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顾翵传

顾瞞,字华玉,上元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授广平知县,后连续晋升为南京吏部主事、郎中。正德四年(1509)出任开封知府,多次与镇守太监廖堂、王宏不和,被捕下锦衣卫狱,贬全州知州。在全州任期满,调任台州知府。后历任浙江左布政使,山西、湖广巡抚,右副都御史,所到之处,其声名卓著。调任吏部右侍郎,后改工部右侍郎,负责显陵工程,工竣后调任南京刑部尚书。罢职归家,终年七十余岁。

顾瞞年少时就以才华而闻名,与李梦阳、何景明不相上下。为人谦虚,好交结士人,总怕自己不如他们。在浙江时,仰慕孙太初一元,但未得见。有天他穿着道服,打扮成儒生模样,游于西湖之上,月下见一小船停泊在断桥下,船上有一僧、一鹤、一童子正在烧茶。瞞笑道:“此必太初。”便令船靠近他们,从此与孙太初经常往来不断。瞞在任湖广巡抚时,爱王廷陈之才,想与他会见,廷陈不愿。瞞侦察到廷陈出游,猝不及防地拜访于途中,廷陈躲避不及,从此二人交往不断。瞞归乡后,建“息园”一座,内有客房,常常客满。

瞞的堂弟顾王栗,字英玉,任河南副使,归来后住在“息园”旁一小楼内,以教授学生为生。瞞时时与客人豪饮、歌乐齐鸣。呼..参加,王栗不来,可见其孤僻。

瞞与同乡人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其后又有宝应的朱应登,并称“四大家”。瞞之诗仿效唐人,注重情调。王韦的诗委婉华丽而失于纤弱。沂诗与韦相同。应登才思如泉涌一般,落笔千言。瞞与应登偏向于李梦阳,而韦、沂则颇不以为然。沂、韦、应登三人的仕途都不如顾瞞。陈沂字鲁南,正德中进士。王韦字钦佩,弘治年间中进士。朱应登字升之,弘治中进士。

南京自洪武、永乐初以来,文章讲求风雅的气氛不隆,自瞞主持词坛以后,士大夫们争相附会风雅,诗的格调大为改观,直到明末还是如此。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五十四·列传第一百一十三·脱脱
  卷三十五·志第十六·礼八·脱脱
  卷一八六 唐紀二·司马光
  ○胡中藻之狱·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九·佚名
  卷之二百五·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卷之三百七·佚名
  通志卷一百六·郑樵
  卷四十四·司马迁
  一三 炼度·周作人
  第七章 法国乐魁索城·林语堂
  ●皇朝通典卷三十三·佚名
  卷二百二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全闽诗话卷八·郑方坤

    ○明曹学佺明三百年诗凡屡变洪永诸家称极盛微嫌尚沿元习迨宣徳十子一变而为晚唐成化诸公再变而为宋弘正间三变而为盛唐嘉靖初八才子四变而为初唐皇甫兄弟五变而为中唐至七才子已六变矣乆之公安七变而为杨陆所趋卑下竟

  • 今传是楼诗话 八·王揖唐

    二八一、延之一字遂初,其诗见于《诗人五屑》者,《寄友人》云:“胸中襞积千般事,到得相逢一语无。”又《台州秩满而归》云:“送客渐稀城渐远,归途应减两三程。”又有云:“去年江南荒,趁逐过江北。江

  • 卷十五·韩淲

    钦定四库全书 涧泉集卷十五      宋 韩淲 撰五言絶句 明皇揽镜而言吾虽瘠天下肥矣 引镜吾虽瘠韩休谏疏多君心在天下欢乐竟如何高祖令李密迎见秦王李密不敢仰视 甲马幽州路英雄不自量凯歌迎劳处方识小秦王 霍

  • 皇明诗选卷之一·陈子龙

    李雯舒章氏云间陈子龙卧子氏同撰宋征舆辕文氏古乐府袁凯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王廷陈张时彻李攀龙王世贞吴国伦刘凤冯时可张溥◆袁凯 【字景文华亭人洪武中征为御史永乐初伪为狂疾放归终于家所著有海叟集】【辕文曰景文

  • 卷七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七十六岩类五言古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唐】李 白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蓬壶虽冥絶鸾鹤心悠然归来桃花岩得憇云窗眠对岭人共语饮潭猿相连时升翠微上邈若罗浮巅两岑抱东壑一嶂横

  • 李益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益( 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八岁时,逢安史之乱,西北地区常受到外族侵扰,李益离开家乡。唐代宗大历四年( 769)中进士,历任象郑县尉等职位低下的小官。其后弃官而去,游燕、赵间,在藩镇帐下任幕僚十八

  • 卷九十三 天禧三年(己未,1019)·李焘

      起真宗天禧三年正月盡是年六月   春正月甲子,三司假內藏紬萬五千疋。   丁卯,翰林學士錢惟演等四人權同知貢舉。   賜秦州永寧寨蕃僧策淩班珠爾、伊朗頗斡二人紫衣,以部署曹瑋言其屢經指使故也。   乙亥,諸路

  • 资治通鉴后编卷十六·徐乾学

    宋纪十六【起黓执徐十月尽阏逄敦牂六月凡一年有竒】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徳睿烈大明广孝皇帝淳化四年冬十月庚申尚书左丞张齐贤出知定州齐贤自言母孙氏年八十五抱羸疾不愿离左右帝许之齐贤在相位时母入谒禁中帝叹其夀

  • 续明纪事本末卷之四·倪在田

    四镇之乱 崇祯十七年春三月,封总兵官黄得功靖南伯,刘良佐、刘泽清实进一级,檄之入援。得功字浒山,陕西榆林卫人;膂力绝伦。少孤贫,从军敢战,积功至大将。所将不三万,屡与闯、献角。临阵角巾酣饮,运双刃奋击如飞;人呼「黄闯子」

  • 卷三十六·佚名

    九月初七日(辛未),阿桂奏言:臣与福康安前在金川军营相处日久,四十九年,又同在石峰堡剿贼,深知其办理军务及临阵克敌,并非畏葸怯懦之人。此次前赴台湾督办,其主见如何,臣虽无由得知,但悉心揣度其奏请添兵,自为速于完事起见。缘逆匪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佚名

    弘治八年七月辛巳朔孟秋享太庙 遣内官祭司神 秦府保安王诚潢薨王庄简王嫡子母妃陈氏天顺六年生成化七年封为长子十四年袭保安王至是薨年三十四讣闻辍朝一日赐祭葬如例谥曰荣穆 壬午罚吏部尚书耿裕左侍郎周经右侍郎秦

  • 卷三十八·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三十八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三十五 魏臣 刘劭  傅嘏 刘劭字孔才广平邯郸人也建安中为计吏诣许太史上言正旦当日蚀劭时在尚书令荀彧所坐者数十人或云当废朝或云

  • 赵阿哥潘传·宋濂

    赵阿哥潘,土波思乌思臧掇族人。其先祖归附于宋朝,因赐姓赵,世代居于临洮。其祖父名巴命,为羌族之最富者。其父名阿哥昌,在金朝贞..年间因有军功而官至熙河节度使,金亡后率其所部归附蒙古,任叠州安抚使,年八十而卒。阿哥潘以孝

  • 卷一百六十五·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六十五 朱批柏之蕃奏摺 雍正四年五月二十日山东兖州总兵官【臣】柏之蕃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蒙 皇上天恩畀以封疆重寄深惭逾分夙夜冰兢惟有清 白自矢毫无欺隐以图仰报 皇上知遇之恩【

  • 卷五十八·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五十八宋 徐天麟 撰兵三兵占汉中四星曰天驷旁一星曰王梁王梁策马车骑满野【天文志】岁星所在国不可伐可以伐人【天文志】见欃云如牛枪云如马枪欃棓彗异状其殃一也必有破国【天文志】日方南太

  • 卷一百二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一百二十九刑部四祭祀明律祭享凡大祀及庙享所司不将祭祀日期预先告示诸衙门者笞五十因而失误行事者杖一百其已承告示而失误者罪坐失误之人 若百官已受誓戒而吊丧问疾判署刑杀文书及预筵宴者皆罚

  • 名教·方以智

    好名而畏死,人诚无奈其情何。然圣人之所以补救天地,使万世安生,正惟恐天下之不好名而畏死也。明知好名之末流,故又使好“不好名之名”,自立忠信、廉知、退让、仁勇诸名;其救世也,利十之九,弊十之一。而又以无上之名救之,放光动

  • 黄帝阴符经注·张果

    一卷。唐张果撰。张果,据《旧唐书·方伎列传》称,不知何许人,武则天时隐于中条山,往来汾 (临汾)、晋 (太原)间,时人传说他有长生秘术,武则天遣使召之,诈死未应。唐开元二十一年 (733年),有人在恒州 (今大同市东)山中见到他,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