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吴麟征传

吴麟征,字圣生,海盐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初任建昌府推官,曾捉拿过狡猾的土豪,缉捕大盗,政治才干逐渐出了名。后来为父亲守丧回家去了。除丧服后补兴化府推官,为政廉洁、公正,僚属没人敢因为私事来求他。

崇祯五年(1632),麟征升为吏科给事中,他上书请停止派出宦官,说“:古时候使用内臣都召来祸乱,现在却任用内臣来谋求太平。君主跟臣下就像父亲跟儿子一样,没有人肯相信仆人,不相信儿子,还想把家治好。”又说:“安民的根本在于守令。郡守廉洁,县令就不敢贪赃。郡守仁慈,县令就不敢酷虐。郡守精明,县令就不敢含糊。应该仿照宣宗任用况钟的旧例,认真加以选择,委任后就以礼派送,用玺书加强他的职权,让他便宜行事,并长久任职。有关民生疾苦、吏治好坏方面的情况,让他们直接讲给天子。”当时朝廷没能这样实行。麟征在谏议官员中间,正直敢言的名气很响。不久他请假回家安葬父亲,离开朝廷以后,又给言官们送了一份公开告示说“:自从言官越来越被朝廷轻视以后,朝堂上人们往往把大家的话反过来采用。坏人瞧中了皇上这一点,就明白地对君父讲,把别人都看作朋党,自称受到了孤立,就这样他们对下敢对抗公众舆论,对上却能从皇上那里捞到权力。各位先生应当去掉沾沾自喜的心理,不要落在坏人的圈套中,让清流人物的灾难发生在这个主上英明的时代。”

过了好久,麟征回到朝中,上书弹劾吏部尚书田唯嘉贪赃受贿,唯嘉被罢免掉了。麟征又被任命为刑科给事中,中间为继母守丧回家去了。除服以后,他起复为吏科都给事中。当时贿赂公行,吏部选官所规定的资格都作废了。麟征上书说“:用年限来平均任官固然是铨选的弊端,但不这样就没办法来对待中等人才。现在百官升转如流,不按照资格来,乖巧的人可以马上飞黄腾达,笨拙的人也想后来居上,打开了官员们奔走钻营的门路,很不利于军国大事。”庄烈帝深以为然。

十七年(1644)春,麟征被推举当了太常少卿。不久,贼兵逼近京师,麟征奉命前往守护西直门。西直门正对着贼兵的要冲,贼兵假扮成勤王部队要求进城,宦官想放他们进来,麟征不同意。他用泥土、石头把西直门塞得坚固无比,然后召募死士,把他们从城墙上吊下去袭击贼兵,斩获了不少贼兵。贼兵攻得更紧了,麟征跑到朝堂上,想见庄烈帝讲什么事情,走到午门时,魏德藻拉着他的手说“:国家像皇天一样的福气,一定不会有什么祸事的。一天半天军队、粮饷都会来了,你这个先生干嘛慌慌张张呢?”把他拉了出来。麟征就这样回到了西直门。第二天,城被打下了。麟征想回官邸,已被贼兵占着了,于是他走进路旁的一座祠庙里,写信跟家人永别,说“:祖宗打下的二百七十多年的江山,一夜之间成了这样,即使天子自己悔恨了,小百姓身家绝灭的灾殃已经无法避免了。我身为一名谏议大臣,对朝廷的事务无所匡救,依法应当剥去袍带。我入殓时穿青衫,戴角巾,用被单盖着我,用这来表示我的哀痛吧!”然后解下带子上吊了。家人赶到把他救了过来,围一圈人流着泪请求说:“等祝孝廉来后你们分别一下,行吗?”麟征同意了。祝孝廉名叫祝渊,是那个曾经为营救刘宗周下过狱又跟麟征相好的朋友。第二天,祝渊来了。麟征慷慨地说“:回忆当年考中进士时我梦见过隐士刘宗周吟咏文信国的《零丁洋诗》,现在山河破碎了,我不死又能怎样呢?”酌酒跟祝渊告别后,麟征就上吊死了,祝渊看到他入殓后才走。明朝追赠麟征为兵部右侍郎,谥忠节。我们清朝给他赐谥为“贞肃”。

当贼兵打下山西后,蓟辽总督王永吉奏请撤回宁远吴三桂的兵力来守卫关门,选派士卒西上阻挡贼兵,这样假使京师有战警,一天半天就可以赶来增援,庄烈帝把他的意见交下来讨论,麟征认为永吉说得对。辅臣陈演、魏德藻不同意,说“:无缘无故抛弃两百里领土,我们不能承担这个责任。”又援引汉代抛弃凉州的故事当证据。麟征为这事又写了一篇几百字的奏议,六科官员都不肯署名,他一个人上书主张,庄烈帝没有觉悟过来。等后来战火临近,烽烟飘到皇宫里来时,庄烈帝才后悔没听麟征的话,把圣旨传下给了永吉。永吉飞马奔出山海关,搬来宁远五十万兵马,每天行军几十里赶过来。十六日大军到达山海关,二十日开到丰润,可是京师已经沦陷了。京城被打下后,八座城门一齐打开了,只有西直门堵得严严实实无法打开。到五月七日,贼寇召集民工挖掘以后才打开。

猜你喜欢
  东都事略卷二十四·王称
  第七十四回 王宫人喜中生子 张宰辅身后籍家·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一千四十八·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二·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十七·佚名
  卷之四百八十一·佚名
  附录·顾璘
  四七六 谕办理四库全书出力人员梦吉陆费墀等着分别升用授职与赏赐·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十五·佚名
  第32章 压迫苗族同胞·冯玉祥
  朴不花传·宋濂
  刘观传·张廷玉
  卷二百三十二·佚名
  卷十二·戴锡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哀长吉·唐圭璋

      长吉字叔巽,又字寿之,晚号委顺翁,崇安人。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授邵武簿,调靖江书记,归隐武夷,有鸡肋集。   水调歌头   贺人新娶,集曲名   紫陌风光好,绣阁绮罗香。相将人月圆夜,早庆贺新郎。先自少年心意,为惜殢人娇

  • 全闽诗话卷七·郑方坤

    ○明郑善夫郑善夫字继之闽县人弘治乙丑进士除戸部主事理浒墅闗正徳初逆瑾乱政力告得请筑少谷草堂于金鳌峰作迟清亭以见志焉居六载起改礼部祠祭武皇南狩与诸曹郎黄巩等跪阙门泣谏杖阙下寻复乞归嘉靖初用荐起南刑部改稽

  • 李义山诗集巻下·李商隐

    唐 李商隠 撰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寳辇溢通衢身闲不覩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赠赵协律晳俱识孙公与谢公二年歌哭处还同已叨邹马声华末更共刘卢族望通【愚与赵俱出今吏部相公门下又同为故尚书

  • 列传第六十九 来田侯崔严·欧阳修

    来瑱,邠州永寿人。父曜,奋行间,开元末,持节碛西副大使、四镇节度使,着名西边,终右领军大将军。瑱略知收,尚名节,崖然有大志。天宝初,从四镇任剧职,累迁殿中侍御史、伊西北庭行军司马。诏举智谋果决、才堪统众者,拾遗张镐荐瑱能断

  • 卷之一千四百二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十四册 天命五年正月至三月·佚名

    第十四册 天命五年正月至三月庚申年正月初三,前去与五部喀尔喀诸贝勒盟誓之使者归。次日晨,有蒙古布塔齐贝勒属下一人逃来,截拿后交付恩格德尔台吉、魏斋桑、巴杨阿众使者。是月,扎鲁特地方卓齐特扣肯之使者来曰云:&ldquo

  • 一四三二 吏部为知照原校文源阁全书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佚名

    一四三二 吏部为知照原校文源阁全书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吏部为查议具题事。考功司案呈,吏科抄出本部题前事等因,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初六日题,本月初八日奉旨:依议。钦此。相应刷录黏单知照可

  • 奚和朔奴传·脱脱

    奚和朔奴,字筹宁,奚可汗的后代。保宁年间,任奚六部酋长。统和初,皇太后临朝称制,由耶律休哥总领南边事务,和朔奴为南面行军副部署。四年(986),宋曹彬、米信等人前来进犯,和朔奴与休哥击败宋兵于燕南,圣宗皇上亲自草诏予以褒美

  • 何实传·宋濂

    何实,字诚卿,其祖先北京人。曾祖何抟霄有资财,好施舍,乡里称他为善人。祖父何鼎敬。父何道忠,在金朝做官,为北京留守。何实年少时父亲去世,靠叔父抚养。他气度不凡,长大后能通诸国语言,勇敢,又善骑射,豪爽不羁,远近之民慕其雄才大

  • 梁志仁传·张廷玉

    梁志仁,南京人,保定侯梁铭之后代。万历末年乡试中举。崇祯六年(1633)授衡阳知县,后调罗田知县。农民起义军进入湖广,志仁日夜戒备。义军首领罗汝才对左右说:“罗田是个小城,容易攻克。然而梁君是个长者,我不忍与他刀枪相见。

  • 第十四章 两广革命武力之初步合作·李宗仁

    一黄绍竑,字季宽,容县山嘴村人。生于书香之家,天资敏慧,为人干练,并富冒险精神。他原是我的陆小同学,他是第四期,低我一班。辛亥革命时,他随学生军北上到南京。嗣后在武昌进第二陆军预备学校,毕业后,又入保定军官学校。

  • 御制咏诗六义·孔颖达

    御制咏诗六义兴举物用引辞美刺适所托音响中宫商性情惬淡泊赋敷事贵直陈斯乃言志本嗟防相如流尚藻失之逺比取彼以比此体物堪谐性蔽之思无邪要曰止扵正风必有闗雎意方可行周官二南冠风首化源扵是观雅体虽别小大义各具正

  • 杂譬喻品第一·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如是我闻:佛涅槃前开许,以后弟子结集三藏时,经前可以加上“如是我闻”,后来阿难负责结集经藏,此句话的意思为:我阿难是这样听佛说的。阿难出家较晚,未听过的经,佛又重述,以便让他弘扬。律藏

  • 三集·佚名

    三集 第一品五〇(三、一、一)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不善根。三之为何?为贪不善根、瞋不善根、痴不善根。诸比丘!此等实为三不善根。”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贪瞋痴害恶心者 如竹自果自

  • 等待戈多·贝克特

    法国贝克特的戏剧。贝克特生于爱尔兰犹太人家庭,后定居法国。《等待戈多》于1953年上演,引起轰动,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全剧共分两幕,仅有5个剧中人。第一幕:黄昏、荒野、秃树、小径、两个流浪汉戈戈和狄狄做着

  • 折狱龟鉴·郑克

    又名《决狱龟鉴》。中国古代有关刑事检验的案例汇编。郑克著。约南宋初年开始印行,后多次刊行,明、清分别被收入《永乐大典》、《四库全书》。郑克,字克明,曾任北宋建康府上元县尉,南宋湖南提刑司干官,熟知历代史传和

  •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丹波元简

    《金匮要略》注本。简称《金匮要略辑义》。6卷。日本丹波元简撰于1806年。作者采辑徐彬、程林、魏荔彤及 《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注》等书之注文,结合个人学习心得,逐条阐析仲景原文,考核校订较为精详可取。方解部

  • 观心论·佚名

    全一卷。又作破相论。传系梁代菩提达摩撰,亦有唐代神秀撰之说。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内容说观心之法;以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简要。本书为禅门撮要卷上观心论(达磨大师观心论)、少室六门集破相论之异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