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朱衡传

朱衡,字土南,万安人。嘉靖十一年(1532)的进士。历任尤溪、婺源知县,有治绩声誉。调任刑部主事,历任郎中。外调担任福建提学副使,升至山东布政使。嘉靖三十九年升职为右副都御史,辖治山东。他上奏说:“近来辽东饥荒,暂时放松登、莱地区的商禁,转运粟去接济他们。狡猾的商人就偷偷运载其他商品,往来贩卖,并开拓青州以西的道路。逃命至海岛的人,与他们暗中勾结,应当禁止此事。”皇帝听从了建议,召见他担任工部右侍郎。

嘉靖四十四年(1565)他升任南京刑部尚书。当年秋天,黄河在沛县飞云桥决堤,向东注入昭阳湖,漕运的河道淤塞了一百多里。朱衡被改任工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管治河运漕粮。朱衡骑快马赶往决口处,旧渠已经成为陆地。但以前的御史盛应期所开凿的新河,从南阳以南向东至夏村,再向东南至留城,旧址尚在。当地地势高,黄河决口泻至昭阳湖,不能再向东流,可以贯通漕运水道,于是决定开挖新河道,在吕孟湖筑堤以防溃决。河道都御史潘季驯认为疏浚旧渠方便些,意见与朱衡不合。朱衡更加坚持自己的意见,引导鲇鱼、薛沙等河流的水至新渠,修筑马家桥堤以便遏制飞云桥的决口,亲自监督施工。弹劾并罢免了曹濮的副使柴涞,对不出力的官吏、兵卒从重惩治,于是议论纷纷。第二年,给事中郑钦弹劾朱衡为贪功而虐待百姓,诏令给事中何起鸣前往核查,工程临近竣工。等到秋天,黄河在马家桥决堤,议论的人纷纷说不能成功,何起鸣起初赞同朱衡的意见,现在也改变了观点,与给事中王元春、御史黄襄接连上奏请求罢免朱衡。遇上新河修成,议论才平息。新河长一百九十四里。漕运的船只由境山入河,航行至南阳。不久,潘季驯因父母丧事而离去,诏令朱衡兼管他的事务。

隆庆元年(1567)他被加封为太子少保。山间的水骤然溢出,使新河决堤,损坏数百艘漕运的船只。给事中吴时来说:“新河接纳东昌、兖州以南的费、峄、邹、滕等河水。用一道堤防捍卫数条河流,岂能不决堤。应该分流以减小水势。”朱衡就开挖了四条支流,将河水引入赤山湖。第二年秋天,他被召回工部。第三年,朱衡上奏说:“死去的大臣宋礼疏浚整治旧渠测量水平高度,计算出济宁的平地与徐州的境山之巅相持平,北面高南面低,河流落差达二十丈。所以鲁桥闸稍稍开启,其南面就马上干涸,船行驶半个月才能抵达。东昌、兖州的百姓增设闸门以抬高水位,一百六十年都出苦力服差役。近来改凿新渠,远远地避开黄河,舍低就高,地形平坦,各座闸门不必繁琐地开启与关闭,船一天可以航行一百多里,民夫、差役基本上无事可做。最近河道都御史翁大立奏请裁减民夫,应该可以听从。”因此淘汰了五名闸官,六千多余民夫和差役,用这些雇工的开支作为修渠的经费。

隆庆四年(1570)秋天,黄河在睢宁决堤,启用潘季驯全权负责。第二年冬天,巡视河道的给事中雒遵弹劾罢免了潘季驯,称可以出使的朝廷大臣,没有超过朱衡的人。六年正月诏令他兼任左副都御史,负责整治河道。穆宗逝世,大学士高拱以修山陵的工程的名义奏请召回朱衡。遇上邳州的工程也刚好完工,朱衡就返回了朝廷。

朱衡先后在工部禁止无益工作,裁减多余的开支,节省的经费很多。穆宗时期,内府的监局加征工程的材料,滥开支不做估量,朱衡随时提出来奏呈皇帝。不久,诏令南京的织造太监李佑催办一千八百多匹袍缎,朱衡趁着言官孙枝、姚继可、严用和、骆问礼先后劝谏之机,再度上奏请求,皇帝依从了他。皇帝痛斥太监崔敏,传令南京增造十多万匹绸缎,朱衡建议停止新增的纺织额,只责成每年的定额,得以减少了三分之二的新增纺织额。皇帝命令建造鏊山灯,估计要耗费三万多两白银,又命令在长信门建造光泰殿、瑞祥阁,朱衡都上奏劝阻了。等到神宗即位,首先就命令停止织造,但太监不马上奉行诏令,并且请求增添织染所的颜料。朱衡上奏争辩,都请求成功了。皇太后传谕拨发金币在涿州修造碧霞元君庙。朱衡又争辩,皇帝答复知道了。

朱衡性格刚直,遇事不屈服,不被张居正所喜欢。万历二年(1574),给事中林学..弹劾朱衡刚愎自用。朱衡再度上奏请求退休。诏令加封他为太子太保,乘驿车回乡。当年夏天,大雨毁坏了昭陵的绫恩殿,追究督工官的罪,剥夺了他的太子太保头衔。他七十三岁去世。

猜你喜欢
  本纪第二 斑帝下·萧子显
  卷三百二十二·列传第八十一·脱脱
  卷一百五·列传第二·柯劭忞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十三·杨仲良
  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一·陈厚耀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三·佚名
  卷九·萧常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纪昀
  一二九四 热河总管董椿等奏纪昀又拣出应毁书七部并重复书一册片·佚名
  卷十一·阿桂
  中德通商条约·佚名
  卷二百十四之六·雍正
  第五十九章 八年抗战敌我优劣之检讨·李宗仁
  卷47·陈邦瞻
  三十六年(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杂论第三十九上·王骥德

      (系纵笔漫书,初无伦次)   词曲小道。遏云、落尘,远不暇论。明皇制《春光好》曲而桃杏皆闻,世歌《虞美人》曲而草能按节以舞,声之所感,岂其微哉!   南、北二调,天若限之。北之沉雄,南之柔婉,可画地而知也。北人工篇章,南人

  • 卷二十一·贯休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二十一 唐 释贯休 撰 七言律诗 春 自来自去动洪罏无象无私无处无回鴈不多消气力染花应最费工夫溟蒙偏恨豪家惜浓暖深为政笔驱莫讶相逢只添睡伊余心不在荣枯 闻迎眞身 四海无波八表臣恭闻今岁

  • 卷之一千四百七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千九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五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二十一 苏州织造李煦奏前奉谕旨已钦遵妥办摺·佚名

    康熙四十一年八月 管理苏州织造臣李煦谨奏:恭请皇上万安。 切惟御驾远幸,臣煦不能亲随左右,执鞭坠凳,以效犬马,依恋日深。兹闻圣驾回銮,遥叩北阙,特具奏摺,恭请圣安,伏乞睿鉴。 前奉谕旨:串客回南去了,其中若有纳监者,尔著量与他

  • 卷十七·曾巩

    钦定四库全书 隆平集卷十七 宋 曾巩 撰 武臣 马仁瑀魏郡人年十六委质周祖帐下力挽弓二百斤世宗命卫士习射苑中仁瑀独挽强百发百中赐锦袍束带从世宗亲征刘崇王师不利仁瑀谓衆曰主辱臣死因跃马

  • 卷十·佚名

    张养浩时政书奉政大夫、监察御史臣某,谨斋沐信宿,昧死奉书皇帝陛下:伏闻御史,言官也。人君深居九重,耳目有不及者,设监察御史言之。是知御史者实朝廷耳目,人主所倚,以为聪明者也。伏自世祖皇帝立御史台,迨今五

  • 谢瀹传·萧子显

    谢瀹字义洁,是陈郡陽夏人。祖父谢弘微,宋朝时任太常。父亲谢庄,曾任金紫光禄大夫。谢瀹四兄名叫谢..、谢月出、谢颢、谢山从,世人称谢庄以风、月、景、山、水给儿子起名。谢颢字仁悠,少时淡泊宁静。初仕任秘书郎,逐渐升至太

  • 职官三·徐松

    中书省【宋会要】《两朝国史志》:中书省:判省事一人,以舍人充。掌供郊祀及皇帝册文、幕职州县官较考、斋郎室长诸司人年满覆奏,并受文官改赐服章、僧道紫衣师号、举人出身、寺观名额正宣之事。白院令史六人,甲库令史二人,驱

  • 芄兰·佚名

    ——装模作样累不累?【原文】芄兰之友①,童子佩觋②。虽则佩觋,能不我知。容兮遂兮③,垂带悸兮④。芄兰之叶,童子佩揲。虽则佩揲⑥,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注释】①芄(wan)兰:草本植物,既萝摩,有藤蔓

  • 卷中·佚名

    尔时如来。告慈氏菩萨摩诃萨言:汝今为佛严办法座。我当昇已,说往昔意乐所修诸行。善巧出生诸佛刹土功德庄严。趣向正行法门。时慈氏菩萨。即作是念。今者世尊以何义故。令我严座。不使阿难陀大目揵连等。云何弃舍彼诸声

  • 卷第十五·佚名

    祖堂集 祖堂集卷第十五 祖堂卷十五 西堂 西堂和尚嗣马祖,在虔州。师讳智藏。 有一秀才问曰:“有天堂地狱不?”师云:“有。”又问曰:“有佛法僧宝不?”师云:“有。”秀才云:“

  • 杂宝藏经卷第一·佚名

    (有九缘)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十奢王缘  王子以肉济父母缘  鹦鹉子供养盲父母缘  弃老国缘  佛于忉利天上为摩耶说法缘  佛说往昔母迦旦遮罗缘  慈童女缘  莲华夫人缘  鹿女夫人缘

  • 决定藏论卷下·佚名

        梁天竺三藏真谛译  心地品之三  如经中说。六种胜智。谓阴入界四谛因缘二十二根。如是胜智云何分别。  郁陀南。  相义及分别  次第摄受依  依此六种法  了知阴入等  何者色相。谓十一种。眼

  • 卷第二·道世

    诸经要集卷第二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  ·敬法篇第二(此有八缘)敬僧篇第三(此有三缘)  ·述意缘  ·说法缘  ·听法缘  ·渐顿缘  ·求法缘  ·感福缘  &mid

  • 卷五·野竹福慧

    嘉兴大藏经 益州嵩山野竹禅师后录益州嵩山野竹禅师后录卷五潭州门人宗广编书问复江川令张公耕烟居士梁城近年来往往得江川人到省会称道江川公之清政和平前此未闻有如此良父母也而且颂声盈衢中外不绝不识江川公何修

  • 东巡记·赵彦卫

    台州临海县章安祥符寺,法堂有高庙御坐。寺僧师颜年八十余矣,能言东巡事,云:时年方十四,事悟讲主。建炎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曰,民间欢言天子航海东来,泊金鳌山下。