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杨廉传

杨廉,字方震,丰城人。父杨崇,曾任永州知府,受业于吴与弼弟子胡九韶。廉继承家学,早年就以文章著称于世。成化末年中进士,改为庶吉士。

弘治三年(1490),授南京户科给事中,第二年京师地震,杨廉就此事弹劾执政大臣。五年,借发生灾异的时机上陈六事:一、经筵停罢时,应令讲官每天轮流值班听候皇上询问。二、招回因直言规谏而遭贬谪的官员,不当限定台臣谏诤皇上登基后的事。三、治两浙、三吴水患,停止额外织造。四、招回隐退诸臣。五、修改法律条例。六、发生灾异应鞭策甚至罢免某些大臣。最后还说,凡国家大政方针,应招集大臣面议,给事中、御史随后驳正。这些意见孝宗都加以采纳。吏部尚书王恕遭到诽谤,廉奏请斥责诽谤者及奸邪之人,劝皇上不要被他们所迷惑。母亲去世,服丧期满,起任刑科官员。他奏请祭祀薛蠧,将其《读书录》贮存于国学。第二年三月,诏令下旬开经筵,为皇帝讲解经文。杨廉认为:“按成例,经筵一月举行三次,如果上月终开始,下月初即停止,那能进讲多少?而经筵开始后,隔日继讲,今迟一日开经筵,就会停一日之讲。”这个意见上呈给了皇帝。因父亲年迈,为就近奉养,调至兵科。宦官李广死,从他那里获得廷臣贿赂他的账册。谏官弹劾行贿的人,皇帝本想追究,但又中止。廉率领同僚力争,皇帝拒不接受惩办行贿者的请求。随后,廉申明祀典,认为宋儒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朱熹从祀之位应排在汉、唐诸儒之上。孔子故乡阙里的孔庙中,当改立木神位“,大成”本是乐名,用于作为谥号,不合谥法。这些意见均未采行。调南京光禄寺少卿。

正德初改任太仆寺卿,又改任顺天府尹。这时京都军队多次调遣,其车费动辄数千金。廉奏请用大兴县递运余银供给。还奏请豁免夏税粮一万五千石。考虑到州县会对百姓巧取豪夺,而设置“岁办簿”,登载税收,使地主官吏无法作弊。乾清宫遭火灾,廉极力陈奏时政之失误,但奏疏被扣留未进呈皇帝。第二年升南京礼部右侍郎,上疏劝阻皇帝南巡,这奏疏也未上报皇帝。武帝驻南京,命百官着军服朝见,廉认为不可,请求依照通常朝拜礼仪,还请皇上去谒见太庙,这些意见均被采纳。世宗即位,调任尚书。

杨廉与罗钦顺友好,讲求“居敬穷理”之学,认为文章必以《六经》为本。他自礼乐、钱粮至星历、算术,都知其本末。学者称他为“月湖先生”。他认为帝王治国之道,最要紧的是按照《大学》中的教导。自从任给事中起就上书说“:向皇帝进讲,首先应该是《大学衍义》。”于是首先呈进《大学衍义节略》。在上疏议论大礼时,援引程颐、朱熹的话为证,并说:“今持异义的人都是根据欧阳修的话,然修于‘考’之一字,虽加于濮王,却未止于仁宗。而今不用于孝宗,这也是修所不同意的。”他八次上疏请求退休,至嘉靖二年(1523)允准。他在家住了两年便去世了,享年七十四岁。赠太子少保。谥文恪。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二 郡国四·范晔
  卷二百一十·表第一·脱脱
  卷三百九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二·赵尔巽
  太子诸王定分第九·吴兢
  卷四十·黄以周
  ●卷三十二·徐梦莘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五·佚名
  ●誥授朝議大夫廣東廣州府知府高公家傳·高廷瑶
  ◎吴佩孚不与冯玉祥妥协·刘以芬
  ●卷二·夏仁虎
  第二五三副详及批光绪九年十一月初十日一一六○六--四·佚名
  崔挺传·魏收
  刘中敷传·张廷玉
  汉纪五十七 孝献皇帝庚建安十一年(丙戌、206)·司马光
  第八章有志竟成·孙中山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陈汝元

    第二十一齣 重贬【金蕉叶】〔云抱子同王上合〕千思万思。滞他鄕愁肠萦係。有谁怜犴狴伤秋。还喜却熊罴呈瑞。〔诉衷情〕烧残绦烛泪成痕。街鼓震黄昏。碧云又阻佳期。斜月又侵门。〔云〕愁永夜。拂寒裀。待谁温。梦兰

  • 卷八·陈镒

    钦定四库全书 午溪集卷八 元 陈镒 撰 七言律诗 次韵山庄 一径萦纡绕涧边东风吹雨涨山泉緑隂树合编茅屋黄浊泥深种秫田池暖鱼翻云影动岩空鹤唳谷声聨【庄近赤岩】何因无事能来此烧竹烹茶扫石眠 次韵友人见寄 我惭衰

  • 卷一百三十一·列传第六十九·宦者·脱脱

        ◎宦者   ○梁珫 宋珪(潘守恒附)   古之宦者皆出于刑人,刑余不可列于士庶,故掌宫寺之事,谓之“妇寺”焉。东汉以来,宦者养子以继世。唐世,继者皆为阉人,其初进也,性多巧慧便僻、善固恩宠,及其得志,党比纠结

  • ◎帝系五·徐天麟

    ○诸侯王(杂录附)汉与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自雁门以东尽辽阳为燕代,常山以南太行左转,度河济渐于海,为齐赵,谷泗以往奄有龟蒙,为梁楚,东带江湖,薄会稽,为

  • 第五十回 沪宁站宋教仁中弹亡身·黄士衡

    诗曰: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惹御炉香。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却说袁总统择定三月初十日,在北京遵照参议院议决办法,就任临时大总统职。是日,凡在京官员,都济济跄跄,排班谒贺。蔡专使及汪、宋二人,也只得随众入贺。此

  • 卷之一百四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千二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五十三·佚名

    光绪八年。壬午。冬十月。甲寅朔。享太庙。遣肃亲王隆勤恭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  ○遣官

  • 靖康要録卷四·汪藻

    四月一日诏皇太子大宁郡王谌嫡长而贤年甫就傅可依大臣所请择日降制立为皇太子二日臣僚上言近日朝廷元恶大憝悉行窜殛而残孽未殄士论不厌李彦括田京东西贼民之大者监司守令助彦为虐者犹未放逐监司如王子献郡守如韩宗胄

  • 一百十九 苏州织造李煦奏盐法道李斯(亻全)病危预请简员佐理摺·佚名

    康熙四十九年八月二十二日 臣李煦谨奏: 窃臣等荷蒙圣恩,特将盐法道臣李斯(亻全)留任清理库帑。李斯(亻全)谨遵谕旨,竭力料理,将有就绪,不意七月内忽患翻胃之症,看其病势危笃,恐斯(亻全)早晚之间,将辞圣世。在臣等蒙我万岁特留贤员佐

  • 卷四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钦定大清通礼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四十一军礼大军出征奏防上所获于京师乃献俘于太庙社稷祗告成事献俘太庙之礼前期有司诹吉以闻翰林院撰祝文【祝辞随时撰拟】太常寺以祝版送内阁恭书受而

  • 纲鉴易知录卷三八·吴楚材

    梁纪 附北魏东西魏高祖武帝纲 戊申,春正月,魏大赦。目 魏潘嫔生女,胡太后诈言皇子,大赦、改元。纲 魏太后胡氏进毒弑其主诩,而立临洮王世子钊。目 太后再临朝以来,嬖幸用事,政事纵弛,盗贼蜂起,封疆日蹙。魏主年浸长,太后自

  • 卷二十五·程公说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二十五   宋 程公说 撰书七疆理书第一昔在黄帝旁行天下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唐虡稽古协和万邦至扵夏殷亡所变更周既克殷监扵二代损益莫详焉大司徙掌建邦

  • 玉堂丛语·焦竑

    亦作《玉堂丛话》8卷,明焦竑撰。焦竑平生著述宏富,此书是其最后一部著作,他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为本书作序,第2年即谢世。此书是他死后由其门人编辑行世的。“玉堂”是翰林院的别称,此书因专记翰林故事,故称《玉堂丛

  • 言兵事疏·晁错

    又名“上书言兵事”,西汉晁错任太子家令时,给汉武帝的奏疏。内容以边事为主,兼议政事。晁错认为戍边的关键在于择用良将。在战争中,取胜主要条件是:“得地形”、“卒服习”和“器用利”。战备方面,主张利用矛盾,破坏其联盟,

  • 文明小史·李伯元

    章回小说。近代李伯元著。六十回。内容广泛反映维新运动时期之社会状况,从下层群众到豪绅官僚,从维新党到守旧党,从内政到外交,无不涉及。清廷官吏,昏庸腐朽,对于洋人百般逢迎。知府傅彦登,定了一条法规:“得罪了外国,都要重办

  • 民国语文:八十堂大师国文课·胡适

    作者胡适。该书主要收集民国时期的中学语文教材,来熏陶国民人文精神和呈现现代汉语之美。在所有教育科目里,语文是最基础的必修科目,起到培养基础语言文字能力和熏陶国民人文精神的作用。语文一科民国时期称为“国文”,当

  • 大乘造像功德经·佚名

    梵名Tatha^gata -pratibimba-pratis!t!ha^nus/am!sa^ 。凡二卷。唐代提云般若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内容叙述优陀延王造立佛像之因缘及其功德。本经译于武周天授二年(691)之大周东寺,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五以本经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