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汪文辉传

汪文辉,字德充,婺源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的进士。授任工部主事。隆庆四年(1570),改任御史。

高拱以内阁大臣身份掌管吏部,权势显赫。他的门生韩楫、宋之韩、程文、涂梦桂等人同任言官,日夜奔走于高拱的门庭,专门从事攻击政敌的活动。汪文辉也是高拱的门生,心思唯独不如此。第二年二月上疏陈述四件事,专门责难言官。大意是:

“先帝末年所委任的大臣,本是协佐皇上共济事务,很少有嫌隙。从一两个言官看见庙堂的议论稍稍不同开始,于是暗中察看高低,权衡自己的投向而攻击自己所忌讳的人事。致使是非颠倒,圣德迷惑,伤害国家大体。假使沿袭前面的弊端,交替煽动诬构,使正派的人不安于自己的职位,恐怕宋元礻右的党祸,又在现在重演,此为倾覆陷害。

“祖宗的立法非常精密,却最终有无法推行的地方,不是法制不好,是任用非人。现在言官的奏章,都急切地要有所进取。部臣又很担心违背言官,轻率地变更祖制,做一时的迁就,苟且答应。等到立法的弊端产生,又议论恢复旧制。政治没有变通的必要,百姓没有统一遵守的规则,这是盲目多变。

“古时大臣犯罪退职的,必定婉转述说其事,以培养廉耻心,保存国体。现在或者拾掇他们以往的事,揣测他们未形之事,逐影循声,争相责骂,如同市井的喧哗。至于各方面重臣,如果不是非常奸诈邪恶,也应该弃短录长,珍惜人才。现在或者搜小小的过失,指责为大祸,极尽丑化诋毁,使他们决然离去。用此办法求人才,国家怎么能保全人才、使用人才?这是苛刻。

“言官能规劝皇上,纠察弹劾大臣。至于言官的缺点,谁替他指出?现在言事论人或有不当,部臣不为其上奏回复就愤然不平;虽然同僚明知这不对,也不与他们辩驳,认为体貌应当如此。臣子不愿因一句话受责难,凭什么责难皇上呢?这是求胜。

“这四种弊端,现在应该深做戒备。然而它们要求大臣们借鉴以前的过错,不要任用会迎合上级却好生事的人。拍马生事的人晋职,则忠诚、正直、坚贞、冷静的人远避,使颂扬成功、赞誉圣德的人一天天接近皇帝。大臣固执专断,即使有过失,谁能向上报告。所以宰相的职责,不应当以救时弊而自满,应当以纠正心性为本。希望陛下明确告诫全国,消除朋党私怨,返还淳正厚道的风气,是天下的大幸事。”

奏疏呈上,穆宗下交所司。高拱憎恨他讽刺自己,才过三天,就将他调出京城,任命为宁夏佥事。他在那里整治屯田,除去虚浮的粮饷,修建水闸,流亡的人渐渐归来。御史富平、孙丕扬与高拱抵触,被迎合上级旨意的人弹劾。刚进行调查,汪文辉就抗旨进谏:“用非常微不足道的事例,毁伤正直的人,以悦当权者的私心,我决不会做,诸君也不能做。”因此延缓了这件事。不久,弹劾的人先被治罪离去,孙丕扬竟然获得赦免。

神宗继位,高拱罢官,召见并任令汪文辉为尚宝卿。不久告辞回乡。很久之后,有诏令招他任职,还没赴任就去世了。

猜你喜欢
  志第二 律历中·范晔
  卷四·本纪第四·熙宗·脱脱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三·佚名
  卷之七十·佚名
  提要·吕祖谦
  皇王大纪卷二十五·胡宏
  儒林宗派卷三·万斯同
  胡村月令:清明·胡兰成
  卷五 鲁语下·左丘明
  二 致死之由·许寿裳
  樊山政书卷四·樊增祥
  唐纪七十九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下天复二年(壬戌、902)·司马光
  卷十三·陆宗楷
  卷四十四·佚名
  通制条格卷第五·拜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焕·唐圭璋

      据词中“西湖”、“天路”云云,作者当为南宋人。查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九、明弘治刊八闽通志卷五十五,有李焕,字观复,福州长溪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迪功郎,平阳尉。又查光绪江西通志卷二十二:李焕,都昌人,嘉定元年(1208)进士。不

  • 三集卷六十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六十四古今体一百十一首【丁亥四】仲春唘跸廵幸天津府阅河务即事得句【有序】殷仲春而刻玉时廵惟以法尧乘四载而锡圭绩底何能缵禹睠兹三辅津为析木之躔沔彼百川海实归墟之地我皇祖屡经廵幸洒

  • 列传第九 燕凤 许谦 崔宏 子浩 张衮 弟恂 邓彦海·李延寿

    燕凤,字子章,代人也。少好学,博综经史,明习阴阳谶纬。昭成素闻其名,使以礼致之,凤不应聘。及军围代,谓城人曰:“凤不来者,将屠之。”代人惧,遂送凤。昭成待以宾礼。后拜代王左长史,参决国事。又以经授献明帝。尝使苻坚,坚问凤曰:“

  • 卷一百三十九 慶曆三年(癸未,1043)·李焘

      起仁宗慶曆三年正月盡是年二月   春正月庚午朔,御大慶殿受朝。   封皇第三子為鄂王、武昌節度使、同平章事,仍賜名曦,生甫三歲。病既革,詔學士蘇紳就宰相第草制,未及宣也。辛未,曦薨,贈太師、中書令,諡悼懿。   丙

  • 卷第八十八·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十〔起玄黓涒汉(壬申),尽昭阳作噩(癸酉),凡二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二十六·徐乾学

    宋纪一百二十六【起黓摄提格正月尽柔兆敦牂十二月凡五年】孝宗绍统同道冠徳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淳熙九年春正月丁丑命两淮戍兵岁一更 癸未罢枢宻都承防王抃抃怙宠为奸王淮极陈其罪谓人主受谤鲜不由此帝即与抃

  • 一○九二 福建巡抚雅德奏覆遵旨办理《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九二 福建巡抚雅德奏覆遵旨办理《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年二月二十五日福建巡抚臣雅德跪奏,为钦奉谕旨,恭折覆奏事。窃臣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协办大学士 尚书和珅寄字内开,【真按:又有作字寄内开者!寻其文意,

  • 卷二十六·温达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二十六六月乙酉朔发驾至昻吉尔图命二郎保赍勅往谕青海萨楚黙尔根台吉上谕大学士伊桑阿侍郎安布禄曰今当会议遣檄于青海之

  • 萧正则传·李延寿

    萧正则,字公衡,天监初年,因是王子被封为乐山侯。他多次升迁,任太子洗马、舍人。他经常在家私自拘留百姓,让他们养马,又偷偷地铸钱币。大通二年(528),因藏匿抢劫盗窃犯人而获罪,被削去爵位流放到郁林。皇帝命令广州地方官府每

  • 卷二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二十三嘉礼皇子昏礼内务府豫劄钦天监诹指昏吉日并列大臣命妇中偕老者奏襄昏事既得防以告于福晋家届期赞礼大臣偕福晋父蟒袍补服诣乾清门东阶下福晋父北面跪赞事大臣西面称有防今以某氏女作

  • 第一章 秦之统一及其政策·吕思勉

    谁都知道:统一是始于秦的。其实统一是逐渐进行的。看前编第七章所述,就可知道了。然而统一的完成,确在前二二一年,即秦王政的二十六年。积世渴望的统一,到此告成,措置上,自然该有一番新气象。秦王政统一之后,他所行的第一事,便

  • 七年·佚名

    (辛酉)七年清康熙二十年春正月1月1日○朔乙卯,校理林泳在鄕上疏以星變陳戒,大要:請謹幽獨,戒逸欲,以爲淸心養氣之本;敬賢士,尊古訓,以爲明理進德之地;嚴臨近習,警勑姻戚,以杜塞私邪之徑;樂聞警戒,不喜諂諛,以恢弘忠諫之路。至於臨政聽

  • 爱民第十二·佚名

    天生万民,而立之君,君则民之天也。天之养物,以治阴阳为本;君之化民,以政教为务。故寒暑不时则疾疫,风雨不节则岁饥。刑罚者,民之寒暑也;教令者,民之风雨也。刑罚不时,则民伤;教令不节,刚俗弊。故水浊无掉尾之鱼,土确无葳蕤之木,政烦

  • 卷十·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十乡射礼第五之三賔北面坐取俎西之觯兴阼阶上北面酬主人主人降席立于賔东正义贾氏公彦曰俎西之觯谓上一人举觯于賔賔奠于荐西者也賔坐奠觯拜执觯兴主人答

  • 比丘避女恶名欲自杀经全文·佚名

    西晋沙门法炬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时彼比丘,与长者妇女,嬉戏起恶名声。时彼比丘作是念,我今不应共他妇女起恶名声,我今欲於此林中自杀。时彼林中,止住天神作是念,恶不善

  • 中国历史研究法·钱穆

    由钱穆先生1961年在香港的8次演讲汇集而成,从通史和文化史的总题及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历史人物、历史地理等6个分题言简意赅地论述了中国历史研究的大意与方法。实为作者此后30年史学见解之本源所在,亦可

  • 养生秘旨·马齐

    养生类著作。作者不详,有贻仁堂抄本,末署名者抄于清光绪十九年。全书1册,无序,无跋、无目录,计其标题而分篇,全书共45篇。本书主要以精、气、神三者为核心,论述养生之道,从防御外感、内伤、药伤、大自然侵袭等角度介绍防病与

  • 湖上的悲剧·田汉

    独幕话剧。田汉著。原载《南国半月刊》第5期(1928年)。上海现代书局1931年4月出版。主要内容是一个叫杨梦梅的诗人与一个叫素萍的小姐自由相爱,却遭到素萍父亲的反对。素萍为了反抗封建包办婚姻,逃出家门跳湖自尽。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