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许国传

许国,字维桢,歙县人。考取乡试第一名,成为嘉靖四十四年(1565)的进士。改任庶吉士,授职为检讨。神宗做太子出宫学习,他兼任校书。等到神宗即位,他晋升为右赞善,担任日讲官。历任礼部左、右侍郎,改任吏部职,负责詹事府。

万历十一年(1583)四月,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机要事务。许国与首辅申时行交好。因为丁此吕的事与谏言者互相攻击,话语触犯了吴中行、赵用贤,因此众议鼎沸。不久,御史陈性学又重提以前的事情弹劾许国,申时行看重许国,奏请皇帝轻轻责罚陈性学。许国一再上奏请求离去,极力攻击议论的人。皇帝命令鸿胪寺宣布圣谕后,他才着手处理事务。南京给事中伍可受又弹劾许国,皇帝为此降了伍可受的官职。许国再三上奏请求离去,语言很激愤,皇帝不同意。陈性学不久出京担任了广东佥事。在此之前,皇帝为寿宫占卜,加封许国为太子太保,改任文渊阁的职务,因为云南的功绩晋升为太子太傅。许国因为父母没有安葬,请求回乡办成此事。皇帝不同意,命令他的儿子代理。御史马象乾因为弹劾宦官张鲸,被治罪,许国诚恳地救助,皇帝因此息怒接受了他的请求。

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薛敷教弹劾吴时来,南京御史王麟趾、黄仁荣上奏论说御史台的规章,言辞都侵犯了许国。许国愤怒,数次上疏驳斥涉及到主事饶伸。饶伸正攻击大学士王锡爵,公众议论也对许国不利,许国性格倔犟,遇事容易发脾气,数次与言论者较劲,没有大臣的度量,所以士人对他的舆论并不好。

第二年秋季,火落赤侵犯临洮、巩昌,西部边疆为之震动,皇帝在暖阁召见辅佐大臣当面回答问题。申时行称可以依赖通贡互市;许国说背弃盟约,公然叛逆凶恶、傲慢已达极点,应该对他们重创一次,不可以再怀柔软控。皇帝心中赞许许国的意见,而申时行执政意见不能改夺。不久,给事中任让疏论许国庸俗、鄙陋。许国上奏辩驳,皇帝剥夺了任让的俸禄。许国、申时行起初没有隔阂。而申时行刚巧被许国的门生万国钦议论,任让则是申时行的门生,所以替他的老师报复。福建的守臣报告日本勾结琉球人入侵,许国就说:“现在四边交相被侵扰,而朝廷内外的小臣争相彼此攻击,致使大臣纷纷请求离去,谁还能为国家办事呢?请求向诸位臣下申明、晓谕,让他们各自干好自己的职业,不要恣意行事。”皇帝于是下诏令严加禁止。许国对言路的人始终都是这样忿恨、厌恶。

朝廷大臣争相奏请册立的事,皇帝下圣旨打算在万历二十年(1592)举行。万历十九年秋天,工部郎张有德奏请议礼规制,皇帝恼怒,剥夺了他的俸禄。申时行恰恰在休假,许国与王家屏顾虑此时中途变故,想趁此举行典礼,引用先前的圣旨极力请求。皇帝果然不高兴,责备大臣不应当与小臣相勾结。许国自感不安,于是请求离去。五次上奏,皇帝才赐予他乘驿车回乡。过了一天,申时行也罢职,而册立的事最终停了。人们称申时行因为上疏劾论而离去,许国因为争执而离去,这是两位相臣的优劣所在。

许国在内阁任职九年,自守清廉、谨慎,所以虽屡遭攻击,也不能蒙受污秽的罪名。他去世后,被赠封为太保,谥号文穆。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八 王融谢朓·萧子显
  庄宗纪四·薛居正
  卷四十七·本纪第四十七·顺帝十·宋濂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十一、你曾静为何尊敬悦服·雍正
  第四十八回 洗禄儿中冓贻羞 写幽怨长门拟赋·蔡东藩
  卷第四十二·胡三省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纪昀
  六七三 军机大臣拟赏四库全书处人员菓单·佚名
  一六七 道路的记忆一·周作人
  王玄载传·萧子显
  韩显宗传·李延寿
  戴思恭传·张廷玉
  卷九·佚名
  卷二百七下·雍正
  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选宋诗卷三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三十四七言古诗十方岳东西船昨日东船使风下突过乘舆快于马今日西船使风上适从何来急于浪东船下时西船怨西船上时东船羡篙师劳苦自相寛明日那知风不转推篷一笑奚尔为怨迟羡速无休时沙头漠漠杏花

  • 卷一百三十三·列传第二十·宋濂

        

  • 卷七 前凉录·崔鸿

      张轨   张轨,字士彦,安定乌氏人,汉常山王耳十七世孙。祖烈,魏外黄令,父温,太官令。母陇西辛氏。轨少好学明经与同郡皇甫士安友善,拜太子舍人,与京兆杜预善,以所注《易》遗之。太康中,为尚书郎、太子洗马、中庶子,迁散骑常

  • 第十七节 郑氏亡后之台湾·陈匪石

    自甲午以前,凡吾中国之民始终不负我祖国者,台湾人也。始郑亡之年,迄甲午之岁,中间仅二百年,而台人奋身思起、求复郑氏之基业者,历史氏犹能道之。请述概略可乎?第一:康熙三十五年七月,台南新港人吴球拥朱佑龙为主,称朱明后裔起师

  • 卷之六百八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十七 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第十七·范晔

    (宣秉、张湛、王丹、王良、杜林、郭丹、吴良、承宫、郑均、赵典)◆宣秉传宣秉字巨公,冯翊云陽人。从小修养高节,显名于三辅。哀帝平帝之际,看到王莽据权专政,侵暴削弱汉室宗室,有逆乱的迹象,就逃遁隐居深山,州郡连续相召,他称病

  • ●牧令须知卷三·刚毅

    长白刚毅子良氏手辑海上葛土达子材编订 户房 ◆户房 钱谷以盘查交代为首务。应先取款目册及赋役全书看明。再将各项钱粮交代册。逐款核对。批领无讹。再查厯年奏销及盘查册。并收支库簿。及各项征收册。再查前任接收

  • 卷六十六·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六十六    明 湛若水 撰 举措四 宋真宗景德二年秋七月增置制举六科贤良方正等三科久不行至是增置为六科曰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愽通坟典达于教化才识兼茂明于体用详明

  • 论寂品第八·佚名

    尔时持心梵天。谓普行菩萨曰:族姓子。仁者以何行为行。答曰:其所行者一切有为悉无所有。而随众生所着行者,又问。一切众生所有为着行者,何谓为众生行。答曰:从诸如来之所行也。又问。计诸如来为何所行而以为行。答曰一切永

  •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七·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金刚秘密曼拏罗广大仪轨分第二之二  尔时具德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复说秘密大曼拏罗颂曰。  我今次第当演说  最上金刚曼拏罗  其相同

  • 卷第九·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九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差别品第三之五已辩能作因相。俱有因相云何。颂曰。俱有一果法  如大相所相心心随转等论曰。若有为法同得一果。可得说此为俱有因。由助彼力得一果故。其相

  • 卷第八·佚名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八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他心智纳息第三二智二解脱  明智三证净颠倒等持修  此章愿具说云何他心智。答若智修所成。是修果。依止修。已得不失。能知他相续现在欲色界

  • 卷第四十八·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四十八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如来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 初来意者前品总明果法。此品别显相德。近答前品身问。远答普光眼

  • 四分律卷第八(初分之八)·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三十舍堕法之三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丘以纯白羊毛作新卧具,诸居士见皆讥嫌言:“沙门释子!不知惭愧,无有厌足,外自称言:‘我修正法。’如是何有正法?作新白羊毛卧具,似王若

  • 五灯会元续略卷第四下·远门净柱

    明支提山嗣祖沙门 净柱 辑临济宗南岳下三十一世龙泉聪禅师法嗣北京笑岩月心德宝禅师金台吴氏子。世族锦衣。母於晴昼忽闻巨雷震地。俄顷乃诞。幼而孤苦。既冠不甘处俗。年二十二遂礼广慧寺大寂为师。祝发受具唯道是

  • 新月集·泰戈尔

    印度诗人泰戈尔1913年发表的一部诗集,共有诗四十首。它通过对洋溢着纯朴的母爱和充满着生活情趣的儿童世界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渴望自由的愿望和追求光明的理想。由于这部诗集的问世,作者被誉为“儿童诗人”。在这些作

  • 三洞枢机杂说·佚名

    多引六朝经典及故事,盖撰于唐。述导引、按摩、服药诸养生术,并混入祝咒、吐火术、服符、通真灵诸神奇方术。

  • 冯玉兰夜月泣江舟·佚名

    元杂剧剧本。简名《冯玉兰》。旦本。撰人姓名不详。剧写太守冯鸾携家赴泉州上任,乘船夜泊黄芦荡,遇巡江官屠世雄杀冯鸾,抢走其妻,仅其女冯玉兰藏在舵底幸免于难,随空舟飘荡。时都御史金圭巡抚江南,听见哭泣声,将冯玉兰接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