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观传

王观,字尚宾,祥符人。性情耿直,颇有见地,仪表英伟,善于谈论。由乡荐进入太学,被提升为苏州知府,王观为官公正、清廉,很有威信。有一黠吏钱英屡次陷害长官,王观施以杖刑而将其处死。事情上奏朝廷,太祖派遣行人携诏褒奖王观,并以御酒慰劳。有一年庄稼欠收,许多百姓逃税,部使者催征甚急。王观便摆设酒宴,邀请各有钱人,劝他们借钱给贫民交税,言辞十分诚恳,富人们都被感动了,因而逃税得以交齐。朝廷对他的才能予以嘉奖,并张榜以励天下。担任苏州郡守的前有季亨、魏观,后有姚善、况钟,都很贤能,人称“姑苏五太守”,都在学宫被祭祀。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四 王恭 庾楷 刘牢之(子敬宣) 殷仲堪 杨佺期·房玄龄
  卷二十六·志第二·天文二·张廷玉
  安边第三十六·吴兢
  卷四(起六月,尽七月)·韩愈
  平定三逆方略卷十·佚名
  援广西篇第十一·王闿运
  卷之三百八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九·佚名
  卷一·韩菼
  卷八十下·郝经
  五四二 寄谕署两江总督萨载等再行严搜徐首发沈成濯家并访查其更名情节·佚名
  三三二 谕着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等以原衔分充文渊阁领阁直阁事等·佚名
  卷二十八·司马贞
  史记集解卷三十五·裴骃
  张凤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潘德舆

      许棠有《洞庭》诗,号为“许洞庭”。然“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语意平弱。“鸟飞应畏堕”,尤涉痕迹。惟“帆远却如”五字佳,然亦不必是洞庭诗。少陵、襄阳後,何为动此笔耶

  • 卷351 ·佚名

    苏颂 次韵孙莘老司谏见寄 虽非文史足三冬,岂类无心但有胸。 曾读丘坟叨典领,再分符竹荷矜容。 君恩欲报微萤爝,亲禄方营苟釜钟。 平日交情今楚越,徒劳瞻望景山松。 苏颂 次韵王伯益同年留别二首 

  • 提要·高翥

    【臣】等谨案菊磵集一巻宋髙翥撰翥字九万号菊磵余姚人孝宗时游士也有菊磵集二十卷久佚不存至国朝康熙二十六年其裔孙士竒于徐干学宋椠书中采得遗诗一百九首合以家藏三十二首又于他集中得十三首续得朱彝尊宋刻江湖集所

  • 卷九 晚唐三·佚名

    全唐诗续遗补卷九 晚唐三李漼 【懿宗】赏花短歌长生白,久视黄,共拜金刚不坏王。 【谓菊花也。《清异录》二】皮日休题惠山泉 【二首】丞相长思煮泉时,郡侯催发只忧迟。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马卿消瘦年纔有,陆

  • 司马光传·脱脱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父亲司马池,官至天章阁待制。司马光七岁时,凛然像成年人,听到人讲说《左氏春秋》,喜爱上了这部书,回去给家人讲解,就能讲述其中的大概要旨。自此以后手不释卷,以至不知饥渴寒暑。一次,一群小孩在庭院

  • 曹雄传·张廷玉

    曹雄,西安左卫人。弘治末年,历任都指挥佥事,为延绥副总兵。武宗即位后,由于总督杨一清的举荐,曹雄被提升为代理都督佥事,充任总兵官,镇守固原。他因为与刘瑾是同乡,便依附于刘瑾。刘瑾想广树党羽,日益亲近看重曹雄。正德四年(1

  • 论科举·梁启超

    科举弊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古者世卿,《春秋》讥之,讥世卿所以立科举也。世卿之弊,世家之子不必读书,不必知学,虽騃愚淫佚,亦循例入政。则求读书、求知学者必少,如是故上无才。齐民之裔,虽复读书,虽复知学,而格于品第,未从得官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三·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三 洪武二十四年冬十月甲寅朔,上谓羣臣曰:“为君为臣,烛理贵明,处事贵断。昔唐太宗与羣臣论教化,封德彝以为三代之後,人渐浇讹,欲化而不能,独魏徵劝太宗行之,卒致贞观之治,此可谓烛理明;宪宗欲伐吴

  • 堅白論弟五·谢绛

      堅、白、石三,可乎?  曰:不可。  【客問而主答也,下仿此。】  曰:一,可乎(四十五)?『一』當作『二』。  曰:可。  曰:何哉?  曰:無堅得白,其舉也二;無白得堅,其舉也二。【主言:目不見堅而得白,白與石爲二;手不知白而得堅

  • 丽泽论说集録防·吕祖谦

    伯父太史説经唯读诗记为成书后再刋定迄于公刘之首章尚书自秦誓上至洛诰口授为讲义其他则皆讲说所及而门人记録之者也伯父无恙时固尝以其多舛戒勿传习而终不能止伯父殁流散益广无所是正然其大义奥指盖犹頼是以存而此编

  • 卷二十三·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二十三宋 吕祖谦 撰桑扈之什桑扈【音户】刺幽王也君臣上下动无礼文焉【长乐刘氏曰君臣以言其朝廷也上下以言其风俗也朝廷风俗之礼而谓之文者尊卑异位也亲疎异情也长幼异序也内外异宜也

  • 卷十四中·吴澄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纂言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十四中    元 吴澄 撰檀弓曾子之丧浴於爨室【郑氏曰见曾元之辞易篑矫之以谦俭也礼死浴於适室孔氏曰曾子达礼之人应浴於正寝今乃浴於爨室故为非礼以正其子也

  • 左传折诸卷十四·张尚瑗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十四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防公谓之宋志南史于禅代之际故君遇弑而殂有国志书法曰宋志也齐志也梁志也皆本左传左传之文一曰谓之郑志一曰谓之宋志而用意不同郑志之书同于南史宋志之书则异矣曰郑

  •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佚名

        婆薮槃豆菩萨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观彼世界相  胜过三界道  究竟

  • 注四十二章经序·宋真宗

    宋真宗皇帝制夫至真不宰。岂隔于含灵。群动无明。自迷于正觉。是以慈悲之上圣。因谈归救之妙门。接物而利生。随机而演教。布法云而润物。揭智炬以烛幽。示忘言之言。为无说之说。四十二章经者。盖能仁训戒之辞也。自

  •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六·佚名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此一卷是悔众教罪法尔时具寿邬陀夷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时邬陀夷即以此缘。白诸苾刍。具寿。我邬陀夷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我于今者欲何所作。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

  • 伊索寓言·伊索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弗里吉亚人。据希腊历史家希罗多德记载,他原是萨摩斯岛雅德蒙的奴隶,善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后被德尔斐人杀害。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廷僧侣普拉努得斯搜集的寓言及以

  • 得配本草·严洁

    药学著作。十卷。清·严洁、施雯、洪炜全撰。刊于1761年。该书详论配伍,谓 “得一药而配数药,一药收数药之功; 配数药而治数病,数病仍一药之效”,故以 “得配”名书。全书载药647种,分部析类均同《本草纲目》。除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