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勉传
李时勉,名懋,字以行,安福人。童年时期,曾在寒冬季节用棉被将脚裹起来塞进桶中,坚持读书。永乐二年(1404)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入文渊阁学习,参与编修《太祖实录》。后被授予刑部主事,又参与重修《实录》。书成后,改任翰林侍读。
他个性梗直,慷慨激昂地表示以天下为己任。十九年(1421),三殿失火,皇上下诏征求直言。时勉上书评论时事计十五项。成祖当时已决定迁都北京,正在招来远方的人民。而时勉却说营建北京不合适,并说外国来进贡的人不宜让他们群居在皇帝身边。这些话都忤逆了皇上的意志。皇上接着往下看他的其他建议,大都切中时病,皇上气得几次将他的奏章扔到地下,但又都忍不住地捡起来再看,结果许多建议都得以施行。不久时勉被诬陷入狱。一年多后获释,得到杨荣的推荐,官复原职。
洪熙元年(1425),时勉又上疏议论政事。仁宗非常愤怒,将他召到便殿,但时勉在答辩中毫不退让。皇上气得命武士用金瓜击打他,时勉三根肋骨被打断,抬出去时都快死了。第二天,改任为交趾道御史,命他每天审查一件狱案,提交一份议政报告。时勉上奏了几次,于是被投进锦衣卫监狱。时勉曾有恩于锦衣卫千户某某,这位千户正好来视察监狱,便偷偷地请来医生,用海外进口的血竭药给他疗伤,时勉才得以不死。仁宗病情加重,对夏原吉说:“李时勉在朝廷上侮辱我。”说完,他勃然大怒,原吉忙安慰劝解。这天晚上,皇上逝世。
宣宗即位已过了一年,有人谈到时勉得罪先帝的情形。皇上大怒,命令使者说“:去把他捆来,朕要亲自审问他,非把他杀了不可。”过了一会儿,又命令王指挥马上把他绑到西市斩首,不用带来相见了。王指挥走出端西旁门,而前面的使者已绑着时勉从端东旁门进来了,两人没有碰上。皇上遥见时勉,骂道:“你这小臣胆敢触犯先帝!你在奏疏中说了什么?快说!”时勉叩头说道“:臣说在居丧守孝期间不宜亲近嫔妃,不宜让皇太子远离于左右。”皇上听说后,脸色稍有和缓。时勉又从容谈到第六件事时停住了。皇上命他全部说出来。时勉答道“:臣惶惧不能全部记住。”皇上怒意更消除了,说:“这是难为你了,草稿在哪里?”时勉答道“:已经烧了。”皇上为之叹息,称赞时勉忠诚,马上赦免了他,恢复侍读的官衔。等王指挥从监狱回来,时勉已经冠带整齐地站立在阶前了。
宣德五年(1430),《成祖实录》修成,升为侍读学士。皇上幸临史馆,把金钱撒到地上赐给学士们。众人都俯身拾取,唯独时勉站着不动。皇上于是把剩下的钱都赐给了他。
正统三年(1438),因《宣宗实录》修成,升为学士,主管院事兼经筵官。六年取代贝泰任祭酒。八年请求退休,皇上不批准。
当初,时勉请改建国子学。皇上命王振去视察,时勉接待王振的礼仪不够隆重。王振怀恨在心,便搜集时勉的短处,竟一无所得。时勉曾经折断彝伦堂前一棵树的枝条,王振于是说时勉擅自砍伐官木回家。王振拿着圣旨,将时勉和司业赵琬、掌馔金鉴一起枷在国子监门前。当时官校到来时,时勉正坐在东堂批阅学生们的试卷,他从容不迫地宣布学生们的成绩,让僚属们定出甲乙等级,放榜公布,这才出来受刑。当时正当盛暑,枷锁三天不解。国子监学生李贵等一千多人到宫门前请求宽恕时勉。有个叫石大用的,上奏情愿自己代替受刑。学生们围聚在朝廷门口,呼声响彻殿庭。王振听说学生们不平,恐怕激出变故。到通政司将石大用的奏章呈上去后,王振内心有愧。助教李继请求会昌侯孙忠调解。孙忠是皇太后的父亲。孙忠生日那天,太后派人到孙忠家赐给礼物。孙忠便附带奏报太后,太后又为他向皇上说明了情况。皇上开始并不知道这件事,这时马上将时勉释放了。李继为人放荡不羁,时勉曾经恳切地规劝过他。但李继不能完全接受,不过他内心很感激时勉,所以这时出来帮助了他。石大用是丰润人,质朴愚鲁,当初并不为六馆的人所知,这时却名震京师。第二年他考中乡试举人,后来官做到户部主事。
九年(1444),皇上视察国子学。时勉为皇上讲解《尚书》,讲得透彻清楚。皇上很高兴,给了他许多赏赐。时勉一连上书请求退休,都不批准。十二年春才获得批准。朝臣和国子监学生近三千人到都门外为他饯行,有的还一直把他送到船上,等船走后才离开。
英宗北狩(被俘)期间,时勉日夜都非常悲痛。他派孙子骥到朝廷上书,请求选将练兵,亲近君子,疏远小人,褒扬忠诚而有气节之士,迎回英宗,复仇雪耻。景泰元年(1450)代宗发圣旨给予褒奖,而时勉却已经去世了,终年七十七岁。谥号文毅。成化五年(1469),听从他的孙子..的请求,改谥忠文,赠礼部侍郎。
当初,太祖任宋讷为祭酒,他最有名气。后来宁化人张显宗申明学规,人们把他比作宋讷。而胡俨在成祖之世,更被人称颂为人师。但论正直而有节操,德高望重而为士大夫们所依归的,都不如时勉。英国公张辅与各侯、伯上奏,愿意一起到国子监听时勉讲学。皇上命他们三月三日前往。时勉升坐师席,学生们都依次站在下面,时勉讲解了《五经》各一章。讲课结束后设酒席,各侯、伯推让说“:这是我们受教的地方,应当与其他学生坐在一起。”只有张辅与时勉执平礼。学生们唱起《鹿鸣》这首诗,宾主和谐融洽,直到天黑才各自散去。人们把这件事称作太平盛事。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五 苏绰·令狐德棻 國朝獻徵錄卷之十三·焦竑 卷四·张预 第十六回 南下鏖兵明藩覆国 西征奏凯清将蒙诬·蔡东藩 跋·徐鼒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四·佚名 张后序·丁宗洛 补编一·佚名 刘子羽传·脱脱 卷之四十三 三家世典(明)郭勛 撰·邓士龙 张献忠陷庐州记·余瑞紫 卷二百十四·佚名 跋·吴缜 卷13·陈邦瞻 四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