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应麟传
姜应麟,字泰符,浙江慈溪人。父亲国华,嘉靖年间进士。任陕西参议,以廉洁闻名。
姜应麟万历十一年(1583)中进士,改为庶吉士,授职户科给事中。郑贵妃得到皇上特殊宠爱,生下儿子常洵,被晋封为皇贵妃。而王恭妃所生育的皇长子已五岁,没有晋封什么。中外纷纷攘攘,怀疑皇上想立常洵。十四年二月,姜应麟首先上疏说:“礼仪贵在区别疑忌,事情应当谨慎对待开始。贵妃所生的陛下第三个儿子犹如太子居位中宫,恭妃所生育的长子反而居于他之下。于伦理则不顺,于人心则不安,传之天下万世则不正,这不是重视储君,安定众心的本意。请求皇上仔细想想,收回成命。或者有违自己的情意,那就请先分封恭妃为皇贵妃,而后封郑妃,则于礼不违,于情也可接受。我议论的还是小事,没有触及到根本。陛下真要正名份,别疑忌,莫过听从阁臣的建议,册立长子为太子,以定下天下的根本,那么大臣、百姓的愿望有所慰藉,国家可以庆祝长久了。”上奏到了皇上手上,他异常震惊,把奏章掷到地上,把宦官都叫了来,说:“册封贵妃,与东宫没有关系,科臣为何讥笑我?”用手不停地捶案。宦官围着他叩头,皇上才稍稍有些消气,于是降旨说:“贵妃恭敬勤劳,特加特殊封号。立储君自有长幼,姜应麟怀疑皇上,把他降到最边远的地方任杂职。”于是,姜应麟到大同广昌任典史。吏部员外郎沈瞡、刑部主事孙如法接着上疏,都得罪了皇上。两京为他们申辩的奏疏有数十件,皇上都不予理睬。从此,议论者更多,都拿“立储君自应当有长幼”的话责备皇上。皇上虽然极为讨厌,也没有办法。
姜应麟在广昌居住了四年,后任余干知县,因为父亲去世归家。服完丧事,回到京城,恰好吏部数次因为推举提意见的御史诸臣被皇上严厉责备,姜应麟于是没有得到任用。在家居住了二十年。光宗继位,起用为太仆少卿。给事中薛凤翔弹劾姜应麟人老多病失礼,姜应麟于是声称有病,辞职归家。崇祯三年(1630)死去,赠为太常卿。
猜你喜欢 志第四十八 艺文二·欧阳修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五十一·乾隆 卷之三百七十五·佚名 卷之五百二·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卷八十七上下·郝经 卷一·佚名 五八七 江苏巡抚杨魁奏查出颜季亨所撰书四本并通饬各属查追板片折·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七·杜大珪 姚兴传·房玄龄 中宗本纪·欧阳修 弇山堂别集卷八十二·王世贞 第六节 韦后乱政·吕思勉 二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