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邹守益传

邹守益,字谦之,号东廓,江西安福人,王守仁弟子。正德六年(1511),科考会试第一,廷对第三,授翰林院编修。第二年告假归乡,拜谒王守仁,讲学于赣州。宁王宸濠谋反,他参与王守仁军务。世宗即位,始回朝居官任职。

嘉靖三年(1524)二月,世宗欲尊其生父兴献王为皇考恭穆献皇帝,守益上疏表示不同意见。受到谴责,一个月后又上疏说:

“陛下欲尊重本生父亲之恩,屡令群臣会议商讨。群臣根据礼仪直言极谏,却受到指责。世上传说陛下是孝长子。古代曾元的父亲曾子病重,临终时,叫人把大夫刚使用的华丽竹席换掉,曾元则因爱父亲而不肯换。曾子批评他是姑息。鲁公以天子礼乐来祭周公,以表示对周公莫大的尊敬。孔子却叹息道‘:周公名声受到损害了。’臣希望陛下勿以姑息来侍奉献帝,而使后世有所叹息。

“且群臣引经证古,是希望陛下维护正统,这是为陛下着想,陛下不理解而责怪他们,说他们违反圣上旨意,不严肃庄重。臣考察历史,如冷褒、段犹之徒,当时所谓忠爱,后世斥为邪佞谄媚小人。师丹、司马光等,当时说他们欺蒙轻忽,后世都认为他们正直,敬仰他们。将来的人看今天的事,如同今天的人看待古代事情一样,望陛下不要怕改正错误,要体察群臣对陛下忠爱之心。信任他们,任用他们,把离职的大臣招回来,不使奸佞之徒动摇国家的大政方针,使宫中不和。

“昔日先帝武宗南巡,群臣相继上书谏阻,先帝大怒,岂不是说他们是欺慢皇上而可治罪。陛下在王府闻其事,必认为这是尽忠于先帝。如今陛下即位,能不容许群臣尽忠于陛下吗?”

世宗看了守益的奏疏大怒,诏令将守益下狱拷打,贬为广德州判官。守益在广德拆毁淫祠,建立“复初书院”。与学者在这里讲学。不久,调任南京礼部郎中。广德州人立生祠来纪念他。守益闻王守仁逝世,供立灵位,悼念不已。他每日与吕木冉、湛若水、钱德洪、王畿、薛侃等人讨论学问。任期满,政绩考核合格,回至京都,但立即称病归乡。

很久以后,被举荐起任南京吏部郎中,随后朝廷招为司经局洗马。守益因见太子年幼,不能出朝至其藩封之地,便与霍韬一道进呈《圣功图》。图中绘有自神农、唐尧住的茅屋,屋前土阶,至世宗在西苑耕田养蚕,共十三幅。世宗认为是在诽谤他,几乎得罪皇上,幸因霍韬为世宗所器重,才得无事。第二年,调守益为太常少卿兼侍读学士。由于夏言一心要使他远离京师,故调他去南京掌管翰林院。御史毛恺奏请留守益侍奉太子,而被贬谪。不久,改任守益为南京国子监祭酒。皇帝祖庙遭火灾,守益陈请朝廷上下都要反省,并说:“殷中宗、高宗这样做了,化妖孽为吉祥,国运长久。”世宗大怒,削其职为民。守益禀性纯正。守仁曾引《论语》的话说:“有若无,实若虚,别人侵犯他,都不计较。谦之的修养已接近这境界了。”

守益在家乡每天讲学,四方向他求学的人接踵而至,学者称他“东廓先生”。在家居二十余年而逝世。隆庆初年,赠南京礼部右侍郎。谥文庄。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三·魏徵
  卷四十二·本纪第四十二·顺帝五·宋濂
  ●航海遗闻·顾炎武
  第十五回 骋辩词张畅报使 贻溲溺臧质复书·蔡东藩
  卷第三十一·徐鼒
  卷二百四十三·杨士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八·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一十·佚名
  清波杂志卷三·周煇
  一一一八 广西巡抚孙永清奏覆查无《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五七九 湖广总督三宝等奏呈查缴应毁各书清单·佚名
  张孟兼传·张廷玉
  柳升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一十三·彭定求

      卷513_1 【献岁书情】裴夷直   白发添双鬓,空宫又一年。音书鸿不到,梦寐兔空悬。   地远星辰侧,天高雨露偏。圣期知有感,云海漫相连。   卷513_2 【奉和大梁相公重九日军中宴会之什】裴夷直   今古同嘉节,欢娱

  • 韦庄浣花集原序·韦庄

    韦庄浣花集原序 余家之兄庄自庚子乱离前凡着歌诗文章数十通属兵火迭兴简编俱坠唯余口诵者所存无几尔後流离漂泛寓目缘情子期怀旧之辞王粲伤时之制或离羣轸虑或反袂兴悲四愁九愁之文一咏一觞之作迄於癸亥岁又缀仅千余

  • 32、贺子·蒲松龄

    太公父子兄弟同上云重重喜事满门庭,公媪苍苍白发生;孩儿锦衣归故里,一门欢喜又添丁。太公云我儿,今日亲友前来给你贺喜,你去料理料理。公子云是。众下,公子唱 [耍孩儿]中进士选翰林,告假来探双亲,宫门曾带牙牌进。又梦春香生

  • 外篇 忤时第十三·刘知几

      孝和皇帝时,韦、武弄权,母媪预政。士有附丽之者,起家而绾朱紫,予以无所傅会,取摈当时。会天子还京师,朝廷愿从者众。予求番次在后,大驾发日,因逗留不去,守司东都。杜门却扫,凡经三载。或有谮予躬为史臣,不书国事而取乐丘园,私

  • ●卷第二十四·胡三省

    【汉纪十六】起强圉协洽,尽昭阳赤奋若,凡七年。孝昭皇帝下元平元年(丁未,公元前七四年)①春,二月,诏减口赋钱什三。〔如淳曰:汉仪注:民年七岁至十四,出口赋钱人二十三:二十钱以食天子,其三钱者武帝加口钱以补车骑马。〕②夏,四月,癸

  • 提要·徐乾学

    【臣】等谨按资治通鉴后编一百八十四卷国朝徐干学撰干学有读礼通考已着録是编以元明人续通鉴者陈桱王宗沐诸本大都年月参差事迹脱落薛应旂所辑虽稍见详偹而如改宋史周义成军为周义以胡瑗为朱子门人疎谬殊甚皆不足继司

  • 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四·陈厚耀

    蔡史蔡世家蔡叔度者周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同母兄弟十人 武王已克殷纣平天下封功臣昆弟于是封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二人相纣子武庚禄父治殷遗民 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管叔蔡叔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乃挟武庚以作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四·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中兴小纪卷二十一·熊克

    宋 熊克 撰绍兴七年【嵗在丁巳】春正月癸亥朔诏朕将亲临大江驻跸建康以察天意时左司谏陈公辅劝上幸建康甚力公辅又论今世尚程頥之学以鄙言怪语为伊川之文髙视阔歩为伊川之行人能习此则为贤而舎是皆非也上因诏学者令

  • 二三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购访遗书情形并开列书单呈览折·佚名

    二三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购访遗书情形并开列书单呈览折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二十日闽浙总督臣钟音、福建巡抚臣余文仪、福建学政臣汪新谨奏,为钦奉上谕事。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初四日承准大学士刘统勋字寄,乾隆三十七年十月

  • 卷一百三十二·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三十二宋 赵汝愚 编边防门辽夏四上仁宗乞选用酋豪各守边郡 刘 平臣闻五代之末中国多事四方用兵唯制西戎似得长策于时中国未尝遣一骑一兵远屯塞

  • 卷一百六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六十七通政使司洪武三年初置察言司设司令掌受四方章奏寻革十年始置通政使司正三品衙门设通政使左右通政左右参议经历司经历知事诸司职掌本司官职专出纳帝命通达下情关防诸司出入公文奏报四方

  • 卷三十二 丧服小记第十五·郑玄

    (陆曰:“郑云:‘以其记丧服之小义。’”)[疏]正义曰:按郑《目录》云:“《丧服小记》者,以其记丧服之小义也。此于《别录》属《丧服》斩衰,括发以麻,为母括发以麻,免而以布。(母服轻,至免可以布代麻也。为母,又哭而免。○衰,七雷反,下

  • 卷五·胡广

    <经部,书类,书传大全钦定四库全书书传大全卷五明 胡广等 撰盘庚上盘庚阳甲之弟自祖乙都耿圯于河水盘庚欲迁于殷而大家世族安土重迁胥动浮言小民虽荡析离居亦惑于利害不适有居盘庚喻以迁都之利不迁之害上中二篇未迁

  • 卷之五·佚名

    径石滴乳集卷之五清嗣祖沙门江州真在编嗣法门人齐安机云续径山下第十五世普明用禅师法嗣建宁府紫云峰衡石悟钧禅师。钱塘潘氏子。幼而颕悟。慧性不凡。总角时。矢志出尘。二十受具。即徧历诸方。虽有所契。终不自诺。

  • 道山清话·佚名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北宋时人撰,姓名不详,原本《说郛》题作道山先生撰。陶珽增补本《说郛》署为王暐作,为妄题,不足据。书末有建炎四年(1130)作者之孙跋, 自称朝奉大夫暐,缺姓。跋语称“先大父国史在馆阁最久,多识前辈,尝以闻

  •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毛晃

    简称“增韵”。南宋毛晃增注,其子居正校勘重增。成书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五卷。是书以*《礼部韵略》收字太狭,乃搜采典籍,依韵增附。又《韵略》凡字有别体别音者,以墨阑圈其四围,舛漏颇多。晃并为厘定,于音义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