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懋桧传

李懋桧,字克苍,安溪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授职六安知州,进入京城担任刑部员外郎。

万历十四年(1586)三月,皇帝担心旱灾,命令有关部门陈奏有关方略。李懋桧和部郎刘复初等人竞相说出皇贵妃和恭妃册封的事情,奏章在同一天上交。皇帝发怒了,想重重地处罚他们,但说这事的人还有增无减。阁臣请求皇帝下诏各官衙的建议只限于自己职掌范围内的事情,并且不能够直接上交皇上,以此来安慰劝解皇帝。过了几天,皇帝也息怒了,各疏都被扣留在宫中。而李懋桧的奏疏中又有保养圣体、节制内供、控制近侍、广开言路、放粮赈灾、慎用刑罚、加强检举、限制田制等七件事,也都如石沉大海,得不到实行。

第二年,给事中邵庶在议论诚意伯刘世延时,指责提建议的各大臣。李懋桧上书说:“邵庶因为刘世延的条奏,就波及建议的人,想把他们全都赶尽杀绝。‘防人之口,甚于防川’,邵庶难道没有听说这句话吗?当今天下百姓穷困,财源枯竭,到处都在发生饥荒,山西、陕西、河南,母子离别,满路上都是因饥荒而倒毙的人,疾苦危急的情形,是郑侠所不能描绘的,陛下既听不到也看不见。近来雷击中日坛,星星坠落的有如斗大,上天已发生变异以示警告,京城皇宫之间,儿子杀父亲,奴仆杀主人,世态人情竟如此乖张。邵庶以为四海之内已经无事可说了么?在朝廷的臣子,担任言官的只有十分之二、三。言官不必都是智者,不担任言官的不必都是愚人。且不说过去的事情,就像近年冯保、张居正勾结扰乱朝政,那些接连上疏挽留,歌功颂德,像陈三谟、曾士楚等人,都出自台谏之官,而请拿剑割衣袍、以廷杖贬斥而离职的,不是众位臣僚就是新提拔的书生。如果真如邵庶所说,天子幸而无事还好,假若发生意想不到的变故,陛下如何能够得知。邵庶还以为在朝廷禁止各部建议是好办法,臣恭读《大明律》,上面说百工技艺之人,如果有可以说的事,可以直到皇帝面前报告,如有阻拦的,斩无赦。《大明会典》和皇祖《卧碑》也多次说到此事。百工技艺之人,有建议尚且不敢阻拦,况且各司百官呢?邵庶的建言一旦得以确立,志士就会消失,建议就会逐渐被阻塞,皇上听不到自己的过失,臣子不能够表达忠诚,国家的祸害一定会从邵庶开始。陛下一定要加强百官越权的禁令,不如严格言官失职的处罚。当说不说,判他负君误国的罪行。轻则记大过,重则剥夺官职。科道官的升迁,全看奏章的多少得失为准,那么言官无不直言,庶官无事可言,用不着禁止官员超越职权,天下太平自然会到来。”

皇帝斥责他沽名钓誉,下令贬官一级。科道联合挽救,皇帝不答应。邵庶联合同好胡时麟、梅国楼、郭显忠又轮流上疏弹劾他,于是又降了李懋桧一级官,降为湖广按察司经历。担任礼部主事,因父母丧礼回家,多次被推荐得不到起用,在家里过了二十年,才由原官职被起用。提升为南京兵部郎中。天启初年,死在太仆少卿任上。

猜你喜欢
  卷五十 张冯汲郑传第二十·班固
  列传第二十一 房杜·欧阳修
  班马异同卷九·倪思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三·佚名
  卷之九·佚名
  一○九○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上年秋季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六五七 谕校阅全书错误之皇八子永璇着罚尚书俸六个月等事·佚名
  文宗后卜答失里传·宋濂
  曹学亻全传·张廷玉
  成祖本纪·张廷玉
  卷二百五十四·杨士奇
  卷五十七陆军一·冯煦
  丁玲女士失踪·沈从文
  卷第廿六·太安万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解人颐 陶情集·钱德苍

    惺斋自乐 烟水烟山烟树昏,茅斋深住米家村。老夫专享安闲福,无论阴晴不出门。 唐解元红杏梢头挂酒旗,绿杨枝上啭黄鹂。鸟声花媚留人住,不赏东风也是痴。 绾春子且共樽前醉复歌,莫问来朝事若何。请从百尺楼头看,游水焉能有

  • 第四折·尚仲贤

    (末扮敬德上了) 【王宫】【端正好】如今罢了干戈,绝了征战,扶持俺这唐世界文武官员。那回是真个今番演,赵显得俺经熬炼。 【滚绣球】却受着帝王宣,要施展,显我那旧时英健。不索说在骏马之前,我身上不曾托铠甲,腰间不曾带弓箭

  • 卷四百二十八·列传第一百八十七·道学二等·脱脱

        ◎道学二   ○刘绚 李吁 谢良佐 游酢 张绎 苏昞 尹焞 杨时 罗从彦 李侗   刘绚字质夫,常山人。以荫为寿安主簿、长子令,督公家逋赋,不假鞭扑而集。岁大旱,府遣吏视伤所,蠲财什二,绚力争不得,封还其楬,请易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九十五·佚名

    万历四十八年六月丁未朔九卿科道官同诣文华门上<锍-釒>以用人行政为请不报○ 上以 大行皇后山陵开治隧道遣侯梁世勋薛濂宋光夏孙承荫郭应麒伯刘天锡焦梦熊李守琦侯李诚铭祭告 九陵驸马侯拱宸祭告 后土尚书周嘉

  • 卷之三百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二十四册 天命六年七月·佚名

    第二十四册 天命六年七月七月初三日,以克取辽东地方,设大宴庆贺。汗进衙门,总官以下、备御以上各官依次坐毕。汗亲举金卮赐酒。宴毕,各赐衣一袭。领兵诸贝勒以赐宴赏衣礼拜谢。汗谕曰:“明为大国,沿以为不足,而欲灭小

  • 一三一九 军机大臣奏查四库书内应行撤出销毁各书情形片(附清单一)·佚名

    一三一九 军机大臣奏查四库书内应行撤出销毁各书情形片(附清单一)乾隆五十三年十月二十四日查四库书内应营销毁各书,臣等交原办之提调等详细检查,除文源阁应撤之书,询之原办提调等,据称上年详校各书时当经销毁外,至文津阁应

  • 天·周绍良

    №天001【盖】故唐山阳郡巩氏墓志【志文】故山阳县君巩氏夫人墓志摄徐州录事参军将仕郎前守潞州长子县令郑仁光撰夫人其先讳朔,仕于晋,列於春秋,为上大夫,恢赞霸业,有功於国,因封巩邑之田,遂以氏焉。汉魏已降

  • 沈约传·姚思廉

    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他的父亲沈璞,元嘉末年被杀,沈约年纪很小,偷偷跑掉了,逢大赦,被赦免。因此成为孤儿,家庭贫穷。沈约专心好学,日夜兼读不知疲倦。他的母亲担心他用功过度而生病,经常把油灯的油少放些好让他早些睡觉。沈

  • 奸劫弑臣第十四·韩非

    凡奸臣皆欲顺人主之心以取亲幸之势者也。是以主有所善,臣从而誉之;主有所赠,臣因而毁之。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今人臣之所誉者,人主之所是也,此之谓同取;人臣之所毁者,人主之所非也,此之谓同舍。夫取

  • 浮邱子卷二·汤鹏

    白术上  浮邱子曰:君子将温温然与人亲邪?抑憢憢然与人畏邪?将坦坦然与人知邪?抑慒懜然与人疑邪?可亲者厥利九,可畏者厥害九,可知者厥利十,可疑者厥害十。  厥利九云何?君子可亲,则有我近物之利,则有物近我之利,则有我成物之利

  • 东溪日谈録卷五·周琦

    祭祀谈下五嶽四瀆四海皆天下名山大川天地大氣所在所以祀之者祀其氣也非若人鬼祀其有形者也祀氣者以壇祀形者以廟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祀之各有其地江瀆河瀆淮瀆濟瀆祀之各有其源東海西海南海北海

  • 卷一百四十六·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四十六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十九饮食礼仪礼防服为人后者传曰何如而可为之后同宗则可为之后何如而可以为人后支子可也【疏此问其取后取何人为之答以同宗则可为

  • 答边润寰问(三则)·太虚

    边君来问,初系自述年来学佛之见解,次为基督徒对彼所发之问难。今答边君来问三节,且先广边君学佛之见解。来函谓:‘窃念一切唯心,万法唯识,不了唯心,终成魔外。彼耶、回、道等教,但是妄心之测度而已’。此段系边君自述所得佛法

  • 种莲集·胡珽

    莲归居士辑净土圣贤录续编。采访往生事实。共有百数十条。而续得於书成之后者。正复不少。余为另列一编。不分门类。不序先后。随闻见而记之。名曰种莲集。取思齐大师句。与君同作种莲人之意。以俟后之辑三编者采取焉

  • 陈拾遗集·陈子昂

    十卷。唐陈子昂撰。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光宅进士,文学家、诗人,官至右拾遗,后被贬军曹,罢职归侍。子昂聪明好学,机警过人,博览群书,精通典籍。主张任用贤能,整饬吏治。著有《陈拾遗集》。其艺术特色:第一,继承《

  • 后鉴录·谢蕡

    三卷。是书记述明中叶刘六、刘七起义、安化王谋反、刘瑾被磔、宁王起兵、江彬伏诛、哈密都督反叛诸事,大都直接抄自刑部档案材料,包括犯人供词、审处奏折、皇帝诏旨等,详实可靠,可订补《明实录》、《明史》等书舛误之处。

  • 絜斋毛诗经筵讲义·袁燮

    经学著作。南宋袁燮撰。4卷。此书是袁燮在崇政殿说书时所撰。解说《毛诗》,议论平和,理明辞达,颇得风人之旨。又据经文推阐当时世事,对振兴恢复大业等事,尤反复致意。原本失传无考,惟所论《国风》尚存于《永乐大典》,清四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