失已久千载之下惟有程伊川能继孔子六经之絶学】文公先生大易图象隐【河图卦象易之本也淫於术数之末学则易之图象隐晦不明】诗书简编讹

  • 苦茶随笔·周作人

    现代杂文集。周作人著。上海北新书局1935年10月初版。收作者1934年10月至1935年5月间所写文章48篇。1987年7月岳麓书社根据1936年4月第2版校订重印,并据《苦雨斋序跋文》补入原本未收入的《苦茶随笔小引》一文,新编了索

  • 上清无英真童合游内变玉经·佚名

    《上清无英真童合游内变玉经》,撰人不详。从内容看,应为东晋南朝上清派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经言存思「无英真童」之法。无英真童是人体内神君之一,《上清大洞真经》中有存思此神之法。本篇所述道法

  • 上清元始谱录太真玉诀·佚名

    《上清元始谱录太真玉诀》,又名《解形遁变流景玉光》。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南朝。《太上九真明科》、《上清众经诸真圣秘》等书已引述此经。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正一部。经文言落三尸解五苦之法。谓人身中有

  • 望舒草·戴望舒

    抒情诗集。戴望舒著。上海复兴书局1933年出版。收1927—1932年的诗作四十一首。诗作大多以象征的意象和超现实的境界,显示三十年代都市青年追求与幻灭的矛盾心态,少数诗篇则具有现实主义精神

  • 野趣有声画·杨公远

    元诗别集。2卷。杨公远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南宋咸淳年间吴龙翰序。序中对本集的名字作了说明:“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卷末有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