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陆梦龙传

陆梦龙,字君启,浙江会稽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任命为刑部主事,晋升员外郎。

张差案发,引据法律凡是向宫中射箭、放弹、投掷砖石的等一律处以死刑。官司初审结束,提牢主事官王之肕报告张差的口供十分详细,乞求皇帝下诏会审。大理寺丞王士昌也上疏催促。当时陆梦龙因主持广东科举考试而闭门谢客,主事官邢台人傅梅责备他说:“现在人心庇护奸臣,而情愿太子受连累。我虽然是山西的恤刑官,但应该上疏极力辩论,您能与我一起行动吗?”陆梦龙说:“张公问达厚待于我,不和他打招呼就上疏,张公怎么办?应当极力争取他。”于是二人一起去见张问达。这时郎中胡士相等人不想再审讯,催促张问达上疏请求皇帝下旨,以为奏疏呈上后一定会被留在禁中,不交大臣们讨论,这事可就了结了。陆梦龙得知这情况,劝张问达不要再请旨。大家说:“提审马三爷、李外父这样的人,非得有皇帝的圣旨不可。”陆梦龙说:“堂堂司法部门,不能逮捕一个登籍在户的平民,何须天子的诏书?张差的供词,一定要审讯查实。”张问达以为应该这样。

第二天,会审,胡士相、劳永嘉、赵会祯、陆梦龙、傅梅、王之肕及邹绍先共七人,只有王之肕、傅梅与陆梦龙相合。快要审讯,大家都窃窃私语。陆梦龙三次传呼刑具,没有人反应。拍案大叫,才将刑具备齐。张差身材高大,长有并列的双肋,目光斜视,语态傲慢,没有疯癫的症状。陆梦龙叫上纸笔,命令他画出进入宫中的路线。傅梅问道:“你是怎么认得道路的?”张差说:“我是蓟州人,没有人引导,怎么能进入宫中?”问:“是谁引导的?”答:“大太监庞公公,小太监刘公公。”还说:“他们培养我有三年了,给我金壶、银壶各一件。”陆梦龙问:“让你干什么?”张差答:“谋害太子。”这时胡士相推开座位站起来说:“这不能再问了。”于是停止审讯。陆梦龙一定要查出宫内太监的名字。过了几天,张问达又让十三司会审,张差招供同谋以及庞保、刘成的名字,一点也不隐瞒。胡士相做记录,犹豫着不敢下笔,郎中马德沣催促他。永嘉又以为有困难。陆梦龙很不高兴地说:“陆员外不愿意隐瞒,谁还敢隐瞒?”官司这才结案。给事中何士晋于是上疏诋毁郑国泰。皇帝此时将庞保、刘成杀于宫内,而将张差弃市。傅梅担心他偷偷换人,请求亲自监督行刑。这个时候,除陆梦龙、王之肕、傅梅、马德沣之外,很少没有站在郑氏一边的。不久王之肕、马德沣全都获罪,傅梅因考绩而丢了官。陆梦龙全靠张问达大力保护才得以幸免,由郎中改任副使。

天启四年(1624),贵州地方叛乱没有平定,总督蔡复一因陆梦龙懂军事,举荐他任右参政,监督部队攻打叛乱武装。安邦彦进犯普定。陆梦龙同总兵黄钺一道率三千人防御他。清晨在大雾中行军,向前猛扑敌营,叛军大败。三山苗民叛乱,思州告急。陆梦龙夜晚派遣中军吴家相前进直捣叛军的大本营,击苗鼓,声振山谷。苗民四处逃跑,放火烧了苗民的大本营然后还师。不久改任湖广监军,提拔为广东按察使。长官修建魏忠贤祠堂,其中有陆梦龙的名字,急忙派人删掉了。

崇祯元年(1628)对官吏进行考核,魏忠贤的党羽还操纵着朝政,降了他二级官。三年起用为副使,以原来的官职分道出巡东兖道。曹、濮一带农民起义,杀了他们的领袖,其余的都投降了。提升右参政,留守固原。陆梦龙为人慷慨,喜欢谈论兵法,以镇压农民起义而自负。七年夏天,起义军进攻固原,打退了他们。闰八月,起义军攻占隆德,杀死知县费彦方,于是围攻静宁州。陆梦龙率游击贺奇勋、都司石崇德抵抗,进抵老虎沟。起义军刚开始不到一千人,不一会儿来了很多人。陆梦龙所部只有三百多人,被重重包围了,起义军射箭投石像下雨一样,陆梦龙等突围不出去。二个将领抱着陆梦龙大哭。陆梦龙推开他们说:“怎能如此婆婆妈妈的!”大喊着冲进敌围,亲手杀死数人,同二位将领一起战死了。事情传到京城,追赠他为太仆卿。

至于傅梅,崇祯年间担任台州知府,被解职归田。十五年(1642)冬天捐助金钱辅佐知府吉孔嘉守城。城破殉难,赠太常寺少卿。

猜你喜欢
  志第十 礼中·房玄龄
  卷九十一·列传第二十一·脱脱
  第八十三回 入江夏孙权复仇 走当阳赵云救主·蔡东藩
  卷第一百四十六·胡三省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一百二十·乾隆
  卷之五十四·佚名
  卷之五百三十五·佚名
  第四三四移光绪八年十月二十六日一二二二一--九·佚名
  第二一四照会(抄)同治七年十月二十四日一一五○二—一·佚名
  绎史卷四十四之三·马骕
  十国春秋卷七十一·吴任臣
  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中·佚名
  八八、庄周生卒考·钱穆
  卷六十一·陆宗楷
  第一章 我国民族的起源·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十七·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七十七目録兰竹类墨竹【宋梅尧臣】画墨竹赞【宋黄庭坚】次韵谢斌老送墨竹十二韵【宋黄庭坚】荅秦兵部求墨竹【宋王佐才二首】墨竹【宋白玉蟾】墨竹扇头【元元好问】德和墨竹扇头【元元

  • 卷七百六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六十四谭用之谭用之字藏用五代末人善为诗而官不达诗一卷塞上秋风汉北雁飞天单骑那堪遶贺兰碛暗更无岩树影地平时有野烧瘢貂披寒色和衣冷劒佩胡霜隔匣寒早晚横戈似飞尉拥旄深入异田单鉢略

  • 卷三·金履祥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卷三 夏后氏大禹【史记作帝禹】 丙子元岁春正月 夏小正曰【夏小正夏时之书见大戴礼戴德作传与正文合为一篇朱子仪礼别出之】春正月啓蛰【愚按今二月始惊蛰而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四·佚名

    正统四年夏四月戊寅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灶之神○安南国王黎麟遣陪臣黎伯琦等奉表贡方物谢罪先是其国思郎州土官农原洪等寇掠太平府安平州思陵州窃据二峒二十一村朝廷遣给事中汤鼎等赍敕谕麟麟乃遣伯琦等来谢罪其表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四十一·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韩太保惟忠墓表李清臣公讳惟忠着籍真定为灵寿人忠宪公之曽祖今定州丞相之髙祖父也以忠宪公贵赠太保夫人张氏追封江国夫人太保之子讳处均亦赠太傅而丞相既贵又加赠为太师中书兼尚书令追封昌国公徙魏国又徙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佚名

    汤伊尹【范文正公 栁州 东坡 陈越石】赏罚【东坡】纣三仁【温公 东坡 李翰 栁州 贾至 刘敞】伊尹范文正公曰晋顺而上行奉于文明君子嘉遇显进之时也夫上无文明贤斯遯矣今文明丽于上君子可不进乎其进也柔顺内融

  • 卷二十养济·冯煦

    养济院收养孤贫,通省额设三千零三十八名,每名每年支米三石六斗,或支银三两六钱,共支米二千五百零五石六斗,支银八千四百三十一两二钱。列表如左。府州县别孤贫额数银米额数年计安庆府并属安庆府名米石桐城县名米.石潜山县

  • 讥日篇第七十·王充

    世俗既信岁时,而又信日。举事若病死灾患,大则谓之犯触岁月,小则谓之不避日禁。岁月之传既用,日禁之书亦行。世俗之人,委心信之;辩论之士,亦不能定。是以世人举事,不考于心而合于日,不参于义而致于时。时日之书,众多非一,略举较着

  • 卷一二○·邱濬

    ▲本兵之柄 《舜典》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 董琮曰:“或言帝者之世详于化而略于政,王者之世详于政而略于化,虞时兵刑之官合为一而礼乐分为二,成周礼乐之官合为一而兵刑分为二,故此蛮夷猾夏亦

  • 卷七十九·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七十九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尔雅【案释文云尔雅郭氏音一卷图賛二卷今图賛别见宏农集而注疏所载音切类多脱误今就释文音义内别解及散见他疏而邢君或未之及者辄为縀缉井李孙樊谢之说之可采者

  • 墨子卷六·墨子

    钦定四库全书墨子卷六节用上第二十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便民用财也无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徳不劳其兴利多矣其为衣裘何以为

  • 菩萨处胎经 第三卷·佚名

    菩萨处胎经 第三卷姚秦凉洲沙门竺佛念译想无想品第六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今此座中无有异类。纯一生补处。今当说识想受。无识无想无受。是时菩萨云何说识想受。于是菩萨分别说识想受。识非想非受。受非识非想

  • 卷第九·佚名

    鞞婆沙论卷第九阿罗汉尸陀槃尼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澄译四圣谛处第三十二之余如世尊契经说。当知苦如阿毗昙说如以智知一切法。何以故世尊说独说知苦。答曰。观时故此说二种时。观时分别时。如观时如是佛契经说。当知

  • 乐邦文类卷第三·宗晓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次记碑(一十九首) 龙兴寺修净土院记 礼部柳 子厚 岳州无姓和尚碑 同前 画西方净土[巾*(穴/登)]记 翰林白 居易 钱唐白莲社主碑 孤山法师 智圆 净慈七宝弥陀像记 提刑杨 杰 建弥陀宝

  • 卷第十五·祖琇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第十五 隆兴府石室沙门 祖琇 撰 唐 景龙三年。禅师法仪者。琅邪王之子也。王以附徐敬业举兵诛天后不利。宗族覆灭。仪时尚少。逃匿民间。遇沙门携之出家为大僧。至是中宗诏求琅邪之后。主事者以

  • 破迷正道歌·钟离权

    古代内丹术书。唐钟离权撰。一卷。以七言歌诀的形式,论修炼以内丹为正道的观点,认为其他方法如服饵、胎息、行气、咽津、采补、辟谷、符咒、科仪、存思、守丹田、瞻星礼斗皆属旁门小法,终难成正果。而内丹大道以先天

  • 秤星灵台秘要经·佚名

    秤星灵台秘要经,撰人不详。据卷首序文,作者应为唐昭宗乾宁(894-897)年间人。《通志‧艺文略》道家类着录窦子通撰「灵台秘宝符书一卷」;《宋史‧艺文志》杂家类着录扶风隐者撰「通幽子灵台隐秘宝符一卷」,疑即此书。今本一

  • 选佛谱·智旭

    “选佛”之语,始于禅客点悟丹霞。而《选佛图》,传创自捺麻僧也。学士解缙作《升官图》,故捺麻僧作《选佛图》。必应博谙教乘,深知禅律,未有不达法门中事,辄敢师心自创立者。惜其失传,无从得见。万历己未,曾于留都,购一《升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