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曰:为人不可信妇言听信妇言起祸端只因错断孙公子一朝事起后悔难闲话丢开,书接前情:却说韩氏夫人一听蔡知县之言,说道:“老爷不必忧心。今日虽将孙继高问成死罪,赵府现有他的呈词,继高又有口供,院司都有批辞。这也不是咱的意 
- 且说吕纯阳祖师,来在东土,普济凡人。那日,腾云经过杭州地界,又只见毫光冲天,光耀宇宙,不免下界查看。原来便是何氏小姐,前番被我点化一次,假装赎药,指点一番。小姐心悟本是仙风道骨,如今劝了爹娘,一同修行办道。谁知员外夫妇二人 
-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二十权德舆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略阳人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裵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历兵部吏部侍郎 
-              【西地锦】(生)更深寂静(什静)断人行,心闷恹恹为着人情。(旦)那为二边好恩爱,果然色胆不惊。恁今相惜如惜金。(生)恩爱做卜海样深。(旦)今冥还恁鸳鸯债。(生)风流做鬼也甘心。(旦)三哥,你共阮爹赤水收租(庄),因乜先返来?(生)娘 
-   ○地理六    湖广等处行中书省,领路三十二、府二、州十三、安抚司十五、军三、属州十五、属县一百四十二。蛮夷土官府州县等,不在此数。    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司。    武昌路。上。宋鄂州,属荆州北路。至元十 
- 王爵生,莱阳人,清法部侍郎。虽非清流,而颇奉公守法。任京曹十余年,无所表见而以善书之名洋溢于京城之中。凡银号、钱庄、酒楼、茶馆、绸缎布店、洋广杂货之牌匾、对联几无一非王之笔迹。有滑稽者为作一对语云:“有匾皆书 
- 一四八七 山西巡抚蒋兆奎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等情折乾隆五十八年十一月初六日山西巡抚臣蒋兆奎跪奏,为遵例汇奏事。窃查《通鉴纲目续编》例应将流传讹错之处挖改更正,年底汇缴,又文武各官不许建立去思、德政等碑 
- 窦炽,字光成,扶风平陵人,后汉大鸿胪窦章的后代。窦章的儿子窦统,汉灵帝时任雁门太守,为躲避窦武因诛杀宦官给家庭带来的灾难,窦统逃向匈奴,成为部落大人。后魏向南迁徙,他的子孙因而在代地定居,朝廷给他们赐姓纥豆陵氏。世代在 
- (戊寅)十一年大明萬曆六年春正月1月2日○甲寅,忠淸監司馳啓:「庇仁呈,去十一月二十八日爲始,大風大雪,至十二月初二日,海水洶湧如鳴,海邊生魚生蛤等物,自大洋隨潮水浮來,海岸沙際平衍處堆積,介介連絡,或全死或未死,村民男女負戴絡繹 
- 子曰:霜,金气也;露,星月之气也。露结为霜,非也。雷由阴阳相薄而成,盖沴气也。子曰:雨水冰,上温而下寒也;陨霜不杀草,上寒而下温也。子曰:日月之为物,阴阳发见之尤盛者也。刘安节问:人有死于雷霆者,无乃素积不善,常歉然于其心,忽然闻震 
- 【朱子刊误古文】元 董鼎 撰孝经【善事父母为孝人之行莫大于孝尧舜大圣人也其道不过孝悌而已禹汤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壹以此道此书乃曽子闻于孔子而曽子门人又以所闻于曽子者合而记之以为一经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皆当受用 
-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要义卷三宋 魏了翁 撰大禹谟【一】禹加大字并尧禹皆为虞书此舜史所录史加大其功使异于臯陶于此独加大字与臯陶并言故也谟谋释诂文此三篇皆是舜史所录上取尧事下录禹功善于尧之知已又美所禅得人故包 
-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四十九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静虑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苦圣谛若常若无常。不应观集灭道圣谛若常若无常。何以故?苦圣谛苦圣谛 
-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僧俱千二百五十。是时难提优婆塞。与五百优婆塞。出王舍城上耆阇崛山。往诣佛所头面礼足。长跪叉手问佛。大德。愿闻优婆塞五戒。毁犯正戒有何 
- 地狱品之七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焦热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彼处名为无终没入。是彼地狱第九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有人盗杀邪行饮酒妄语。乐行多作。业及果报。如前所说。复有邪见身口意 
- 经律异相卷第四(应始终佛部第一)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得道师宗一 ·托生王宫二·现迹成道三  ·阿难问葬法四 ·现般涅槃五·摩耶五衰相现六得道师宗一如来昔在久远劫时 
- 一卷。明张鼐撰。张鼐字世调,号侗初,明代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县)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迁司业。天启(1621—1627)时屡迁少詹事,陈言十事,语斥近习,遭魏忠贤忌恨,擢南京礼部右侍郎,上疏引疾,忠 
- 十卷,清王心敬著。书中认为“学《易》可以无大过,是孔子明《易》之切于人身,即是可以知四圣人系《易》之本旨,并可以识学《易》之要领。“故认定《易》为人事之书,书中所言阴阳消长,只是一个影子。讲《易》离开阴阳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