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魏时亮传

魏时亮,字工甫,南昌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的进士。授职为中书舍人,升任兵科给事中。

隆庆元年(1567)正月初七,穆宗下诏免去朝见,过了三天又传旨免予朝见。魏时亮认为新主不能马上就懈怠了,上奏劝谏。不久,朝廷派遣魏时亮以左给事中的身份给检讨许国充当副职,出使朝鲜。先前,王侯面朝北方听从诏令,使者面向西方宣诏。魏时亮对此进行争辩,于是使者面向南宣布诏令。回到朝廷,他被晋升为户科给事中,趁机向穆宗奏陈辽东的情况。此后,他奏请穆宗谨慎起居,罢除游玩宴乐,每天亲临便殿审理奏章,招集大臣进行裁决。皇帝答复知道了。兴都有八千三百顷庄田,宦官强夺民田,又增加了八百顷,建立了三十六个庄园。穆宗依照抚按大吏的奏疏,吩咐有司征收租税,将兼并的田归还给百姓。宦官张尧为此请求穆宗,穆宗又同意让他们如此。魏时亮极力劝谏,穆宗不接受。

穆宗每次来到朝殿,默然拱手,没有讲过一句话。等到石州陷落,有人奏请皇帝追究大臣的罪责。过了两天,朝讲结束,皇上果然责问石州被攻陷的情况。宦官王本在旁边动不动就指责诸位大臣欺瞒、蒙蔽皇上。皇上变了脸色,目光盯视着他,王本还在不断地数说。皇帝很不高兴地罢了朝。魏时亮弹劾王本没有做臣民的礼节,是大不敬的罪行,并数说了他的几件不法的事。奏疏虽然没有被采纳,但士人的舆论支持他。十月初,穆宗下诏停止每天的讲授。魏时亮率领同僚上奏称天气还没有出现寒冻,不应该停止讲授。不久,奏请将薛蠧、陈献章、王守仁在文庙祭祀,奏章下发到主管部门。他又称正值春天万物复兴,应该敕令有司释放轻罪的犯人,停止诉讼,穆宗下诏同意了。

第二年六月他上奏称:“现在天下有三大忧患:藩府的俸禄不够供给,边地的军饷短缺,公私交困。对于藩府朝廷有一时之计,有百世之计。赶紧建立宗学,教导礼让,每年俸禄达万石的王府教他捐献出五分之一,每年俸禄达二千石的捐献出十分之一,千石的让他捐出二十分之一,用来赡养贫穷的宗族之人,确立为定制。这是一时之计。各个宗室聚集在一个城镇,一天天地更加贫困,应该在城镇附近分散居住,提供闲置的田让他们耕种以代替俸禄;滋事的罪孽之人,施行罢黜的重罚。这是百世之计。边防的军饷尤以屯田、盐税最重要,近选大臣庞尚鹏、邹应龙、凌儒经营筹办,权力虽然加重,不过派往河东的人兼管四川,派往江北的人兼管山东、河南,派往江南的人兼管浙江、湖广、云南、贵州,重视内地而轻视关塞地区,这不是本来的旨意。而且一个人管辖几个地区,辖区旷远难以照顾周全。请让在内地的大臣专门负责巡抚的事情,命令庞尚鹏等三人分别负责关塞地区的屯田事宜,管理的时间久了就成了一种职责,功绩也紧随而至,则利事兴起,而边防储备可以自给。现在全国的府库空虚,百姓困苦,而提出建议的人却想倾尽全国的库藏输往内府,用以接济旦夕之用,倘若州郡发生变乱,拿什么来应付?郡守县令以养育百姓为职责,首要的就是劝民务农植桑、理清徭役赋税、重视乡规民约、严格保甲制度,减少狱案,对催科巧拙不予理睬。”奏疏呈入,大都经讨论后实行。

当年冬天他又上奏说:“天下值得忧虑的事情在于百姓贫穷,能替百姓排除忧虑的人是知府。应该慎重挑选他们,治政业绩卓越的人就升任京卿或巡抚,那么人就会自我激励。督学是关系到全国人伦理教育的人,应当挑选学问、德行俱佳的人,不对他做时间限制。德行和声望都高峻的人,就招来担任祭酒或者进入翰林院,以便显示风范。”奏章下发给部里讨论,最后没有施行。

隆庆三年(1569),他升任太仆少卿。起初,徐阶、高拱互相攻击,魏时亮与朝廷大臣对高拱进行攻击,使他离去。不久,高拱再次入阁,考核言官,排斥异己;魏时亮和陈瓒、张木贾已经升任京卿,他们都遭贬职。魏时亮被指责办事不严谨,被免去官职。

万历十二年(1584),因为丘木舜、余懋学等人的推荐,他出任南京大理寺丞。升任右副都御史,负责京营的戍卫任务,他陈述了安良攘奸的十四件重要的事情。不久又请求根据水利、义气、生养、赋役、清狱、清除盗贼、善导民俗等七件事考察郡守、县令,年终报告给部院和各科计算为官的时间,依照修行与旷废的情况确定最后的名次。还请求皇长子出宫接受文化教育。他历任刑部左、右侍郎,南京刑部尚书。过了一年死于任上。

魏时亮起初喜欢交游,很有志向。曾经弹劾并罢免了左都御史张永明,被当时的舆论非议。魏时亮也很后悔。中年,他遭受挫折和压抑,潜心研究心性理学。天启年间,谥号庄靖。

猜你喜欢
  列传三十一·李延寿
  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五·赵尔巽
  杜谗邪第二十三·吴兢
  卷十四·黄以周
  ●卷一·邵博
  东都事略卷五十八·王称
  第三十一回 明副使力破叛徒 曹皇后智平逆贼·蔡东藩
   第二节 写与译·老舍
  卷一百六·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七十七·佚名
  花随人圣庵摭忆·黄濬
  嘉靖以来首辅传卷五·王世贞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纪昀
  酷吏传序·李延寿
  刘闵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唐圭璋

      汉宫春   九日登丰乐楼   手捻黄花,对西风无语,双鬓萧萧。韶华暗中过眼,零落心交。登临把酒,更谁伴、破橘持螯。惟只有,湖边鸥鹭,飞来如受人招。   往事不禁重省,料绾罗分钿,翠减香销。空向画桥古树,犹系轻桡。西兴

  • 附录一·郑用锡

    劝和论(咸丰三年五月作)北郭园记汪韵舟少尉(昱)闽游诗草序劝和论(咸丰三年五月作)甚矣人心之变也!自分类始而其祸倡于匪徒,后遂燎原莫遏,玉石俱焚,虽正人君子亦受其牵制而或朋从之也。夫人与禽各为一类,邪与正各为一类,此不可不分

  • 卷六百·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牛徵牛徵丛之子僧孺之孙登咸通二年进士第诗一首登越王楼即事危楼送远目信美奈乡情转岸孤舟疾衔山落照明萧条看草色惆怅认江声谁会登临恨从军白髪生伊璠伊璠咸通四年登进士第爲泾阳令诗一

  • 赵企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赵企字循道,南陵(今属安徽人。神宗时进士。大观年间,为绩溪)今属安徽(令。宣和初,通判台州。事企散见于《宋诗纪事》卷三八、《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二。企“以长短句词得名,所为诗亦工,恨不多见”)《高斋诗话》(。《

  • 碧云集目録·李中

    登仕郎守新淦县令知鎭事赐绯鱼袋李 中卷上春日作       寒江暮泊寄左偃喜春雨有寄    魏夫人坛访邵道者不遇   寄赠沈彬郎中赠别        送刘恭游庐山宿庐山重道者院  海上从事书怀访蔡处士

  • 卷四百五十九·列传第二百一十八·隐逸下·脱脱

        ◎隐逸下   ○徐中行 苏云卿 谯定 王忠民 刘勉之 胡宪 郭雍 刘愚 魏掞之安世通   徐中行,台州临海人。始知学,闻安定胡瑗讲明道学,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至京师,首谒范纯仁,纯仁贤之,荐于司马光,光谓斯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七十·乾隆

      五季  【己汉干祐二年是酉嵗凡四国三镇】春二月汉以静州【本靖邉军五代时改置故城在今绥徳州米脂县】定难军  汉诏以静州定难军李彜殷上表谢彞殷以中原多故有轻傲之志汉人故以恩泽羁縻之【李氏世据银夏渐

  • 卷六下·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六下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江西南昌府皇舆表以南昌为呉之豫章地非也春秋时豫章未尝属吴且南昌亦并非豫章地按定四年吴入郢传呉舍舟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以为吴地据此今考阖闾之十一年为定公之六年

  • 颜渊第十二·朱熹

     凡二十四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盖心之全德,莫非天理

  • 卷六十·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六十定公十有三年春齐侯衞侯次于垂葭【葭公羊作瑕谷梁无衞侯字垂葭杜注改名郹氏高平钜野县西南有郹亭今属济宁州】【左传】十三年春齐侯衞侯次于垂葭实郹氏使师伐晋将济河诸大夫皆曰不可邴

  • 卷七·陈大章

    <经部,诗类,诗传名物集览钦定四库全书诗传名物集览卷七   庶吉士陈大章撰草叅差荇菜朱传荇接余也根生水底茎如钗股上靑下白叶紫赤圆径寸余浮在水面尔雅莕接佘其叶苻郭璞注丛生水中叶圆在茎端长短随水深浅江东人食

  • 《心經》讀·欧阳竟无

    此文從《舍利子般若》抉出,旨要唯是表第一義諦,更無其余。如《十二門論》,抉《中論》十二義,示空三昧,入涅 門,旨要唯是一空義也。又如咒之有心中心。十六分六百卷如咒,《心經》寥寥幾句如咒心。故不讀六百卷,不足以讀寥寥幾

  • 降生品第五·佚名

    尔时佛告诸比丘,菩萨为诸天人演说正法。劝勉开晓令其悦豫。告天众言:我当以何形像下阎浮提。或有说言:为童子形。或有说言:释梵之形。或有说言:神妙天形。或有说言:阿修罗乾闼婆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形。或有说言:日月天形

  • 谁知道你·佚名

    有一位比丘尼请教龙潭禅师:&ldquo;要如何修持,下一辈子才能转为大丈夫相?&rdquo;龙潭:&ldquo;你出家为尼已经多久了?&rdquo;比丘尼:&ldquo;过去出家有多久,这与未来有什么关系?我问的只是想知道将来是否有转为男

  • 诸佛集会陀罗尼经一卷·佚名

    唐三藏法师提云般若等奉 制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恒伽河边。护世四天王之所围绕。尔时世尊告毗沙门等四天王言。汝等当知一切众生。若男若女若长若幼。皆为四种大怖所缠。谓生老病死。然于其中死怖一种最难除遣。我今

  • 罗隐集·罗隐

    诗文别集。唐罗隐撰。据《崇文总目》、《通志·艺文略》载,罗隐著有《罗隐集》二十卷、《江东后集》十卷、《甲乙集》十卷、《罗隐赋》一卷、《罗隐启事》一卷、《谗书》五卷等。均早亡佚。此集系今人雍文华校辑本,由

  • 伦敦杂记·朱自清

    现代游记集。朱自清著。成都开明书店1943年4月初版,列为“开明文学新刊”之一;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5月将本书与《欧游杂记》合并,统名为《欧游杂记》印行新版。初版本收《自序》1篇和《三家书店》、《公园》、《房东太

  • 文殊问经字母品第十四·佚名

    一卷,不空译。文殊师利问经字母品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