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金声传

金声,字正希,休宁人。年轻时好学,擅长科场文字,名倾一时。崇祯元年(1628)考中进士,初任庶吉士。第二年十一月,大清部队兵逼都城,金声意气慷慨地请求向庄烈帝当面谈当前的急务,庄烈帝就在平台召见了他。金声回来后上书说“:我虽然是读书人,但一向决心坚定地想忠义报国。得到圣明天子您的提拔以后,我日夜替陛下忧心地思索国家大事。现在敌人兵逼京都,我不能不急切地为君父效力。通州、昌平是都城的左右翼,应该用重兵防守,而天津是漕运船只的聚集地,尤其应当紧急防卫。现在天下的江湖好汉想报效国家的人不少,全靠陛下破格任用。我所认识的一个叫申甫的人就有将才。我希望借着圣天子的威灵,和他一起训练敢战兵士,为国家抵御强敌。希望陛下马上给予批准!”

申甫是一个和尚,喜欢谈军事,当时正在私制战车火器。庄烈帝采纳金声的意见,把他造的车拿进来观看,封他为都司佥书。当天又召见他,申甫回答问题合于皇上的心意,庄烈帝破格提拔他为副总兵,命令他招募新军,便宜行事。改金声为御史,给他的军队当参谋。申甫仓猝之间招募了几千人,都是一些城镇中游手好闲的青年人,所需的军装、兵器又不能及时得到。可是当时大清部队在城郊已经很长时间了,形势逼迫他立即参战,于是申甫紧急出兵驻扎在柳林。总理满桂负责统领各路兵马,申甫不肯给他当下手。满桂的士兵在民间抢劫,申甫的士兵抓了他们,满桂总是要了回去。金声把两军不和的事报告上去,庄烈帝就让金声负责协调。不久满桂阵亡,申甫接连在柳林、大井吃了败仗,于是在卢沟桥扎下车营。大清部队绕到他后边出击,驾车的士兵慌乱中不能启动车子,被差不多消灭完了,申甫自己也阵亡了。金声对他的死感到痛心,上书说申甫任职时间短,勇往直前地冲锋陷阵,所以败亡了。他的尸首上差不多满是刀箭创伤,如果不是喋血死战就不会死得这么惨。庄烈帝对他的死也感到悲伤,命令给他举行抚恤典礼。

金声耻于没立下什么战功,请求让自己率领参将董大胜的七百人,申甫余下的将领古壁的一百士兵及地方上的豪杰率领的义军几百人,把他们训练成一支队伍,给刘之纶充当奇兵,做最后的搏击,以立战功,庄烈帝不答应。不久因为清理军需事毕,缴回封印,请依法给违法者定罪,又两次上书请罢免自己,都没有得到允许。东江自从毛文龙被杀以后兵力虚弱,孤立无援。金声因为册立太子一事自请去朝鲜颁发诏书,使它跟东江联系上来,扩大海外的声势。庄烈帝虽然称赞他的意见,最后也没有听用。不久金声上书说:

“陛下从早到晚劳累,天天处理国家事务,事实上不曾天天接近天下的人才。治理国家务必要使天下人有才或无才,及才能的大小一一得到准确衡量,才可对人才加以斟酌安排。过去陛下经常召见群臣,因为问话没收获,很少能让您满意,所以就厌倦了。我愚蠢地认为陛下对下来往还不够勤,咨访还不够多,不能说召人问话没什么用。希望从今以后陛下隔天到文华殿中,命令京官、翰林、台谏及中行、评博等官轮流进去值勤,广泛地进行问讯。朝廷内外有一官半职的人员也允许他们不时进见。举凡政事的得失,军民的利病,朝廷的措施,边塞的情形,都在茶余饭后的时间里和群臣百官一道仔细讲求。天长日久,各种人的人品都会显现出来。大臣们有才无才及其才能大小,怎么能逃出您的眼力呢?”

庄烈帝还没来得及回话,金声又一次上书恳请,最后没被采纳。金声于是屡次上书请求弃官回乡去了。

后来大学士徐光启推荐金声和自己一起撰写历书,他推辞不受。召他当御史,也不赴任。八年春季朝廷起用他做山东佥事,他又两次上书极力推辞。当地很多盗贼,金声召集训练义勇队加以防卫。十六年,凤阳总督马士英派使者李章玉征调贵州部队过来讨贼,绕道抢劫江西,被乐平的军民抗击,等到达徽州,当地官吏百姓认为是贼兵,率队把他们打跑了。章玉隐瞒自己激发事变的事实,说是金声和徽州推官吴翔凤主使的。士英报告给朝廷后,金声两次上书辩解。庄烈帝察觉他没有罪,就不问了。这年冬天,朝廷纷纷推荐金声,庄烈帝就命令召用他,催促他进京觐见,他尚未动身京师就失陷了。

福王在南京即位后,破格提拔金声为左佥都御史,金声坚决不出任。大清部队打下南京后,各府都望风迎降。金声纠集士绅、百姓保卫绩溪、黄山,分派兵力扼守六座山头。宁国的丘祖德、徽州的温璜、贵池的吴应箕等很多人响应他。金声于是派使节去向唐王进表,唐王加封他为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让他总领各地的军队。他先后打下旌德、宁国等县城。本月下旬,徽州的原任御史黄澍向大清投降了,本朝官军从小路进兵,突然袭击,打败了金声。

金声被捉住后带到江宁来,他对门人江天一说:“你还有老母亲,不能死。”天一回答说:“我跟着先生起兵,能不跟着您为正义而牺牲吗!”于是两人一道死掉了。唐王追赠金声为礼部尚书,谥文毅。

天一是歙县的县学生员。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二·李延寿
  卷四十六·谷应泰
  第四十二回 廿一款恃强索诺 十九省拒约联名·蔡东藩
  卷之一千七·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七十·佚名
  卷之二十四·佚名
  ◎造像石幢·李定夷
  一二一 谕内阁着总裁大臣详议校录四库全书章程·佚名
  卷二十八·佚名
  澄斋日记 光绪廿三、廿四年丁酉、戊戌·恽毓鼎
  仪凤·周绍良
  何泽传·欧阳修
  ●宋人轶事汇编卷二十·丁传靖
  李文襄公奏疏与文移卷八·李之芳
  217.正气歌·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诗本音卷三·顾炎武

    昆山顾炎武撰国风郑缁衣之宜【鱼何反】兮敝予又改为【音譌】兮适子之馆【二十九换】兮还予授子之粲【二十八翰】兮缁衣之好【三十二晧】兮敝予又改造【三十二晧】兮适子之馆【见上】兮还予授子之粲【见上】兮缁衣之蓆

  • 卷七十·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七十目録牧养类书鼂说之考牧图後【宋苏轼】伯时彭蠡春牧图【宋黄庭坚】李唐春牧图【元任士林】题放牧图【元丁立四首】题耕牧图【元郑允端】题韩干野牧图【明张凤翼】题竹石牧牛【宋黄

  • 安邑坊女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安邑坊女,生平不详。 幽恨诗 安邑坊女 卜得上峡日, 秋江风浪多。 巴陵一夜雨, 肠断木兰歌。 安邑坊女诗鉴赏 杨慎认为:“诗盛于唐 ,其作者往往托于传奇小 说、神仙幽怪以传于后,故其诗大有绝妙古今一字千金者 。”

  • 卷三十二·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三十二 【起癸丑梁武帝中大通五年魏孝武帝永熙二年○尽丁卯梁武帝太清元年魏文帝大统十三年东魏孝静帝武定五年】凡十五年

  • 四五四 山西巡抚巴延三奏遵旨派员访查王锡侯所作《字贯》一书折·佚名

    四五四 山西巡抚巴延三奏遵旨派员访查王锡侯所作《字贯》一书折乾隆四十二年十一月十八日臣巴延三跪奏,为钦奉上谕事。乾隆四十二年十月二十一日奉上谕,海成奏据新昌县民王泷南呈首举人王锡侯删改字典,另刻《字贯》。等

  • 卷六十二·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六十二正蓝旗有名位希姓蒙果资氏拜新舒克都理氏阿克善费佳氏达音阿塔穆氏阿弼喀西法齐氏伊思瑚孔尼喇氏图绶武密札氏敦铎倭彻勒氏倭赫讷多兴氏古尔蒙额博都理氏博伦泰何齐拉氏兑楼

  •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卷六·允秘

    传四【亲王】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传济尔哈朗追封和硕庄亲王舒尔哈齐第六子舒尔哈齐显祖宣皇帝第三子太祖髙皇帝母弟初封贝勒嵗丁未东海瓦尔喀部斐悠城长防穆特赫苦乌拉部长之虐乞归附太祖命舒尔哈齐同贝勒褚英代善往收

  • 序·温达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御制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序朕只承天眷懋绍祖宗丕基为亿兆生民主薄海内外皆吾赤子虽越在边徼荒服之地倘有一隅之弗宁一夫之弗获不忍恝然视也西北塞外喀尔喀七旗与厄鲁特四部落并号雄藩同奉职贡非一

  • 第八章 刘知幾与章学诚之史学·金毓黻

    吾国史家,能自造一史垂之百代,实始于司马迁,而成于班固,故吾前撰专章述之。至取诸家所作之史,为之阐明义例,商榷利病,则又始于刘知幾,而章学诚继之,前之马、班为作史家,未必不能评史,后之刘、章为评史家,亦尝有意于作史,必合而一之

  • 鲁迅翁杂忆·许寿裳

    夏丏尊我认识鲁迅翁,还在他没有鲁迅的笔名以前。我和他在杭州两级师范学校相识,晨夕相共者好几年,时候是前清宣统年间。那时他名叫周树人,字豫才,学校里大家叫他周先生。那时两级师范学校有许多功课是聘用日本人为教师的,教

  • 《陈书》简介·姚思廉

    《陈书》唐&middot;姚思廉 撰《陈书》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陈书》共三十六卷,其中本纪六卷,列传三十卷,无表志。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陈朝封建

  • (二十一)朱子论格物·钱穆

    以上分章略述朱子所论各项心学工夫,其言静敬,言涵养省察,大体是承袭前人,而加以一番审辨与论定。其言克己与立志,则创辟新义,有未为北宋以来理学诸家所特加重视者。然朱子论心学工夫最要着意所在,则为致知。悬举知识之追寻一

  • 覆魏斯逸書·欧阳竟无

    三十余年,得公賜書,無任愉快。顧賜在二月朔,而覆乃在五月下弦者,講學之說,不容不慎也。且有須俟數文脫稿後意乃得達者,最要是《大密嚴經敘》文,乃漸晚年論定之學說。文成而清明節近,歸宜黃修先人墓。十有八年,一親鄉裡,傷心慘目

  • 辩中边论述记卷中·窥基

    翻经沙门基撰辩真实品第三不妄名真。非虚称实。体即十种。若有若无称彼法而论故名真实。此品广释名辩真实品。虽辩相品已辩三性。前依境说。今说于境起行。而说以三性为依显余九真实故。论曰。已辩其障当说真实。述曰

  • 地理啖蔗录·袁守定

    《地理啖蔗录》是由清朝乾隆年间著名的风水学大师袁守定编撰。书中广录博辑,旁征博引,用各种例证,从阴阳五行与龙脉的关系、龙脉各穴的形状及其扦葬后的吉凶等方面论述了堪舆风水原理,是堪舆“形派”中的理论和实践完美结

  • 希夷梦·汪寄

    清代白话长篇神魔小说,又名《海国春秋》,四十卷四十回。清汪寄撰。此书现存版本主要有:清嘉庆十四年刊本堂藏板本;光绪四年戊寅翠筠山房刊小本,首《南游两经蜉蝣墓并获希夷梦稿记》,绣像十一幅,前图后赞。本书结构新

  •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佚名

    杨乃武与小白菜,是清末四大疑案之一。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十月,浙江省余杭县所在地余杭镇发生一起命案,豆腐店伙计葛品连暴病身亡。知县刘锡彤怀疑本县举人杨乃武诱奸葛品连之妻毕秀姑,毒毙葛品连,对杨乃武与毕秀姑重刑

  • 孔子的智慧·林语堂

    《孔子的智慧》为林语堂文集之一,共分11章,其中《孔子传》首次把孔子的传记译成英文,这是孔子最早的传记,也是孔子惟一的传记,依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孔子世家》英译;《中庸》给儒学系统一个完整适当的基础;《大学》虽然在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