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杨镐传

杨镐,商丘人。万历八年(1580)考中进士。先后当过南昌、蠡县知县,然后进入朝中当御史,因事调为大理评事。后来又升为山东参议,负责防守辽海道。他曾经和大帅董一元一道在雪夜中翻越墨山去袭击蒙古炒花部的营帐,大获全胜,升任了副使。这期间,他开垦荒田一百三十多顷,每年储藏粮食一万八千多石,又被提升为参政。

二十五年(1597)春天,他和副将李如梅一道开出边塞作战,丢失了十员部将,一百六十多名士兵。正好这时朝鲜又一次用兵,神宗下令免除杨镐的罪过,提拔他为右佥都御史,让他去经略朝鲜军务。杨镐尚未到达朝鲜,就先上书讲了十件事,请允许让朝鲜官民捐赠粮食后得以升官、任官和赎罪,乡吏奴丁就免除他们的劳役,大都是一些苟且的事务。又因为朝鲜君臣把粮食储蓄隐藏起来,不给官军粮饷,他上书揭发朝鲜君臣的罪过。因此朝鲜人对他有很大的怨气。

当时,倭寇将领行长、清正等已经占领了南原、全州,又引兵进犯全罗、庆尚,势逼王京,威力很强大。幸好沈惟敬被抓获,倭寇的向导才没有了。朝鲜在兵乱之余千里萧条,敌人没什么可以掠夺的了,因此只在全罗积存军粮,做长期驻留的打算。这时中国部队也渐渐聚结过来。九月初一,杨镐才到达王京。正好当时副将解生等屡次挫败倭寇,朝鲜部队也几次立了战功,倭寇于是退守蔚山。十二月,杨镐召集总督邢..、提督麻贵讨论进兵方略,决定把四万兵力分为三协,副将高策率领中军,李如梅领左边,李芳春、解生领右边,合攻蔚山。开始时用少量部队去尝试作战,倭寇出来交战,大败,全都到岛山去驻扎,在岛山城外修起三道栅栏来自我保护。杨镐在辽东做官时与如梅结交得很深。到这个时候游击陈寅接连打下了敌人的两道栅栏,第三道眼看就要打下来了,杨镐因为如梅还没到,不想让陈寅的功劳比如梅大,所以就鸣金收兵。倭寇从此闭城不出,坚守着等待援兵。官兵从四面包围着,地面泥泞,并且时际严冬,风雪裂人肌肤,士兵缺乏坚强的斗志。倭寇日夜放大炮,用毒药煮了弹子,被打中的必死无疑。官兵又围攻了十天打不下来,倭寇了解到官兵泄气了,就假称求降拖延时间。第二年正月初二,行长的救兵突然来了,杨镐十分害怕,狼狈不堪地抢先逃了,各部队也跟着逃,贼兵追上前进行袭击,官兵死掉的人不计其数。副将吴惟忠、游击茅国器断后,倭寇才返回去,但是官军的辎重大多丢失了。

这次战役谋划了几年时间,倾用国内的全部力量,联合了整个朝鲜的兵力,被杨镐一下子给败弃了,满朝文武为此叹息不已。杨镐逃出以后,带着麻贵跑到庆州,害怕倭寇过来袭击,就把全部兵力撤回王京,与总督邢..一道虚假地向朝廷告捷。各营队报上人数,士兵死亡了差不多两万。杨镐大为恼火,把实际情况压下来不向朝廷汇报,只说死了一百多人。杨镐这时死了父亲,朝廷下诏命令他克制孝心继续办理国事。御史汪先岸曾经弹劾过杨镐别的罪过,阁臣却庇护他,起草了一道圣旨对他加以称赞,这道圣旨长期未加公布。赞画主事丁应泰听说杨镐打了败仗,去向杨镐询问今后的办法。杨镐把张位、沈一贯的亲笔信连同他们所起草的那道未经公布的圣旨给应泰看,并且扬扬得意地吹嘘自己的功绩。应泰感到气愤,就抗言上书讲了军队战败的情况,说杨镐应当问罪的有二十八条,可羞的有十点,并且弹劾张位、一贯同他共同作奸。神宗皇帝极其恼火,想依法惩处他们,首辅赵志皋做了营救,神宗才罢免杨镐,让他听候核实,让天津巡抚万世德去接替了他。后来,东征朝鲜的事情完结了,给事中杨应文讲到杨镐的功绩,神宗下诏准予再任用他。

三十八年(1610),杨镐起复为辽东巡抚。期间,他在镇安袭击了炒花部落,御史田生金弹劾他挑起争端。当时辽东战事很忙,杨镐极力推荐李如梅,请求重新任用他做大将,被给事中麻僖、御史杨鹤弹劾。杨镐上书辩解并请求离职,神宗不加过问,杨镐最后回乡去了。

四十六年(1618)四月,北方大清部队出征,打下抚顺,守将王命印死掉了。辽东巡抚李维翰催促总兵官张承荫前往增援,承荫与副总兵颇廷相等人都战死了,周围一带大为震惊。朝廷讨论认为杨镐熟悉辽东的军事,就起用他为兵部右侍郎,前去担任经略。杨镐到任后,就申明纪律,征集四方部队,打算大举作战。到七月份,大清部队由鸦鹘关打下清河,副将邹储贤战死。神宗命令赐给杨镐尚方剑,允许他斩杀总兵以下的将官。杨镐就把清河逃将陈大道、高炫斩了,在军中巡回展示。这年冬天,各地援兵大批集结起来,杨镐就决定进兵。当时蚩尤旗这颗彗星有整个天空那么长,彗星又出现在东方,天上发生陨星,地上发生地震,有见识的人认为这些是失败的征兆。大学士方从哲、兵部尚书黄嘉善、兵科给事中赵兴邦等人都认为部队驻久了粮饷缺乏,就传发红旗,天天催杨镐进兵。

第二年正月,杨镐才召集总督汪可受、巡抚周永春、巡按陈王庭等决定,在二月十一日誓师,二十一日出塞开战。兵分四路:总兵官马林出兵开原,攻打北面;杜松出兵抚顺,攻打西面,李如柏从鸦鹘关出兵直奔清河,攻打南面;东南面则让刘纟廷出兵宽甸,经凉马佃捣后,用朝鲜部队来帮助他。号称大兵四十七万,约定三月二日在二道关集合后一起出发。当时天下着大雪,部队不肯向前走,出兵的时间又泄漏出去了。杜松想立个头功,先期渡过浑河,开到二道关来,伏兵大起,杜松全军覆没了。马林统领开原部队准备从三岔口出师,听说杜松战败,就停步不前,结营自保。大清部队居高临下,奋勇出击,马林招架不住,大败而逃了。杨镐听说后急忙传令想停下如柏、刘纟廷的两支部队,如柏就停止不前了。刘纟廷当时已经深入三百里,到了浑河,大清部队攻打他,但打不动他。后来就打着杜松的旗帜,穿着他的衣甲蒙骗刘纟廷。大清部队进入他的兵营以后,刘纟廷的营中大乱,刘纟廷奋力拼战而死。只有如柏的军队得以完整保存。文武将吏前后死去的有三百一十多人,士兵四万五千八百多人,丢掉的马匹、骆驼、兵器就多得无法计算了。战败的报告递到朝廷后,京师大震,御史杨鹤上书弹劾他,神宗皇帝没有答复。不多久,开原、铁岭又相继丢失了。言官纷纷上书弹劾杨镐,杨镐于是被逮进了皇家监狱,判为死刑。崇祯二年(1628),杨镐伏法。

猜你喜欢
  桓二陈徐卫卢传第二十二·陈寿
  卷一百七十五 皇祐五年(癸巳,1053)·李焘
  ●卷七  选举第七·王克昌
  ●卷二十四·徐梦莘
  卷二十一·商辂
  名山藏卷之七·何乔远
  卷之二百八十四·佚名
  四九○ 两江总督高晋奏查缴《字贯》等书并续解违碍书籍折·佚名
  乐书第二·司马迁
  宋微子世家第八·司马迁
  敬括传·刘昫
  王晏球传·欧阳修
  耶律官奴传·脱脱
  卷五十一·阿桂
  卷06·吴缜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十三·焦竑

      義人   ◆義人   何潤傳   蔡子英傳(睦■〈木挈〉)   杜環小傳(宋濂)   李疑傳(宋濂)   樂枅傳(烏斯道)   程先生平傳(汪叡)   葉伯巨鄭士利傳(方孝孺)   張飛卿墓志銘(宋濂)   賈克明傳   王稌傳   友

  • ●卷十四·陶宗仪

      ◎忠烈萧景茂、漳州龙溪隔洲里人,儒而有文,以谨厚信于乡里。后至元间,漳寇乱,景茂率乡人立栅保险,坚不可破。会旁里有人导之从间道入,景茂被执,贼使拜,曰:“汝贼也,何拜?”贼欲肋之降,以从民望,景茂骂曰:“逆贼!

  • 女将军·陶菊隐

    民国十六年,陕西军长郭坚好渔色,妾某氏有宠,财帛随所欲。郭死,氏哭之恸,慷慨告部众:“将军死矣,君等将焉往?如不以阿侬为不才,俾竟将军未竟之志,将军死亦瞑目。”众敫应曰:“愿以事将军者事夫人。”氏遂戎

  • 卷七十三 韦贤传 第四十三·班固

    (韦贤)【原文】韦贤字长孺。鲁国邹人也。其先韦孟,家本彭城,为楚元王傅,傅子夷王及孙王戊。戊荒婬不遵道,孟作诗风谏。后遂去位,徒家于邹,又作一篇。其谏诗曰:肃肃我祖,国自豕韦,黼衣朱绂,四牡龙旂。彤弓斯征,抚宁遐荒,总齐群邦,以翼

  • 耶律余睹传·脱脱

    耶律余睹,又名余都姑,在皇族中血缘较近。为人慷慨,崇尚气节和道义。保大初,历任副都统。其妻为天祚文妃之妹,文妃生晋王,最为贤明,国人都归心于他。当时萧奉先之妹为天祚元妃,生秦王。奉先担心秦王不得即位,十分忌恨余睹,准备暗

  • 卷四·邱濬

    ▲广陈言之路 《书益稷》:帝曰:“来,禹。汝亦昌言。”蔡沈曰:“昌言,盛德之言。” 陈栎曰:“舜、禹好善之心无穷,当时昌言满前,舜犹渴闻不倦,方使禹亦如皋陶之昌言,此舜好善无穷之心也。” 臣按:帝舜以皋陶

  • 卷十二·黄伦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十二     宋 黄伦 撰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无垢曰此又言导川之事也夫导山之首尾既已具于前则导水之首尾亦岂可阙哉盖禹不特为当世计盖欲使万世知山川首尾如此在山则不可絶其地脉在

  • 象外与环中·钱穆

    若说生命与非生命(物质)的区别,主要在有知觉与无知觉,则自最先最低级的原形胶质的生命像阿米巴之类,他也像已有知觉存在了。所谓知觉,只是知有己与知有物,这一知觉,便把世界形成我和非我,内和外,但最先最低级的知觉只是在模糊朦

  • 卷五十八(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须弥藏分第十五陀罗尼品第四尔时世尊告功德天言:清净智。我於往昔与汝二人。於因陀罗幢相王佛所同发誓愿。我今与汝得愿满足。我今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汝亦住於功德之处。功德天言如是如是,大德婆伽婆。如是如是

  • 卷三十一·佚名

    △昔与魔竞品第三十四尔时菩萨。於彼初夜。以手指地。降伏魔众波旬眷属。是时此地六种震动。乃至大震。犹打铜钟。是时一切聚落城邑国土。所居有诸人众。彼等皆悉见大地动。闻震吼声。心并生疑。各各自往至相师边。或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二·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時婆羅門。復告善財言。我王圓滿如上種種法式清淨威儀。先入道場。禮敬賢聖。上祈福祐。澤潤含生。或祠祭祖宗。思報恩德。教人孝敬。冥益萬方。或出遊巡狩

  • 佛教西来玄化应运略录·宋真宗

    宋正议大夫安国军节度使开国侯程辉编准五分律说。释迦牟尼佛。生中印土迦维罗城刹帝利家。父名白净饭王。母号摩耶。右胁而生紫磨金色不绍王位。十九逾城至雪山中。六年苦行日食麻麦。又至象头山学不用处定。三年知非

  • 卷第七·佚名

    陀罗尼杂集卷第七 未详撰者今附梁录 观世音说灭一切罪得一切所愿陀罗尼一首 除障灭病至获道果陀罗尼一首 获诸禅三昧一切佛法门陀罗尼一首 见一切诸佛从心所愿陀罗尼一首 修念佛三昧陀罗尼一首 无尽意菩萨说幢盖愿陀

  • 卷上·佚名

    一初元禅师语录卷上嗣法门人 真开 真智 等编顺治戊子岁师于兴善禅寺受嘉禾绅衿诸护法并檀越众居士等恭请住濮溪永正禅院至菊月九日进院上堂师至法座前拈请启云言言绵绣字字珠玑佛祖亲传之旨因兹启发圣凡本有之源由

  • 鸿庆居士集·孙觌

    宋代诗文别集。42卷。孙觌撰。前7卷为诗,其余各卷依次为表状、书、启、记、外制、札子、杂文、序、跋、铭、赞、墓志铭、行状、传等各体文章。其中书3卷、启8卷、记3卷、外制3卷、墓志铭8卷。卷端列周必大序。据周序

  • 法集名数经·佚名

    一卷,赵宋施护译,集佛所说出世间及世间法之名数。

  • 金光明经玄义·智顗

    二卷。隋代智顗口述,门人灌顶笔录。略称金光明玄义、光明玄义、光明玄。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为天台五小部之一。就昙无谶所译之金光明经叙说其玄义,共立释名、出体、明宗、论用、教相等五重。释名分教义释、观行释二

  • 老子化胡经残卷·佚名

    西晋惠帝末年,道士王浮所作。残本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王浮常与帛远论争道、佛二教,而道教常遭论破,王浮为此深感屈辱,故而伪作本经,欲将道教提升于佛教之上。其书内容谓:老子赴西域,又至印度,转生为释迦而教化胡人。此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