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仪智传

仪智,字居真,高密人。洪武末年,被推举为耆儒,授予高密县训导,后升为莘县教谕。再升为高邮州知州,督课农业,兴办学校,吏民爱戴他。

永乐元年(1403),他升为宝庆知府。当地人很骠悍,唯独害怕仪智,互相告诫说不敢碰他。后被召回任右通政兼右中允。不久,升为湖广右布政使,后因犯罪被贬到通州服役。六年冬,湖广指挥使龚忠入京朝见,皇上问起湖湘间的老儒,龚忠说出仪智,皇上即日把他召回。仪智到后,被任为礼部左侍郎。十一年元旦,当有日食,尚书吕震请照常朝贺,仪智说不可。正好左谕德杨士奇也这么说,于是如仪智所言免朝贺。

十四年(1416),诏令吏部、翰林院选择耆儒侍奉太孙。杨士奇和蹇义首先推荐仪智。太子说:“我曾推举李继鼎,大错,悔之不及。仪智诚然是端正之士,可惜老了。”杨士奇叩头说道“:仪智以学官起家,明理守正,虽然老了,但精神不衰。廷臣中论起老成正大,还没有人超过仪智。”这一天午朝,皇上对太子说:“侍奉太孙讲读得人没有?”太子回答说“:推举礼部侍郎仪智,但还没有决定。”皇上高兴地说“:仪智虽老,但能直言,可以用。”遂命他辅导皇太孙。他每次进讲经书史籍,总是反复启迪,以端正心术为本。十九年,他八十岁了,退休,在家中去世。洪熙元年(1425),赠给他太子少保,谥号文简。

小儿子仪铭,字子新,宣宗即位后,以戴伦的推荐,被授予行在礼科给事中。九年任满,皇上念在仪智的旧劳,改任仪铭为修撰。正统三年(1438),他参预修撰《宣宗实录》,修成一卷,升为侍讲,后改为成阝王府长史。

成阝王监国,在午门视朝。廷臣弹劾王振,喊声嘈杂,不辨声音。仪铭独自闯到成阝王膝前,免冠陈奏。成阝王下令旨族诛王振,众人喧闹之声才停息。景帝即位后,他极力赞佐征伐等大事。不久以潜邸旧恩,被授予礼部右侍郎。第二年他兼任经筵官。皇上每次御临讲幄,都令宦官将金钱撒在地上,任凭讲官拾取,称为恩典。参与的文臣,除内阁高谷外,只有仪铭和俞山、俞纲、萧..、赵琬数人而已。不久他进升为南京礼部尚书。怀献太子建立,仪铭被加封为太子太保,召回任兵部尚书兼詹事。

苏州、淮安等府积雪,百姓冻饿而死的很多。沙湾筑河,役使山东、河南百姓九万人,索取民间铁器数万件。仪铭向皇上请求,多得到抚恤和宽免。有灾异发生,他说要消灾在于敬天和效法祖宗,省刑薄敛,节用爱民,他因此抄录《皇明祖训录》进呈,深受采纳和嘉奖。他去世后,谥号忠襄。

仪铭少时拜吴讷为师。他天性孝友,刚直有父亲遗风。

猜你喜欢
  王楼贺韦华传第二十·陈寿
  列传第二十九·刘昫
  志第六 礼乐六·欧阳修
  ●复社纪略卷之三·陆世仪
  东林列传卷二·陈鼎
  资治通鉴后编卷六十四·徐乾学
  资治通鉴外纪卷第八·刘恕
  卷之六百六十五·佚名
  卷之五·佚名
  ○附录五·陶希圣
  殷太师比干公墓识语·林献堂
  卷二百十三之六·雍正
  礼四二·徐松
  卷四·徐自明
  卷三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一十九·彭定求

        卷419_1 【连昌宫词】元稹   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又有墙头千叶桃,   风动落花红蔌蔌。宫边老翁为余泣,小年进食曾因入。   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阑干立。楼上楼前尽珠翠,   炫转荧煌照天

  • 香天谈薮·吴雷发

    洛阳人梨花开时,携酒其下,曰为梨花洗妆。惜洗妆诗,未有出群之才,足以称此。余尝于花落时,聚而瘗之。袭以破砚,作葬花诗曰:蝶拍莺簧当挽歌,蜂房酿酒酬高坡。蓬窠埋后无人赏,负却春光奈尔何。幽香绝艳本难知,无限荒榛又蔽之。开亦

  • 卷三十一·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三十一    元 方囘 编宫阃类 长门买赋团扇托词后妃于君王犹然妇人女子疎而不怨难矣自易之咸恒诗之关雎鸡呜其义不明而後风俗衰恩义薄居宠而自损上也而或失爱怨其所可怨不诽不乱可也 五

  • 列传第二十二 崔暹 高德政 崔昂·李百药

    崔暹,字季伦,博陵安平人,汉尚书寔之后也,世为北州着姓。父穆,州主簿。暹少为书生,避地渤海,依高乾,以妹妻乾弟慎。慎后临光州,启暹为长史。赵郡公琛镇定州,辟为开府谘议。随琛往晋阳,高祖与语说之,以兼丞相长史。高祖举兵将入洛,留

  • 序·陈继儒

    张云叟云:“顷游京师,常听司马温公、王荆公之论,于行义文史为多,唯欧阳公多谈吏事。余言:‘学者见公,莫不欲闻道德文章,今先生何教人以吏事?’公曰:‘吾子皆时才,异日临事,当自知之。大抵文学止于润身,政事可

  • 卷八十六·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八十六 唐 张守节 撰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史记八十六 曹沬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沬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故城在兖州龙邱县西北七十六里也】犹复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三十一·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一 洪武元年三月辛未朔,命翰林儒臣修《女戒》。上谓学士朱升等曰:“治天下者,修身为本,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使预政事,至于嫔嫱之属,不过备执事、侍巾栉,若宠之太过

  • 杨荫杭·周诒春

    杨荫杭 字补塘。年三十九岁。生于江苏无锡县。初毕业日本早稻田大学。光緖三十四年。游美。入本薛文尼大学。宣统元年。得法学硕士学位。宣统二年回国。任京师高等检察厅厅长。现时住址。北京顺治门内东斜街二十五号

  • 二十二年·佚名

    (戊午)二十二年清嘉慶三年春正月1月1日○丙寅朔,下綸音于八道四都曰:「豐年爲上瑞,瑞必有徵驗,人之恒言,必曰:『來年大有之驗,徵於臘前三白。』顧今立冬抵臘,七十有日,得卄七番大雪,三之倍,而又倍,積爲九而倍三,豐之瑞,瑞之徵,豈待大人

  • 此木轩四书説卷七·焦袁熹

    举人焦袁熹撰论语师冕见章论语一书皆是日用言动自然之理当然之则无一毫太过亦无一毫不及至平至实至精至宻上蔡将此章书説完一部论语极见大意与师言纯是一段生意充之则天地位而万物育不外是矣言阶言席言某某若以为周旋

  • 卷三十六·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三十六宋 魏了翁 撰士防礼二管人主馆舎汲水不说繘者防事遽释曰自此尽明衣裳论沐浴及寒尸之事云不説繘屈之者以其防事遽明知吉尚安舒汲宜説之矣云管人有司主舘舎者士既无臣所行事者是府史故知

  • 一切经音义卷第二十二·唐慧琳

      新译大方广佛花严经音义卷中    大唐沙门慧苑撰  经从第十七尽第五十  逮于无上(逮唐爱反迩雅曰逮与也与即古之预字今经意谓得预无上菩提果也)。  喉吻(吻无粉反苍颉篇吻谓唇两头边也)。  预流(珠丛

  • 卷五十六·佚名

    释三叹品第三十【经】尔时,诸天王及诸天,诸梵王及诸梵天,伊赊那天及神仙并诸天女,同时三反称叹:“快哉!快哉!慧命须菩提所说法,皆是佛出世间因缘恩力,演布是教。若有菩萨摩诃萨,行是般若波罗蜜不远离者,我辈视是人如

  • 天台智者大师传论·白马昙照

    安定 梁肃 述论曰。修释氏之训者务三而已。曰戒定惠。斯道也。始於发心。成於妙觉。经纬於三乘。道达於万行。而能事备焉。昔法王出世由一道清净。用一音演说。机感不同。所闻盖异。故五时.五味.半满.权实.偏圆.小大之义

  • 太上三天正法经·佚名

    原名《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真诰》卷五称:「道有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除六天文三天正法一卷」,皆指此书。原书一卷,今《正统道藏》本分作两种道书。一

  • 丰收·叶紫

    短篇小说。叶紫著。写于1933年5月。初载1933年6月《无名文艺月刊》创刊号。收入短篇小说集《丰收》(1935年8月上海容光书店初版)。它是叶紫的处女作和代表作。作品主人公云普叔是个勤劳淳朴、安贫知命的农民。在连年

  •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佚名

    梵名Abhidharma -sam!gi^ti-parya^ya-pa^da 。凡二十卷。印度舍利子造,唐玄奘译。又作说一切有部集异门足论。略称集异门足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为阿毗达磨六足论之一。本论系舍利子为预防佛陀入灭后之诤论而作,

  • 沙弥尼律仪要略·读体

    律学著述。明末清初读体辑集。一卷。上篇“戒律门”,所列十戒条章,依律藏“随”字函本文(指《沙弥尼戒经》)录出。下篇“威仪门”,所列二十二条则,于《大爱道比丘尼经》、《沙弥尼离戒文》及《第二分比丘尼随律威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