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冯保传

冯保,深州人。嘉靖年间任司礼监秉笔太监,隆庆元年(1567)提督东厂兼管御马监事务。当时司礼监掌印太监空缺,冯保依资历该由他担任,但他正不被穆宗看中。大学士高拱推荐御用监的陈洪来取代他,冯保由此而忌恨高拱。到陈洪被罢免后,高拱又推荐孟冲。孟冲原来执掌尚膳监,按例不应执掌司礼监。冯保更加忌恨高拱,于是与张居正深相勾结,图谋去掉高拱。正好张居正也想去掉高拱,独专大权,两人的交情更加深厚。穆宗得病后,冯保秘密嘱咐张居正预先起草遗诏,被高拱看见,当面斥责张居正说“:我在主持国政,你为何单独与宦官准备遗诏?”张居正脸红了,向他道歉。高拱更加厌恶冯保,想驱逐他。

穆宗刚去世,冯保就向后妃进言,将孟冲斥退,夺过了他的位置,还假传遗诏令他与内阁大臣一同受遗命辅政。到皇上登基时,冯保高高站在宝座旁不下去,举朝大惊。冯保既已掌管司礼监,又提督东厂,权兼内外,势力更大。高拱暗示六科给事中程文、十三道御史刘良弼等,各自上书历数冯保的奸状,而给事中雒遵、陆树德又特别上奏陈述,高拱想这奏疏批下来后便起草圣旨逐出冯保。但冯保将那份奏疏藏了起来,急忙与张居正商定对策,终于将高拱赶下了台。

当初,穆宗去世时,高拱在内阁十分悲痛地说:“十岁天子,怎么能治天下!”冯保便在后妃面前诬陷高拱说“:高拱将太子斥为十岁孩子,说他怎能做人主!”后妃大惊,太子听说后也为之色变。到高拱离去后,冯保还余恨未消。万历元年(1573)正月,有个叫王大臣的,穿上宦官的服装,混进乾清宫,被擒获后交给东厂。冯保想借此机会将高拱灭族,便与张居正策划,令家仆辛儒给王大臣供应饮食,并将一把刀塞到他的袖中,让他说是因为高拱有怨恨情绪,派他来行刺皇上的。王大臣答应了。过了一天,锦衣卫都督朱希孝等人会审。王大臣大声疾呼道“:已答应让我富贵,干嘛还要拷打我?而且我到哪儿去认识高阁老?”朱希孝害怕了,不敢再审下去。正好廷臣杨博、葛守礼等人保高拱,张居正也迫于舆论而悄悄暗示冯保。冯保恨意稍解,便用生漆酒将王大臣灌哑,移交给法司判了斩刑,高拱得以免祸。从此举朝都厌恶冯保,而不肖之徒却多靠着他得以升迁。

慈圣太后对皇上管束很严。冯保倚仗太后的威势,多次挟持皇上,皇上很怕他。皇上时常与小宦官戏耍,一见到冯保进来,便正襟危坐,说“:大伴来了。”皇上用所亲爱的孙海、客用为乾清宫管事牌子,他们屡次引诱皇上夜游别宫,身穿小衣窄袖,走马持刀;他们还多次进献一些奇巧之物,皇上更加宠爱他们。冯保将这些事汇报太后,太后召皇上来严加责备。皇上长跑受教,十分惶恐。冯保嘱咐张居正起草皇上罪己手诏,令他颁示内阁大臣。张居正起草的这份手诏用词过于谦损,皇上已十八岁了,看后心中惭愧,但迫于太后的压力,不得不接受。张居正于是上疏恳切劝谏。他还顺着冯保的心意弹劾司礼监秉笔太监孙德秀、温太以及掌兵仗局的周海,使他们因此被撤职。他还令各个宦官自述工作得失。由此凡是冯保不喜欢的人,被斥退殆尽。这是八年十一月。

冯保善于抚琴和书法。皇上多次赐给他牙章,分别刻着“光明正大”、“尔惟盐梅”、“汝作舟楫”、“鱼水相逢”、“风云际会”,显出待他很厚。后来冯保更加骄横,即使皇上做出什么赏罚决定,如果不是出于冯保之口,没有人敢执行。皇上已不堪忍受,但冯保内倚太后,外倚张居正,皇上还不能将他除去。但冯保也时常维持大体。内阁产白莲,翰林院有一双白燕,张居正将它们进献给皇上。冯保派使者对张居正说:“主上还小,不可用奇异的东西启发他玩好。”他还能约束他的子弟,使他们不敢肆意作恶,京都官民也因此而称赞他。

张居正固有才干,他所以能够被委任专掌国政,也是靠了冯保的帮助。但冯保性贪,他的私人锦衣卫指挥徐爵、宦官张大受,都与冯保、张居正交往。徐爵还多次用计使冯、张二人相互怀疑,不久又复归于好,两人都在他的算计之中。他凡事参与筹画,趁机恃势谋取权利,大臣也多与他交往。徐爵夜间到禁门,守卫的人竟不敢询问,他就是这么骄横。张居正的“夺情”以及杖打吴中行等事,冯保都出了力。

不久张居正死,他的党徒进一步与冯保勾结,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张居正用遗疏推荐他的座主潘晟入阁,冯保马上派官去召他。御士雷士桢、王国,给事中王继光相继说他不可用,潘晟便中途上疏推辞。内阁张四维估计申时行不肯居潘晟之下,起草圣旨批准潘晟的辞呈,皇上马上批准了。冯保当时刚病好,骂道“:我有了点小病,马上便把我弃在一边了?”皇太子出生,冯保想给自己封伯爵,张四维引故事为难他,拟让他庇荫侄儿一人为都督佥事。冯保怒道“:你是靠谁才有今日的?现在反而背叛了我!”御史郭惟贤请召用吴中行等人,冯保责备他袒护他们,将他贬职。吏部尚书王国光被罢,冯保擅自用他的同乡梁梦龙来代替。徐爵、张大受等人窃权如故。

但这时太后已归政很久,冯保失去倚靠,皇上又积怒于他。东宫旧阉张鲸、张诚乘隙陈述他的过恶,请令他闲住。皇上还害怕他,说:“如果大伴上殿来,朕怎么办?”张鲸说:“既已下了圣旨,他怎敢再进来?”皇上才听从了。正好御史李植、江东之弹劾冯保的奏章也呈进来了,皇上便将冯保贬为奉御,发往南京安置,过了很久才死。他的弟弟冯佑、从子邦宁都官居都督,这时都被削职下狱,死于狱中。张大受及其党羽周海、何忠等八人,被贬为小火者,到孝陵司香。徐爵和张大受的儿子,被永远遣往烟瘴之地戍边。将他们全部抄家,获得冯保的金银百余万,珠宝奇珍也不少。

冯保被发往南京时,太后问其原因。皇上说“:这老奴为张居正所迷惑,没别的过错,过后将会把他召回。”当时潞王将要成婚,所需的珠宝未备,太后闲时说起。皇上说:“近年来一些无耻臣僚,尽将珠宝买来献给张、冯两家,使珠宝价钱骤然上涨。”太后说:“已将他们抄家了,肯定获得不少。”皇上说“:这些奴才很狡猾,先窃出逃亡了,未能全部获得。”而那时候,锦衣卫都督刘守有与属下张昭、庞清、冯昕等人,都借抄没罪犯之家,隐没不少钱财,因此而获罪。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一·本纪第二十一·脱脱
  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四十五·赵尔巽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四十四·杨仲良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五十六·杨仲良
  第二十回 废郭后移宠阴贵人 诛蛮妇荡平金溪穴·蔡东藩
  通鉴续编卷十一·陈桱
  卷之三百七·佚名
  ◎陆军部·费行简
  三十 兼管巡盐御史曹寅奏报禁革浮费摺·佚名
  ●原跋·佚名
  苏琼传·李延寿
  房彦谦传·李延寿
  卷一百三十·杨士奇
  卷九十六·杨士奇
  卷三十九·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八钱塘 王琦 撰古近体诗共五十三首秋浦歌十七首【唐池州有秋浦县其地有秋浦水故取以立名隶江南西道】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客愁不可度【缪本作渡】行上东大楼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寄言向江

  • 列传十一·薛居正

    庞师古,曹州南华人,初名从。以中涓从太祖,性端愿,未尝离左右。及太祖镇汴,树置戎伍,始得马五百匹,即以师古为偏将,援陈破蔡,累有战功。及朱珍以罪诛,遂用师古为都指挥使。乃渡淮,饷军于庐寿,攻滁州,破天长,下高邮,沿淮转战,所至克捷。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三·焦竑

      貴州   交趾(附)   ◆貴州   布政使   參政   參議   按察使   副使   僉事   知府   ○布政使   貴州左布政使黃公璉墓志銘(林俊)   貴州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周公津墓志銘(楊廉)   貴州布政使

  • 春秋别典卷四·薛虞畿

    鲁僖公【十四年起】丕郑子豹奔秦説缪公曰晋君无道百姓不亲可伐也缪公曰百姓茍不便何故能诛其大臣能诛其大臣此其调也不听而隂用豹【见十年传】宋襄公欲为盟防召楚王楚王怒曰召我我将好往袭辱之遂行至盂遂执辱宋公已而

  • ●太祖高皇帝实录首卷一·佚名

    康熙序修纂凡例○康熙序太祖高皇帝实录序朕惟帝王诞膺图籙混一寰区经营缔造之勤日不暇给矣於以承叙万年诒谋百世金匮石室之藏勳猷烂焉煌煌乎上圣之宏模太平之骏业也我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弘文定业

  • 一二二○ 两淮盐政征瑞奏奉到陆费墀赔办文澜阁等书谕旨遵办缘由折·佚名

    一二二○ 两淮盐政征瑞奏奉到陆费墀赔办文澜阁等书谕旨遵办缘由折乾隆五十二年六月二十一日臣征瑞跪奏,为覆奏事。六月十九日承准军机处传奉上谕:以陆费墀办缮四库全书舛谬荒唐,令将文澜、文汇、文宗三阁书籍面页、装订

  • 朱鸿谟传·张廷玉

    朱鸿谟,字文甫,山东益都人。隆庆五年(1571)中进士,授官吉安推官。在诸生中赏识邹元标,待他很优厚,提为南京御史。邹元标和吴中行被治罪,朱鸿谟上疏救援,言语触怒张居正,被贬为平民。朱鸿谟回到家乡,闭门讲学,不入城市。张居正死

  • 卷八十二·湛若水

    <子部,儒家类,格物通>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八十二    明 湛若水 撰 屯田上【受闲田水利附】 国语周语虢文公曰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

  • 卷十六·陆陇其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録卷十六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子路子路问政章总防 张彦陵曰无倦意已包在先劳内因子路请益故又抽出言之要之上下只是一意曰先必无一息之可后曰劳必无一息之可逸无倦云者非以益先劳也乃明所以

  • 卷一·黄伦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一      宋 黄伦 撰总论司马温公曰自书契之作先民可得而闻者皆有史官其载籍博矣经传所称特二帝三王之事见于典谟训诰誓命之文观夫蹑风云之会起而应帝兴王唐虞相禅夏后殷周相继世代虽殊

  • 卷四上·王应电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传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传卷四上    明 王应电 撰夏官上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夏官司马使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书周官曰司马掌邦政统六师平邦国太宰政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四·智旭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四之一古歙门人成时编辑【普说】【祖堂幽栖寺丁亥除夕普说】【歙西丰南仁义院普说】【歙浦天马院普说】【茶话】【答卓左车茶话(原问博山启附)】【示念佛法门】【示念佛三昧】【除夕答问】【为大冶

  • 欧阳文忠公全集·欧阳修

    153卷,《附录》5卷,宋欧阳修撰。此为周必大所编定,然必大原序又称郡人孙谦益承直郎丁朝佐遍搜旧本,与乡贡进士曾三异等互相编校,起绍熙辛亥,迄庆元庚辰,则是非三异独校,亦非必大自辑,与振孙所言俱不合。包括《居士集》50卷(为欧

  • 榕村集·李光地

    四十卷。清李光地撰。是集为乾隆元年(1736年)其孙李清植所校刊,其门人李绂为序。惟诗下注自选字,则余皆清植排纂。凡《观澜录》一卷,《经书笔记》、《读书笔录》共一卷,《春秋大义》、《春秋随笔》共一卷,《尚书句读

  • 石山医案·汪机

    医案。明汪机 (1463—1539)撰。三卷,附录一卷。机另有《运气易览》已著录。此书乃汪氏弟子陈桷于正德十四年(1519) 编辑而成。上卷论述营卫气血、内科杂病医案,中卷为外、妇、儿病案,下卷为答银宋公书。汪氏持论多宗

  • 玉台新咏考异·纪容舒

    国朝纪容舒撰。容舒有《孙氏唐韵考》,已著录。是编因徐陵《玉台新咏》自明代以来,刊本不一,非惟字句异同,即所载诸诗,亦复参差不一。万历中,张嗣修本多所增窜,茅国缙本,又并其次第乱之,而原书之本真益失。惟寒山赵?光所传嘉定

  • 唐鉴·范祖禹

    中国唐朝历史著作。范祖禹撰,吕祖谦作注。成书于元祐元年(1086)、通行版本有宋刊的小字本、明弘治十年白昂刊本、金华丛书本。十二卷。作者曾助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担任唐史的编辑工作。费时15年,用其所得于元祐

  • 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慧苑

    亦称《华严经略疏刊定记》、《华严经刊定记》、《华严刊定记》等。佛典注疏。唐慧苑撰。原为二十卷(一作十六卷),现存十三卷。是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的注释书。法藏在《八十华严》译出后即着手注释,但仅完成《妙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