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苏观生传

苏观生,字宇霖,东莞人。他三十岁时才为县学生员。崇祯年间,经保举担任了无极县知县。总督范志完推荐说他有才干,朝廷晋升他为永平同知,监察军队的作战纪律,不久升为户部员外郎。十七年(1644),京师失陷,他逃回南京,升任郎中,到苏州催收粮饷。第二年五月,南京被打下,他逃往杭州。刚好唐王朱聿键到了,观生前往拜见。唐王和他谈话后十分高兴,和他一道乘船到了福建。观生和郑芝龙、鸿逵兄弟两个一道拥立唐王做了皇帝,唐王提升他为翰林学士,不久升任礼部右侍郎兼学士。开设了储贤馆,分十二科,招揽四方人才,由观生负责其事。观生发誓以清廉自持,也稍微有些文采、学识,不过当时他还没有什么名望。唐王因为他是老部下,对他的眷爱和恩惠超过了别的朝臣,短时间内就破格提拔他做了东阁大学士,参与国家军政大事的处理。

观生多次敦请唐王出兵,看到郑氏不能够大有作为,那里一切事权都被他们把持着,就请唐王奔赴赣州,谋划江西、湖广。唐王就决定让观生先过去。第二年,观生到了赣州,大力征兵买马,但因为粮饷跟不上,最终还是不能出兵作战。

到了顺治三年(1646)三月,大清兵打下吉安,总督万元吉请求救援,观生派了二百人过去。元吉让他们帮助守卫绵津滩,碰上大清兵,他们就溃退了。元吉于是退回到赣州,大清兵跟着就包围了赣州城。观生逃往南康,赣州几次派人告急求援,他都不敢去救援。六月,大清兵撤退到水西扎营,观生才派了三千人过去帮助赣州守城。过了很久,别的军队中将领战败。九月份大清兵再来攻城时,他的三千人就都撤退了。当时观生移兵驻扎在南安,福建战事危急时,他也没能过去援救。唐王聿键死在汀州,赣州也被打了下来,观生退入广州城。监纪主事陈邦彦劝他赶快奔赴惠州、潮州,扼守漳、泉,那么两广还可以自保。观生没有听从。

正好丁魁楚等人讨论立永明王做皇帝,观生想和他们一道干。魁楚一向瞧不起他,拒绝和他商量,吕大器也把他训斥了一番。又碰巧唐王的弟弟聿钅粤和大学士何吾驺从福建来了,南海人关捷先、番禺人梁朝钟首先提出哥哥去世应由弟弟即位的意见。观生就和吾驺以及布政使顾元镜、侍郎王应华、曾道唯等人于十一月二日拥立聿钅粤做了皇帝,把都司署当作行宫。当天唐王就封观生为建明伯,掌管兵部的事务,提升了吾驺等人的官职,晋用捷先为吏部尚书,不久观生又和元镜、应华、道唯一起加官为东阁大学士,分管各部的事务。当时唐王仓猝之间登基,为了修建宫室,治办车马、服饰、仪仗队,全国一片繁忙,晚上像白天一样不得安宁。不到十天功夫就封了几千人做官,衣冠袍带都是从戏子们那里借来的。

永明王在肇庆监国以后,派给事中彭..、主事陈嘉谟拿着敕令过去向唐王宣示。彭..是顺德人,经过家乡时就祭拜祖先的家庙,把儿子托付给了友人。到广州以后,他们用拜见藩王的礼节拜见唐王,详细地评论皇族的辈份、排行以及二王监国的先后次序,话说得很严肃,还一一批评了观生等人。观生恼了,把他们抓起来杀了,彭火翟、嘉谟都不屈而死。于是唐王和永明王之间就整顿兵马天天相互攻打。观生让番禺人陈际泰担任督师,和永明王的总督林佳鼎在三水开战。战败后,又召来几万名海盗,派大将林察统帅。

十二月二日,双方在海口交战,杀掉了佳鼎。观生得意起来,开始在朝廷里粉饰太平,并且大力重用捷先和朝钟两个。

捷先由进士出身后做到监司,小有才气,很能写作。朝钟乡试中举,能说会道,二十天里就晋升三次,做到了祭酒。有一个叫杨明竞的,是潮州人,喜欢说大话,假称他在惠州、潮州一带布置了大批精兵,约十万人,就被特批为惠潮巡抚。朝钟对人说:“朝廷里面有捷先,外面有明竞,有什么强敌不能铲平呢?”观生也很器重这三个人,遇事就向他们咨询。还有一个叫梁..的,是一个虚伪的家伙,观生认为他有本事,让他做了吏科都给事中,他和明竞两个人大胆地收取贿赂,一天里就能推荐几十个人当官。

观生本来没有什么有力的才略,加上总领朝廷内外的事务,就更加昏头昏脑了。他招进海盗来守护广州,那些人在大白天杀人,把死人的肠肺挂在达官贵人的家门口示威,搞得城内城外纷纷扰扰。当时大清兵已经打下了惠州、潮州,地方官都投降了,大清兵就利用他们的印信送公文到广州,汇报说没有战事发生。观生相信了。

这个月十五日,唐王聿钅粤在城里视学,百官都聚会一堂,有人报说大清兵已逼近城下了。观生喝斥说“:潮州昨天还有报告上来,清兵怎么可能就到了这里?胡说八道,迷乱众听,斩了他!”就这样搞了三回。大清兵已经从东门进城,观生才组织兵力拼搏。精锐的部队都向西出征去了,仓猝之间无法回师。观生跑到梁..的住处向他问计。梁..说:“死吧,还说什么呢?”于是观生进入东边的房子里,梁..进到西边的房子里,各自关上门上吊自杀去。观生怕他装假,稍停了一刻想听听他的动静。梁..故意用手按压咽喉,气往上涌,发出响声,又把几案推倒在地,过好长时间就一点声音都没有了。观生以为他真的死了,就自杀而死。第二天,梁..把观生的尸体献出投降了。朝钟得知事变发生后跳进池塘里,被邻居救出后,又自杀了。唐王聿钅粤当时正在观看射箭演习,匆忙改换服装翻墙到王应华家里躲藏。不久从城墙上吊下来逃跑,被骑兵抓获。给他东西吃,他不接受,说:“我如果喝你们一勺水,怎么到地底下去见祖先?”后来悬梁自尽了。吾驺、应华等人都投降了。

猜你喜欢
  孝和孝殇帝纪第四·范晔
  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籓镇宣武彰义泽潞·欧阳修
  卷八 西凉录·崔鸿
  國朝獻徵錄卷之二十八·焦竑
  东都事略卷十四·王称
  第三十回 上淫下烝丑传宫掖 内应外合刃及殿庭·蔡东藩
  读礼通考卷五十四·徐乾学
  ◎腊八粥·李定夷
  卷十七 冯岑贾列传第七·范晔
  怀帝纪·房玄龄
  周盘龙传·萧子显
  朱瑾传·欧阳修
  中美共同防御条约·佚名
  卷一百十·佚名
  礼五六·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韩绛·唐圭璋

      绛字子华,灵寿人,徙雍丘(今河南杞县)。大中祥符五年(1012)生。庆历二年(1042)进士。庆历七年(1047),为太子中允。召试,授太常丞,直集贤院。历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神宗朝,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康国公。元祐三年(1088)卒,年七十七。

  • 第八出 目许·李渔

    (末、净带丑上)粉饰陋容偎杏脸,安排蛮力夺花魁。从来名媛怜知己,何必张郎始画眉。(净)我们定过花案之后,约定那些妓女今日游街,是桩极兴头、极快活的事。可笑老侯不达时务,硬拉个外路朋友要走来搭席,未免碍手碍脚,不便燥脾,如何是

  • 诸名家赠答诗·张元凯

    五言古诗毛文蔚字豹孙太仓人承瞻美子念左虞三君子枉顾小饮漫述:蓬庐日偃息,宾从忽来仪。开径荡暄浊,清云澹逶迤。翩翩诸君子,才藻何陆离。倜傥推王生,排难固不辞。曹丘好游誉,慷慨富文词。张侯更豁达,五斗轻金龟。惠顾良不薄

  • 卷五百五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五十二丁棱丁棱字子威会昌三年进士是岁王起再知贡举卢肇丁棱姚鹄以李德裕荐依次放榜诗二首塞下曲北风鸣晚角雨雪塞云低烽举战军动天寒征马嘶出营红斾展过碛暗沙迷诸将年皆老何时罢鼓鼙和

  • 卷十·李心传

     官制一 中朝官  丞相总论建隆至干道相名更易丞相秦官也自汉末改为大司徒历代不能正国初循唐制以三公至列曹侍郎同平章事为宰相首相带昭文馆大学士亚相带监修国史末相带集贤殿大学士神宗新官制于三省置侍中中书二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六·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十有二年秋七月案是月壬辰朔癸巳右谏议大夫罗汝楫言左奉议郎签书威武军节度判官厅公事胡铨文过饰非益唱狂妄之说横议纷纷流布遐迩若不惩艾殆有甚焉者矣伏望陛下重行窜逐以伸邦宪诏铨除名新州编管 徽

  • 第八十四回 贺生辰尚书钻狗窦 侍夜宴艳后媚龙颜·蔡东藩

      却说赵汝愚既死,擢余端礼为左丞相,京镗为右丞相,谢深甫参知政事,郑侨知枢密院事,何澹同知院事。端礼本与汝愚同心辅政,及汝愚窜逐,不能救解,未免抑郁不平,并因中外清议,亦有谤词,遂称疾求退。宁宗初尚不允,及再表乞休,乃罢为

  • 卷之九十一·佚名

    光绪五年。己卯。闰三月。甲戌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癸卯皆如之。内记注  ○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锡纶奏、塔境窜贼情形。并赴金顺行营会商

  • 庾肩吾传·李延寿

    庾肩吾字慎之,八岁就能赋诗,兄长庾於陵对他十分友爱。起初他担任晋安王的国常侍,晋安王常常迁移守地,庾肩吾一直跟随迁移。在雍州,他被任命与刘孝威、江伯摇、孔敬通、申子悦、徐防、徐詀、王囿、孔铄、鲍至等十人抄录众多

  • 张全义传·欧阳修

    张全义,字国维,濮州临濮人。年少时以农家子的身份在县里服役,县令多次羞辱他,全义因此参加黄巢军。巢攻占长安,用全义当吏部尚书、水运使。巢败,去河阳投靠诸葛爽。爽死,为其子仲方部下。仲方被孙儒驱逐,全义与李罕之分别占据

  • 附臣民权利义务·佚名

    (其细目当于宪法起草时酌定)一、 臣民中有合于法律命令所定资格者,得为文武官吏及议员。二、 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三、 臣民非按照法律所定,不加以逮捕、监禁、处罚。

  • 卷第八·董仲舒

    度制第二十七孔子曰:“不患贫而患不均。”故有所积重,则有所空虚矣。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圣者则于众人之情,见乱之所从生,故其制人道而差上下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

  • 法行第三十·荀况

    [题解]作者认为本篇所称述的言行都是值得效法的行为准则,故以“法行”命篇。[原文]30.1公输不能加于绳(1),圣人莫能加于礼。礼者,众人法而不知,圣人法而知之。[注释](1)公输:即公输般,春秋时鲁国人,又称鲁班,是著名的巧

  • 书经衷论卷三·张英

    大学士张英撰周书泰誓【凡七条】汤武当革命之故其誓师之言皆首举天命立君之意汤之言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武之言曰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两圣人之言若合符节既明

  • (七)朱子之理气论·钱穆

    叙述朱子思想,首先当提出其主要之两部分。一为其理气沦,又一为其心性论。理气论略当于近人所谓之宇宙论及形上学。心性论乃由宇宙论形上学落实到人生哲学上。在北宋理学四大家中,二程于宇宙论形上学方面较少探究。濂溪横

  • 南史·李延寿

    中国南朝史著作。李延寿撰。现存最早版本为元大德本,后又有明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金陵书局本等,中华书局1975年出版的点校本。80卷,约116万字。包括本纪10卷,列传70卷。记载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

  • 禅秘要法经·佚名

    亦称《禅经秘要法》、《禅秘要法》。佛教经典。后秦鸠摩罗什编译。三卷。是鸠摩罗什受弟子僧睿之请,综合印度大小乘禅法编译而成。全书倡说五门禅观: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数息观、念佛观。

  • 卢至长者因缘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长者生平最悭,节会日,饮醉自歌。帝释化作相似人以恼乱之,乃令见佛,证初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