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兰庭集原序

诗自国风以降言选者称汉魏言律者独称唐而已为选而不宗汉魏非选也为律而不宗唐非律也选岂易言哉自梁昭明太子选汉魏以来诸杰作者成集而诗以选称矣律亦岂易言哉自唐诸作者因时所尚分为五言七言皆以对偶切实音韵谐协者中其律而诗以律称矣则欲学诗者舎古人奚取法哉然后人拟之者不失之陈则失之浅调格似矣而音响则未然也音响似矣而意趣则未易及也由古及今以诗名家者几何人哉姑苏自我朝以来文运与时大兴以诗鸣者则有髙君季迪杨君孟载为尤二君之诗言选则入于汉魏言律则入于唐音响调格宛然相合而意趣或有过之虽识者莫能辨其异也余友谢孔昭氏自少即嗜诗得二君之旨趣故其为诗不茍必拟于古人调格似矣而音响之不入者不作也音响似矣而意趣之不佳者不作也不作则已作则必欲如古人焉是将骎骎乎汉魏唐者也今编其槀分为选诗律诗絶句凡若干首属余为序余岂知诗者哉然闻志于古者志古人也诗而逼于汉魏唐之作则虽以今之诗为汉魏唐之诗可也诗而不能效古其如古人何哉孔昭有志于古而用意若此苏人翕然称之则苏人以诗名家而不絶者将不系于孔昭乎愧余非能诗者不足以知之姑叙所闻于简以塞其请云癸未嵗七月既望汝南周传叙

书云诗言志心之所之之谓志诗者言其心之所之者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有诸内而形诸外也心之所之之不同而其诗亦有忧抑伤感愤怨悲戚喜乐和悦之异观其诗则知其所志矣故穷夫出妇逐臣逆旅必多忧抑伤感愤怨悲戚之言骚人胜士富翁贵客必多和悦喜乐之语非才之优劣而诗之不同也心之所之之不同也观其志则知其人矣虽然世道有升降风气有盛衰而其诗亦因而随之者有矣其言之喜乐和悦者大抵多盛世之音也其不然者则其人有大过人而不系于时者也又岂可一于心之所之而然乎呜呼诗之言志有不同如是耶诗之言志虽不同然其同者则同乎得其性情之正也诗而不得其性情之正则不足以言诗矣欲得其性情之正非学问之功其不可得乎诗而得性情之正斯可以言诗矣余少也亦尝执笔而学言也由其志之卑陋而又无学问之功其所言恶能得其性情之正哉今观夫谢君孔昭之诗凡二百余篇其忧抑伤感愤怨悲戚而不伤也喜乐而不流也英英乎其风韵也翩翩乎其英俊也皜皜乎其洁白也而又皆得其性情之正噫非有学问之功者其能然乎余方自愧有不可企及之叹而又命余叙其篇目余非能诗者将何所言乎姑书诗之言志者以为叙云永乐元年五月十日浚仪张肯序

猜你喜欢
  卷九·董康
  第三十出 会真·李渔
  第二十二出 筹饷·李渔
  ◆元总管淮(金囦吟)·顾嗣立
  第一折·秦简夫
  ●词话序·沈雄
  续集巻五·黄昇
  二集卷八十三·乾隆
  散花庵词·黄昇
  序·陈岩
  卷三·钱子正
  卷三十·曹学佺
  卷一百·吴之振
  宛陵羣英集巻十二·汪泽民
  卷七·方干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黄廷璹·唐圭璋

      廷璹号双溪。   解连环   乍寒帘幕。愁灯花正结,又还轻落。弄瘦影、瓶里梅梢,为谁缀陇头,向来新萼。万古千今。算惟有、别情难托。把潘郎鬓绿,尽付雁声,几度寥寞。   扁辰暮江旧泊。记携觞就折,烟翠犹弱。温过却

  • 卷三百八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八十一槟榔类五言古忽见槟榔       【北周】庾 信緑房千子熟紫穂百花开莫言行万里曾经相识来食防榔         【宋】苏 轼月照无枝林夜栋立万础眇眇云间扇防此

  • 唐朝新定诗体·崔融

    ○十体一形似体。二质气体。三情理体。四直置体。五雕藻体。六映带体。七飞动体。八婉转体。九清切体。十菁华体。一、形似体。形似体者,谓貌其形而得其似可以妙求,难以粗测者是。诗云:“风花无定影,露竹有余清。&rd

  • 卷之三百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一一一二 浙江巡抚福崧奏覆本年搜缴《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佚名

    一一一二 浙江巡抚福崧奏覆本年搜缴《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乾隆五十年十月二十五日浙江巡抚臣福崧跪奏,为遵旨搜缴《纲目续编》,恭折汇奏事。恭照前奉颁发《通鉴纲目续编》改本一部,钦奉谕旨,令将抽改若干部年终汇奏一次

  • 李玉传·张廷玉

    李玉,六安卫千户,善于针灸疗法。有人患头痛病,疼痛难忍,甚至震雷也听不见。玉诊视后说“:这是虫在吃脑。”把各种杀虫药合研为粉末,吹入鼻中,虫都从眼耳口鼻中出来,病就好了。有人脚跛,扶双杖来求他治疗,玉给他针疗,立即弃杖行走

  • 野史无文卷十八(阙)·郑达

    当今巡幸东南(阙)

  • 卷一百五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七经籍考经【经解 四书】宋史艺文志经解类五十八部七百五十三卷【不着録者九部一百四十六卷】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明史艺文志诸经类四十三部三十四卷四书类五十九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三·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三 洪武十六年三月甲辰朔,上以云南平,命长兴侯耿炳文往谕征南将军颍川侯傅友德、左副将军永昌侯蓝玉、右副将军西平侯沐英曰:“卿等久劳于外,今蛮夷已平,可以班师。若迟速之期,宜自审度。”

  • 卷一·黄中松

    钦定四库全书 诗疑辨证卷一 上海黄中松撰 诗序 诗序之作说者不同谓为子夏作者郑康成之释南陔【云子夏序诗篇义合论】王子邕之注家语【家语子夏习於诗而通其义注云子夏所序诗今之毛诗是也】梁昭明之编文选是也谓子夏

  • 華嚴經十回向品·欧阳竟无

      法之至真實者.其唯回向乎。三界唯心.卽心卽界.普賢行願.卽願卽行.有漏生於識   種.無漏集於心願.誰有智者不修回向。大乘之所以大者.其唯回向乎。一己故小.衆   生故大.故爲人學是大乘學.生心動念唯一切衆生.

  • 摩诃般若钞经卷第三·佚名

    秦天竺沙门昙摩蜱共竺佛念译善权品第四尔时,弥勒菩萨谓须菩提:“若有菩萨摩诃萨劝助为福,出入布施、持戒自守者上,其福转尊极上,无过菩萨摩诃萨劝助福德。”须菩提语弥勒菩萨:“复有菩萨摩诃萨,阿僧祇刹土诸

  • 佛说栴檀树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汉录  闻如是。一时佛从比丘。在维耶梨国。有迦罗越。奉佛明法。请佛供养佛咒愿毕。迦罗越。于佛前肃然。愿闻法义。佛便笑。五色光从口而出。绕身三匝。还从顶入。阿难整衣服。叉手白佛言。佛不妄笑。

  • 华严经传记卷第四·法藏

    京兆崇福寺僧沙门法藏集讽诵第七·释普圆·释普济·释辨才·释慧悟·释昙义·苑律师·中天竺日照三藏·居士樊玄智·于阗国沙弥般若弥迦·京师人姓王(

  • 卷第十六·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十六目录 大鉴下第十三世 · 黄龙慧南禅师法嗣下五十九人 ·石霜琳禅师 ·开元子琦禅师 ·上蓝顺禅师 ·三祖法宗禅师 ·四祖法演禅师 ·五祖晓常禅师 &midd

  • 雪關禪師語錄卷之八·雪关智訚

    門人成巒錄法孫開詗編文示修念佛三昧文娑婆苦海,回頭彼岸非遙;清泰樂邦,舉念家鄉便到。世尊金口極讚、彌陀寶號易持,上根者,悟唯心之淨土,生即不生;中下者,乘弘誓之慈舟,度無不度。十念尚躋安養,深信豈阻疑城?四花孕質,不落垢穢之

  • 龚自珍全集·龚自珍

    近代诗文合集。龚自珍著。初名《定盦文集》,9卷。龚自珍,号定庵,清代 思想家、文学家,今文经学派学者,主张“通经致用”。一 生共留下散文300余篇,诗词近800首,其诗文多针对 时弊,具有叛逆精神。文如《明良论》、《乙

  • 老舍自传·老舍

    徐德明编。1995年9月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为该社“名人自传丛书”之一。摘选老舍的自述性文字(包括散文、书信、诗作等)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合并、删节、组合,分8章按年代顺序展示了老舍的一生。附录有舒乙的《再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