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太祖孝慈高皇后传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父亲马公,母亲郑媪,早年就已病逝。马公素与郭子兴关系很好,于是便将马氏托付给郭子兴抚养。马公死后,郭子兴将马氏收为义女,像对待自己女儿一样养育她。后来郭子兴觉得朱元璋是一个非凡之人,便将马氏许配给他。

马氏宽厚仁慈且颇具见识,爱读文史书籍。朱元璋每写杂记,总是让马氏收集掌管,即使在行军打仗、时间仓促之时也不曾忘记。郭子兴曾经听信谗言,疑心朱元璋。马氏便从中周旋,亲近郭子兴之妻张氏,使张氏从中调解,双方的猜疑和隔阂才得以消除。朱元璋攻克太平后,马氏率将士妻妾南渡长江。直到占据江宁,与吴、汉边境相接,前线一直战无虚日,马氏亲自带领家属为前线将士缝衣制鞋。陈友谅进犯龙湾时,朱元璋率军抵御,马氏则将宫中黄金布帛全部拿出犒劳士兵。她曾对朱元璋说:平定天下以不杀人为本。朱元璋觉得她说得十分在理。

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马氏被册封为皇后。当初,朱元璋南征北战,马皇后随军四处颠簸,正值年成不好,军粮匮乏。一次,朱元璋又受到郭子兴猜疑,被监禁起来,并断绝饮食。马皇后得悉,便偷偷做了一些炊饼,揣在怀中送给太祖,胸前皮肉被烫得焦红。此后,马皇后便经常在屋里储蓄一些干糖和腌肉,使太祖不至于挨饥受饿,而她自己却常常吃不饱。太祖即位后,将那些干糖腌肉比作“芜蒌豆粥”、“滹沱麦饭”,每逢对群臣说起马皇后的贤良,总将她比作唐朝的长孙皇后。即使退朝之后回到寝宫,也当面这样称赞皇后。马皇后却说:“我听说夫妇相保容易,君臣相保则很难。陛下没忘与妾共同度过的那些贫贱日子,但愿陛下也不要忘记君臣共度的艰难岁月。况且我怎敢与长孙皇后相比哩!”

马皇后勤于治理内宫,闲暇之时则翻阅史书,讲解古训。她经常告诫宫中嫔妃。因为宋朝贤后很多,便命女史抄写宋代宫中家法,朝夕阅览,以省察自己。有人说宋代贤后过于仁厚,马皇后便道:“过于仁厚,难道不胜过刻薄吗?”一天,马皇后问女史:“黄老之说有些什么内容,窦太后那么喜爱它?”女史回答:“以清静无为为本。如果绝仁弃义,百姓仍会报以孝慈,这就是黄老之说。”马皇后听完说:“孝慈也就是仁义,难道断绝了仁义还会有孝慈吗?”马皇后曾诵读过《小学》,她请求太祖预以表章。

太祖在前殿决断政事,时常大发雷霆,马皇后总是等他退朝回宫后,根据不同情况巧妙地规劝太祖。虽然太祖性情严厉,但由于马皇后从中劝谏,而使许多人得以减缓刑戮。参军郭景祥驻守和州时,有人说他的儿子持槊要杀父亲,太祖获悉后打算要处死郭景祥的儿子。马皇后劝说道:“郭景祥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他人所说之事或许不真实,杀了他的儿子,恐怕就会断绝郭家的后代。”太祖命人查访此事,果然是被人冤枉的。李文忠镇守严州时,杨宪诬告他有违法行为,太祖便要立即将李文忠召回治罪。马皇后劝阻说:“严州在敌境内,不宜轻易撤换守将。况且李文忠一向贤能,杨宪的话岂可轻信?”太祖这才没将李文忠治罪。后来李文忠果然建立功勋。翰林学士宋濂受其长孙宋慎牵连而获罪,被逮捕至京城,判以死刑。马皇后劝谏道:“平常百姓人家为子弟聘请老师,尚且能始终以礼相待,何况皇帝天子呢?而且宋濂一直住在家乡,对孙子所作所为必不知情。”这一次太祖没有听从皇后的劝告。事后马皇后陪太祖用餐,她不喝酒也不吃肉。太祖便问是什么原因,皇后回答道“:我这是在为宋先生做福事啊。”太祖听后顿时露出伤感的神情,放下筷子站起身来,第二天便赦免了宋濂的死罪,将他安置在茂州。吴兴有一财主名叫沈秀,他出钱修筑了都城三分之一的城墙,又请求犒劳军队。太祖大怒道:“匹夫竟要犒劳我天子的军队,实是一个乱世之民,应当斩首。”马皇后进谏道:“我听说所谓法律,是用来惩戒违法现象的,而不是用来消除不祥之事的。百姓富裕到可与国家相匹敌,是其自取不祥。不祥之人,上天自然会降灾于他,陛下为什么要去杀他呢?”于是太祖下令释放了沈秀,将他发配云南。太祖曾经下令让重罪囚去筑城,马皇后说:“用罚劳役来赎罪,是国家对犯人的恩典。但让已经疲惫不堪的囚犯去服苦役,恐怕仍然难免死亡。”太祖听后便全部赦免了这些重罪囚。有一次太祖大发脾气责罚宫女,马皇后见此情形也佯装生气,下令将宫女抓起来交给宫正司治罪。太祖觉得奇怪,问她:“你为什么要这么做?”马皇后答道“:帝王不应该以自己的喜怒任意赏罚臣民。当陛下正在发怒时,对人的处罚恐怕就会失当。将她交给宫正司去处理,宫正司便会酌情公平地处理。即使陛下给人定罪也要命令有关官员议处啊。”

一天,马皇后问太祖:“现在天下百姓都已安居乐业吗?”太祖说“:这不是你应该问的事。”马皇后说“:陛下是天下百姓之父,我也算是天下百姓之母,子民是否安宁,为什么我不能过问一下呢?”每逢干旱年月,皇后总是带领宫里的人吃素,以助祈祷上天降雨;每逢荒年,则吃粗麦饭野菜羹。有时太祖不忍心,告诉她已经采取了救荒赈灾的措施。皇后说“:与其每次去救济灾荒,还不如平时就预先积蓄储备。”有一次,朝臣在散朝之后聚集在朝廷用餐,马皇后吩咐宦官取来大臣们的饮食,自己先尝,发现食物不可口,便对太祖说:“皇上自己的日常生活可以节俭一些,但给朝中贤能之士的待遇应当丰厚。”为此太祖整顿了负责饮食的光禄寺官员。一天,太祖巡幸太学,回宫后,皇后问他太学生有多少,太祖回答说“:有几千人。”皇后便说“:真是人才济济呀。太学生们自己有官府供给食物,可他们的妻子儿女靠什么生活呢?”于是,设立了“红板仓”,负责积储粮食赐给太学生们的家人。官府给太学生家属供粮的制度就是从马皇后时开始的。将领们攻克元都城后,将搜获的传国玉玺献给太祖。马氏说道“:元朝有此宝物却不能保住天下,这说明帝王应当拥有真正的宝物。”太祖听后说“:我知道皇后所说真正的宝物是指得到贤能之士。”皇后拜谢道:“如陛下所说,我与陛下同起于贫贱,直到有今天的富贵,惟恐因为奢侈而变得骄横放纵,危亡起于细微,所以希望皇上能得到贤能之士共同治理天下。”皇后又说“:法制多变必然滋生弊端,法制滋生弊端,则势必出现奸邪小人;百姓屡遭骚扰则必然会困苦不堪,而民不聊生势必发生动乱。”太祖不由赞叹道“:皇后所说真是至理名言啊!”随即命女史将这些话写进史册。皇后的规劝恰当合适,像这种情况很多。

太祖每次进膳用餐,马皇后都要亲自检查察看。她平时穿的衣服经过多次洗涤之后,虽然已经破旧仍不忍心更换。她听说元世祖皇后煮旧弓弦的事后,也吩咐用练织成帐被,赐给孤独垂老之人。剩余的布帛和次等丝织成衣裳,赐给王妃公主们,使她们懂得种桑养蚕的艰难。嫔妃宫女中生有子女的,马皇后都一律厚待。命妇入朝拜见时,皇后待她们像家人一样。太祖想要寻访皇后的宗族亲戚封爵赏官,马皇后谢绝说:“官禄私给外戚,这是非法的。”此事经皇后极力推辞而作罢。然而每当提到父母早逝,皇后总是悲伤流泪。太祖册封马公为徐王,郑媪为王夫人,并为他们重修墓地,建造庙宇。

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马皇后染病在床,奄奄一息。群臣请求祭祀祈祷,遍求良医。皇后对太祖说:“人之生死,是由天注定的,祭祀祈祷又会有什么效果呢,况且医生怎能将死人救活呢?如果我服药无效,千万不要因为我的死而怪罪医生们。”皇后临终时,太祖问她还有什么话要说。马皇后嘱咐太祖道“:希望陛下求贤人,纳忠谏,自始至终,子孙贤能,臣民各得其所。”八月十日,马皇后去世,终年五十一岁。太祖悲伤痛哭,从此不再重立皇后。当年九月二十四日葬于孝陵,谥号孝慈皇后。宫中之人十分怀念马皇后,以歌寄托思念之情:“我后圣慈,化行家邦。抚我育我,怀德难忘。怀德难忘,于万斯年。毖彼下泉,悠悠苍天。”永乐元年(1403),永乐帝尊奉马皇后谥号为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嘉靖十七年(1538),明世宗又尊奉为孝慈贞化哲顺仁徽成天育圣至德高皇后。

猜你喜欢
  卷三百四十六·列传第一百五·脱脱
  卷一百九十七 嘉祐七年(壬寅,1062)·李焘
  卷二·孙盛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一十二·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二·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五·佚名
  九二○ 军机大臣奏将各馆纂办未竣各书分晰开单进呈片(附清单)·佚名
  卷之一百九·祁韵士
  卷四·郭居仁
  罗钦顺传·张廷玉
  卷一百八十六·杨士奇
  卷四十一·徐天麟
  88.王允计除董卓·林汉达
  卷16·吴缜
  卷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梦鹤轩梅澥诗钞题词·缪公恩

    符芝寿潜 寄到瑶编夜校雠琳琅满目不胜收国门拟易千金字溟海何关一勺投家学兰陵原有本诗名渖水定无俦怪来笔底江山助从宦江南十六秋 三五河东尽少年诗坛老将属幽燕清新雅调庾开府光爓文章李谪仙虚节尚然求直笔 【 先生

  • 76.寒山子:诗十一首·施蜇存

    寒山子是王梵志以后的又一位唐代通俗诗人。王梵志的诗,从宋代起已经失传,直到敦煌石室中发现了唐人写本,我们现在才能见到。寒山子的诗,历代都有刻本,至今流传着。但是,寒山子这个人,以及他的诗集,还有许多疑问,没有解决。现在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十二·佚名

    弘治元年三月乙丑朔命吏兵二部各疏两京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堂上官及在外镇守巡抚三司知府并分守守备官俱大书职名注其年籍历任略节黏于文华殿壁以便观览自是以后二部每季各具揭帖以进有升迁或事故去任者则揭去旧名以

  • 卷之一百三十一·佚名

      顺治十七年。庚子。春正月。丁巳朔上不御殿。免行庆贺礼。  ○朝鲜国王李棩遣陪臣表贺冬至元旦万寿圣节并进  □山戊不□贡方物。宴赉如例。  ○戊午。谕礼部朕荷天眷佑。缵承祖宗鸿绪统御天下。夙夜乾惕

  • 卷之二十二·佚名

    光绪元年。乙亥。十一月。己酉。谕内阁。毛昶熙、万青藜奏。勘估普祥峪菩陀峪吉地工程出力人员。请奖一摺。向检吉地工程勘估人员。并无给奖成案。所请着毋庸议。现月  ○谕军机大臣等。御史冯尔昌奏。河涨私掘。

  • ●绎史摭遗卷十一·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纂目录勋戚、世禄诸臣列传徐弘基(子文爵、从子仁爵)李升、李锡祚(弟锡贡、刘永锡)邓文昌常元亮、汤南金常延龄徐逸度刘文照、刘孔和沐天波故明勋臣六王之后,于三百年来保延分玉、誓绝酎金;所谓与国同休戚者也。

  • 卷四·王明清

    ●卷四○徽宗燕赏元宵,命王安中、冯熙载进诗徽宗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就睿谟殿张灯预赏元宵,曲燕近臣。命左丞王安中、中书侍郎冯熙载为诗以进。安中云:“上帝通明阙,神霄广爱天。九光环日月,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纪昀

    列传唐 【二十五】○唐二十五张廷珪 韦凑【见素 谔维 虚心】韩思复【朝宗佽】 宋务光 辛替否武平一 李乂 贾曾 至张廷珪韦凑韩思复宋务光辛替否武平一李乂贾曾△张廷珪张廷珪河南济源人慷慨有志尚第进士补白水

  • ·由省对渡添调丁勇迅筹剿办摺·丁曰健

    奏为出师放洋,由省对渡淡水沪口登岸,现拟添调丁勇,迅筹剿办大概情形,恭摺驰陈;仰祈圣监事。窃臣于本年八月十八日具摺叩谢天恩,谨呈抚臣徐宗干附驿恭递在案。旋奉抚臣札饬督办全台军务,调度各路官兵;任惧弗胜,而

  • 焦礼传·张廷玉

    焦礼,字尚节,蒙古人。父亲把思台,洪武年间归附,任通州卫指挥佥事。儿子胜承袭,传到义荣,他没有儿子,便以胜的弟弟谦承袭,积功升到都指挥同知。谦去世后,儿子管失奴年幼,他的弟弟焦礼借袭他的职位,备御辽东。宣德初年,焦礼应当还职

  • 卷六十六 易二·黎靖德

      ◎纲领上之下   △卜筮   易本为卜筮而作。古人淳质,初无文义,故画卦爻以"开物成务"。故曰:"夫易,何为而作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此易之大意如此。〔谟〕   古人淳质,遇事无许多商量,既欲如此,又欲

  • 提要·夏僎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二尚书详解       书提要【臣】等谨案尚书详解二十六卷宋夏僎撰僎字元肃号柯山浙之龙游人与周升缪景仁为友皆以明经教授时称三俊僎尝举进士少治尚书老而益精因博采众説以为是解淳

  • 卷五百五十四·佚名

    △第四分坚固品第二十七之二善现当知。若菩萨摩诃萨能如是住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则为十方无量无数无边世界现在如来应正等觉。刍等众前後围绕。宣说般若波罗蜜多处大众中自然欢喜称扬赞叹是菩萨摩诃萨名字种姓色相功德

  •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七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苦諦聚行陰論中思品第八十四   經中說[一]思是行陰。問曰.何等爲思。答曰.願求爲思.如經中說下思下求下願。

  • 鼓山为霖禅师还山录卷二·为霖道霈

    侍者 心亮 录结冬示众普说。师云。佛出世。祖西来。选佛坛场处处开。冬夏安居穷底事。一悟心空及第回。还有与么人么。良久云。昔日初祖达磨大师见东土有大乘根器。乃特航海而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且道如何是他直

  • 卷八·佚名

    第六篇第一章 阿瓦利耶品(渡守)三七六 渡守本生谭[菩萨=婆罗门]序分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某渡守所作之谈话。此渡守为一无知愚钝之男,世间之人如是传说。彼既不知佛宝等三宝之功德,亦不知其他世俗贤者之功德;彼易怒、

  • 内功四经·佚名

    作者不详,清初王南溪作注。是阐述内功锻炼的专著。此书共四篇:一日内功经,一曰纳卦经,一曰神运经,一曰地龙经。内功经讲练气的脉络、格式、气窍、生劲的理法和真气足于内,帅形显于外的境界。纳卦经是将人体头、身、四肢及内

  •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佚名

    具名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五卷,隋阇那崛多译。佛在王舍城竹园放光集众。以贤护菩萨为对场而说法。与般舟三昧经同本后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