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土司传
天全,是古代氐羌族人的居住地。五代的孟蜀时期,在此设置了碉门、黎州、雅州、长河西、鱼通、宁远六个军民安抚司,宋朝因袭了五代孟蜀时期的设置,让这六个安抚司隶属于雅州。元朝也设置六个安抚司,隶属于土番等处宣慰司,后来改为六番招讨,又分别设置了天全招讨司。明朝初年又将上述建置合并为天全六番招讨司,隶属于四川都司。
洪武六年(1373),天全六番招讨使高英派遣儿子高敬严等人前来朝觐皇帝、进贡土产。皇帝赏赐给他们有龙纹的绮衣,任命高英为正招讨,杨藏卜为副招讨,官秩为从五品,每三年向朝廷进贡一次,皇帝都给他们很丰厚的赏赐。二十一年,杨藏卜来朝觐,向皇帝说种茶户一向与西番人相互贸易,官府每年都征收课税。近年来茶叶由官府收买,课税亏空,乞求朝廷还是随百姓的便为好,容许民间买卖。皇帝同意了。此前,高敬严继承了招讨使的职务,和杨藏卜一起上奏朝廷,请求允许他们挑选当地百姓为兵,以守卫边境,皇帝下诏同意了。高敬严等人于是招收挑选了当地的百姓,将打仗的阵法教给他们,这样他们得到了骑兵和步兵一千多人。到这次杨藏卜前来朝觐时,向皇帝奏明该事,皇帝下诏将天全六番招讨司改为武职,命令他们戍守边疆,控制西番人。三十一年,皇帝告诉左都督徐增寿说“:以前因为碉门挡住了长河西的门口,道路又险又窄,以至于人员往来跋涉很艰难,故买卖马匹很少。现今听说从碉门出枯木任场有路直抵长河西的门口,通往杂道长官司,而且道路平坦,人员往来可直达,可马上传送檄文给有关机构,让他们前去开拓此路,以便于人员往来。”
永乐二年(1404),高敬让来朝觐,并祝贺皇帝立皇太子,还派其儿子高虎入国子监学习,皇帝将衣服和被子赏赐给他。十年,高敬让派儿子高虎进京贡献马匹。当初,高虎进国子监读书,因母亲想念他而离去,现又回到国子监,皇太子命令礼部按以前的惯例给他赏赐礼物。
宣德五年(1430),六番招讨司上奏说“:以前规定每年办理乌茶五万斤,二年一次运送到碉门付给茶马司去交换马匹。现今户部又下令还要办理芽茶二千二百斤,这里是深山,土地贫瘠,采茶很艰难,请求朝廷减免该办理的茶叶数量。”皇帝下令减免乌茶只办理芽茶。十年,任命高凤管理天全六番招讨司的事务。此前,高敬让因犯罪被投进监狱,死在狱中。至此,高敬让的儿子高凤乞求允许他继承其父的官位。皇帝念他的祖先在抚绥番族人方面有功劳,就让他暂时处理招讨司事务。正统四年(1439),正式任命高凤为招讨司招讨。
正德十五年(1520),招讨高文林父子俩举兵作乱,副招讨杨世仁也帮助他们作恶。朝廷便命令四川抚按官前去讨伐。当初之时,高文林与芦山县的百姓争夺田地,挑起了争端。芦山县的知县处理问题不当,致使他们发生叛乱。过了一年,讨伐的官军斩杀了高文林,生擒了高文林的儿子高继恩,在高氏宗族中选择了一人来继承官位。
早先,天全招讨司的治所在碉门城,就是元朝时期的碉门安抚司,在雅州境内。明朝初年,宣慰余恩聪、王德贵归附朝廷,开始将安抚司降为州,设置雅州千户所,在碉门设置百户所,靠近天全六番的边界。后又设置茶课司平衡相互间的贸易。这个地方是南诏的咽喉之地,三十六番人进京朝贡时出入的必经之路。
所谓的三十六番,都是西南地区各部落,洪武初年,先后到京城,被朝廷授予职务赐给官印。朝廷在他们中设立了二个都指挥使:乌斯藏和朵甘;设立三个宣慰司:朵甘、董卜韩胡和长河西境内鱼通的宁远;设立了六个招讨司、四个万户府、十七个千户所。这些合起来共三十六种,故称三十六番。他们或者每隔三年,或者每隔五年进京朝贡一次,进京时都从雅州进入。此事详见本书的《西番传》。
猜你喜欢 卷二二0 唐紀三十六·司马光 卷一百六十 慶曆七年(丁亥,1047)·李焘 卷之一千六十七·佚名 第二节鱼塭·佚名 卷之七十七·祁韵士 御制读龚遂传·班固 尔朱天光传·魏收 邢峦传·李延寿 偏安排日事迹卷六·佚名 职官四八·徐松 职官六·徐松 卷二十四·纪昀 卷二十七·佚名 卷67·陈邦瞻 卷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