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永明王朱由榔传

顺治三年(1646)八月,清朝大军攻取汀州,逮捕唐王朱聿键。于是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巡按王化澄与旧臣吕大器等共推朱由榔为监国。其母妃王氏推辞道:“我儿不能胜任,你们还是另选能承担此任的人吧。”丁魁楚等态度更加坚决,便合谋将朱由榔迎于梧州。十月十四日,朱由榔在肇庆称监国,授丁魁楚、吕大器、瞿式耜为大学士,并分别授予其他人官职。这一月,大军攻取赣州,内侍王坤仓促之间尊奉朱由榔逃往梧州,瞿式耜等尽力相争,才回到肇庆。十一月,唐王之弟朱聿钅粤自闽经海路到粤。当时闽旧臣苏观生撤兵奔往广州,与布政使顾元镜、总兵官林察等谋立朱聿钅粤,伪号绍武,与朱由榔相抗衡。这一月朱由榔也自立于肇庆,伪号永历,并派遣兵部侍郎林佳鼎前去讨伐朱聿钅粤。恰逢大军由福建出发攻取广州,逮捕朱聿钅粤,苏观生自缢而死,祭酒梁朝钟、太仆卿霍子衡等全部死去,肇庆大为震惊,王坤又尊奉朱由榔逃至梧州。

第二年二月,朱由榔由平乐、浔州逃往桂林。丁魁楚抛弃朱由榔,逃往岑溪,投降大军。不久,平乐失守,朱由榔十分恐慌。正逢武冈总兵官刘承胤率军到达全州,王坤请求奔赴全州。瞿式耜极力劝谏,朱由榔不予采纳。于是朱由榔命瞿式耜及总兵焦琏留守桂林,封陈邦传为思恩侯,驻昭平,然后自己则投靠刘承胤军中。三月,朱由榔封刘承胤为安国公,锦衣卫指挥马吉翔等为伯。刘承胤挟持朱由榔返回武冈,改名奉天府,政事均由他决定。

这时,长沙、衡、永均已失守,湖广总督何腾蛟与侍郎严起恒逃往白牙市。六月,朱由榔派遣官员前去将何腾蛟召来,暗中命他除掉刘承胤,但因刘承胤势力很大,何腾蛟重返白牙市。大军由宝庆直趋武冈,马吉翔等挟持朱由榔逃往靖州,刘承胤则举城投降。朱由榔又逃奔柳州,经过古泥,总兵官侯性、太监庞天寿率水师前来迎接。当时正逢天雨、饥饿,而侯性对食宿准备十分充分。九月,土舍覃鸣珂作乱,在城中大肆抢掠,弓箭射到朱由榔的船上。在此之前,大军直趋桂林,焦琏拼力拒守,广州又出现紧急情况,大军往东而去,桂林才稍微安定下来。不久,湖南十三镇将郝永忠、卢鼎等都奔赴桂林,何腾蛟也到达,与瞿式耜商议给诸将划分地域,让他们各自防守。当时焦琏已收复阳朔、平乐,陈邦传收复浔州,然后合兵收复梧州,广西全省略定。十二月,朱由榔返回桂林。

五年二月,大军到达灵川,郝永忠在兴安溃败,逃回桂林,挟持朱由榔逃往柳州。大军进攻桂林,瞿式耜、何腾蛟拼力抵抗。当时南昌金声桓等反叛,投降朱由榔。八月,朱由榔到达肇庆。六年春,大军攻下湘潭,何腾蛟死难。第二年,朱由榔逃至梧州。这年十二月,大军进入桂林,瞿式耜及总督张同敞死难。朱由榔获悉,十分害怕,从梧州逃奔南宁。当时孙可望已占据滇、黔,受封为秦王。八年三月,孙可望派兵前去保卫,杀死严起恒等人。

九年二月,孙可望将朱由榔迎入安隆所,改为安龙府。随着时间的推移,朱由榔感到日益困窘紧迫,他获悉李定国与孙可望之间有隔阂,便派使者密召李定国,率军来迎。马吉翔是孙可望的党羽,侦探得知此事,大学士吴贞毓以下十余人均被处死。此事详见《吴贞毓传》。二年后,李定国在新会战败,将要由安陆进入滇。孙可望十分担心,催促朱由榔移往贵阳靠近自己。朱由榔却故意延迟动身。李定国到后,于是尊奉朱由榔由安南卫奔往云南,住在孙可望的官署中,朱由榔封李定国为晋王。孙可望因为妻儿还留在滇,未敢有所行动。第二年,朱由榔将其妻儿送回黔,孙可望于是与李定国战于三岔。孙可望的部将白文选独自骑马投奔李定国军。孙可望战败,携妻带儿奔赴长沙投降了大军。

十五年三月,大军兵分三路进入云南。李定国扼守鸡公背,截断贵州通道,其他将领防守七星关,在生界立营扎寨,牵制蜀军。大军兵出遵义,由水西攻取乌撒,守将弃关而逃,李定国连败于安陆,朱由榔逃往永昌。第二年正月三日,大军进入云南,朱由榔逃往腾越。李定国败于潞江,又逃至南甸。二十六日,抵达囊木河,此地属于缅甸境内。缅甸人勒令随从官员舍弃所有兵器,才开关放人,朱由榔一行到达蛮莫。二月,缅甸人派出四船前来迎接,随从官员自己找船,随行者六百四十余人,由陆路行走的有已故岷王之子以下九百余人,约定在缅甸会合。十八日到达井亘。黔国公沐天波等企图尊奉朱由榔逃往户、猎二河,没能成功。五月四日,缅甸人又派船前来迎接。第二天,从井亘出发,行走三日,到达阿瓦。阿瓦是缅甸酋长所居之城。又过了五日,到达赭..。而走陆路的人全被缅甸人掠去为奴,这些人大多自杀。唯有岷王之子等八十余人流入暹罗。缅甸人在赭..建造一草屋让朱由榔居住,并派兵予以防范。

十七年,李定国、白文选与缅甸人交战,索要其主,连败缅兵,缅甸始终不肯交出朱由榔。十八年五月,缅甸酋长之弟莽猛白代立为酋,哄骗朱由榔的随从官员渡河来订立盟约。他们到达之后,缅人却出兵围攻,杀死沐天波、马吉翔、王维恭、魏豹等四十二人,详情见《任国玺传》。仅朱由榔与其官属二十五人幸存。十二月,大军兵临缅境,白文选自木邦投降,李定国逃往景线,缅人将朱由榔父子送至军前。第二年四月,朱由榔死于云南。六月,李定国死,其子李嗣兴等投降。

猜你喜欢
  卷十七 漢紀九·司马光
  ●卷中(起建炎元年六月十三曰止六月终)·李纲
  卷二·王夫之
  卷第一百四十·胡三省
  大事记续编卷五十三·王祎
  崇祯朝野纪·李逊之
  今献备遗卷二十二·项笃寿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纪昀
  十国春秋卷三十四·吴任臣
  颜延之传·李延寿
  一零六、鲁平公元年为周显王四十七年·钱穆
  选举三四·徐松
  明会典序·佚名
  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六十七·彭定求

        卷167_1 【秋浦歌十七首】李白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清溪非陇水,

  • 卷一百四十七·徐世昌

    周寿昌周寿昌,字应甫,一字荇农,晚号自庵,长沙人。道光乙巳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内阁学士,署户部侍郎。有《思益堂诗钞》。秋夜独坐横胸五岳耸嵯峨,自剔残镫倚醉歌。阶下寒蛩楼上雁,十年消受此声多。山行杂

  • 提要·黎民表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六瑶石山人稿      别集类五【明】提要【臣】等谨案瑶石山人稿十六卷明黎民表撰民表字维敬从化人嘉靖甲午举人授翰林院孔目迁吏部司务以能文用为制勅房中书後加官至参议明史文苑传附

  • 越绝卷第七·袁康

      越绝外传记范伯第八   昔者,范蠡其始居楚,曰范伯。自谓衰贱,未尝世禄,故自菲薄。饮食则甘天下之无味,居则安天下之贱位。复被发佯狂,不与于世。谓大夫种曰:“三王则三皇之苖裔也,五伯乃五帝之末世也。天运历纪,千岁一至

  • 第二十九回 一炬成灰到头孽报 三帅叛命依次削平·蔡东藩

      却说晋王石敬瑭,既入潞州,即欲引军南向。契丹主耶律德光,意欲北归,乃置酒告别,举杯语敬瑭道:“我远来赴义,幸蒙天佑,累破唐军。今大事已成,我若南向,未免惊扰中原,汝可自引汉兵南下,省得人心震动。我令先锋高谟翰,率五千骑护

  • 春秋战国异辞卷四十·陈厚耀

    田齐湣王元年秦使张仪与诸侯执政会于齧桑【史田齐世家】苏秦説湣王厚以明孝髙宫室大苑囿以明得意欲敝齐而为燕 其后齐大夫多与苏秦争宠者而使人刺苏秦不死殊而走齐王使人求贼不得苏秦且死乃谓齐王曰臣即死车裂臣以

  • 卷之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之一百八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太平军两次攻占杭州亲历记·佚名

    首次在咸丰十年,岁次庚申,二月廿七日黎明破城。先将风俗谣传并设防御大略记录一二。杭州向称出过三仙二佛繁华胜地,城中难寻空地。东西二大街市面热闹,除三拨营在东小教场,在西二大空地,其余巷街充满房屋,皮昆连桥大街、荐硚

  • 卷六 礼一(吉礼 )·龙文彬

    ◎礼太祖初定天下,首开礼乐二局,广徵耆儒,分曹究讨。洪武元年,命中书省暨翰林院、太常寺定拟祀典,乃历叙沿革之由,酌定郊庙宗社议以进。礼官及诸儒臣又编集郊庙山川等仪,及古帝王祭祀感格可垂鉴戒者,名曰《存心录》。二年,诏诸

  • 十八年·佚名

    (壬戌)十八年清乾隆七年春正月1月1日○朔辛酉,下勸農綸音于諸道。1月2日○壬戌,贊善朴弼周上疏辭,別諭敦召之命。又請勿毁三聖祠院,其略曰:臣於聖批所謂正道尊賢之敎,竊有復焉。臣非敢謂聖上不正道也不尊賢也。特以處分過中之

  • ●卷下·袁袠

    ○汰异昔孔子作《春秋》,以攘夷狄;孟氏谈仁义,以辟扬墨;董生述周孔,以黜管商;韩愈着《原道》,以排佛老,而佛老之害为尤甚。愈之言曰:孟氏之功,不在禹下,然则愈之功,岂孟氏下乎!世儒支离,溺口耳之学,昧教化之原,知佛老之害,而甘心沈溺其

  • 佛说宝网经全文·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游维耶离猕猴水边交路精舍。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六万皆阿罗汉。菩萨三十亿悉一生补处。慈氏菩萨等二生补处三生补处。四生五生十生补处。十八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补处。五十生百生补

  • 中国文化及佛教于战后与欧洲民族之关系·太虚

    ──三十二年一月在荣昌各界欢迎会讲──我国六年的抗战,精神真是伟大!人民在此抗战期中,不论任何宗教徒都应当努力,使国家抗建能早日得到胜利。本人自芦沟桥的战幕揭开以来,对国家社会虽略尽微力,确值不得刚才主席的那番过

  • 卷第三·永觉元贤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三 嗣法弟子 道霈 重编 再住鼓山涌泉寺语录 大雄殿上梁。上堂。昔风穴垂语云。若立一尘。家国兴盛。野老颦蹙。不立一尘。家国丧亡。野老安怗。雪窦则谓。先竖千秋伟绩。后崇万里清风。天童则谓。

  • 鲙残篇·沈萍如

    医论。清沈懋发撰。一卷。懋发有《服食须知》 已著录。此书成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共载医论十七篇,约万五千言。提出秘授药方须审察,不可盲目使用,养生当以养阴为首务等观点。详论湿温如疟、男子热入血室、羊毛疹子

  • 衡曲麈谭·张琦

    古典戏曲论著。1卷。明人张琦著。这部论著分为“填词训”、“作家偶评”、“曲谱辨”、“情痴寤言”4个部分。张琦认为“曲也者,达其心而为言者也”,“传奇之曲,与散套异”。在“填词训”里,他着重论述了散套填词的注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澄观

    凡六十卷。唐代澄观撰。又称华严经疏、新华严经疏、清凉疏、华严大疏、大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五册。本疏叙述新译华严经(八十卷华严经)之纲要,并解释其文义。系针对当时华严宗僧多违背祖师法藏之教说,故作此书复兴祖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