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冯琦传

冯琦,字用韫,临朐人。幼时聪敏绝伦。十九岁,考取万历五年(1577)的进士,改任庶吉士,授职编修。参与修成《会典》,晋升为侍讲,充任日讲官,任过庶子。一并加封三王的议论兴起,他投书王锡爵与他极力争辩。晋升为少詹事,负责翰林院的事务。调任礼部右侍郎,改任吏部职。处理政务勤奋敏捷,极力抑制钻营投机的人,尚书李戴很器重他。

万历二十七年(1599)九月,太白星、太阴星同时在午时出现;又值狄道发生山崩,平地隆起大小五座山丘。冯琦草拟奏章,与尚书李戴一起劝谏:

“近来目睹太阴星经过天宇,太白星白天出现,已非常奇异。至于山陷成谷,地隆为山,自从开天辟地,只有唐垂拱中有过此事,而现在却又见到了。暗自思虑上天的无私,只听百姓的。想禀承天意,应当顺应民心。如天下的赋税数额,比二十年前,增加四成。但百姓中富足的,却减少五成。东征西讨,人们苦于兵事。

“自从派出了矿税使,则民间的苦痛更甚。加上水旱蝗灾,流民充塞道路,京城地区盗贼公然出现,这不是小小的变故。各位宦官使者领命出京师,随从奸诈之徒,动辄成百上千。陛下想通商,他们却专门困禁商业。陛下想爱护百姓,他们却专门残害百姓。近日有两种奇怪的奸诈事:其一,工于窥察陛下的心思,撰成奏章,假借武弁之手呈上;其二,致力盘剥平民,先有谋略,假借宦官之手施行。如鬼怪般运用机巧,锱铢之财也尽皆夺取。远近人一样叹息,贫富者均陷困境。贫穷者家中没有储蓄,只有靠小本经营。但仍然夺取他们几钱的小利,断绝他们一天的生资。至于富人,更加蒙受毒害。或者诬陷他们漏税、偷矿,或者诬陷他们贩盐、盗木。布下诡计,声势赫然吓人。等到夺取了钱财,就静寂得无事一般。小百姓吃尽苦却不敢声张,无地容身。好处被群奸得到,怨恨汇聚朝廷。因刺骨般的贫穷,怀抱伤心的痛楚,一人呼唤就容易暴动,一旦暴动就难以平息。现在依旧平安,百姓却怨恨汹汹,假若有不测之变,天下有谁来保护?口孛拜被杀,关白死去,这都是招募百姓壮丁当兵,用百姓的钱财做粮饷的结果。如果一方的穷苦百姓倡导暴乱,而且四面的民众响应,国家从哪里征兵,从哪里取得军饷?陛下不妨派遣忠实、亲信的人,采访都城内外,里巷的歌谣,让他们一一报告,那么百姓的怨忿、困苦,就可以目睹。上天心性仁爱,明确宣告责罚,真的是想要陛下猛然觉悟,消除祸乱。

“礼部修身自省的奏章没被批复,而奸人搜括民财的奏章却又被同意施行,像采纳何其贤的胡言,命令全部解送全国滞留官银。四方的钱谷,都有定额,所谓滞留,意思大概是指经费的节余。近来征调频繁,正额尚且不够,哪来的剩余?这道命令一下达,催促紧急,必然会分割公款来充数。经费筹措无着,还是加派到民间,这种事是必定不能做的。又如仇世亨奏疏徐鼐掘坟墓的事,照理说,没有一座坟墓埋藏着万两铜钱。假使有,也应当下令抚按核实、勘探。先确定他们盗墓的罪行,而后没收墓中的藏宝。没有罪状不明,先没收资财的事。早上递入片纸,晚上传出严令,纵然抱有深重的冤屈,谁敢辩论道理?不但使这些家族破败,还将波及很多人。一旦受株连,立刻就会家破人亡。在京城尚且经过多次审议,万里之外却只根据一面之词。于是使狡猾的人,掌握了生杀大权。这种风气一兴起,谁不效法?已经下达奖励生发隐匿缗钱的命令,又开启告密的风气。我们刚想陈诉,而奸人的奏章又获得御旨。五天之内,已经搜取了天下二百万两公私金银。奸诈之中又生奸诈,事例之外又创事例。我们先前希望它们一天天减少,现在更加忧虑它们一天天地增加,不使百姓困苦,钱财竭尽,激发起大乱不会终止。希望陛下严肃思虑将来,紧急与朝廷大臣共同修漏补缺,不要让海内的赤子聚结怨忿于盛朝,千秋青史留下对圣德的讥讽。”神宗没有答复。

不久,他转任左侍郎,受任礼部尚书。神宗将要册立东宫太子,诏令时间紧迫,执掌监司的宦官以供给经费不足为借口。冯琦道:“今天礼仪为重,不可与他们争辩。”他的弟弟户部主事冯瑗刚好运送四万两饷银出京城,冯琦立即将他追回,提供经费,事情才得以办成。

万历三十年(1602),神宗患病,下令停止征收矿税,不久又后悔了。冯琦与同僚们联合上奏争辩,并且恳请皇帝亲自到郊庙祭祀,上殿受理朝拜,皇帝不接纳。湖广税监陈奉因为虐待百姓被撤回,陕西的黄河干涸,冯琦谏言辽东的高淮、山东的陈增、广东的李凤、陕西的梁永、云南的杨荣,肆虐的程度不低于陈奉,请求将他们一起撤回,神宗都没有答复。南京守备宦官邢隆请求另外给关防征税,冯琦不同意,就把御前牙关防税给了他。

当时士大夫多信奉佛教,士人写作往往吸取佛教之意,而鄙弃经书的传注。前任尚书余继登奏请约束、禁止,然而习俗风尚如故。冯琦又极力陈述它的弊端,皇帝下诏戒止。

冯琦熟习典故,学习有根底。多次陈述正直的言论,朝廷内外都希望看到他的风采,皇帝也很眷恋、倚重他。内阁缺人,神宗已经选用了朱国祚和冯琦。但是沈一贯秘密上书,称他们两人的年纪不大,不妨稍过一段时间再说,先任用年长者。于是改任沈鲤、朱赓。冯琦一向有病,因此更加沉重。十六次奏疏请求退休,皇帝不同意。死于任上,年仅四十六岁。遗下奏疏请求皇帝严肃明理之作,发下奏疏,补充空缺的官职,对下面的臣民表示诚意,收拢人心。语言很恳切诚挚。神宗对他悼念、惋惜。追赠太子少保。天启初年,谥号文敏。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 高祖 章皇后 世祖 沈皇后 废帝 王皇后 高宗 柳皇后 后主 沈皇后 张贵妃·姚思廉
  卷一百八十四·列传第七十一·宋濂
  石匮书后集卷第五十四·张岱
  两汉刊误补遗目録·吴仁杰
  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二百一·佚名
  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佚名
  卷之一百六·佚名
  阿Q正传里的萝卜·周作人
  顾秉谦传·张廷玉
  姜汉传·张廷玉
  金纯传·张廷玉
  野史无文卷十三·郑达
  四○、魏文侯礼贤考·钱穆
  卷二十一·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沈晦·唐圭璋

      晦字元用,钱塘(今杭州)人。生元丰七年(1084)。宣和六年(1124)廷对第一。历知舒州、知建康府。高宗朝,进徽猷阁直学士,出守衢州,提举太平兴国宫。绍兴十九年(1149)卒。   小重山   湖上秋来莲荡空。年华都付与,木芙蓉。采菱

  • 卷二十八·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二十八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偷存集【起辛巳正月至四月】辛巳四月舟过吴门遇盗出都以後诗约五十余首胠箧以去无一存者闲中记忆偶得十数章题曰偷存集题费而奇画水仙月季花水边林下各幽姿春在梅花

  • 卷二百五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五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清献集杜范字成之黄岩人防孤能志励行从从祖南湖方山二先生学以承考亭朱夫子之传嘉定中举进士调金坛尉为州司法入为御史弹劾无所避与丞相郑清

  • 第四回 武宗爷过山遭渴难 云魔女送水动君心·蒲松龄

    不说巡检回衙,单表万岁急奔大路。 万岁爷奔红尘,风阵阵热难禁,千辛万苦言不尽。马踏河沙如*(左钅右敖)烙,小桥流水似锅温,苦煞朕当谁来问?一路上心如烈火,前来到旷野山林。 万岁爷饥餐渴饮,夜住晓行,一路无辞,前来到梅岭山下,抬头

  • 列传第三十六 臧盾弟厥 傅岐·姚思廉

    臧盾,字宣卿,东莞莒人。高祖焘,宋左光禄大夫。祖潭之,左民尚书。父未甄,博涉文史,有才干,少为外兄汝南周颙所知。宋末,起家为领军主簿,所奉即齐武帝。入齐,历太尉祭酒、尚书主客郎、建安、庐陵二王府记室、前军功曹史、通直郎、

  • 卷一百七十六·毕沅

      ◎宋纪一百七十六 ∷起上章涒滩正月,尽玄黓掩茂六月,凡二年有奇。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景定元年蒙古中统元年   春,正月,丙子,诏奖贾似道功。   乙未,城潼川仙侣山。   蒙古皇弟

  • 卷之二百四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二百四十一·佚名

    光绪十三年。丁亥。夏四月。戊午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内记注  ○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丁亥皆如之。内记注  ○闽浙总督杨昌浚等奏、闽省建厂修制鱼雷。核定名额薪工。请予饬部立案

  • 涌幢小品卷之二十五·朱国祯

    御药医御药烹二服为一服。候熟。分为二器。御医先尝。次院判。次内官。其一器以进御。戴元礼。国朝之圣医也。太祖临崩。召至榻前。曰。汝仁义人也。事无预汝。无恐。太孙即位。诛诸治疾无状者。拜元礼院使。诸王奔丧

  • 八二六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续缴应禁各书并请再行展限一年折(附清单一)·佚名

    八二六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续缴应禁各书并请再行展限一年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初十日江苏巡抚臣闵鹗元谨奏,为查缴应禁各书,仰祈圣鉴事。窃查明末野史暨国初人所著悖妄各书,节奉圣训,实力搜查,复钦奉谕旨展限,俾各呈

  •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録卷八·佚名

    通諡节愍诸臣下左相申唐良鋭杨春芳刘良佐陶赓明呉汝琦蔡 鳯苏茂杓彭士竒周腾蛟刘伯张鹰扬曺思正王世琇顔则孔贾之琯纪懋勋白守文刘 禋万大成雷振扬陈心学杨呈芳髙斗坦张人龙周之徳孔贞璞汝为官 篆朱国寳文师颐

  • 梁纪五 高祖武皇帝五天监十八年 (己亥、519)·司马光

    梁纪五 梁武帝天监十八年(己亥,公元519年) [1]春,正月,甲申,以尚书左仆射袁昂为尚令,右仆射王为左仆射,太子詹事徐勉为右仆射。 [1]春季,正月甲申(初四),梁朝任命尚书左仆射袁昂为尚书令,右仆射王为左仆射,太子詹事徐勉为右仆射。 [

  • 總序·佚名

    文宗恭順大王實錄○文宗恭順欽明仁肅光文聖孝大王諱珦,字輝之。世宗莊憲王之長子,母曰昭憲王后沈氏。永樂十二年,甲午十月初三日癸酉,誕于漢陽邸。歲辛丑世宗,請爲國儲,明年秋,太宗文皇帝,遣使封爲朝鮮國王世子。性寬仁明睿,剛

  • 用人之妙·孔子

    【原文】 子言卫灵公①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③不丧?”孔子曰:“仲叔圉④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6)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注释】 ①卫灵公:卫国国君,卫献公的孙子,名元,在位42年。②康子:即季康子,鲁国的权势人物

  • 书后·陈确

    昔象山尝自喜其文,如辨无极二书,王荆公祠堂记、经德堂记,沾沾示学者知之,若惟恐其言之不见知於世,当有不得已焉者。今观其文,祠记未能无偏;辨无极理甚正,顾於学亦无大关系。而余之所论,则似有大于是者。阳明言格致,发明知行合一

  • 诗故卷四·朱谋玮

    明 朱谋玮 撰魏在禹贡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周武以封同姓鲁闵元年晋献公灭之以与毕万此诗七篇皆未灭时之诗仲尼何以録乎魏者舜禹之故都其民俗俭约勤谨有先王之遗风焉是可尚也葛屦刺褊也何褊乎褊服饰之过俭也礼嫁者三

  • 夫乐者乐也(1)·戴圣

    ——中正和谐是乐的准则 【原文】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2),人之道也(3)。声音动静,性术之变(4),尽于此类。故人不耐无乐(5),乐不耐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耐无乱。先王耻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

  • 咒时气病经·佚名

    半纸,东晋昙无兰译。说治流行病之神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