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吴宽传

吴宽,字原博,长洲人。以文章品行闻名于诸生之中。成化八年(1472),他在会试、殿试都考第一名,授修撰职,侍奉时为东宫太子的孝宗,任职期满升右谕德。孝宗即位,以旧日东宫学官升左庶子,预备编撰《宪宗实录》,升为詹事兼侍读学士。

弘治八年(1495),吴宽被提升为吏部右侍郎。时逢继母去世,吏部缺人,孝宗命留出官位等他就职。吴宽丧服满返回吏部任职,转任左侍郎,改为掌管詹事府,进入东阁,专门负责官吏受封的敕书,仍侍奉时为东宫太子的武宗。宦官大多不愿让太子接近儒臣,多次用他事间断讲读。吴宽率领其下官上疏说“:东宫讲学,寒暑风雨天就停讲,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和节日停讲,讲学一年不过数月,一月不过数日,一日不过数刻。是进讲的时间少,停讲的日子多,岂容又借其他事妨碍讲学。古人八岁时就随师学习,居宿于外,是想他远离不好的环境亲近君子。百姓尚且如此,况且是天下之本的太子呢?”孝宗赞许并接纳了他的意见。

十六年(1503),吴宽升礼部尚书,其他职务如故。以前,孝庄钱太后去世,廷议将来孝肃周太后去世,与钱太后一样合葬到英宗的裕陵中,将灵位纎享到太庙中英宗庙室,与英宗正妻(皇后)待遇相同。这时孝肃周太后去世,准备纎享太庙,孝宗却认为将英宗周贵妃与英宗钱皇后一同礻付享太庙不合适,要礼官讨论。吴宽说《鲁颂》中的《..宫》、《春秋》记载的仲子之宫都是另建一神庙,汉、唐也是这样。时逢大臣也大多主张周太后纎享别庙,孝宗同意了。吴宽是当时文学侍从之臣中声望最高的一位,谢迁次之。谢迁已经进入内阁,他曾经对刘健说要吴宽进入内阁共同处理政务,刘健坚决不同意。有一天刘健又说“:吴公科第、年岁、声望都超过谢迁,谢迁实际是自愧不如,哪会寄情于吴宽呢?”到谢迁引退,推荐吴宽代替自己,其建议仍未被采用。朝内外都为吴宽惋惜,而吴宽很坦然,他说:“我一开始就没有进入内阁的念头。”吴宽七十岁时几次称病要退休,孝宗总是安慰挽留他,最后死在任上。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定。授他的长子吴..为中书舍人,补任次子吴奂为国子生,是对吴宽特殊的礼遇。

吴宽操行高洁,不为外界毁誉所左右,而严格要求自己。他对于书无所不读,诗文文雅而合规范,并且擅长书法。他有几顷田,曾用以救济亲友中的贫困者。友人贺恩有病,吴宽将他迁到自己住所,日夜探视,贺恩死,吴宽为他穿白色丧服一月之久。

猜你喜欢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卷之八十七·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二十四·佚名
  卷之五百七十五·佚名
  卷八十二·傅恒
  卷一百五·张守节
  黥布列传第三十一·司马迁
  成淹传·李延寿
  赵阿哥潘传·宋濂
  卷一百十九·佚名
  卷二百三十九·佚名
  卷二百十六之三·雍正
  卷四十九·雍正
  附录二 李宗仁先生答中外记者问·李宗仁
  卷二 夏本纪第二·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423 ·佚名

    夏竦 五月同州奏牡丹一枝开三花 上圣德风驰率土,左冯嘉气袭鸿英。 疏丛一干迎春茂,繁艳三房表瑞呈。 承献珍图昭美应,考祥花品见维祯。 帝宸钦翼崇昭报,薦玉燔柴极至诚。 夏竦 西厅 阶除尽日微

  • 巻十九·邵浩

    钦定四库全书坡门酬唱集卷十九宋 邵浩 编栾城饮酒过量肺疾复作朝防麫尘居夜傍糟牀卧鼻香黍麦熟眼乱瓶罂过囊中衣已空口角涎虚堕啜尝未云足盗釂恐深坐史君信寛仁高会慰寒饿西楼适新成明月犹半破拥檐青山横拂槛流水播

  • 碧云集卷下·李中

    邮亭蚤起邮舎残灯在村林鸡唱频星河吟里晓川陆望中春旧友青云贵殊郷素发新悠悠念行计难更驻征轮客中寒食旅次经寒食思郷泪湿巾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旅馆秋夕寥寥山馆里独坐酒

  • 卷一·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一 【起戊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明太祖洪武元年尽壬子明太祖洪武五年】凡五年 【戊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 是岁闰七月元申帝出奔以後为明太祖高皇帝洪武元年】

  • 序三·何乔远

    序古今邈矣孰纲维是宇宙辽矣孰櫽括是史为之也慨自左辨乎寗马诮于班荀袁反范史而作汉纪凿齿正陈志以续春秋繇是而降人我互异彼此交讥纵抑一家之事使典故参差法守无据斯人其辜可比于不道苶法之律而三长五难庂说犹末减之

  • 卷之一百四·佚名

    洪武九年二月乙酉朔○丙戌命重定王府官制王相府设左右相二人武相一人文相一人左右傅二人武傅一人文傅一人首领官长史二人录事二人罢王傅府及典签司咨议官并护军府增设伴读四人选老成明经慎行之士任之侍读四人收掌文籍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七十四·佚名

    万历四十六年九月丙戌朔礼部右侍郎韩爌言御史刘光复为臣戊戌分闱所取士其令诸暨巡京营按晋所至皆举其职窃以圜上聚教能改者一年二年而舍三年而极况光复愆仪薄罪 圣明原非有意过督之也乞赐释放不报○顺天巡抚刘曰梧奏

  • 卷之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三十·叶盛

    ●水东日记卷三十社稷设坛石主为正城隍神于少保文山像赞虞雍公诛蚊赋晦庵答王子令二书传神○社稷设坛石主为正南轩张先生曰:今州县祭社,却是要之,祭时当筑一大坛于山下,望山而祭。今立殿宇,已为不经,塑

  • 卷五十·佚名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五十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列女表周家世有妇德自周姜以迄任姒世嗣徽音文王后妃化行江汉其易污乱以贞信岂一朝一夕之故哉逮春秋之世四百余年礼教陵夷卫兴新台之刺齐有南

  • 卷二百·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明 杨士奇等 撰求言宋哲宗元佑元年殿中侍御史孙升上奏曰臣闻古人有言曰武王谔谔而昌桀纣默默而亡夫以一士之謇谔岂足致成周之昌一人之循默安能速夏商之亡积累然也何则謇谔之言达则壅

  • 卷一百二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二十三人物志三宗室王公传一之下【多罗克勤郡王岳托 多罗显荣贝勒喀尔楚珲 镇国将军品级巴思哈】多罗克勤郡王岳托【子罗洛浑 孙罗科铎 五世

  • 景公使梁丘据致千金之裘晏子固辞不受第二十五·晏婴

    景公赐晏子狐之白裘,玄豹之茈,其赀千金,使梁丘据致之,晏子辞而不受,三反。公曰:“寡人有此二,将欲服之,今夫子不受,寡人不敢服。与其闭藏之,岂如弊之身乎?”晏子曰:“君就赐,使婴修百官之政,君服之上,而使婴服之于下,不可以为教。”固

  • 自作境界品第四·佚名

    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复告螺髻梵,天主应当知。八种九种心,常与无明转。能生诸世间,皆心心法现。由彼流转故,诸识与诸根。无明所变异,本心坚不动。世间及根境,皆从十二支。能生及所生,刹那而灭坏。梵世至非想,亦从於因缘。唯

  • 目录·寒松智操

    寒松操禅师语录目录像赞序开堂疏第一卷住松江青龙隆福禅寺语录第二卷再住松江青龙隆福寺语录第三卷再住松江青龙隆福寺语录第四卷住常州国山善权禅寺语录住安庆白云山香炉寺语录第五卷住安庆宝严山云际寺语录再住常

  • 全唐诗话续编·孙涛

    诗话。清人孙涛辑。二卷。涛字乐山,生卒年及生平事迹未详。此编系为续《全唐诗话》而作。书分上、下卷,冠孙涛“弁言”。总百○四条。上卷补《全唐诗话》“载其人而遗其事者”,下卷补“其人与事之俱未及载者”。辑者

  • 东归日记·方士淦

    (清)方士淦撰。方士淦,字莲舫,定远(今安徽定远)人。尝从姚鼐弟子、内阁学士鲍桂星受辞章之学。嘉庆十二年(1804年)召试举人,历官至浙江湖州知府。道光六年(1826年)以事遣戍伊犁,道光八年(1828年)释归。著有《生还诗草》、

  • 大鱼事经·佚名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借大鱼敕小鱼,以喻大比丘嘱小比丘,若小比丘不守根门,如彼小鱼随线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