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增传

陈增,是神宗朝的矿税太监。万历十二年(1584),房山县民史锦奏请开矿,皇上交给巡按调查,最后没有批准。十六年,宦官使者上五台山祭祀,回来后说紫荆山外的广昌、灵丘有矿砂,可以炼银。皇上听后很高兴,但因大学士申时行的反对而止。十八年,易州百姓周言、张世才又说阜平、房山都产矿砂,请遣官开矿。申时行等人仍持反对意见。

到二十年(1592),宁夏用兵,耗费国库黄金二百余万。这年冬,朝鲜用兵,前后八年,耗费国库黄金七百余万。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耗费库金二三百万。三大战事接连发生,国家资财严重缺乏。而二十四年(1596),乾清、坤宁两宫失火。二十五年,皇极、建极、中极三殿失火。修建缺乏资金,财政官员束手无策,矿税从此大兴了。遣官收税从二十四年开始,此后说开矿的人争相奔走于朝廷,每次皇上都立即命令宦官随来人前往,以致天下处处都有矿监。真定、保定、蓟州、永州一带则有王亮;昌黎、迁安一带则有田进;昌平、横岭、涞水、珠宝窝山则有王忠;后来真定又增加王虎,并征取山西平定、稷山的矿税;浙江则有曹金,后来又换了刘忠;陕西则是赵钦,山西张忠,河南鲁坤,广东李凤、李敏,云南杨荣,辽东高淮,江西潘相,福建高采,湖广陈奉,而陈增则奉敕开采山东。通都大邑都有税监,两淮则有盐监,广东则有珠监,这些人有的是专门派遣,有的是兼管。这些大..小监纵横骚扰,吸髓饮血,来供奉皇上。大概入国库的不到十分之一,而天下已经萧条,生灵涂炭了。最为横行的是陈增、陈奉和高淮。

二十四年(1596),陈增刚到山东,便弹劾福山县知县韦国贤,皇上下令逮捕审问,撤了他的职。益都知县吴宗尧抗逆陈增,被陷害几乎死在诏狱之中。巡抚尹应元上奏陈增二十大罪,也被罚俸。过后,皇上又命陈增兼征山东店税,导致他与临清税监马堂相争。皇上为他们调解,让马堂征收临清税,陈增征收东昌税。陈增更加肆无忌惮,他的党羽内阁中书程守训、中军官仝治等人,从大江南北到浙江,大作奸弊。他自称奉皇上密旨寻找金宝,募人告密。他诬陷大商巨室藏有违禁物品,使上百家被害得家破人亡。他杀人也没有人敢过问。御史刘曰梧将这些情况上报,盐务少监鲁保也上奏程守训等阻拦盐税的上交,皇上都不理会。后来,凤阳巡抚李三才弹劾程守训贪赃。陈增害怕了,便搜出程守训违禁的珍宝以及贿赂赃银四十余万,上报朝廷。皇上命将程守训押上京师审问,后来判了死罪。而陈增在山东肆行作恶十年,到三十三年才死。

猜你喜欢
  卷六十八 夏录三·崔鸿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六十一·李心传
  第五十八回 弑张后代宗即位 平史贼蕃将立功·蔡东藩
  第四十四回 信妾言皇后被废 丛敌怨节使遭戕·蔡东藩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七·佚名
  论励臣之道·陈亮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纪昀
  卷十八·高士奇
  绎史卷六十·马骕
  提要·佚名
  钦定金史语解卷三·佚名
  李圆通传·魏徵
  琅邪王高俨传·李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瞿佑

      古诗《三百篇》,孔子取《思无邪》一言以盖之。夫思无邪者,诚也。人能以诚诵诗,则善恶皆有益。学诗之要,岂有外於诚乎?余观历代工诗者,在汉魏晋则有曹刘陶谢辈,在唐则有李杜柳岑辈,在宋则有欧苏黄陈辈,在元则有虞杨揭范辈。

  • 卷五十一·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五十一目録【八十二字】蓦山溪欧阳修黄庭坚【四首】晁补之【四首】李之仪【四首】贺铸毛滂【四首】李元膺葛胜仲【二首】张表臣周紫芝谢逸周邦彦【三首】晁端礼曹组【二首】沈会宗蔡伸叶梦

  • 卷七十四·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七十四 明 曹学佺 撰 晚唐一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人】 宫中曲 云母滤宫用夜夜白于水赚得羊车来低扇遮黄子水精不觉冷自刻鸳鸯翅蚕缕茜香浓正朝纒左臂巴牋两

  • 卷四十五 【歌颂铭谣谚谶谜杂语】·陈衍

    ●元诗纪事卷四十五 【 歌颂铭谣谚谶谜杂语】侯官陈衍辑元初童谣元谶法服歌诀滨州民歌马氏铁券谶信州路谶嘲洪起畏皇舅墓谣井字谜用字谜大明寺水隐语颂程雪楼无名状宁都州民歌宣城民哭邑令雷州民歌浮梁民谣太仓谣至治

  • 九辩·屈原

    【原文】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①,憭慄兮若在远行②,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寥兮天高而气清③,寂寥兮收潦而水清④。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⑤,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⑥。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⑦,廓落兮羁旅而无

  • 卷四十五 蒯伍江息夫传第十五·班固

    蒯通,范阳人也,本与武帝同讳。楚汉初起,武臣略定赵地,号武信君。通说范阳令徐公曰:“臣,范阳百姓蒯通也,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虽然,贺公得通而生也。”徐公再拜曰:“何以吊之?”通曰:“足下为令十余年矣,杀人之父,孤人之子,断人之足

  • 卷三十·沈德符

      【土官职名】本朝土官之名,多仍元旧。如宣尉使始于唐,不过一时因事而设,初非兵官,亦非守土吏,事定即罢。又如宣抚使则始于宋,其事权最重,文武大臣至两府始得拜。而安抚使少次之,尚得专僇大将。今去“使”字,为从四品从五品

  • 越王杨侗传·李延寿

    越王杨侗字仁谨,姿仪俊美,性格宽厚。大业三年(607),立为越王,炀帝每次外出巡幸,杨侗常留守东都洛阳。杨玄感造反,杨侗与户部尚书樊子盖共同率兵抵抗。叛乱平息后,在高阳朝见炀帝,官拜高阳太守。很快就以原任官职留守东都。十

  • 耶律官奴传·脱脱

    耶律官奴,字奚隐,林牙斡鲁的孙子。朴实稳重,学问广博,熟悉本朝世系。嗜酒,好游逸。起初,征辟为宿直将军。重熙九年(1040),因病辞官。兴宗因为官奴是近亲位尊,想成就其志向,便准许他自己选择一路节度使。官奴推辞说“:我生性愚钝

  • 提要·萨囊·彻辰

    钦定四库全书 蒙古源流 提要 【臣】等谨按蒙古源流八卷乾隆四十二年奉 ?译进其书本蒙古人所撰末有自叙称库图克彻辰鸿台吉之裔小彻辰萨囊台吉愿知一切因取各汗等源流约略叙述并以讲解精妙意旨红册沙尔巴胡土克图编纂

  • 卷九十七 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司马迁

    郦生食其者,【正义】:历异几三音也。陈留高阳人也。【集解】:徐广曰:“今在圉县。”【索隐】:案:高阳属陈留圉县。高阳,乡名也,故耆旧传云“食其,高阳乡人”。正义陈留风俗传云“高阳在雍兵西南”。括地志云“圉城在汴州雍丘

  • 卷二 梁惠王章句下·孟子

    一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

  • 春秋大全卷十三·胡广

    明 胡广等 撰僖公中【丁惠王二卯十三年】六年【齐桓三十二晋献二十三衞文六蔡穆二十一郑文十九曹昭八陈宣三十九成公元年宋桓二十八秦穆六楚成十八】春王正月附录【左传晋侯使贾华伐屈夷吾不能守盟而行将奔狄郤芮曰

  • 卷一百五十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五十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二十五昏礼仪礼士昏礼【郑目録云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必以昏者阳往而隂来日入三商为昏于五礼属嘉礼 疏商谓商量是漏刻之名

  • 管子轻重十二·马非百

    国准元材案:国准一词,除本篇三见外,《轻重甲篇》一见,《轻重丁篇》三见。与《揆度篇》所谓&ldquo;国衡&rdquo;,皆指国家之平准政策,亦即轻重之筴而言。提要:全文共分四段。第一段从&ldquo;国准可得而闻乎&rdquo;,至&ldquo;五

  • 第7章 暮钟·胡适

    不老&mdash;&mdash;跋梁漱溟先生致陈独秀书一、梁先生原信节录仲甫先生:方才收到《新青年》六卷一号,看见你同陶孟和先生论我父亲自杀的事各一篇,我很感谢。为什么呢?因为凡是一件惹人注目的事,社会上对于他一定有许多思量

  • 发扬社会化的佛法·太虚

    ──在西人讲演会讲──现从欧美宏法经檀,蒙列位盛意欢迎,铭感不已!谈到佛学一层,现在已成为社会化,与前时佛法大不相同。前只系出家的一流人,及达官贵人晚年时与失意无聊之士,始为佛法之研究,于农、工、商各界并未有人注意,此

  • 瞿文懿公制科集·瞿景淳

    皇帝制曰朕帷文武二道并用而不可缺与偏者也传曰张皇六师又曰其克诘尔戎兵此非好于用兵邪朕 皇祖高皇帝以武功定天下即位之始思欲偃武修文以德化天下至于 列圣相承懋修文德海宇乂安国家无事朕以支末上承 天命入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