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魏允贞传

魏允贞,字懋忠,南乐人。万历五年(1577)中进士,授职荆州推官。大学士张居正回家安葬,群吏争先恐后赶去,魏允贞一个人没有去,而且还鞭打他的仆人。

评定政绩时他列为最佳一等,升为御史。吏部尚书梁梦龙被罢官。魏允贞说:“吏部官职重要,过去都在会同推荐选任之前,有关官吏都受到当政之人和司礼中官的影响,所以任用了一些不恰当的人。”皇帝接受了他的意见,特地任用严清,中外感到信服。不久,他弹劾兵部尚书吴兑,吴兑引咎辞职。

过了不久,他上疏陈明有关时弊的四事,说:“自从张居正窃取权柄,吏、兵二部升迁、授职须先报告他,所以任用的都是与他有私交的人。陛下应当与辅臣好好考察两部的负责人,让他们有自己管辖的事宜。使辅臣不要侵犯部臣的权力而谋取私利,部臣也不能乘辅臣的空隙自行其私,则官风自会整肃。自从张居正的三个儿子连连进入制科,遗留的祸患到现在还未停止。请从今天开始辅臣子弟中了进士,等到离职后才允许参加廷试,或许可以使宠幸之门稍有杜绝。自从张居正讨厌听到正直的言论,每遇到科道员有空缺,都选择才性便于利用、善于谄媚、迎逢的人授给,致使正当的言论听不到了,小人得志。从现在开始考察、选任官吏时,陛下应该严厉告诫有关部门,不要重蹈故辙。自从与俺答互市以后,边备松弛。三军的月饷,克扣一半以充市场赏赐,又克扣另一半给达官要人,士兵没有隔夜的粮,怎么能抵御边寇呢?来自辽东的战功,尤其到了令人惊异的程度。军队的声誉日益振奋,而人口天天比过去有所减少。奏报失实,升迁出格,赏罚无章,何以能卫国?”奏疏上传后,皇上把它下到都察院。

先前,张居正对其子有私心,其他辅臣吕调阳儿子兴周,张四维儿子泰征、甲征,申行时儿子用懋,都相继举进士。甲征、用懋即将廷试,魏允贞的上疏刚好送上。张四维大怒,说:“臣在政府做事,没有什么不应当听说的。因为前人行私,就不让臣过问吏、兵二部事,这不是制度。”因而为他儿子辩诬,而且乞求告老回乡。申时行也上疏争辩,皇上一同安慰挽留,责备魏允贞言词过当。户部员外郎李三才上奏认为魏允贞是对的,他俩一同被贬官调出京城。魏允贞得到许州判官。给事中、御史周邦杰、赵卿等上疏申说救助,皇上一概不予接纳。魏允贞虽然被贬,但从此辅臣当权时,其子没有再登进士的。过了很久,逐级升到右通政使。

万历二十一年(1593)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魏允贞平素刚正、果断、清廉、脱俗。因为山西地瘠民贫,力主裁减幕府的每岁上供和州县的冗费,用这样节约的万余银钱修治亭障,修建烽火台,购置器具、马匹以换取粮食。又上奏请求免除平阳站每岁的定额银八万,用山西省邮传节余的费用来补充。雁门、平定军因为逃避屯田粮税而逃跑,魏允贞上奏免除两军的地租,下令恢复开垦。岢岚互市,省抚赏给银钱六万。汾州有两个郡王,管理人员与军民杂处,知州职位太低不能制服,魏允贞奏请改为府。自从互市后,边政废弛,魏允贞看到了要害,修筑边墙万余丈。声名大振,皇上数次嘉奖他的才能。恰好下诏让宦官张忠在山西采矿,魏允贞上疏极力主张不可,皇上没有答复他。不久,西河王知燧请求开凿解州、安邑、绛县的矿产,以仪宾督促有关事宜。指挥王守信请求开凿平定、稷山各矿山。皇帝都批复同意。魏允贞恐怕老百姓受到更多的干扰,请求命令让张忠一个人管理,皇上也不同意。

三殿受灾,皇上下诏恳求大臣讲实话。魏允贞认为过错在于辅臣,历数赵志皋、张位的罪行。并且说:“这二个人在二月加了恩宠,过了一个月两宫发生灾乱。今年又加恩,三殿又受灾,天意啊!”张位极力为自己辩解,请求罢官。皇上安慰,予以挽留,责备魏允贞是边臣不当议论朝政,因为屡被推举不被任用,遂放肆乱言,被停发俸禄五个月。不久,魏允贞上疏推举被人忽视的贤明人士,请召回王家屏、陈有年、沈鲤、李世达、王汝训和小官史孟麟、张栋、万国钦、马经纶、顾宪成、赵南星、邹元标等,上疏被留在禁中。过了很久,他才按程序提拔为右副都御史。

万历二十八年(1600)春天,上疏陈明时政的过失,说:“从地方考察选取的各位臣僚,几经论辩、推荐,皇上还是没有轻意地授予一官。那个鲁坤、马堂、高淮、孙朝之辈,做了什么事,推举了什么人,皇上让他们拥有权力横行朝中,生杀予夺,全由他们一句话。朝廷大臣所陈明的都是国家大计,一切搁置阁中,不予实行,更有甚者被严加责备。那些监税之徒,都是无赖小人,为老百姓所不齿,却早晨上奏,晚上得到批复,如声音与回音一样相随。我百思不得其解。小官吏下乡,民间仍被干扰,更何况官役四出,如虎若狼,老百姓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如吴宝秀、华钰等人,就惨到极点,可陛下没有一点念及到他们。钱粮的出入,上下拖延,还有很多弊病。这些人大权在握,动辄数万。有关官吏不敢过问,抚按也不敢上报。难道没有吸民脂民膏而自己发财的吗?可陛下也没有一点察觉。黄金取于云南,不满足不停止索取。珍珠取自大海,不弄完不停止。锦缎取于苏杭,不到极端奇巧不停止。元老听任他们闲置,而正直的大臣几乎全被永远禁止参予朝政,陛下爱贤明的人士,还不如爱珠玉锦缎。”上疏奏上,皇上也不理会。

起先,张忠因开矿到山西,后来孙朝也来收税,责备、哀求的呼声来自四方,魏允贞每次予以裁定、抑制。恰好张忠打死太平典史武三杰,孙朝的使者逼死建雄县丞李逢春,魏允贞上疏揭露他们的罪行。孙朝发怒,弹劾魏允贞违抗命令、肆意阻挠。皇上将魏允贞的奏疏留下,而把孙朝的奏疏下到部院。吏部尚书李戴、都御史温纯等极力称赞魏允贞的贤明,请求将魏允贞的奏疏下到部院进行评议。皇上把他们的意见都留下了。山西军民数千人怕魏允贞离去,相继到京城喊冤,两京的御史也连连上奏救援。皇上于是将两个人都不问罪。第二年,张忠因为夏县知县袁应春对他不礼貌,弹劾,并要求贬他的官。魏允贞请求留任袁应春,皇上不答应。

魏允贞的父亲年已九十多,魏允贞年年乞求侍养,奏章上了二十回。朝廷大臣认为皇上特使为害百姓,不是魏允贞不能制服,所以留任了他。这一年五月魏允贞的要求更坚决,才让他回家乡。官吏、百姓为他立祠。不久,朝廷的视察人员上奏魏允贞守边疆的功劳,在家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很快他就去世了。天启初年,追封谥号为介肃。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三 二李马路·欧阳修
  卷六十八·志第四十四·舆服四·张廷玉
  卷一百四十九·毕沅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二·佚名
  卷之一千五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七·佚名
  两汉笔记卷五·钱时
  世家卷第三十五 高丽史三十五·郑麟趾
  鲜于亻先传·脱脱
  孝宗纪·脱脱
  周颠传·张廷玉
  卷五·吴师道
  卷九十六·雍正
  五年·佚名
  二十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邵叔齐·唐圭璋

      连理枝   淡泊疏篱隔。寂寞官桥侧。绿萼青枝风尘外,别是一般姿质。念天涯、憔悴各飘零,记初曾相识。   雪里情寒逼。月下幽香袭。不似薄情无凭准,一去音书难得。看年年、时候不逾期,报阳和消息。   扑蝴蝶   

  • 第二十六出 弃旧·李渔

    〖生查子〗(小生上)平地忽登仙,饱遂风流愿。人不变初心,心反将人变。不向巫山顶上行,那知人世有琼英。从前愧作登徒子,浪受人间好色名。下官侯永士,来京赴选,得中高魁,已是人生极乐之事了。谁想命合风流,奇缘毕集,贺家那头亲事,我

  • ●词旨叙·陆辅之

    乡贤陆辅之所撰词旨一卷,ウ晦久矣。光绪时,有长沙人胡元仪者,始为之疏证,皙为二卷,名曰词旨畅,春旨也。书甚博雅,余读而善之。惜其序援引,犹多谬误,是不可以不辨。考朱存理铁网珊瑚、汪玉珊瑚网多载辅之翰墨,而陆家谱所称尤详

  • 涡堤孩新婚歌(译诗)·徐志摩

    富凯 原作小溪儿碧冷冷,笑盈盈讲新闻,青草地里打滚,不负半点儿责任;砂块儿疏松,石砾儿轻灵,小溪儿一跳一跳的向前飞行,流到了河,暖溶溶的流波,闪亮的银波,阳光里微酡,小溪儿笑呷呷的跳入了河,闹嚷嚷的合唱一曲新婚歌,“开门,水

  • 卷十·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十目录山水类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宋苏轼】读东坡叠嶂图【宋张九成】秋烟叠嶂图【元刘因】米元章云烟叠嶂【元刘因二首】题赵子昂叠岫图【元戴表元二首】题烟江叠嶂图【元王恽二首

  • 第三场·田汉

    [四龙套、两衙役、中军引曹彦约上。曹彦约 (引)将寡兵单,保名城,无限艰难;古来屠狗有奇男,合渔 樵,重整江山。(诗)龟蛇云气高,江汉卷寒涛,此间多俊杰,谁与赋同袍?下官,曹彦约。金主亮统兵六十万分两路,大举南犯,一路犯我建康,一路向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十一·佚名

    弘治元年二月乙未朔南京监察御史吴泰等言吏部尚书王恕才识问望固宜委任但年过七十恐不宜劳以剧务乞诏入内阁与谋大政 上曰吏部重任朕循 祖宗朝用蹇义王直王翱故事特起用恕以服众心若有谋议亦无不听纳内阁之举姑己之○

  • 第二七六移同治十年十一月初五日一一七○二--五·佚名

    台湾知府蒋,移知淡水分府周:台湾镇按临巡阅,理番厅备造屯番名册送查,至期听候点验同治十年十一月十三日到 私记移文 印 福建台湾府印署台湾府正堂蒋为转移事。本年十月二十一日,蒙本道宪定札开:「本年

  • 第七章 在苏联 一 疑惧和幻想·溥仪

    飞机飞到赤塔,天差不多快黑了。我们是第一批到苏联的伪满战犯,和我同来的有溥杰、两个妹夫、三个侄子、一个医生和一个佣人。我们这一家人乘坐苏军预备好的小汽车,离开了机场。从车中向外瞭望,好像是走在原野里,两边黑忽

  • 奏谳书七·佚名

    原文:北地守讞:女子甑、奴順等亡,自處□陽, 告丞相自行書順等自贖。 所贓過六百六十,不發告書,順等以其故不論,疑罪。廷報: 、順等受行賕枉法也。译文:北地郡郡守呈请审议断决。女子甑、奴顺等逃跑在外游荡。甑上书丞相说顺

  • 近思録集注卷八·江永

    【朱子曰此卷治国平天下之道】濓溪先生曰治天下有本身之谓也治天下有则家之谓也【朱子曰则谓物之可视以为法者犹俗言则例则様也】本必端端本诚心而已矣则必善善则和亲而已矣【朱子曰心不诚则身不可正亲不和则家不可齐

  • 春秋説卷二十四·洪咨夔

    宋 洪咨夔 撰昭公二八年春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夏四月辛丑陈侯溺卒凡以弟书皆兄有爱弟之心也招前防后放皆称公子其杀世子乃称弟何哉兄有爱弟之心而弟不弟也怙兄之宠杀兄之嫡而迫兄于死社稷为墟招之罪不胜诛矣夫爱

  • 佛祖历代通载凡例·念常

      一世祖皇帝玉音一百段。出弘教集。实帝师大臣钦承对旨。谨置于编一帝师所说彰所知论。冠于篇者尊之也一吾佛世尊未生以前时代。本不与书。欲便初学。卷自太古始一往古帝王。即位改元崩殂及僭国之主。宰臣护教尊法

  • 碧鸡山居随笔(三则)·太虚

    一近今习用名词有极不合理者 例如“国术”一名,实系武术或体育,岂因我国唯此术名国术耶?抑因此术唯我国有名国术耶!殊不可解。又专以男女名“性”,如所谓性爱、性生活等,其实男女性不过类性之一部份,性非限于男女;男女亦不唯

  • 维摩经意大纲·太虚

    ──十五年九月在星洲讲──    一 维摩诘之故事    甲 维摩诘释名    乙 维摩诘之历史    丙 本经所演维摩诘之事实   二 示病及佛法与病之关系    甲 老病死三事之区别    乙 病

  •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三(论本第六第七第八)·窥基

    基撰地中第四段。不如理作意中。十六异论。文分为三。初问。次答。后如是十六异论由二种门下。结成前破。答中为二。初列叙小乘外道强胜上首十六异论。后次第别破。因中有果。文分四。一总标。二徴起。三叙执。四应审

  • 蕅益大师年谱·李叔同

    依大师自撰八不道人传。及成时续传录写。复检宗论中诸文增改。并参考别行诸疏序跋补订焉。己未。居钱塘。初稿。辛酉。掩室永嘉。改纂。乙亥。住温陵月台再治。老病缠绵。精力颓弊。未能详密校理。殊自恧也。年谱诸文

  • 注华严法界观门·宗密

    佛典注疏。唐宗密注。一卷。是唐杜顺的《华严法界观门》的注释书。释文多受澄观思想的影响。书前裴休序称,宗密“直以精义注于《观文》之下,使人寻注而见门,得门而入观,由观以通经,因经以证性”。见载于日本《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